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支链氨基酸治疗肝性脑病4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登学  张翠萍 《医学综述》1995,1(4):181-182
<正>我院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应用支链氨基酸治疗肝硬化性肝性脑病46例,临床苏醒率89%,提示支链氨基酸治疗肝性脑病较传统的治疗方法为优,是抢救治疗肝性脑病的一种有效措施,亦可用于肝性脑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第四代高支链复方氨基酸-20AA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9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3例、治疗组26例,两组均给予去除诱因,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乳果糖及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复方氨基酸-20AA注射液500ml,每日一次,共用10d.监测治疗前后神志、karnofsky评分(KPS)、血氨、血清白蛋白(AIb)、丙氨酸转氨酶(ALT)及总胆红素(TB IL)变化.结果 复方氨基酸-20AA注射液显著改善患者神志、karnofsky评分、血氨、ALT和TBIL,但血清AIb改善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二组患者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第四代高支链复方氨基酸-20AA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郭继进 《中原医刊》2011,(14):24-25
目的观察纳络酮联合支链氨基酸、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106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组54例同时加用纳络酮、支链氨基酸和门冬氨酸乌氨酸治疗,对照组52例加用支链氨基酸和门冬氨酸乌氨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平均清醒时间、3d内清醒率、病死率。结果平均清醒时间:治疗组为(9±12)h,对照组为(31±14)h,前者优于后者(P〈0.05)。3d内清醒率:治疗组清醒46例(85.2%),对照组清醒28例(53.8%),前者优于后者(P〈0.05)。病死率:治疗组死亡4例(7.4%),对照组死亡18例(34.6%),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络酮联合支链氨基酸、门冬氨酸鸟氨酸是治疗肝性脑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应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经颈总动脉快速注射示踪剂后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AHF)所致肝性脑病(HE)的脑组织对(14)C-缬氨酸的摄取情况,并电镜观察其血脑屏障(BBB)改变。结果发现,HE大鼠脑组织对(14)C-缬氨酸的摄入量较正常大鼠增多(p<0.05)。电镜下可见神经胶质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浆中囊泡增多.说明大鼠8B8对(14)C-缬湖氨酸的通透性增加。实验性HE大鼠BBB结构和功能均有改变。本研究提示:临床上经静脉输入高浓度支链氨基酸(BCAA)治疗AHF引起的HE可以促使脑组织BCAA浓度增加。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复方氨基酸(6AA)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治疗组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复方氨基酸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精氨酸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10 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肝功能、血氨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5%,明显高于对照组64.29%(P<0.01),肝功能、血氨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复方氨基酸对纠正肝性脑病,改善肝功能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在我科2006年4月~2008年6月住院患者中,选择因肝硬化出现肝性脑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男29例,女11例,年龄52~72岁,其中乙肝肝硬化20例,酒精性肝硬化13例,胆汁瘀积性肝硬化7例。两组男女比例、年龄及原发病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8.
肺性脑病患者血浆支链氨基酸及纤维结合蛋白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了肺性脑病患者血浆支链氨基酸及血浆纤维结合蛋白的发迹并对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经值与PFn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肺脑患者BcAA及PFn,BcAA/AAA比值均显著下降,BcAA/AAA比值与PFn呈显著正相关提示BcAA/AAA比值及PFn水平改变与肺脑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功能障碍所致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依据其发病机制,采取包括去除诱因基础上的药物治疗在内综合治疗.本文对肝性脑病的现代治疗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潘百思 《广东医学》1991,12(2):41-43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是急性肝病或慢性肝病引发的神经心理性改变。临床特点是意识障碍,个性变异,智力混乱和神经肌肉活动的改变,还包括许多代谢性和神经生理性的紊乱。近年对这个课题进行了不少研究,有一些新的进展,但真正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本文观察了23例急性肝炎,25例慢性迁延型肝炎,21例慢性活动型肝炎,26例门脉性肝硬比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发现仅16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T_1和T_3浓度明显下降,FT_1I亦下降,而γT_3、γT_3/T_3比值明显上升,TSH浓度轻度上升。血清T_3浓度与血清白蛋白浓度呈正相关,γT_3浓度与血清白蛋白浓度呈负相关,其他各型肝病无明显改变。肝硬化患者血清T_1、T_3浓度愈低,γT_3浓度愈高,则其预后亦愈差。本文并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甲状腺功能变化机理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外阻塞性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总结 1997~ 2 0 0 2年手术治疗颅外阻塞性脑血管病 34例的经验。其中 2 3例有不同程度的脑缺血症状 ,11例无任何脑缺血症状。病变部位在颈动脉分叉及颈动脉起始处 2 5例 ,其中 2 2例行单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carotidendarferecfomy ,CEA) ,3例行CEA 补片 ;病变在锁骨下动脉起始处 5例 ,其中 4例行锁骨下动脉锁骨下动脉搭桥 ,1例行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搭桥术 ;颈总动脉闭塞 4例 ,均行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搭桥术。结果 32例术后恢复良好 ,1例术后第 4天并发缺血性脑卒中 ,1例因术后第 2天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结论外科手术是预防和治疗颅外阻塞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应用ELISA法检测了125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28例健康者血中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脂蛋白a〔LP(a)〕,结果表明脑梗塞、脑出血及冠心病三组疾病oxLDL及LP(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阳性率亦高于对照组,尤以脑梗塞最为显著,oxLDL及LP(a)阳性率高达76.3%和73.7%,结果说明oxLDL及LP(a)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有关,本方法可以做心、脑血管疾病的辅诊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按是否吸烟将健康男性124例分为两组,同样按是否吸烟将单纯高粘血症、TIA,冠心病及急性脑梗塞患者共246例分为两组,用NX-5型血粘度计细胞电泳仪测定10项血流变学指标。结果:1.病人组血流变学各项主要指标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组。表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粘滞因素显著升高;2.健康人中吸烟者的红细胞压积、低切全血粘度、还原粘度和血粘度系数(yss)显著升高,脑血流量显著降低;3.病人组中吸烟者除与健康人吸烟者具有同样的结果外,高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亦显著升高,表明吸烟的病人血粘滞因素升高更甚;4.正常人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吸烟人数的构成比差异显著,病人组中70.33%是吸烟者。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酶速率法测定了79例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和非肝脏疾病患者血清中与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结合的r-谷氨酰转肽酶(GGT)活力。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血清LDL-VLDL-GGT以及LDL-VLDL-GGT占血清总GGT的百分比显著高于肝硬化、慢性肝炎及非肝脏疾病组(P<0.01)。血清LDLVLDL-GGT测定对肝癌与肝脏非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132例各型肝病患者和120例献血员血清TTV-DNA和抗TTV-IgG。结果两种方法的检出率有较大的差异。PCR法的敏感度和重复性均优于ELISA法。病毒在肝病患者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献血员(P〈0.05),提示TT病毒可能与肝脏疾病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57例肝病患者(30例原发性肝癌、27例慢活肝)和30例正常人血清 IgE 的含量。原发性肝癌患者同时检测血清 AFP 和 HBV标志。结果表明肝病患者血清 IgE 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 IgE 含量与其 AFP、HBV 标志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提示慢活肝、原发性肝癌可能与 I 型变态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0.
报告109例梗塞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CT检查异常改变,左侧大脑半球梗塞灶为22.94%,侧大脑半球梗塞灶为18.35%。CT检查正常者2例,占1.83%。EEG正常者30例,占27.52%;EEG异常者63例,占57.80%。在异常EEG患者中示有病灶者46例。1例临床证实的脑梗塞患者,EEG示左侧枕区有病灶,而CT报告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