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19岁。发作性右上肢不自主运动及睡眠中全身抽动3年。3年前,患者沉溺于上网,有时通宵达旦,后出现发作性右上肢痉挛,表现拇指伸直,其余四指强直屈曲,前臂外旋,每次约数10s至2min,几乎每天均有发作。意识清楚,非运动诱发,紧张或遇生人时易发,平时右上肢总有不适感,似要发病,甚则影响书写,备感焦虑;近1年睡眠中发生3次全身扭转强直,面部表情怪异,神志清醒,不能说话,一次跌下床,均在下半夜发生,发作1~2min,发作后继续入睡。幼时无发热惊厥及癫痫病史,智力发育正常,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检:体瘦,神清,无言语障碍,颅神经无异常,眼底视乳头边界清楚,无色素沉着;颈软,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对称,全身感觉无异常,未引出病理征,共济运动检查正常。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18岁,高三学生。因“行为异常1周”收入院。既往史:3岁时曾出现腹泻、发热,体温39℃,伴全身抽搐,神志不清,双眼上翻,约2—3min后好转,以后未再发作。无外伤史,顺产。入院前1周早晨起床后活动时突然出现动作停止,呼之不应,颜面有少许汗,面色苍白,伴有不停的咀嚼动作,呈发作性,共发作5次,持续时间不等,约5-10min后白行好转,醒后无记忆、无头痛及头晕、无乏力、无发热、无二便失禁及唇舌咬伤、无抽搐,发病以来无心悸及气短、无腹泻。查体:BP120/70mmHg,T36.5℃,P72次/min,身体消瘦,神志清楚,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2次/min,律齐,腹软,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反射未引出。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1岁。因反复发作性心动过速1W入院。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短暂,多次急诊均未记录到相关心电图,但自述发作时心率约150次/min,有突发突止的特点。体检:心脏无扩大,心脏无明显杂音,心率87次/min,血压105/60mmHg,血脂、血糖、心肌酶谱均正常。心电图示:心率加快时出现短P-R(0.10s),QRS波未见增宽,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2岁。口服酰胺米嗪(卡马西平)300片及安定20片7.5h,于2005年3月29日22:30急诊入院。体检:T36.0℃,P92次/min,R20次/min,BP110/70mmHg(1mmHg=0.133kPa),血氧饱和度(Sp02)0.76。患者深度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4mm,对光反射消失,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啰音,心率92次/min,律齐。腹平软,肝脾不肿大,生理反射消失。既往有癫痫病史。胸部X线提示:双侧纹理增重。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肌酐、尿素氮、电解质均正常。  相似文献   

5.
利多卡因敏感性短QT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患男性,23岁,因1个月内反复发作性心悸伴晕厥6次入院。否认有家族性心脏猝死史。超声心动图和X线胸片检查心脏大小及功能正常,血清电解质(血钾、钠、氯和钙)均正常。窦性心电图示短QT间期综合征如图1所示。心悸发作时心电图为快速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如图2所示;发作时的心室率235~245次/min,伴有低血压和头晕。室速发作频繁,1~5次/d不等。2004年11月4日第一次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行电生理检查(EPS),未能诱发室性心律失常,EPS后约3h再发室速。11月10日在持续室速情况下行第二次EPS,利多卡因麻醉后室速自行终止,并发现QT间期由260ms延长到330ms(图3),右室心尖部和流出道S1S2S3S4(S1S1分别为600、400、330ms)仍不能诱发室速和心室颤动(室颤),心室不应期为200ms;  相似文献   

6.
例1,男,66岁。因发作性头晕伴右侧肢体活动不灵3个月于2002年3月23日入院。患者3个月来出现发作性头晕伴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视物成双,持续数s至10min,无肢体抽搐,无意识障碍,约1周发作1次,服用阿司匹林、尼莫地平治疗,症状无好转。有高血压史6个月,间断吸烟,喝白酒史20年,每天250ml。查体:血压140/100mm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2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0d入院。入院体检:体温36.5℃,脉搏80次/min,呼吸用次/min,血压16/10kPa,口唇无紫绀,双肺呼吸音清,心界无扩大,心率80次/min,律齐,心音有力,无杂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前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示V1~5ST段弓背上抬  相似文献   

8.
赵光宇  孔大伟  张康 《山东医药》2006,46(35):82-82
患者女.52岁。因进食呛咳8个月,枕后疼痛、走路不稳4个月于2006年3月9日入院。患者8个月前进食及饮水时出现呛咳,4个月前感枕后持续性疼痛、咳嗽,说话时加重,行走步态不稳11个月前出现右侧面部麻木感伴声音嘶哑。查体;P70次/min.R18次/min,T36.5℃,BP14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查体配合,心肺及腹部脏器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查体:神清语明,双侧视力正常,视野无缺损.眼球活动灵活,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视乳头边界模糊,眼底未见出血,右侧凝视出现粗大水平眼震,右侧面部痛觉减退,右眼角膜反射迟钝,右侧鼻唇沟变浅,右耳听力下降。咽反射消失,右侧指鼻试验、轮替试验欠稳准,左侧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头部CT示右侧后颅窝有一密度均匀、  相似文献   

9.
病历摘要 患者女,42岁。因口渴、多饮、多尿2a,神志不清、呼吸深快2h,于2005年3月2213人院。患者于2a前出现口渴、多饮、多尿,在当地医院查血糖高,诊断为1型糖尿病(T1DM)。以后长期皮下注射胰岛素,间断口服二甲双胍。7d前因劳累、情绪不稳定自行停用胰岛素,继之出现心悸、胸闷,口渴、多饮、多尿加重;2h前出现神志不清、呼吸深快,急诊人院。体检:患者呈昏迷状,发育正常,营养良好。体温不升,血压测不到。四肢皮肤凉、干燥、无出血点。双瞳孔等大(4.5mm),对光反射迟钝。双肺呼吸音粗,呼吸深快(30次/min),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60次/min,律齐,心音低钝,无病理性杂音。腹部无异常,双下肢无浮肿,双侧巴氏征阴性。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63岁,因“发作性头晕3d,伴短暂性意识丧失2次”于2005年11月23日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患者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头晕、头胀,伴有右眼一过性黑蒙,无视物旋转、耳鸣、恶心呕吐、语言障碍及肢体无力,约1 h后症状有所缓解.遂到当地医院就诊,血压230/100mmHg,给予口服卡托普利(25mg,3次/d)及输液等降压治疗.血压降到120/49mmHg,头胀症状有所好转,但头晕症状加重.在住院期间,仍有头晕发作,多在平卧变为坐起或直立时明显,约数秒钟缓解,并伴短暂性意识丧失2次,无肢体抽搐及大小便失禁.体格检查:体温36℃,脉搏82次/min,呼吸18次/min,卧位血压175/90 mmHg,立位血压190/95mmHg,心、肺功能正常,神志清楚,言语流利,脑神经检查未见异常,颈软,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正常对称,病理征未引出,深浅感觉正常,共济良好.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病史多年.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25岁。反复发作性心慌、气短两年,突发突止,伴有脉搏增快,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此次发作10min来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好,血压120/75mmHg。心浊音界不大,心率约150次/分,不匀齐。心脏无杂音,双肺无啰音。入院服药2h后心率突然匀齐,约85次/分,为预激综合征(图1A)。发作时查心电图(图1B)为Ⅰ导联连续记录示:出现连续宽大畸形的QRS波群,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38岁,农民。于1992年5月因“双下肢乏力,步态不稳,双上睑下垂5天”就诊。病前3天有“感冒”病史,无感觉异常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无特殊家族史和个人史。体检:意识清楚,定向力良好,构音正常。双眼球活动正常,瞳孔对光反射正常,双侧周围性面瘫:双上睑下垂,两侧眼睑闭合力量弱,两侧鼻唇沟浅、对称,鼓腮无力。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26岁。因头痛、恶心、呕吐10d,发作性意识丧失、四肢抽搐伴右侧肢体活动无力3d入院。22d前曾正常分娩一女婴,10d前曾于当地医院行脑CT检查示多发性脑实质内出血点,予相应治疗无好转。查体:T36.3℃,P90次/min,R20次/min,Bp110/90mmHg。嗜睡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存在,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右偏,右侧肢体肌力Ⅳ级,肌张力低,双膝反射(++),双Babinski征阴性。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 1.1 病例1女,83岁。因双手不自主运动5天入院。5天前无诱因出现双手活动拙笨,拿不住东西,不自主运动,逐渐加重,无大小便障碍。既往2型糖尿病史10年,一直口服优降糖等药物治疗。无舞蹈病家族史。查体:意识清,言语流利,问话能正确回答。颅神经未见异常。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略增强,可见不自主运动,深浅感觉正常,生理反射正常,双侧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时血糖13.1mmol/L,头颅CT示脑萎缩。胰岛素、阿斯匹林等药物治疗后空腹血糖为7.3mmol/L,舞蹈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5.
1病历摘要患者,女,28岁,2007年4月12日10时30分人院。4月12日上午因纠纷自服百草枯农药100ml左右,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胃内容物多次,9时家人送往医院进行洗胃等对症治疗,于10时30分进人病房。自诉有恶心,咽喉灼痛,腹胀。查体:体温36.4℃,脉搏83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10/56mmHg。发育营养正常,神志清楚,言语应答正常。皮肤无黄染,面色苍白,双侧瞳孔直径2mm,对光反射灵敏、颈软,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哕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16岁,学生。因反复发作性奔跑2年,加重2个月于2006年8月23日来门诊治疗。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恐惧不安,双眼发直,破门奔跑约20~30m,继而高声叹息数次而终止,发作期间患者可躲避障碍物和危险环境。后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约0.5min可缓解。发作过后患者无不适自述。起初10~20天发作一次,近2个月来每日发作5~7次。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8岁,主因“复视1年,右侧上睑下垂6个月”于2013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就诊人院。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左视时视物成双,右眼逐渐不能内收;症状进行性加重,逐渐出现右侧上睑下垂。1个月前患者自觉右侧面部感觉异常。病程中无头痛、恶心、呕吐,无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既往高脂血症2~3年,未规律治疗;吸烟30年,40支/d;否认特殊药物及毒物接触史。家族史无特殊。神经系统查体:意识清楚,语言流利,高级皮质功能正常,脑膜刺激征阴性。视野无异常,右侧上睑下垂,睑裂4.0mm(左侧睑裂8.0mm),右侧上睑缘遮盖瞳孔约1/2,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20岁。身体健壮,无器质性心脏病史。发作性心慌7~8年,每年1~2次,持续10min左右至24h,此次发作已持续24h以上而来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可;心率190次/分。查心电图(图1)示:无P波,QRS波增宽.R—R间距绝对不匀齐,ORS波形起始部有△波,电轴右偏。心电图诊断: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Af)。查心脏多谱勒无异常发现,心肌酶谱正常。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59岁。因发作性胸闷、胸痛、心慌2年,加重10天入院,其胸痛为心前区钝痛,持续1min左右自行缓解。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查:BPl35/80mmHg,神志清,言语流利切题,全身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颜面浮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口唇无紫绀,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38岁。发作性心慌30年。每次均在感冒、发热、咳嗽时突然发作,经用药(“ATP”、心律平)或电击后可突然终止,每次发作持续1~3d,最快心率240次/分,伴胸闷,无黑噱、晕厥及胸痛。至今已发作9次,发作间歇期无心跳过缓,1d前再次发作伴发热入院。查体:体温38.4℃;脉搏195次/分;血压98/76mmHg;自主体位,心音有力、率快、律齐、无杂音。查心脏超声无异常,电解质、心肌酶谱、肝功能、血、尿、粪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