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乃国  徐迎娣 《河北医药》2010,32(21):2980-2981
目的观察单用阿德福韦酯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在治疗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符合入选标准的64例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期为72周,观测血清HBV DNA水平、HBV血清学标志、肝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48周时,观察组HBV DNA阴转率为68.8%(22/32),对照组HBV DNA阴转率为34.4%(11/3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70,P〈0.01),观察组患者HBeAg/抗HBe转换率为28.1%(8/32),对照组患者HBeAg/抗HBe转换率为6.25%(2/3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9,P〈0.05),观察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为71.9%(23/32),对照组患者ALT复常率为34.4%(11/3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35,P〈0.01)。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较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性慢性乙型肝炎有更好的疗效,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32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9例,应用拉米夫定,对照组63例应用阿德福韦酯。两组均以3个月为一疗程。比较两组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HBV DNA水平,HBV DNA、HBsAg阴转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AST、ALT、ALB、PTA水平比较P〈0.05。两组DNA水平及阴转率比较P〈0.05。两组HBsAg阴转率比较P〉0.05。不良反应观察组5.8%(4/69),对照组4.8%(P〉0.05)。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抑制HBV DNA水平,增加DNA阴转率和改善各项生化指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黄启功 《淮海医药》2014,(3):217-219
目的分析复发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8例停药后复发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3组进行再治疗;联合治疗组,予以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组,予以单用拉米夫定治疗;阿德福韦酯组,予以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3组均为36例,疗程均为12个月。比较3组治疗后肝功能变化、Child-Pugh评分变化、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等指标差异,分析3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联合治疗组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及HBeAb阳转率明显高于拉米夫定组和阿德福韦酯组(P<0.05);而联合治疗组的AST、ALT与Child-Pugh评分显著低于拉米夫定组和阿德福韦酯组(P<0.05)。联合治疗组的完全应答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3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复发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再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临床血清学指标和肝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方法对189例HBeAg阴性CHB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与同期血清HBV DNA水平、血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89例HBeAg阴性CHB患者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与血清HBV DNA水平相关(χ2=30.26,P〈0.01);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期与血清HBV DN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χ2=10.94,P〉0.05)。患者血清中TBIL、ALT、AST、GGT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程度呈正相关,其ALB、PTA与之呈负相关。结论 HBeAg阴性CHB患者病毒复制活跃和血清TBIL、ALT、AST、GGT能反映肝组织炎症活动。  相似文献   

5.
王利平  高有方 《安徽医药》2018,22(5):944-946
目的 探索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 将58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治疗48周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患者ALT复常率、AST复常率、HBsAg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率、HBV DNA阴转率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治疗48周末,观察组ALT复常率(93.10%)、AST复常率(96.55%)、HBsAg阴转率(10.34%)、HBeAg阴转率(51.72%)、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率(31.03%)、HBV DNA阴转率(82.76%)均高于对照组,其中HBeAg阴转率、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ST复常率、HBsAg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较单用恩替卡韦有较显著疗效,并且能提高慢乙肝患者HBeAg、HBV DNA阴转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在我科治疗的62例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将62例患者分为两组,恩替卡韦组32例,拉米夫定组30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PTA、HBV-DNA水平变化、Child-Pugh评分情况。结果恩替卡韦组ALT、ALB、TBIL、PTA、HBV-DNA<1000拷贝/毫升者以及Child-Pugh评分情况与拉米夫定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恩替卡韦组2例出现恶心不适,1例出现轻度头痛,拉米夫定组2例出现疲倦,余患者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用于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能快速有效地抑制HBV复制,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胸腺肽α1对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恩替卡韦治疗组(对照组)和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组(联合组),比较两组患者ALT复常率、AS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学率、HBVDNA转阴率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ALT复常率、AS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学率、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在ALT复常率、AST复常率和HBVDNA转阴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患者头痛、疲劳、眩晕、恶心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胸腺肽α1可增强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对不良反应物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长效干扰素对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功能以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QLS-CHB)评分的影响。方法 42例HBeAg阳性CHB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观察组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水平及HBeAg、HBV DNA转阴情况,肝功能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LB)],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48%高于对照组的4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V DNA、HBsAg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HBV DNA(2.48±0.37)U/ml、HBsAg(56.56±8.59)U/L均低于对照组的(3.55±0.44)U/ml、(98.43±12.87)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eAg、HBV DNA转阴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150例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对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者的生化学、血清学、病毒学及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BeAg阳性及阴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9.9±9.2)岁与(46.4±12.7)岁,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两组之间AST、ALT、总胆红素、清蛋白、总胆固醇、胆碱酯酶、血清肌酐、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水平无统计学差异;HBeAg阳性组好转率为35.0%(14/40)、HBeAg阴性组为36.4%(40/110)(P=0.519);两组的HBsAg定量、HBV-DNA定量无统计学差异;低病毒载量(HBeAg阳性组HBV DNA〈20000IU/mL,HBeAg阴性组HBV DNA〈2000IU/mL)组与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组HBV DNA〉20000IU/mL,HBeAg阴性组HBV DNA〉2000IU/mL)组好转率分别为11.5%(3/26)、43.0%(49/114)(P=0.002)。结论不同HBeAg的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生化学、血清学改变及预后无明显差异,但HBV DNA载量可能对预后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5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替比夫定(LdT)组80例和阿德福韦酯(ADV)组85例。LdT组患者予替比夫定口服治疗,ADV组患者予阿德福韦酯口服治疗。观察2组HBV—DNA水平、HBV—DNA转阴率、HBeAg或血清学转阴率、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完全应答率和病毒反弹情况。结果治疗后12、24、36、48周,2组HBV—DN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LdT组低于AD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12、24、36和48周后LdT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或血清学转阴率均高于ADV组;咖组复常率均高于ADV组;完全应答率均高于AD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较阿德福韦酯具有更强的乙型肝炎病毒抑制作用,能取得较高的HbeAg转阴率、血清学转阴率和完全应答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干扰素组和替比夫定组,干扰素组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组给予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观察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和正常化率及血清HBsAg、HBeAg和乙肝病毒(HBV) DNA的含量及HBeAg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及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值率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24周和48周ALT和AST的含量及血清HBsAg、 HBeAg和HBV DNA的含量均明显降低( P <0.01),而替比夫定组治疗后降低量更显著;ALT和AST正常化率,HBeAg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及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值率显著增加( P <0.01),而替比夫定组治疗后的增加量更显著。结论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效果比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4种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4例接受及未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期间对照组患者的HBV DNA、ALT、AST、ALB、TBIL、CHE、INR、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在4种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前后改善程度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BV DNA、ALT、ALB、CHE、INR、Child-Pugh评分在治疗前后改善程度方面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AST、TBIL、MELD评分在治疗前后改善程度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种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门诊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每周1次皮下注射180μg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和AS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患者HBV DNA、HBeAg转阴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治疗活动性肝硬化患者48周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活动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阿德福韦酯组30例,给予阿德福韦酯10mg/d;恩替卡韦组30例,给予恩替卡韦0.5mg/a,观察期均为48周。均给予常规护肝及支持、对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血清学标志物、HBVDNA、肝纤维化标志物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复常率、转阴率、HBeAg转阴率及HBeAg/抗HBe转换率均随着治疗疗程的延长而增加,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现药物相关的肾功能损害。两组中各有2例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但均能耐受。结论活动性肝硬化患者48周的抗病毒治疗,恩替卡韦的疗效与安全性均与阿德福韦酯相似,而病毒转阴率较阿德福韦酯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研究。方法对2007年2月至2009年7月来自我院的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100mg/d治疗,对于观察组,在给予拉米夫定的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10mg/d,疗程均为96周。结果观察组在治疗48周、96周后,肝功能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HBV-DNA阴转率和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都要明显的比对照组的高(P<0.05);观察组96周无耐药发生,对照组48周、96周有7例、11例发生耐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有很好的疗效,降低耐药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普通干扰素(IFN)和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治疗HBeAg(+)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100名HBeAg(+)的CHB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IFN+ ADV组)及单药治疗组(IFN组).IFN组予500MU普通IFNα-2b隔日1次皮下注射,IFN+ ADV组在IFN组治疗基础上加服ADV 10 mg·d-1;所有患者均治疗48周,随访24周.治疗前筛查、治疗后每4周血常规、每12周检测HBV DNA,乙肝两对半定量、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周,IFN+ ADV组与IFN组HBV DNA水平分别下降(3.67±0.96)log10IU·ml-1和(2.85±1.14)log10IU·ml-1,较基线均显著降低(P =0.000),两组比较,IFN+ ADV组优于IFN组(P=0.000);两组HBV DNA低于检测下线比例分别为46.0%vs24.0%(P=0.021),ALT复常率分别为76.0% vs 56.0% (P =0.035),IFN+ ADV组均高于IFN组;两组HBeAg转阴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30.0% vs 28.05% (P=0.826),21.2% vs 17.6% (P =0.6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FN+ ADV组脱落2例,IFN组脱落4例,两组不良反应相似,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未影响治疗.结论: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或干扰素单用治疗对HBeAg(+)的CHB患者均有效,安全性良好;治疗24周,联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病毒学应答率及生化学应答率,未能提高患者HBeAg血清转换率及联合应答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Peg-IFN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疗效的观察。方法1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三组,阿德福韦酯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及联合组,对比分析在治疗24、36、48周时各组HBV-DNA转阴率、转氨酶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和HBsAg转阴率差别。结果在治疗第24周,联合组患者HBV-DNA下降幅度log(3.56±1.16)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在36、48周时,联合组在转氨酶复常率、HBsAg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和HBV-DNA转阴率对比另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对耐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阿德福韦酯,对照组单纯给予阿德福韦酯。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HBV DNA及HBeAg阳性患者阴转率,并在治疗后对2组患者耐药基因的变异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LT、TBil和AST均显著降低,ALB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肝功能指标水平改善更显著;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及HBeAg阴转率显著升高,耐药基因变异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出现1例(1.67%)乏力,对照组出现2例(3.33%)肌酸酶升高。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05年2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89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采用单独给予拉米夫定100mg/d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10mg/d,治疗24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AST、ALT、TBiL、ALB)、HBV DNA及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和病毒变异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患者HBVDNA及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病毒变异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可有效延缓或阻止肝硬化的进一步发展、改善肝功能,并能稳定或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病毒变异率低,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O1O 年3月-2O12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 HBs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5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替比夫定1OOmg/ d 治疗,研究组4O 例患者采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分别观察治疗12、24、36、48周后 HBsAg 转阴率和肝功能等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2、24周,HBV - DNA 与 HBsAg 转阴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O. O5),治疗后36、48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两组患者治疗前 AST、ALT、总胆红素(TBIL)、HBV - DNA 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O. O5),治疗后研究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使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替比夫定,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