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载有“九宫尻神歌诀”。其内容是从《黄帝明堂灸经》“胡侍郎奏过尻神指诀”而来。此后,《针灸聚英》、《秘传杨敬斋针灸全书》、《针灸大成》、《针灸集成》等均有“尻神”记载。《针灸聚英》虽没有“尻神”之说,但在按语中谓:“尻,尾底骨节,即臀尖。曰尻神即臀尖神矣!何人之一身独臀尖为神  相似文献   

2.
针灸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在《内经》论述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对针刺获效至关重要的“神”,论述可谓详尽全面。就是在今天的针灸实践中,注重医者与病人的心理因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有鉴于此,笔者就《内经》中心理因素与针刺获效的关系,略陈管见。五凡刺之法,必先治神“神”即“神气”。《灵枢·本神》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是与生俱来的,也是变化莫测的。即“阴阳不测谓之神”。它包括精神、意识、意念、心理活动等…  相似文献   

3.
针刺“治神”的理论,首见于《内经》,提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认为“治神”是针刺治病的重要法则,为针灸医生的首要要求。其积极的临床意义,正日益引起针灸工作者的重视。一、“治神”的概念研究治神的理论与方法,首先须明确治神的基本含义及其所指对象,从《内经》有关论述分析,治神是指医  相似文献   

4.
透穴刺法,首见于元代初期,相传由著名针灸大师窦汉卿所创〔1〕,最早记载则见于元代中期针灸世家王国瑞所著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玉龙歌》〔1〕中云:“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当时尚无“透穴刺法”之名称,只谓“一...  相似文献   

5.
《针灸大成》是一部针灸名著。编著者杨继洲是我国明朝杰出的针灸学家。所著《针灸大成》十卷,可谓集明以前针灸学术之大成。由于该书“博大精深,故三百八十年来,凡行针者莫不以此书为本”。可见影响之深远。杨氏学术思想,上溯了《素》、《难》,旁及诸家。他指出“溯而言之,则《素》、《难》为最要。盖《素》、《难》者,医家之鼻祖,济世之心法。垂之万世而无弊也”。不溯其源就不能掌握针灸学发展规律,他崇古而不泥,主张“随时变化而不泥于成教”。1重视脏腑经络理论,强调辩证施治杨氏认为针灸治疗疾病,不能脱离脏腑经络理论。…  相似文献   

6.
论针灸治"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疗法是运用针刺和艾灸通过穴位作用于人体而达到治愈疾病的一种疗法。精神因素在针灸临床治疗中与医患双方都有密切的关系,医家历来重视心理因素在治疗上的重要作用。治“神”之意,包括医者之“神”与患者之“神”两方面,要求医者在针灸治疗中掌握和重视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机  相似文献   

7.
透穴刺法,首见于元代初期,相传由名针灸大师窦汉卿所创,最早记载则见于元代中期针炙世家王国瑞所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玉龙歌》中云:“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当时尚无“透穴刺法”之名称,只谓“一针两穴”。而后明代吴昆、杨继洲等进一步发扬光大,分别在《针灸六集》、《针灸大成》中均作论述。至明代末期万历年间,《循经考穴编》问世(佚名),增补了13个“一针两穴”法和113个穴位的横斜刺法.从而完善了透穴刺法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学习《内经》“神”的含义有广狭之分,广义的神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狭义的神则是指人的神志。现将《内经》中有关“神”的九种含义分述于后。1代表精神活动,意识思维、聪明智慧:如《索问·上古天真论》“昔在黄帝,生而神灵。”《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又《灵枢·五色篇》“积神在心,以知往今。”等。2代表巧妙、高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按其脉,知其病,命回神。”又说:“知一则为工而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难经,六十一难》云:“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至…  相似文献   

9.
“治神”一词出自《素问、宝命全形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说明在针刺治疗过程中“治神”的重要性。“治”和“神”二字各有广泛的含义,由于在语言环境出现的场合不同,所代表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治”与“乱”相对,可引申为集中、专一,另有调节、治疗等义;“神”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而狭义则指思维意识活动。“治神”可概括为:调治神志,使精神专一,治神的要求包括医患两个方面,特别是针灸治疗,患者能否密切合作,显然是取得医疗成败的关键。但是,在医疗过程中,医生的作用则是主导方面。因此,治神是临床医生必须  相似文献   

10.
<正> “虚者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难经·第六十九难》)、“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难经·第七十九难》)、“火者木之子也,水者木之母也……”(《难经·第七十五难》)等子、母穴不同特性及子母配穴理论,在经络学说及针灸临床中占有相当位置。我们曾以人体体表超弱冷光信息为指  相似文献   

11.
气血是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主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因而“血主濡之”(《难经·二十二难》)、“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素问·八正神明论》)。而女子由于其生理原因易致血虚体质。  相似文献   

12.
在针灸临床上,患者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指其对针刺的认识、信心、情绪以及其痛觉的心理生理特点等。针刺对机体虽是一个特异性的刺激,但其效应则受心理因素的影响。1患者心理因素与针刺疗效的关系1-1传统观点:祖国医学历来重视精神、心理因素对养生、疾病和医疗的作用,也有过诸多论述。早在《内经》中就有“用针之要,无忘其神”、“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之说,并指出针刺时“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标幽赋》也提出:“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灵枢…  相似文献   

13.
论《内经》中"神”与针灸临床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医学、自然哲学和道教都认为 ,精、气、神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要素。精、气、血是“神”形成的物质基础 ,“神”寓于精气之中。宋·虞庶云 :“神者 ,精气者之化成也”,表明人身之神是由精气化生而成的。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内经》,深受中国古代哲学和宗教思想的影响 ,应用大量篇幅论“神”,《素问·八正神明论》:“血气者 ,人之神也”。《灵枢·小针解》:“神者 ,正气也”。《平人绝谷》云 :“故神者 ,水谷之精气也”。《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载 :“所言节者 ,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 ,非皮肉筋骨也”。可见《内经》中之神就是人身…  相似文献   

14.
“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的两大特点之一。针灸是中医的一部份,和方药治疗同源异流,理同法异。因此辨证论治在针灸临床中也同样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早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就有“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①和“凡刺之方,必别阴阳。”②以及“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虚实……乃后取而下之”。的记载。明代《针灸大成》中《百证赋》、《通玄指要赋》、《玉龙歌》、《杂病歌》、《杂病穴法歌》等众多的歌赋,将辨证论治的精神寓意于临床实践之中,为中医临床的辨证论治树立了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5.
《标幽赋》是金元时代著名针灸医家窦杰的著作 ,窦杰字汉卿 ,后更名窦默 ,早年师承王翁、李浩 ,后又任元世祖时昭文馆大学士、太师等职 ,故又有“窦太师”之称。由于其博学多采、精专医术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撰著了《针经指南》和《流注指要赋》等书 ,而现今广为流传的《标幽赋》则载见于《针经指南》的卷首 ,此赋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提纲挈领地把中医经络理论和针灸临床实践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这在后世王国瑞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徐凤的《针灸大全》、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中均见收载诠释 ,可谓历代医家所推崇。此赋之所以赋…  相似文献   

16.
1 神妙万物,不囿于物“神”是易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在《易传》中“神”有多种用法,多种涵义。观卦《彖》说:“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说卦传》说:“幽赞神明而生蓍。”这里的“神”指“天神”、“神灵”。《系辞》说:“阴阳不测之谓神。”此“神”的意思是神妙莫测,用以形容事物的变化千回万转,不可捉摸。《系辞》又说:“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此“神”指明敏灵透的思维活动。此外还有,《系辞》:“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是说,事物的变化受内在动因的推动,系事物自我完成的演运过程,故称神。总之…  相似文献   

17.
《内经》认为得气与治神是上工所应具备的针灸精技,亦是针灸取得疗效的两大关键因素。针刺最终获效的关键是气调而神治。得气与治神两者在针刺的整个过程中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共同决定了针刺的疗效,即进针前医者定神以察患者之气机;进针时医者聚神调节自身气机并嘱患者守神以候气;进针后医者守神察气,施补泻使谷气至以调患者之神。  相似文献   

18.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未病”思想始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了“防重于治”的养生保健思想。《难经》则从已病防变角度发展了《内经》“治未病”理论,《难经·七十七难》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  相似文献   

19.
形神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形、神是人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黄帝内经》对其做了系统的论述 ,并应用于医疗实践。探讨中医学的形神理论 ,对于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防治 ,都有重要意义。综观《内经》 ,“形”是指人的形体 ,包括脏腑经络、肢体官窍 ,气血津液等一切物质。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 ,是指一切生命活动 ,包括肢体活动、言语声音、面色眼神、应答反应等 ;狭义的神是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1 形神生理上的关系1 1 形者神之体 《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曰 :“五脏者 ,中之守也。”人体的生命活动以…  相似文献   

20.
解读《内经》之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中有关“神”之义有多种,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内涵及其意义。通过四个层面的剖析,理清《内经》中“神”概念:①“神”的发生源于人类长期对自然现象的大量观察;②哲学层面的“神”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规律及其现象;③中医层面的“神”即广义之神又包含着狭义之神及人生命规律和现象;④人文社科层面的“神鬼”之“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