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窦金凤 《中国药业》2009,18(2):35-36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升血小板胶囊中连翘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检测波长为277nm,流速为1.0mL/min。结果连翘苷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0.42—52.10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0%.RSD=1.0%(n=6)。结论RP—HPLC法简便、准确,能有效控制升血小板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桑菊止咳合剂中绿原酸、连翘苷和黄芩苷的 HPLC 方法。方法色谱柱为 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mm ×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线性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mL? min -1,检测波长为324、280nm,柱温35℃。结果绿原酸、连翘苷、黄芩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21~0.0471μg、0.0064~0.1269μg、0.03852~0.7703μg,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96.4%、99.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漫膏中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琼 《中国药业》2009,18(17):16-1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甘草浸膏中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Zorha SB—C18柱(150mm×4.6mm,5μm),以乙腈-1%磷酸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76nm,梯度洗脱,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甘草酸进样量线性范围为7.6~15.1μg,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1.8%(n=6);甘草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3~0.8μg,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1.7%(n=6)。结论RP—HPLC法简便、可靠、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甘草浸膏中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胡斌  林彩  赵映兰  邓莉 《中国药业》2009,18(23):28-29
目的建立胃炎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色谱柱为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9:81),检测波长229nm,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芍药苷质量浓度在2.45~12.24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0.99%(n=9)。结论RP—HPLC法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胃炎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喉咽合剂中连翘苷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瑞平  曹璐玮 《中国药业》2008,17(16):31-32
目的建立测定清喉咽合剂中连翘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以Zorbax SB—C18(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8nm。结果连翘苷选样量线性范围为0.40~2.01μg,平均回收率为100.01%.RSD为0.02%(n=6)。结论HPLC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口炎清颗粒中绿原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林  袁英  胡承波 《中国药业》2007,16(5):15-15
目的建立控制口炎清颗粒质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色谱柱为Zorbax RP—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13:87,V/V),流速为0.5mL/min,波长为300nm。结果绿原酸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55~2.75μg/mL,方法加样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1.79%(n=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口炎清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易文琳 《中国药业》2007,16(17):25-26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氯霉素滴眼液中氯霉素的含量及有关物质中二醇物和对硝基苯甲醛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sil C18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10%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350:63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72nm。结果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氯霉素为40.0~200.0μg/mL(r=0.9997),二醇物为3.0~15.0μg/mL(r=0.9994),对硝基苯甲醛为1.0~5.0μg/mL(r=0.9997);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24%,RSD=1.08%(n=6)。结论RP—HPLC法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清中西洛他唑质量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采用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以地西泮为内标,色谱柱为Phenomenex Synergi 4u Fusion—RP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45:5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8nm。结果血清中内源性物质不干扰西洛他唑的检测,西洛他唑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16~2.000μg/mL,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15%,低、中、高质量浓度(0.031,0.250,1.000μg/mL)溶液的平均提取回收率分别为76.8%,78.5%,77.1%。结论RP—HPLC法快速、简单、准确,符合生物样品检测要求,可用于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交沙霉素片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汉邦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mol/L醋酸铵溶液(60:40),检测波长为232nm。结果:交沙霉素浓度线性范围为0.1~1.0mg/mL(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6.3%(n=6),RSD=1.69%。结论:RP—HPLC法测定交沙霉素片含量准确、灵敏、简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桑叶中活性成分绿原酸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1.0%醋酸水溶液,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5nm,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体积10μl。结果绿原酸的线性范围为O.3890~7.771μg(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8.91%。结论RP—HPLC检测效率高,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桑叶中绿原酸的定量测定,可作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芩兰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冰醋酸(17∶83∶1)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4 nm,柱温为30℃。结果绿原酸质量浓度在7.28~72.8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6.79%,RSD为1.15%(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芩兰口服液中绿原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曹健  郑晓媛  王芳  黄林清 《中国药业》2009,18(15):25-26
目的建立测定小儿复方甘草口服液中愈创木酚甘油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1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1%三乙胺,磷酸调pH至2.7)-乙腈(90:10),检测波长209nm,流速1.6mL/min。结果愈创木酚甘油醚质量浓度在259.6-519.2μg/m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29978.9C-617742,r=0.9998(n=5),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0.97%。结论该法适用于小儿复方甘草口服液中愈创木酚甘油醚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退热解毒注射液中绿原酸、连翘苷、丹皮酚含量的HPLC双波长梯度洗脱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A,0.3%磷酸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λ1=327 nm,λ2=276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结果:绿原酸、连翘苷、丹皮酚分别在8.34~66.69、8.01~64.08、4.01~32.0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4%、99.01%、99.00%。相应的RSD分别为0.72%、0.47%、0.82%(n=6)。结论:方法简便可靠,结果重现性好,为控制退热解毒注射液的内在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俞秀 《中国药业》2011,20(6):41-42
目的 建立测定强肝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XBridgeTM C18色谱柱(150mm x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15:85),检测波长323 nm,柱温为室温,流速1.0 mL/min.结果绿原酸进样量在0.0258~0.4644μ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6%,RSD=0.93%(n=6).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专属、重现性好,为强肝口服液的绿原酸含量测定提供了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脉炎消口服液中丹参素含量。方法:水煎醇沉法制备脉炎消口服液,反相HPLC法测定三批脉炎消口服液中丹参素含量。色谱条件为Bonbhrom C18(4.6×250mm,5μm)柱;流动相:甲醇/水(1:9)含1%冰乙酸;检测波长280nm。结果:丹参素在0.08—2.0m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和浓度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在100.1%-102.9%范围内,RSD〈2%。三批脉炎消口服液中丹参素的平均含量为1.5mg·mL^-1。结论:制备了脉炎消口服液,HPLC法能对脉炎消口服液中的有效成分丹参素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连花清瘟胶囊中的绿原酸、连翘苷、大黄酸、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0min→10min→20min→30min→45min±53min,乙腈:10%±10%→20%→30%±68%→7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0~15min为327nm,15~35min为205nm,35-43min为230nm,43~48min为221nm,48~55min为224nm;柱温32℃。结果可在55min内完成对绿原酸、连翘苷、大黄酸、大黄素和大黄酚的色谱分析,主成分峰与相邻的色谱峰之间分离度均〉2.0;各测定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4445~7.112肛g(,=0.9996),0.1678-2.684μg(r=0.9999),0.031O~0.4963μg(r=0.9995),0.0315~0.504μg(F0.9997),0.0655~1.048μg(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102.2%(RSD=0.5%),101.0%(RSD=0.8%),98.32%(RSD=0.5%),95.83%(RSD=0.6%1,102.65%(RSD=0.3%)。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评价莲花清瘟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陈波 《中国药业》2009,18(20):30-31
目的建立复方鱼腥草口服液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himadzu C18柱(250mm×4.6mm,5μm),黄芩苷测定以甲醇-水-磷酸(45:55: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15nm;绿原酸测定以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黄芩苷进样量在0.2654—1.327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6(n=5),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1.08%(n=6);绿原酸进样量在0.1072~0.536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8(n=5),平均回收率为97.26%,RSD=1.41%(n=6)。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8.
李建芳  黄劲通 《中国药业》2013,22(14):63-64
目的建立银花感冒冲剂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13∶37),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绿原酸进样量在0.050 4~1.008 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33%,RSD为0.61%(n=6)。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银花感冒冲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陈刚 《中国药业》2011,20(12):30-31
目的建立鼻窦炎口服液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岛津Shimpack VP-ODS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2%磷酸(12∶88)为流动相,柱温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结果栀子苷进样量在0.235~1.767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1%,RSD=0.67%(n=6)。结论该方法灵敏、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鼻窦炎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用HPLC法同时测定感冒安颗粒中没食子酸、绿原酸及咖啡酸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A)-0.4%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0~7.50min A相2%,7.50~7.51min A相2%→12%,7.51~25.00min A相12%;流速:0.8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72nm(没食子酸)、327nm(绿原酸和咖啡酸)。结果:没食子酸在0.27~8.6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14%,RSD为1.66%(n=9);绿原酸在1.00~32.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10%,RSD为2.38%(n=9);咖啡酸在0.30~9.6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48%,RSD为2.28%(n=9)。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对感冒安颗粒质量控制标准的提高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