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支援护理人力库加强重症病人的护理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7年,我院成立了重症监护技术协作网络,建立了医院支援护理人力库。当某些科室重症病人多,发生工作负荷骤增、人力短缺的情况下,网络迅速调配该库护理人员给予人力补充。通过4年的运作,改善了专科重症护理质量,促进了科室间重症护理技术的优势互补,护理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对医院重症护理技术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戴灵芝 《工企医刊》2015,(3):1474-1475
近年来,重症监护科(ICU)作为医疗重点学科,得到了广泛重视和迅速发展。从临床实践来看,重症监护病房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把危重病人集中起来,有利于提供最佳的医疗求助和技术保障,从而确保病人得到良好的救治。由于重症监护病房作为危重病人的密集场所,重症护理工作中往往面临着突发事件多、工作强度大、感染风险高等诸多危险因素,因此,重症监护病房护士面临着比其他科室更大的职业风险与危害,从而危害其身心健康。笔者结合自身护理工作实践,就重症监护护理  相似文献   

3.
我院重症监护技术协助网络指导小组,参照美国APPCHEⅡ系统评分法和加拿大PRN护理管理工作法,绘制“重症病人评估积分”表。按照该评分内容,对病人进行5个方面的评估,用数字量化出重症病人的危重程度及特定时间内的护理需求,使管理在质量控制中依据量化结果选择监控对象,依据评估分析确定控制内容,依据科室积分调配人力及物力,以目标管理代替经验管理。  相似文献   

4.
建立医院护理人力支援库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于1997年成立了危重症护理技术协作网络(简称《网络》),并把科室间的护理人力协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抓,建立了医院护理人力支援库,《网络》根据重症护理工作负荷的多寡做护理人力的调配,使危重病人的直接护理时间得到保证。经过3年的实践,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重症病人实施评估积分的效果评价与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加强护理质量评价,建立了重症病人评估积分法,评估积分共5个方面,即12项生理参数积分、年龄积分、意识积分、脏器衰竭积分、护理干预积分。通过对重症病从评估积分共为护理管理者在重症护理方面提供了监控指导依据;客观科学评价科室护理工作量及病人的危重程度;护理人力资源调配利用的合理性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DRGs与RBRVS结合起来用于护士的绩效改革方案,更好地评估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方法采用文献评阅及回顾性分析方法,利用DRGs和RBRVS两种评价方法,在新疆某三甲医院针对不同类型的科室建立两种护理绩效评价模型,并回顾性分析了2018年9月、10月、11月的病例数据,将两种方案与现有方案进行对比,以寻求最适合科室的护理绩效管理方案。结果建立的两种护理绩效评价模型与现有方案相比,不同科室的工作量绩效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或下降。结论新建立的两种模型可以分别应用到重症监护体系和普通病区,重症监护体系采用方案一,CMI值正好可以反映重症科室的特点;在普通科室采用方案二,通过DRG的护理操作权重及数量可以体现护士工作量实现绩效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7.
1997年,我院建立了重症监护技术协作网络;并将对重危病人的护理查房作为网络中的重要工作内容来抓.采取监护质量查房、监护技术查房、监护教学查房的形式,拓宽了护理人员知识面,充分发挥中高级职称人员的作用,克服了专科局限性,达到优势互补,医院重症护理技术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8.
高倩 《医疗装备》2010,23(5):94-94
重症监护是指对收治的各类危重病患者,运用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现代化的监护和抢救设备,对其实施集中的加强治疗和护理。以最大限度的确保病人的生存及随后的生命质量。近年来,重症监护护理工作中存在着很多危险因素,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及护理工作中的防范能力是重症监护护理人员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75,自引:0,他引:75  
该文综合应用专家咨询、文献查阅、个案调查等方法 ,探讨了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上存在的核心问题及其成因 ,并针对问题成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文章提出当前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护理岗位人力配置不足 ,其原因有四 :医院忽视护理岗位的人力配置、测定护理工作量的重要依据发生了较大改变、各级护理所需直接护理时间随病人科别 (内外科 )的不同而有较大变化、患者所需间接护理时间大幅度增加。建议 :解决护理岗位人力配置不足问题需首先科学测定当前护理工作量。在测定护理工作量标准上需明确界定直接护理和间接护理各自的内容 ,考虑科室差别 ,还要实现科学的护理分级 ,以达到按需设岗的目的。同时还需采取措施将非技术工作和低技术工作从护士的工作内容中划分出去 ,以增加护士人力的有效供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从目前护理人员承担的工作量出发,探讨临床科室护理人员配置理想床护比,为医院护理人力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以工作量测算法作为核心研究方法,采用工现场观察法对西安市某大型综合医院42个临床科室护士的工作量进行测算,并使用Excel、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公式运算和统计分析.结果 (1)临床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超过标准工作时间6小时; (2)所调研科室现有床护比仅为1:0.46,缺编41.50%; (3)依据目前的工作量需要,内科病房的床护比应为1:0.62,外科病房床护比应为1:0.63,监护科室为1:2.08,平均床护比1:0.78.结论 临床科室医师人员配备亟待补充,医院应根据实际工作量进行合理测算后配置护理人员,通过工时测定提出的理想床护比可为其他医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护理工作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绝大多数医院对护理工作都实行了量化管理,但大多是采用传统的百分扣分法,这种绝对数累积的扣分方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适应现代护理发展的需要。以往衡量一个医院或科室的护理水平如何,常凭随机扣分的多少,而不顾医院或科室的不同特点。这样,往往使得重症多、工作量大的科室得分较低,从而影响了  相似文献   

12.
重症监护室是收治急、危、重患者,承担病人诊疗、监护、抢救工作的重要科室,相对集中了极度危重甚至濒危的病人,尽管这里有最全面的医疗护理,位病人有时还是会出现许多不良的心理反应,在对患者的生理疾病采取正确治疗、护理的同时,对患者因病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异常心理及时采取措施,对患者的康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重症监护病房是对危重病人进行集中护理、管理、治疗、病情观察、救治的医疗场所,从而达到抢救频死病人的生命使重症病人转危为安。重症监护病人的心理变化是复杂的,故针对不同的心理特点给予正确的心理护理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各层次带教老师岗位竞聘与绩效考核方法,以提高教学和护理质量。方法:2010年以来某医院ICU采用自愿报名,以竞聘演讲形式,结合科室测评和专业知识考核,从而确立各层级岗位带教老师。每月兑现效益工资,任期2年。比较岗位竞聘实施前后各层级学习人员满意度、护理人员对危重病人护理质量。结果:岗位聘任方法改进后,ICU科室护士、实习护士、轮转护士及进修护士对教学工作满意度和综合护理质量均显著优于改进前。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带教老师岗位竞聘上岗方法,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ICU收治着各科室中最危重的病人,尽管重症监护病房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精英的护理人员,有严密动态的监测、治疗、护理,但仍有患者在监护期间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即ICU综合征。本文通过对ICU综合症原因及护理对策的浅析,希望今后更好地护理ICU综合症病人。  相似文献   

16.
重症监护病房在现在医学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是一个收治病情危急病人以及进一步观察的一个重要机构.在大量的临床病例中,可以发现,重症监护病人身体、心理等以及外界的因素均可以引起病人的病情变化,乃至直接影响病人的生命安全.本文就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希望可以引起广大学者关注.  相似文献   

17.
游桂英  杨婕  王雅莉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6):3195-3196
CCU(冠心病监护病房)是医护人员应用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和复杂的监护技术,专门对各种心血管危急重症病人实施严密监护和集中治疗护理的一个特殊病区。目前国内CCU基本为封闭式管理,即病人床旁不留家属或陪伴,因此除治疗护理工作外,病人的生活护理也完全由护理人员完成。CCU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转归和生命安危。护理安全管理又是实现优质护理的关键,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重要环节。不安全的护理会给病人及其家属带来痛苦和经济损失.甚至生命危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工作环境对护士共情能力的影响,为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共情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理工作环境量表(PES)和杰弗逊共情量表(JES—HP)对152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工作环境总均分为(91.27±6.21)分,共情能力得分为(113.16±14.53)分。ICU护理工作环境与护士共情能力呈正相关(P〈0.01)。[结论]影响ICU护士共情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个人和环境因素主要是护龄、学历、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基础、护理管理者的能力及领导方式、医护合作、充足的人力和物力。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改善ICU护理工作环境,提高护士个人综合素质,以提高ICU护士的共情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寻找在为患者提供连续的、没有间隙的、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资源的护理模式。方法:以医院感染科为实验对象,在层级管理责任制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吸取功能制护理的优点进行有机结合。结果:这种护理模式减少重复工作量,节约人力,降低护士的工作及心理压力,使护理人员有更多时间护理沟通患者,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该模式能满足实际临床工作需要,可推广于一般科室。  相似文献   

20.
孙芬 《现代养生》2013,(22):68-68
目的:探讨重症安眠药中毒的病人的抢救和护理.方法:对9例重症镇静安眠药中毒病人在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护下实施洗胃、血液灌流、药物加速排泄并排毒措施,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各项生命支持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并做好心理护理,结果:9例重症镇静安眠药中毒的病人在积极的抢救和护理下均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