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B病毒与人类多种疾病相关。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淋巴瘤新亚型,亚洲常见,好发于鼻腔等面中线,预后差。EB病毒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并可作为诊断的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2.
由香港大学主办、多位学者参与的关于鼻及其它结外血管中心性淋巴瘤现状研讨会一致认为 ,与EB病毒高度相关的鼻 T/ NK(T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 )细胞淋巴瘤可以作为独立临床病理学名称。EB病毒原位杂交检测对该病早期诊断非常有意义。病变细胞可以是小细胞、中等大细胞或大异型细胞 ,几乎均表现出坏死 ,大多数病例有肿瘤细胞血管浸润。鼻 T/ NK细胞淋巴瘤具有特异性免疫表型 :CD2 阳性、CD56阳性、而大部分表面 CD3阴性 ,但可以在石蜡切片上检出细胞浆 CD3 ,未发现克隆性 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某些结外淋巴瘤如皮肤、皮下组织和胃肠道淋巴瘤具有与鼻 T/ NK细胞淋巴瘤完全相同的免疫表型和基因型 ,归类为鼻型 T/ NK细胞淋巴瘤。鉴别诊断包括淋巴瘤样多发性肉芽肿、母细胞或单一形态性 NK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CD56阳性的周围 T细胞淋巴瘤和肠病相关性 T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3.
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临床常见且治疗效果不佳、预后差,早期、正确的诊断以及有效的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本文对近年来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在诊断及治疗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亚型,是指原发于鼻腔或其他结外器官的外周NK/T细胞淋巴瘤,主要来源于NK-T细胞,并与EB病毒密切相关的一类淋巴瘤.该病病程进展较快,侵袭性较强,早期症状不典型,诊断困难,易误诊,疗效不佳,晚期预后较差.本文对该病的流行病学、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原发于鼻腔鼻窦的NK/T细胞淋巴瘤是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在头颈部的一种独特病理类型,是始于鼻部的一种恶性淋巴增殖性疾病,在我国占鼻腔鼻窦淋巴瘤的90%以上,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理形态多种多样,容易误诊,对其疾病的本质还缺乏深入的认识。本文就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是结外淋巴瘤的一种,病理类型以NK/T细胞淋巴瘤常见,恶性度较高,并且近些年来有发病率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因其临床表现的特异性不高,早期症状不典型,临床上出现延误诊治的现象较多。为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现对28例原发性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以不断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7.
血管中心性淋巴瘤,以往又称"致死性中线肉芽肿"、"中线恶网"等。近日在香港大学和血液病协会的资助厂,来自各国的百余名有关专家对此病的定义、鉴别诊断及流行病学进行了专题研讨,将之命名为鼻腔T/NK细胞淋巴瘤。所谓鼻腔T/NK细胞淋巴瘤是指来源于T/NK细胞、以面部中线部位的破坏为特征、并与EB病毒(EBV)密切相关的一类淋巴瘤。亦可形成鼻腔内肿块。鼻外者以喉以上的上呼吸道为主要发生部位,尚可见于皮肤及皮下软组织、胃肠道和睾丸等部位。可伴有皮肤红斑、噬血细胞综合征等。病理表现为小到中等大的异形淋巴细胞弥漫增生、…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鼻腔及鼻窦淋巴瘤三种亚型的临床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西方国家鼻腔及鼻窦淋巴瘤中,B细胞淋巴瘤更占优势,T和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T细胞淋巴瘤只占所有结外淋巴瘤的0.4%-2.2%,T和NK/T细胞淋巴瘤更常见于中亚和拉丁美洲地区。目前关于鼻腔及鼻窦淋巴瘤免疫表型和临床结果之间关系报道很少,多数报道焦点都放在其病理学改变方面,而且病例数较少,没有系统地比较其三种亚型的临床行为和预后。本文就近年来对鼻腔及鼻窦淋巴瘤三种免疫表型的临床关联性的研究进展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9.
外鼻恶性肿瘤临床上不常见,以老年人居多,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肿瘤多数为基底细胞癌,其次为鳞状细胞癌。原发于外鼻NK/T细胞淋巴瘤是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在头颈部的一种独特的病理类型,是始于鼻部的一种恶性淋巴增殖性疾病,其恶性程度较高,早期症状表现不典型,缺乏特征,其病理检查缺乏特异性,故临床常易造成误诊和漏诊。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原发于外鼻NK/T细胞淋巴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追溯鼻窦鼻腔中线毁损病变的术语演变,阐述鼻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诊断问题.方法:回顾10例临床有关典型鼻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以及鼻部CT扫描资料和血清检测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具有鼻窦鼻腔中线毁损表现,有关病损经鼻内镜和CT影像检查显示,病理检查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诊断为鼻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鼻部病损特征与旧术语描述基本相同.结论:描述中线毁损病变的不同时期旧术语包含多种不同性质的疾病实体,而鼻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则是一种以鼻部毁损为主要特征的独立疾病实体.  相似文献   

11.
结外NK细胞淋巴瘤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统一命名为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对于Ⅲ~Ⅳ期NK/T细胞淋巴瘤和非鼻腔的NK/T细胞淋巴瘤,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而占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绝大部分的早期鼻NK/T细胞淋巴瘤,放疗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同时,化疗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本文将从放射治疗和化疗两个视角出发,对近年来放化疗对该肿瘤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头颈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ENKTCL)是一种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最常见于韦氏环,其次为鼻腔和鼻窦.喉部NHL报道很少,发生率占全部恶性淋巴瘤的0.2%(王奇璐,1997),喉部ENKTCL更少见,而同时发生于喉、气管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13.
18例原发鼻腔和鼻窦的T/NK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于鼻腔和鼻窦的T/NK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鼻腔和鼻窦的T/NK淋巴瘤首发症状不典型,多为鼻塞、涕血、局部肿胀及发热等,临床误诊率高;高分期及高侵袭性淋巴瘤预后差。结论:鼻腔鼻窦的T/NK淋巴瘤是结外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NHL)的一个独特类型,首发症状多样,临床上应注意对该病的认识,防止误诊;预后有赖于病理分型和临床分期。  相似文献   

14.
随着系统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探索NK/T细胞淋巴瘤(NK/T cell lymphoma,NKTCL)新的诊断靶点、发病机制、临床治疗以及进行预后评价成为可能。目前研究认为NKTCL发病与EB病毒感染有关,EB病毒导致NKTCL发生主要与潜膜蛋白有关。放疗后辅助化疗为早期NKTCL的标准治疗方案,对于晚期患者则考虑以化疗为主再配合局部放疗作为其治疗手段,但预后较差。未来的研究重点将集中在EB病毒相关NKTCL的发病机制、治疗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以及多中心临床试验,从而探索针对NKTCL可行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鼻腔恶性淋巴瘤属于原发性结外淋巴瘤,约占整个头颈部恶性肿瘤的3%[1].其病理类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是一类比较少见的独特的临床病理类型.鼻腔恶性淋巴瘤目前根据肿瘤细胞的不同分为B细胞、T细胞和NK细胞3种起源.我国以NK/T细胞来源多见,占鼻腔NHL的90%以上[2].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国家鼻腔及鼻窦淋巴瘤中,B细胞淋巴瘤更占优势,T和自然杀伤(naturalkiller,NK)/T细胞淋巴瘤只占所有结外淋巴瘤的0·4%~2·2%,T和NK/T细胞淋巴瘤更常见于中亚和拉丁美洲地区。目前关于鼻腔及鼻窦淋巴瘤免疫表型和临床结果之间关系报道很少,多数报道焦点都放在其病理学改变方面,而且病例数较少,没有系统地比较其三种亚型的临床行为和预后。本文就近年来对鼻腔及鼻窦淋巴瘤三种免疫表型的临床关联性的研究进展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7.
34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的临床特征,误诊误治原因及影响愈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其中ⅠE局限10例,ⅠE超腔15例,ⅡE6例,ⅣE3例;发生于鼻腔29例,鼻腔外5例;行单一放疗或化疗14例,放疗加化疗综合治疗20例。结果:误诊率58.8%(20/34),误治率52.3%(18/34)。5年生存率,ⅠE局限组60.0%(6/10),ⅠE超腔组26.7%(4/15)ⅡE16.7%(1/6),ⅣE0%(0/3),各分期生存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ⅠE超腔单一治疗6例。5年生存率0%,ⅠE局限组综合治疗2例,5年生存率50%(1/2)。结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早期临床特征不典型,易误诊误治,确诊依赖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临床分期为影响愈后主要原因,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于鼻腔鼻窦恶性T/NK细胞淋巴瘤的发病、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6例原发于鼻腔鼻窦恶性T/NK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26例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T/NK细胞淋巴瘤,平均随访16个月,死亡19例,从发病到死亡时间为2~28个月.结论:原发于鼻腔鼻窦恶性T/NK细胞淋巴瘤是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独特类型,其恶性程度高,具有较高的侵袭性、独特的病理学及免疫学特征,而且临床上极易误诊,其治疗效果差,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诊断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3年收治的11例鼻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患者中,行放疗2例,化疗3例,放疗加化疗6例。结果:11例中,有6例曾误诊为其他疾病,经1次病理活检确诊者仅3例;随访8例,均在3~20个月内死亡。结论:鼻NK/T细胞淋巴瘤易被误诊,根据临床、病理及影像学检查,可确立鼻NK/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STAT3和STAT5与Survivin和Ki67蛋白在EB病毒(EBV)相关鼻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5例鼻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病理标本STAT3、STAT5和Sur-vivin、Ki67的表达,并对它们的表达作相关性分析。另取2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鼻腔黏膜作对照。结果:STAT3在鼻NK/T细胞淋巴瘤和慢性鼻窦炎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6%和10%;STAT5阳性率分别为68%和1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urvivin在鼻NK/T细胞淋巴瘤和慢性鼻窦炎中的表达分别为68%和0;Ki67的表达分别为72%和2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STAT3的表达与Survivin和Ki67的表达均成正相关(r=0.428,P<0.05和r=0.704,P<0.01);STAT5的表达与Survivin和Ki67的表达无明显相关。结论:STAT通路可能在鼻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STAT3可能通过诱导Survivin和Ki67的表达参与鼻NK/T细胞淋巴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