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骨科136 例手术后患者采取早期功能锻炼及抗凝等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于术后第7d 超声检查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对已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采取药物溶栓、抗凝治疗.结果:136 例骨科术后患者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后有3 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21%,采取溶栓、抗凝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及各项检查指标均恢复正常,未发生下肢溃烂、坏死及肺、脑栓塞等并发症.结论:骨科患者下肢疾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适当药物溶栓、抗凝是预防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高达 5 0 %~ 70 % ,严重者造成肺栓塞致患者猝死。围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日益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 ,其中围术期应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措施。但是对于应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的患者实施椎管内麻醉时 ,麻醉医师特别担心椎管内血  相似文献   

3.
胡林 《中外医疗》2011,30(9):190-192
椎管内麻醉是将药物(局麻药、阿片类)注入椎管内某一腔隙,可逆性阻断脊神经传导功能或减弱其兴奋性的一种麻醉方法,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又称腰麻,Subarachnoidblock)和硬脊膜外腔阻滞(又称硬膜外麻醉,Epiduralblock)[1]。大量临床研究已表明,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可延迟手术应激反应,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血栓栓塞发生率,从而降低高危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另外,硬膜外阻滞还可用于术后镇痛,是目前胸、腹部手术术后和分娩镇痛的主要镇痛方法;但椎管内注射麻醉药物及相关药物所引起的生理反应、毒性作用及技术操作也会给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2]。在此将椎管内麻醉和镇痛的意外及并发症作一讨论,以明确椎管内阻滞并发症的基本防治原则,降低麻醉风险并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31例椎管内肿瘤病人的护理,根据术后不同时期的护理重点进行分析,总结出椎管内肿瘤病人的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如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5.
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可延迟手术应激反应,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血栓栓塞发生率,从而降低高危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在此将椎管内阻滞并发症作一讨论,以明确椎管内阻滞并发症的基本防治原则,降低麻醉风险并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导致肺动脉栓塞最主要因素。95%以上的肺动脉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创伤后常见的并发症,血栓脱落导致的肺栓塞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科1例骨创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首次选用在骨科手术前植入下腔静脉滤器,有效的预防了围手术期致命性肺动脉栓塞发生,术后结合抗凝溶栓药物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就其观察及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抗凝治疗对预防骨科下肢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 VT)的意义。方法对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骨科2010年2月—2011年4月280例患者下肢手术(包括髋、膝关节置换股骨髓内钉固定)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60例围术期进行抗凝治疗,对照组120例做早期床上功能锻炼。结果试验组D VT发生率为3.1%,对照组D VT发生率为25.8%(P<0.001)。结论术后积极抗凝治疗,可明显降低围术期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张伟杰  王琳  王国涛 《中国医药导报》2010,7(4):136-136,139
目的:了解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特点,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6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围术期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易发阶段,正规抗凝溶栓治疗疗效满意,总有效率达96.8%。结论:围术期须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深静脉血栓,并注意观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围关节置换期患者凝血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关节置换手术患者94例,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全身麻醉组(48例)和椎管麻醉组(46例)。分别于麻醉前及术后采静脉血行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酶复合物(T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复合物(t-PAIC)、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IC)、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及D-二聚体等凝血标志物检测,并比较了两组患者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椎管麻醉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麻醉留观时间低于全身麻醉组(P<0.05);两组组内比较TM值术后较麻醉前显著降低(P<0.05),全身麻醉组组内比较TAT、t-PAIC、PIC、FDP及D-二聚体值在麻醉前及术后两个时间点均没发生显著变化(P>0.05),椎管麻醉组组内t-PAIC、PIC及D-二聚体值术后较麻醉前显著降低(P<0.05);并且椎管麻醉组患者输血率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全身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管麻醉能有效的预防围关节置换期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有利于减少围关节置换期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凝治疗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对3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给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合予抗凝治疗。结果:治疗组下肢水肿消退情况在2周内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恢复较快、较早,肺栓塞及致残率的发生机会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 以4892例骨科住院患者病例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全身麻醉组、椎管内麻醉组、区域阻滞组DVT的发生率.结果 4892例患者中204例发生DVT,总发生率为4.17%,全麻组DVT的发生率高于椎管内组、区域阻滞组和未行麻醉组(P<0.01);椎管内组DVT的发生率高于区域阻滞组(P<0.05).区域阻滞组和未行麻醉组DVT的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患者术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高于椎管内麻醉组和区域阻滞麻醉组(P<0.05).结论 全身麻醉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最高,椎管内麻醉次之,区域阻滞麻醉和未行麻醉者相当.全身麻醉较椎管内麻醉、区域阻滞麻醉和未行麻醉患者炎症细胞数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围术期抗凝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分析2008~2011年152例接受下肢骨折手术、围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或口服利伐沙班片的患者(A组)的临床资料,统计血栓发生率,同2008年152例前下肢骨折围术期未予抗凝药物干预的患者(B组)血栓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A组8例(5.26%)发生深静脉血栓,B组38例(25.00%)发生深静脉血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未发生明显大出血。结论:围术期积极抗凝治疗,可大大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非心脏手术围术期采用何种抗凝治疗策略取决于对血栓栓塞和出血风险的评估结果。大部分正在给予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的患者术前5d应停用维生素K拮抗剂。评估为有高危血栓栓塞风险的机械性心脏瓣膜、房颤或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在中断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期间应给予桥接抗凝治疗。而评估为低危血栓栓塞风险的患者不应给予桥接抗凝治疗。本文对正在给予抗凝治疗需行择期外科手术或侵入性操作患者围术期抗凝治疗管理的研究进展给予综述。  相似文献   

14.
急性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凝结,造成肢体缺血以致坏死的一种急性疾病.它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溶栓、抗凝治疗及手术取栓.现将我们1999年2月~2001年11月对11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尿激酶溶栓、抗凝治疗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围手术期椎管内麻醉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欲实施椎管内麻醉的手术患者95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评估Ⅰ-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6例,对照组49例。实验组的患者在其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仅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术后72h完成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及自编效果评分表的评分。结果实施心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情绪稳定,血压、脉搏正常,术后止痛效果满意,肠蠕动恢复及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显著提前。结论心理干预能减轻椎管内麻醉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低位椎管内麻醉围术期,在麻醉药物起效到阻滞完全程中,病人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包括麻木、酸胀、沉重、不可控制感、肢体缺失感等主观感受,这对病人来讲是一个不良刺激。这种现象通常会被临床麻醉医生忽视,给病人造成痛苦及不良记忆。我们在围手术期应用咪唑安定的镇静以及顺行性遗忘作用来缓解这种不适感以及术后对这种不良刺激的遗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全髋关节置换术常用的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哪种麻醉方式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尚未有定论。本研究旨在比较2种麻醉方法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2015年10月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84例,根据术中采用的麻醉方式将患者分为全身麻醉组(n=302)和椎管内麻醉组(n=282)。主要观察指标为28 d内联合并发症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尿道感染率和病死率。次要观察指标为术中心动过速发生率、术中低血压发生率、麻醉室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麻醉室留观时间。 结果 2组患者入院时性别、年龄、BMI和改良Charlson合并症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椎管内麻醉组相比,全身麻醉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延长[(99.67±11.60)min vs. (92.64±7.57)min,P<0.001];术后麻醉室留观时间显著延长[(16.26±2.44)min vs. (12.98±1.97)min,P<0.001];28 d内并发症联合发生率显著增高(8.28% vs. 3.90%,P=0.028);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显著增高(29.47% vs. 19.86%,P=0.007);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增高(2.65% vs. 0.35%,P=0.024);输血率显著增高(18.54% vs. 12.06%,P=0.03)。 结论 椎管内麻醉有助于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8 d内联合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输血率、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手术时间和术后留观时间。   相似文献   

18.
围手术期椎管内麻醉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椎管内麻醉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欲实施椎管内麻醉的手术患者95例,ASA病情评估Ⅰ级~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6例,对照组49例。实验组的患者在其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仅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术后72h完成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及自编效果评分表的评分。结果:实施心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情绪稳定,血压、脉搏正常,术后止痛效果满意,肠蠕动恢复及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显著提前。结论:心理干预能减轻椎管内麻醉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9.
人工永久起搏器围术期如何应用抗凝、抗栓药物,采取哪种策略使患者最大程度受益,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继续服用抗凝、抗栓药物会增加出血的风险,而停止应用可能会招致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当前指南推荐对高危血栓患者围术期停口服药物,应用肝素替代,对于中、低危患者建议继续应用;而晚近荟萃分析发现围术期中断抗凝、抗栓药物应用肝素替代出血风险明显增加,继续口服抗凝、抗栓药物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延长抗凝药物使用时间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效果,初步探索髋部骨折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药物预防时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143例髋部骨折患者,分析抗凝药物使用时间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及用药期间出血发生率的关系,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药物预防具体方案均按照2016版《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建议执行,随访两组患者在骨折后5周内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情况及用药期间出血情况。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有症状及无症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所有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均需有血管彩超结果取得明确证据,以血管彩超结果为确定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依据。出血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消化道出血、伤口出血、颅内出血、椎管内血肿、眼底出血。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抗凝药物延长至术后2周组和4周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分别为22.09%和8.77%(P=0.037),两组患者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时间分别为术后(17.32±7.75) d和(29.20±0.17) d,两组患者抗凝药物使用期间均出现1例出血情况,用药期间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16%和1.75%(P=0.769)。结论 抗凝药物使用时间延长至术后4周可显著降低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病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存在出血风险的患者应仔细评估药物预防的风险及收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