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硬膜外阻滞是施行外科手术时广泛应用的麻醉方法,但如果操作时不慎或其他原因穿刺针穿破硬脊膜,大量麻醉药进入蛛网膜下腔,将会造成全脊髓麻醉,呼吸和循环也将会受到抑制,后果十分严重。我院自1989年5月至1999年5月共施行硬膜外阻滞麻醉16265例,其中穿破硬脊膜42例,发生率为0.25%,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1997年1月~1999年12月我院在施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926例时采用了硬脊膜外阻滞,其中损破了硬脊膜,穿刺误入蛛网膜下腔者19例,给麻醉处理带来一定的困难,现将我们的处理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院积极开展腰段脊柱手术,多选择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或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全麻应用较少.  相似文献   

4.
<正>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CSEA)是将脊麻和硬膜外阻滞联合起来的一种麻醉方法,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各自不同的优点,如迅速起效、阻滞完全、可以硬膜外追加给药、并且可用于良好硬膜外术后镇痛。临床上常应用于腹部的手术,特别是下腹部,骨盆和下肢手术,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麻醉技术。然而近年,医院舒适化管理措施逐渐被引入,随着医疗  相似文献   

5.
陈德友 《重庆医药》2009,38(15):1900-1900
硬膜外阻滞麻醉是基层医院临床麻醉中非常重要的麻醉方式,但在硬膜外麻醉中穿破硬脊膜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何处理硬脊膜穿破后患者的麻醉,至今仍有争议。本文就本院13年来16293例硬膜外麻醉中的13例硬脊膜穿破患者的麻醉处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腰硬联合麻醉(SEA)是一种新型麻醉方法,具有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SA)和硬脊膜外阻滞麻醉(EA)双重优点,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旨在比较SEA和EA在产科手术应用中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王兴荣 《云南医药》2011,(1):105-106
腰硬联合麻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同时还有互补作用。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能升高腰麻阻滞平面,影响程度与注入硬膜外腔的生理盐水容积有关。本研究拟观察不同容量的生理盐水注入硬膜外腔后腰麻阻滞平面的变化。进一步探讨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的容量大小对蛛网膜下腔药物扩散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椎管内麻醉系将局麻药注入椎管内的不同腔隙,使脊神经所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硬膜外阻滞麻醉两种方法,后者还包括骶管阻滞[1]。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主要作用于脊神经根所引起的阻滞称为蛛网膜下腔阻滞,通称为脊麻。  相似文献   

9.
王俊  陈岭 《安徽医药》2011,15(2):208-208
<正>硬膜外麻醉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基层医院硬膜外麻醉所占的比例甚至超过70%。硬脊膜刺破是硬膜外腔穿刺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由此引发的术后头痛发生率可达50%~70%。笔者采用自体血填充治疗1例硬脊膜刺破后头痛,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杨璠  杨卓平 《云南医药》2006,27(2):196-197
硬膜下腔是硬脊膜与蛛网膜之间的潜在腔隙,此间隙容积非常小。在硬膜外穿刺过程中突破黄韧带后再继续进针,进入硬膜下间隙的机会增多。其硬膜下腔阻滞穿刺过程及置管与硬膜外麻醉相似,其特点为小剂量局麻药10-15mim即可产生广泛的高平面阻滞,甚至出现全脊椎麻醉。但足趾可活动,最初症状为心率减慢低血压,若处理不及时即可发生呼吸心跳骤停而危及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在腰麻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的病例62例,均取得较好效果。结果麻醉过程中监测循环及呼吸相关参数,观察麻醉效果、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腰麻硬膜外麻醉具有蛛网膜下隙阻滞和硬脊膜外间隙阻滞的双重特点,可以发挥蛛网膜下隙阻滞和连续硬脊膜外间隙阻滞两种麻醉方法的优点,主要特点有:①起效快;②阻滞效果完全和肌肉松弛满意;③可任意延长麻醉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腰麻-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180例单胎、足月、合并高血压的产妇自愿选择腰麻-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作为研究组,以同期分娩的180例单胎、足月正常产妇进行分娩镇痛为对照组。镇痛效果评定选用VAS评分系统,通过比较2组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产妇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及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进行母婴安全性的分析。结果腰麻-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分娩镇痛效果显著。与对照组相比,第2产程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分娩方式相比,研究组阴道助产例数多、顺产例数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血压相比,研究组血压受影响例数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麻-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镇痛效果满意,对母婴相对安全,提高了此病的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13.
子宫肌瘤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多采取手术切除的方法予以治疗.为了保证术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我们采用了硬膜外与蛛网膜下腔联合阻滞麻醉(简称硬膜外-脊麻联合麻醉)的方法.现将硬膜外-脊麻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子宫切除术麻醉效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腰丛阻滞和腰-硬联合麻醉对高龄股骨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44例行股骨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腰丛阻滞(n=17)和腰-硬联合麻醉(n=27)两组.腰丛阻滞给予0.5%罗布卡因30 ml,采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腰大肌沟入路.腰-硬联合麻醉选择L3~4或L4~5间隙,应用0.75%布比卡因1~1.2 ml注入蛛网膜下腔行腰麻,之后于硬膜外腔置入导管.麻醉平面不足者,硬膜外追加0.375%布比卡因+1%利多卡因.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过程中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辅助用药、腰-硬联合麻醉的平面、硬膜外追加的药量、有无麻醉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麻醉后舒张压(DBP)较麻醉前显著下降(P<0.05).腰丛阻滞组辅助用丙泊酚的量大于腰-硬联合麻醉组(P<0.05).结论腰丛阻滞麻醉对病人血压、心率的影响较腰-硬联合麻醉组更少.对股骨颈骨折行动力髋或鹅颈钉固定手术的老年患者,单纯实施腰丛阻滞是可行的.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因需另加坐骨神经阻滞,故宜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临床麻醉技术发展以及椎管内穿刺器械的改进,硬腰联合麻醉(CSEA)在腹部以下手术中得到大量尝试,尤其是BD联合针的应用,明显减少了单纯蛛网膜下腔麻醉(SA)中头痛的发生率和受时间的限制及硬脊膜外腔(EA)肌松和镇痛效果差腰骶神经阻滞不完善等缺点。CSEA既具备SA的腰骶神经阻滞充分,运动阻滞完全,同时又具备EA不受时间限制的优点。本研究观察重比重布比卡因CSEA用于腹部以下手术的麻醉及其与单纯EA效果与合并症的比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引流对硬脊膜假性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5年6月~2010年12月,本科3265例手术后出现症状性硬脊膜假性囊肿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48~69岁,平均57.3岁,均为后路手术。其中胸椎4例,腰骶椎8例。发病时间2个月~3年,平均1.5年。随机将全部病例分为2组,A组7例行硬脊膜假性囊肿切除并硬脊膜修补术;B组5例采取硬脊膜假性囊肿切除并硬脊膜修补联合经皮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引流术。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结果 A组7例病人手术后切口引流管留置时间6~10d(平均7.5d),术后1例脑脊液自切口渗出,并发感染,控制感染后,联合经皮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引流而治愈,2例术后出现囊肿复发,行二次手术硬脊膜假性囊肿切除并硬脊膜修补联合经皮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引流而治愈,其余4例未见相关并发症,Ⅰ期愈合;B组5例病人手术后切口引流管留置时间为4~5d(平均为4.5d),蛛网膜下腔引流导管留置时间为5~7d(平均5.5d)本组所有患者均未见脑脊液从伤口流出,无任何追加治疗,无逆行性感染。拔管后,对蛛网膜下腔引流管内壁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1~5年症状消失,无复发。结论采用直接硬脊膜假性囊肿切除并硬脊膜修补联合经蛛网膜下腔引流可以缩短切口引流管留置时间;且可避免复发及切口感染。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笔者对160例硬脊膜外阻滞麻醉下行中腹部下腹部手术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向硬脊膜外腔注射不同的药物作为术后的镇痛,现就其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阻滞与硬膜外神经阻滞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1例择期行剖宫产产妇进行分组,硬膜外组行单纯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腰硬联合组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术后镇痛效果和麻醉效果。结果腰硬联合组术后镇痛优良率73.68%明显高于硬膜外组57.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联合组术后镇痛优良率73.68%明显高于硬膜外组57.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阻滞同时具备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单纯硬膜外麻醉的优点,在剖宫产手术中镇痛效果和麻醉效果优于单纯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腰-硬联合麻醉是区域阻滞麻醉的一种,其特点为麻醉起效快,效果好,肌肉松弛完全[1],在我院已广泛推广并应用,并且在妇科手术中深受医生和患者的欢迎。但由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作用,患者围手术麻醉期生命体征变化较单纯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大,尤其  相似文献   

20.
马志军 《河北医药》2009,31(14):1787-1788
椎管内麻醉普遍应用于剖宫产手术,近年来,腰硬联合(CSEA)阻滞技术日益成熟,它具备蛛网膜下腔麻醉(SA)和硬脊膜外麻醉(EA)的双重优点,并弥补了EA、SA的不足,有取代EA和SA的趋势,本文对我院剖宫产手术3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和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产科手术提供更好的麻醉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