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麻风病神经痛,是麻风反应中较常见的症候,不但影响规则治疗,还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而且往往可以招致手足畸形,影响劳动力。因此,为寻找有效治疗措施,为解除患者痛苦,提高疗效,防止畸形发生,我们在总结过去使用中草药“石甘汤”治疗麻风神经反应有较好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研究试制石膏注射液治疗麻风神经反应35例,初步获得良好疗效,兹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麻风病患者的麻风反应发生情况,评价强的松对麻风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95~2012年惠州市麻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的确诊麻风病例均采用足量规则的抗麻风联合化疗,对出现麻风反应的患者选择强的松治疗,根据全身症状、皮肤症状和周围神经受累情况不同制定两种强的松治疗方案。结果 60例麻风病患者中,有28例发生33例次麻风反应,其中9例发生Ⅰ型麻风反应10例次,17例发生Ⅱ型麻风反应21例次,2例发生混合型麻风反应2例次;18.18%麻风反应发生在麻风病确诊之前,63.64%麻风反应出现在联合化疗后12个月内;麻风反应以皮肤损害和周围神经受累为主要表现;强的松治疗麻风反应治愈19例次,显效7例次,进步6例次,无效0例次,恶化1例次,有效率为78.79%。强的松治疗后9例患者出现胃部不适,1例出现下肢水肿,1例出现血压升高,10例出现满月脸,对症处理和解释后均能坚持治疗。结论联合化疗前发生的麻风反应容易造成临床医生误诊,麻风病患者联合化疗后12个月内麻风反应发生率高,强的松治疗麻风反应的疗效肯定,但治疗过程需要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两型麻风反应与预后的关系,国内外学者们的看法也不一致;阿根廷麻风专家 S.S,Chujman氏认为瘤型麻风反应对患者有益,结核样型麻风反应预后不良。我们就湖南永顺高峯坡医疗站近五百例麻风患者中,以其生活及病症的情况大致相同的而病期均在十五年以上的六十六例两型的晚期患者,以其麻风反应的有无、患者机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1.神经痛的发生麻风患者发生神经反应各地都有,应用化学药品进行治疗时或在气候冷热不均时,比较常见。反应的症状是神经疼痛难忍,坐卧不安,不思饮食,甚至意图自杀。反应的治疗有的不很容易。我院采取封闭疗法治疗神经反应,效果相当好,特作初步报导。2.理论的根据按照 H.E.维金斯基氏的理  相似文献   

5.
邹兴梅  梁东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5):639-639,623
报道BL型麻风Ⅰ型反应后升级转型为BT 1例。2002年7月初诊为BL并实施MDTMB方案治疗。2004年4月出现I型麻风反应,麻风反应后近6个月转型为BT。本例BL患者在接受MDT治疗后期出现I型麻风反应的症状和出现反应时间符合I型麻风反应的升级反应。  相似文献   

6.
A型肉毒毒素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重度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29例,应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皮内注射治疗,问卷调查记录每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4,8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疼痛严重程度,观察不良反应。结果A型肉毒毒素治疗后1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疼痛严重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疗效可至少维持8周,且不良反应轻微、短暂。结论A型肉毒毒素皮内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短暂,值得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麻风反应与联合化疗(MDT)方案/药物的关系及临床情况,找出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减少和控制麻风反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云南省永平县麻风病历和监测资料,对该县治疗的75例麻风发生反应情况与MDT中的两种治疗方案和两个治疗时段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的抗麻风药物的关系及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DT75例麻风发生反应10例,反应率为13.33%。反应10例全部为多菌型(MB)方案病例,反应率为23.26%,其中MBII型反应8例,Ⅱ型反应率为22.86%,少菌型(PB)上MB方案者Ⅰ型混合反应2例,PB方案治疗病例无反应发生。前时段治疗病例反应1例,占反应人数的10%,反应率为1.85%;后时段治疗病例反应9例,占反应人数的90%,反应率为42.86%。初次反应平均在MDT开始后的23.9月,Ⅱ型反应临床表现以全身症状为主者占87.5%,Ⅰ型混合反应则以皮损大批出现和神经肿痛为主。反应持续时间平均为9.6个月。结论麻风反应与MB方案关系较大,其中主要与B663相关,后时段全部使用SCANPHARM Denmark,NOVARTIS PHARMAAGBASEL.SWITZERIAND的MDT药物后,反应人数增加。  相似文献   

8.
麻风反应是麻风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往往给病人造成严重畸形残废,甚至终身失去劳动力。目前,国内外治疗麻风反应尚无理想药物,反应停(Thalidomide)不仅对第Ⅰ型麻风反应(主要是结核样型麻风反应)疗效很差,而且会产生畸胎、头晕、浮肿等副作用。皮质激素类药长期使用可使病人产生依赖性,后果更坏,同时副作用也很多。遵照毛主席“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我们试用草药雷公藤治疗麻风反应,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0例麻风反应患者的病情观察方法及护理措施的制定。方法心理护理,皮肤反应的观察及护理,神经痛的观察及护理,眼部症状的观察及护理,用药的观察及护理,健康教育。结果20例麻风反应患者,无1例发生可见性畸残。结论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的实施,减轻了患者反应期间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缩短了麻风反应时间,预防了畸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中药雷公藤治疗Ⅱ型麻风反应284例次,有效者281例次,有效率98.95%,对照组反应停治疗Ⅱ型麻风反应113例次,有效者109例次,有效率96.4%。雷公藤治疗Ⅰ型麻风反应34例次,有效者32例次,有效率94.1%,反应停对Ⅰ型麻风反应无效。根据临床和化验室检查,雷公藤对Ⅱ型麻风反应的疗效不亚于反应停,对Ⅰ型麻风反应的疗效可能优于反应停。雷公藤药源丰富,使用方便,其提取物“104”和“124”的副作用很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龄老干部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49例高龄老干部带状疱疹患者,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应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药物、止痛剂,适当使用免疫增强剂。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重点给予心理护理、神经痛护理、特殊患部护理以及饮食指导。结果全部患者在治疗后其疱疹均结痂,部分痂皮脱落,35例患者未出现疼痛,10例患者存在轻度疼痛,需要应用止痛药,3例患者在服药同时还需要继续理疗,1例后遗神经痛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后其症状未明显好转,再实施神经封闭治疗,后疼痛消失出院。结论对于高龄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患者实施专科治疗,并且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缓解患者疼痛状况。  相似文献   

12.
63例麻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工作中麻风诊断时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63例麻风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及结论:63例麻风患者瘤型麻风35例,为麻风主要临床表现型,麻风样反应3例,易引起误诊,误治;合川26例,为重庆市主要发病地区,城镇患者15例,并不少见;由于麻风是一个社会的公共卫生问题,应重视对麻风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13.
带状疱疹常伴有持续灼痛、阵发性刺痛或触痛。其病理基础为相应神经节的剧烈炎症反应,严重时神经纤维脱髓鞘变性。是皮肤科临床上一个棘手问题,重症和老年患者更易发生,70岁以上患者约75%可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10%-25%的患者疼痛可持续1年以上,因此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发生是治疗带状跑疹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瘤型麻风伴严重Ⅱ型反应患者的护理。方法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予以临床护理、心理护理。结果患者麻风反应得到控制。结论通过积极的药物治疗,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的实施,减轻了患者反应期间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控制了麻风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治疗前后白介素10(IL-10)水平与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将患者分为轻中度组及重度组,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IL-10等实验室指标水平,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记录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分析IL-10等指标水平与患者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随访期间4例患者失联,按脱落处理,最终纳入患者101例,其中轻中度组75例,重度组2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及治疗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中度组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治疗前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重度组(t=28.408,23.888,2.726,9.381;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均较前好转,但轻中度组患者Hs-CRP及IL-10水平仍显著低于重度组患者(t=4.342,5.966;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前、后IL-10水平与患者疼痛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705,0.209,0.739,0.481;均P<0.001);线性回归示,治疗前IL-10及Hs-CRP水平与患者疼痛持续程度显著相关(t=5.240,5.026;均P<0.05)。结论 患者治疗前后IL-10水平与患者疼痛严重程度及疼痛持续时间显著相关,可成为患者预后的可靠预测因子,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治疗难治性糖尿病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及副反应。方法中、重度难治性糖尿病神经痛患者60例,给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镇痛治疗。初始剂量5 mg/12 h,正在用吗啡类镇痛药者,按照吗啡1/2剂量换算。根据疼痛情况调整剂量,直至患者无痛或基本无痛,每位患者至少治疗30 d以上。同时进行疼痛强度及副反应观察。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疼痛程度VAS明显降低(P〈0.05),疼痛治疗有效率为96.4%(53/55例),副反应少且轻微。结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难治性糖尿病神经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采用火针扬刺法治疗带状疱疹血瘀型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带状疱疹血瘀型神经痛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毫针针刺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火针扬刺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止痛即刻起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火针扬刺法治疗带状疱疹血瘀型神经痛的效果优于毫针针刺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18.
利福平、氨苯砜、氯苯吩嗪联合化疗治疗麻风病患者致Ⅱ型麻风反应少见,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19.
神经阻滞法在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常有受累神经支配区皮肤剧痛,引起患者失眠,纳差及一些心血管反应,甚至心理障碍等。临床上许多患者特别是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经口服药物治疗、理疗、针炙等治疗后不能有效去痛、治愈。我们用不同神经阻滞疗法治疗36例急性带状疱疹及64例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发生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10%的患者疼痛时间超过一个月,如得不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疼痛可在疱疹消失后仍然存在,有的病例疼痛甚至超过数十年[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与发病年龄有关,小于40岁患者很少发生, 6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为50%,7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为75%,约有10%-25%的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可持续超过一年,严重影响身心健康[2].优化护理方案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意义重大[1-2].本研究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