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力加强分子心血管病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力加强分子心血管病学的研究汤健,周爱儒心血管系统可以从整体、器官、细胞和分子四个水平进行研究。近年来的研究证明,心血管生理、病理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是基因及其调控的问题。分子心血管病学就是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心血管的结构、功能及调节...  相似文献   

2.
2010-04-17中国医院首席新闻官(CNO)培养计划启动式在翠宫饭店大宴会厅隆重举行.卫生部新闻发言人、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毛群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倪宁,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大医学教育督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郑超强教授,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韩卫强等出席了启动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3.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是一种核蛋白质,由坏死细胞及激活的免疫细胞释放,能诱发免疫炎症反应.大量研究证实,HMGBl与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研究HMGBl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机制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找到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7月第十四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暨第五次中-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将于2017年11月23日—26日在湖南省衡阳市举行。欢迎广大科研人员积极参加并投稿。一、会议组织机构大会顾问委员会(按姓氏拼音排列)蔡海江葛均波韩雅玲刘德培阮长耿唐朝枢杨宝峰杨永宗张幼怡张运大会主席姜志胜刘国庆Garry Shen Khosrow Adeli大会执行主席(按姓氏拼音排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CR及其在分子生物学与心血管疾病诊断上的应用。方法择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7例。研究组患者应用PCR技术实施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参照组患者实施血常规检查。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血管疾病诊断结果准确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液检验样本运用PCR技术开展检验分子生物学技术层次的检验处置工作,为临床医师针对相关患者提供及时、准确且系统的治疗处置工作行为构筑支持条件,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朝阳医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联合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北京协和呼吸病学峰会暨第二届ACCP呼吸与危重症最新进展临床峰会,定于2011年4月8日~10日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7.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能感知并调节细胞的能量状态,被称为“细胞能量调节器”.AMPK还能在整体水平通过细胞因子和激素,如瘦素、脂联素等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研究表明AMPK活性紊乱与高血压、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此文阐述了AMPK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关系,以期为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朝阳医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联合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北京协和呼吸病学峰会暨第二届ACCP呼吸与危重症最新进展临床峰会,定于2011年4月8日~10日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朝阳医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联合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北京协和呼吸病学峰会暨第二届ACCP呼吸与危重症最新进展临床峰会,定于2011年4月8日~10日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朝阳医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联合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北京协和呼吸病学峰会暨第二届ACCP呼吸与危重症最新进展临床峰会,定于2011年4月8日~10日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朝阳医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联合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北京协和呼吸病学峰会暨第二届ACCP呼吸与危重症最新进展临床峰会,定于2011年4月8日~10日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朝阳医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联合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北京协和呼吸病学峰会暨第二届ACCP呼吸与危重症最新进展临床峰会,定于2011年4月8日~10日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3.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CHF可由多种因素引起,高血压等导致的心肌重构是引起CHF的重要因素之一[1].心肌重构是指心肌重量、大小和形状的改变.其特征主要是:心肌肥厚、心肌细胞及某些细胞(或肌纤细胞)凋亡、非细胞成分(胶原纤维)的异常增加和心肌代谢以及电生理的改变.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人们发现越来越多的细胞因子与心肌重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胃癌     
浙江医大附属第一医院内科自1973年2月至1978年8月用α-糜蛋白酶洗涤液涂片、纤维胃镜直视下细胞刷涂片和直视下活组织标本涂抹法共检查1,801例患者,涂片后均采用H.E染色。结果:(一)用α-糜蛋白酶胃洗涤液涂片共1,190例,158例找  相似文献   

15.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是一种重要的细胞黏附分子,介导了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的黏附及其向组织的迁移。近年研究发现VCAM-1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此外,血清可溶性VCAM-1对多种心血管疾病诊断预后的评估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对VCAM-1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线粒体介导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细胞凋亡对于机体而言具有双重作用:机体可以消除发生突变的异常细胞或无功能的正常细胞;病理性的细胞凋亡可引起机体自身稳态平衡失调,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线粒体在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线粒体介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线粒体介导心肌细胞凋亡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及抗心肌细胞凋亡策略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心肌细胞凋亡对于机体而言具有双重作用机体可以消除发生突变的异常细胞或无功能的正常细胞;病理性的细胞凋亡可引起机体自身稳态平衡失调,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线粒体在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线粒体介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线粒体介导心肌细胞凋亡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及抗心肌细胞凋亡策略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与外周血流式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 (NK)细胞]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性收集2019年1月1日至5月25日期间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肺结核住院患者10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各临床特征数据与外周血流式细胞亚群的检测值采用Eviews 8.0软件分别建立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以明确各临床特征与外周血流式细胞亚群的检测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肺结核患者的肺部病灶范围及呼吸道标本抗酸染色涂片结果与CD3+T细胞表达有关:肺部病灶范围越大、呼吸道标本抗酸染色涂片阳性程度越高,CD3+ T细胞数量越低(回归系数分别为-0.255、-0.499, P值分别为0.021、0.027)。(2)患者的年龄、性别、结核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与CD4+ T细胞表达有关: 0~<20岁年龄段患者CD4+ T细胞数量低于其他年龄段患者(回归系数-4.710,P=0.031);男性CD4+ T细胞数量低于女性患者(回归系数-2.150, P=0.001);分子生物学检测阳性的患者CD4+ T细胞数量高于检测阴性的患者(回归系数1.433, P=0.030)。(3)初治患者CD8+ T细胞数量高于复治患者(回归系数1.247, P=0.029);呼吸道标本抗酸染色涂片阳性程度越高CD8+ T细胞数量越高(回归系数0.442, P=0.033)。(4)并发肺外结核者的NK细胞低于未并发肺外结核者(回归系数0.375, P=0.030)。结论 肺结核患者的肺部病灶累及范围、呼吸道标本抗酸染色阳性与外周血流式细胞亚群CD3+ T细胞具有相关性;年龄、性别、结核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与CD4+ T细胞具有相关性;是否初治、呼吸道标本抗酸染色阳性与CD8+ T细胞具有相关性;是否并发肺外结核与NK细胞表达水平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与外周血流式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 (NK)细胞]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性收集2019年1月1日至5月25日期间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肺结核住院患者10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各临床特征数据与外周血流式细胞亚群的检测值采用Eviews 8.0软件分别建立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以明确各临床特征与外周血流式细胞亚群的检测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肺结核患者的肺部病灶范围及呼吸道标本抗酸染色涂片结果与CD3+T细胞表达有关:肺部病灶范围越大、呼吸道标本抗酸染色涂片阳性程度越高,CD3+ T细胞数量越低(回归系数分别为-0.255、-0.499, P值分别为0.021、0.027)。(2)患者的年龄、性别、结核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与CD4+ T细胞表达有关: 0~<20岁年龄段患者CD4+ T细胞数量低于其他年龄段患者(回归系数-4.710,P=0.031);男性CD4+ T细胞数量低于女性患者(回归系数-2.150, P=0.001);分子生物学检测阳性的患者CD4+ T细胞数量高于检测阴性的患者(回归系数1.433, P=0.030)。(3)初治患者CD8+ T细胞数量高于复治患者(回归系数1.247, P=0.029);呼吸道标本抗酸染色涂片阳性程度越高CD8+ T细胞数量越高(回归系数0.442, P=0.033)。(4)并发肺外结核者的NK细胞低于未并发肺外结核者(回归系数0.375, P=0.030)。结论 肺结核患者的肺部病灶累及范围、呼吸道标本抗酸染色阳性与外周血流式细胞亚群CD3+ T细胞具有相关性;年龄、性别、结核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与CD4+ T细胞具有相关性;是否初治、呼吸道标本抗酸染色阳性与CD8+ T细胞具有相关性;是否并发肺外结核与NK细胞表达水平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细胞凋亡(apotosis,APO)是一种以凋亡小体的形成为特点的,不引起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的活体内单个细胞死亡的形态学改变.APO的证据是形态学、细胞学、生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性的改变.在维护组织、器官、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将机体的组成成分限制在生理需要的范围之内.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受阻是体内许多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AS)、高血压(EH)、再狭窄(RS)等的重要发病机制[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