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颅咽管瘤手术后电解质紊乱的护理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钠代谢紊乱是颅咽管瘤术后常见表现之一[1]。我科2003年1月-2005年3月共收治颅咽管瘤患者89例,发生水钠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共34例,其中发生低钠血症22例,高钠血症9例,高钠及低钠血症交替3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89例,男47例,女42例,年龄4~68岁,平均年龄22岁。2.手术方法。手术入路的选择主要考虑肿瘤生长的部位。鞍上脑室外型主要采用额下入路13例;视交叉后型主要采用外侧裂入路21例;脑室内型主要采用经终板入路28例或经侧脑室-室间孔入路16例;巨大复杂的肿瘤也采用联合入路11例。对囊性变为…  相似文献   

2.
颅咽管瘤术后血钠紊乱导致癫痫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咽管瘤是胚胎期颅咽管的残余组织发生的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4%[1].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包括尿崩症、电解质紊乱和癫痫,后两者关系密切构成了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2].我科于2005年6月~2006年3月共收治45例颅咽管瘤患者,术后5例出现血钠紊乱而导致不同程度的癫痫,通过精心护理,患者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术后如何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将41例颅咽管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2组,实验组21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采用每小时监测记录体温、尿量及24h出入量,预防性地采用降温措施及每12小时抽血测电解质、监测电解质变化。对照组采用常规高热后再使用降温措施及计24h尿量,每日或隔13抽血测1次电解质的护理方法。观察2组患者发热、低钠血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热发生率、发热持续时间及高热、低钠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超高热的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预防性地使用降温措施及监测每小时体温尿量,根据尿量情况随时使用抗利尿激素能有效降低颅咽管瘤术后高热及低钠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经鼻入路颅咽管瘤术后患者电解质变化趋势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50例神经内镜经鼻入路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描述患者术后发生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分析术后血钠、血氯、血钾值变化趋势,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电解质紊乱的危险因素。结果 患者术后高钠血症发生时间为术后当日至术后第4天,低钠血症发生时间为术后第5~9天;术后高钾血症发生时间为术后第2天,术后低钾血症发生时间为术后当日至术后第4天;术后高氯血症发生时间为术后当日至术后第4天,低氯血症发生时间为术后第6~9天。从患者术后血钠、血氯、血钾变化趋势中可以看出,术后4 d内为发生电解质紊乱的最常见时期;颅咽管瘤患者的病理类型为术后电解质紊乱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术后4 d内为纠正颅咽管瘤术后电解质紊乱的最佳时期。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电解质紊乱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及电解质变化趋势,可为临床进行早期护理评估、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减少颅咽管瘤术后水电解质紊乱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颅咽管瘤的临床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enker于1857年首先发现位于垂体远侧部和结节部类似鳞状上皮细胞的占位病变,后来这一病变被忽视许多年。1909年,芝加哥的Halsteadt医生采用经蝶窦入路对一例患者进行手术,成为开展颅咽管瘤手术的第一人。Frazier和Alpers在1931年首先使用颅咽管瘤这一名称。Cushing在1932年出版的《颅脑肿瘤》一书中,对颅咽管瘤进行了描述,认为这一囊性病变在部分切除和抽吸囊液后将很快复发。20世纪后期颅咽管瘤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肿瘤全切除率及患者生存期都有了很大提高,国内近些年在颅咽管瘤治疗方面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6.
颅咽管瘤是从胚胎期颅咽管的残余组织发生的良性先天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4%.手术是颅咽管瘤治疗最有效的措施,由于颅咽管瘤的生长位置及肿瘤大小的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率高,有研究[1]报道,颅咽管瘤围手术期死亡率为5.3%,总死亡率为16%.术后重点有效的监测及护理对提高手术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2003年5月-2008年5月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101例颅咽管瘤患者的观察、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蝶鞍区肿瘤切除术后发生中枢性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经显微镜下蝶鞍区肿瘤切除术后发生低钠血症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患者均表现为中枢性低钠血症。65例经相应治疗和综合护理后症状消失,3例表现为持续性多尿近1个月。【结论】蝶鞍区肿瘤术后发生中枢性低钠血症多见于侵袭性垂体腺瘤和颅咽管瘤,后者尤为突出。低钠血症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术后血清钠低水平及肿瘤对周围结构侵袭程度相关。应针对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进行鉴别诊断及相应治疗,重点强调血清钠一次性补至正常,全面完善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病情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颅咽管瘤是从胚胎期颅咽管的残余组织发生的良性肿瘤,其起源是在垂体柄结节部的鳞状表皮囊,也考虑来自垂体固有细胞的组织转化。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70%发生在15岁以下的儿童和少年[1]。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们对19例颅咽管瘤手术患者给予精心术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同期收治颅咽管瘤患者19例,男10例、女9例,年龄6~59岁。均行开颅肿瘤切除术或次全切除术,术后经精心护  相似文献   

9.
<正>颅咽管瘤是指发生于颅咽管残余上皮细胞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2.5%~4.0%,年发病率为(1.5~2.0)/百万人[1],颅咽管瘤因其毗邻下丘脑、垂体柄等重要结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病情重、变化快,使得颅咽管瘤围手术期护理极具挑战性。而在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中,发生癫痫患者预后差、癫痫  相似文献   

10.
立体定向间质内放射治疗囊性颅咽管瘤的术后护理12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咽管瘤是从胚胎期颅咽管的残余组织发生的良性先天性肿瘤,60%的颅咽管瘤发生在15岁以下的小儿,约占颅内肿瘤的12%~13%。颅咽管瘤因为肿瘤部位的特殊性,有许多特异性的症状体征,而且开颅手术根治困难,术后并发症多,预后较差,容易复发。目前对囊性或囊实性颅咽管瘤的立体定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巨大颅咽管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其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31例巨大颅咽管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1例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按发生频率的高低依次有尿崩症、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中枢性高热及癫痫,通过合理制定并实施护理方案,患者并发症均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结论:经颅巨大颅咽管瘤术后可能各种并发症,熟悉各并发症的特点,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性的治疗和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颅咽管瘤为来源于咽颊囊的良性先天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5%左右。体积较小且离视神经较远的肿瘤可直接行伽玛刀治疗,而对于体积较大的肿瘤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案。但颅咽管瘤由于肿瘤部位的特殊性,手术时只要轻轻摆动肿瘤,便可造成下丘脑或垂体的损伤,术后并症较多,如不及时发现将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安全渡过危险期,顺利康复十分重要。2000年2月至2005年2月我院共行颅咽管瘤开颅手术48例,效果明显,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立体定向间质放疗治疗囊性颅咽管瘤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我院 1982年~ 1998年 12月用立体定向间质放疗治疗囊性颅咽管瘤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 3例囊性颅咽管瘤进行CT引导立体定向囊腔内胶体磷酸铬内放疗。结果通过对 2 3例囊性颅咽管瘤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的全身心护理 ,使患者病情得到控制 ,术后并发症少、轻、恢复快 ,临床症状迅速改善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立体定向间质放疗是一种治疗囊性颅咽管瘤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必须重视术前宣教 ,术中配合 ,术后严密观察与护理 ,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循证护理在颅咽管瘤切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颅咽管瘤切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方法对30例颅咽管瘤患者,从术后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尿崩、高热、癫痫4个护理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 30例颅咽管瘤患者中,发生电解质紊乱14例、尿崩症11例、高热7例、癫痫3例,通过循证护理均得到良好控制,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在颅咽管瘤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中,通过循证护理方法的应用,使护理活动由被动转为主动,提高了发现、解决患者存在健康问题的能力和整体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颅咽管瘤组织微血管超微结构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并从超微定位水平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在颅咽管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意义.方法: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30例颅咽管瘤组织微血管超微结构,采用免疫电镜技术检测22例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和8例鳞状乳头型颅咽管瘤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颅咽管瘤组织微血管内皮形态不规则,结构不完整,内皮细胞出现囊泡化和“开窗”现象,微血管基底膜不完整.VEGF免疫电镜显示颅咽管瘤金标VEGF颗粒位于肿瘤细胞胞浆.经定量分析发现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VEGF蛋白表达(23.18±6.84)高于鳞状乳头型颅咽管瘤(12.75±5.31),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颅咽管瘤微血管通透性增高可能是颅咽管瘤炎症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肿瘤细胞可分泌VEGF参与血管通透性增加,两种病理类型颅咽管瘤VEGF蛋白表达差异性可能与其不同的肿瘤细胞增殖性和组织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下咽部原发性恶性颅咽管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首例下咽部原发性恶性颅咽管瘤并探讨其组织发生。方法:对1例男性患者的全喉及左甲状腺肿瘤作组织学观察,重点观察肿瘤与正常组织交界处的病变。免疫组化检测Ki-67、p53、CEA、c-erbB-2和抗端粒酶(TRT)抗体的表达。对鞍下颅咽管瘤作文献复习和讨论。结论:肿瘤原发于左侧下咽部环后区,系典型的造粒酶细胞瘤型颅咽管瘤,瘤细胞有异型性,广泛浸润下咽周围软组织及左侧甲状腺。癌瘤与正常组织交界处有移行现象。表达Ki-67、p53、c-erbB2和端粒酶活性,CEA阴性。结论:本例系下咽部原发性恶性颅咽管瘤,首次证明局部黏膜上皮(基底细胞)可发生颅咽管瘤。  相似文献   

17.
立体定向间质内放射治疗囊性颅咽管瘤的术后护理1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咽管瘤是从胚胎期颅咽管的残余组织发生的良性先天性肿瘤,60%的颅咽管瘤发生在15岁以下的小儿,约占颅内肿瘤的12%~13%.颅咽管瘤因为肿瘤部位的特殊性,有许多特异性的症状体征,而且开颅手术根治困难,术后并发症多,预后较差,容易复发.目前对囊性或囊实性颅咽管瘤的立体定向手术穿刺内放疗效果良好,但围手术期护理对病人安全渡过手术关、术后康复十分重要.2002年1月~2003年5月,我科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囊性或囊实性颅咽管瘤121例,效果明显,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颅咽管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要点。方法分析13例颅咽管瘤切除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本文13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后均好转出院。结论颅咽管瘤术后临床护理在预防其并发症,改善预后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31例颅咽管瘤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咽管瘤是鞍区的一种先天性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2%~3.0%,好发于儿童。由于肿瘤与下视丘等重要神经核团关系密切,手术风险大,文献报道颅咽管瘤的手术全切除率为60%~90%,手术病死率为4%~16%[1,2],保护好下丘脑的功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3]。因术后并发症多而复杂,如何预防和降低并发症也是围手术期治疗和护理一个富有挑战性课题。石祥恩教授[4]报道颅咽管瘤的手术全切除率达90%以上,达世界先进水平。现将2004年3-11月我院对31例颅咽管瘤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004年3-11月我院共收治确诊的颅咽管瘤患者31例,…  相似文献   

20.
颅咽管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60%的颅咽管瘤发生在15岁以下。现将2000—02-2006—02我院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2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