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报道了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病理与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为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报道了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发病机理、临床治疗和展望,给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研究简史、病原学、流行病学和防制,给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预防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是热带、亚热带地区流行的一种由蚊子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常常是突然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疼痛、全身极度疲乏、不想吃东西;热退缓解1—2天后又可发热、可伴红色皮疹,轻者似感冒,重者有出血、休克等症状。病程约一周。本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病死率极低,而登革出血热的发病率高,病死率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白细胞总数与登革热临床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2014年广州市白云区确诊的登革热病例中随机抽取典型登革热病例308例、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病例79例。回顾性收集其人口学信息及临床资料,分别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相对于血小板计数正常组,血小板计数中度减少组和重度减少组发生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的风险均更大,调整后OR值分别为5.02(95%CI:2.01~12.79)和13.45(95%CI:1.50~304.60);而血小板轻度减少组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调整后OR值为1.23(95%CI:0.61~2.60)。相对于白细胞总数正常组,白细胞总数轻度减少组或重度减少组发生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的风险也更大,调整后OR值分别为4.39(95%CI:1.22~28.13)和7.20(95%CI:1.97~46.65)。结论登革热患者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总数减少程度越大,出现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6.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属于黄病毒科,是一种蚊媒急性传染病的病原体,所致疾病主要有登革热(Dengur fever,DF)、登革出血热(Dengue haemorrhagic fever,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DSS),多发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该病具有世界性,全世界每年有上千万病例,过去25年约有3 500人死于此病.近年来,此病又有暴发流行的趋势.在临床上,登革热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关节痛等,同时伴有白细胞减少;登革出血热则以高热、出血、休克和高病死率为特征;登革休克综合征则以临床过程较严重,伴有休克综合征为特点.本文就登革病毒的主要诊断方法及其疫苗研制的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登革热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绮玲  区健茹 《广东医学》2003,24(8):806-806
近期登革热在东南亚地区正大面积流行 ,而我省气候温和 ,也有较多的病例发生。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通过媒蚊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流行于夏秋的 7~10月 ,男女老幼均可发病。其发病急骤 ,以高热、皮疹、剧烈头痛、肌肉关节痛、颜面及眼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为主要特征。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症是其严重的临床类型 ,可致命。由于该病易被误诊 ,所以医护人员必须特别注意。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因此正确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对登革热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现将我科2 0 0 2年 7~ …  相似文献   

8.
全球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流行状况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掌  张海林 《中国热带医学》2009,9(12):2318-2321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属再肆虐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危害较大。现就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在全球的流行状况以及病原学、实验室诊断、监测和防治措施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登革出血热是由登革病毒所致的一种危重疾病,主要发生于小儿。我科在80、85和86年登革热大流行中收治登革热患儿659例,其中小儿登革出血热233例,经病毒分离和血清学鉴定,证实我县登革热病毒80年为Ⅲ型,85年和86年为Ⅱ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登革出血热并上消化道出血,与常见的原因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表现、治疗等方面均有所不同。我院85年10月至89年1月共收治Ⅱ型登革热及登革出血热456例,其中登革出血热151例,并上消化道出血者47例,占登革出血热的31.1%。现将资料较完整的4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986年东方县登革热流行期间,我院抢救一例登革出血热合并宫外孕破裂大出血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患者,女,35岁,广东清远县人,已婚。因发冷发热,头痛伴全身酸痛一天于1986年7月15日入院。患者一天前突然发冷发热,体温达40℃持续不退,头痛,嗜睡,昏乏无力,食欲差,疑“登革热”收住入院。月经史:16 3/(28~30),“末次月经”1986年7月4日。曾  相似文献   

12.
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严重者出现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病死率高。本病主要在东南亚、太平洋地区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国家中流行。亚洲热带地区至少有8个国家,登革出血热成为儿童住院和死亡的十大病因之一。 我国广东省、海南省、广西省从1976~1991年曾约有14次规模不等的登革热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登革热Ⅰ型(DEV-Ⅰ)、Ⅱ型(DEV-Ⅱ)与Ⅳ型(DEV-Ⅳ)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2003年间收治的578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三型登革热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及一般临床表现,如发热、头痛、肌痛、恶心、呕吐、皮肤粘膜充血等无明显差异;DEV—Ⅰ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典型登革热为主,肝损害发生率高;DEV—Ⅱ型患者的器官损害多见,可出现严重的出血性皮疹及腔道出血,出现登革出血热及登革休克综合征的比率高;DEV—Ⅳ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轻型登革热为主,器官损害少见。结论DEV-Ⅱ型患者的病情最重,DEV—Ⅰ型次之,DEV-Ⅳ型最轻。  相似文献   

14.
登革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登革病毒的传播,登革热已经成为热带及亚热带地区重要的,快速增长的公共卫生问题。登革热和严重的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症已威胁到全球25亿人的健康。目前,迫切需要一种安全、有效的登革疫苗。然而,基于接种疫苗可能使个体在登革病毒感染时易于发展成严重登革热的担心放缓了登革疫苗的发展。人们已经研发了一系列的候选登革疫苗,包括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嵌合疫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核酸疫苗。其中一些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本文仅就登革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56例分析广州市传染病医院(510060)罗幸儿,罗显明,王加慧我市1980~1991年共发生6次登革热流行,我院共诊治995例,其中登革出血热(DHF)49例,登革休克综合征(DSS)7例。这两种临床重型占5.6%,现报告...  相似文献   

16.
全球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的流行态势及我国口岸监测管理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蒙中秋 《中国热带医学》2005,5(7):1463-1468
目的探讨全球登革热/登革出血热流行态势及我国登革热口岸监测管理情况。方法收集近年来全球各地DF/DHF疫情报告信息和WHO1950—1998年接到美洲、亚洲、大洋洲国家/地区报告的病例数的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40多年来世界登革热/登革出血热流行范围迅速扩大,发病人数迅猛增多,流行态势日趋严峻,与我国毗邻的东南亚一带尤为严重。结论严防登革热传入扩散是当前口岸传染病检疫监测的重要任务,尤以易受登革热威胁的风险地区口岸,要切实把关做好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7.
1986年4—9月海南岛登革热流行期间,采集首发病区疑似登革出血热病人急性期血清25份;经病毒学确认为Ⅱ型登革病毒感染的登革出血热病人急性期血清15份和双相血清3份;健康人血清18份;共61份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流行性出血热(简称 EHF)荧光相关抗体。结果疑似登  相似文献   

18.
《疑难病杂志》2007,6(6):349-349
今年以来,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委内瑞拉、巴拉圭、多米尼加等国家相继出现登革热流行,我国广州、北京等地也发现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报告。登革热(DHF)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分为登革热(DF)、登革出血热(DHF)、登革休克综合征(DSS)3个临床型。  相似文献   

19.
1986年海南岛登革热流行,发病人数近八万,8—11月份,我院内科共收登革热患者258例,现将有关临床资料总结如下:一般情况1.性别:本组登革热258例,其中典型登革热189例占73.2%,登革出血热69例(其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2006年广州市番禺区发生的登革热流行期间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登革热的认识. 方法 将2006年广州市番禺区人民医院所收治的152例登革热病例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2006年番禺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登革热病例中无死亡病例及登革出血热病例.主要临床症状出现的比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发热(98%)、乏力(90%)、肌痛(78%)、关节痛(66%)、头痛(64%)、皮疹(59%)等;伴随肝功能异常(75%),白细胞减少(86%)、血小板减少(75%);淋巴结、肝、脾肿大较少见;所有病例登革热病毒IgM阳性. 结论 本次登革热疫情流行规模较大,多数病例符合典型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尤其以肝损害较多,部分病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肾损害,无出血热病例及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