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目的 了解心境恶劣障碍的患病率及人口学特征.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河北省18岁以上人群24000人,调查筛选工具采用改编后的一般健康问卷12项(GHQ-12),以《DSM-Ⅳ-TR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SCID-I/P)病人版为调查的诊断工具.结果 心境恶劣障碍的患病率为23.12‰(95%CI21.07-25.17‰),女性患病率为25.70‰,男性为20.35‰.女性明显高于男性(u=2.57;P<0.05).农村患病率为23.67‰,城市为19.36‰,两者无显著性差异(u=1.39;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不断增高.人口社会学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文化水平及低收入是心境恶劣障碍的高发人群.结论 心境恶劣障碍是一种患病率高的精神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理智-情绪疗法(RET)、阿米替林、RET合并阿米替林对心境恶劣障碍的治疗效应。方法: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RET组29例,阿米替林组34例,合并治疗组32例。采用Hamilton和Zung氏抑郁量表进行治疗前后评定,用方差分析和均数t检验。结果:RET合并阿米替林组对心境恶劣障碍的临床疗效、依从性优于RET及阿米替林组。结论:合并治疗组对心境恶劣障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意象对话技术合并抗抑郁药物对恶劣心境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77例恶劣心境患者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意象对话合并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治疗,在治疗前、治疗6周和12周末,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HAMD-24)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2周末,研究组HAMD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11.386,18.410;P0.01),研究组临床显效率(痊愈、显进病例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6.537,P0.01),意象对话技术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疗效优于单纯抗抑郁药物治疗。结论:意象对话技术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恶劣心境较单纯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更有优势,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首诊为心境恶劣障碍和抑郁症的青少年患者功能失调性态度的差异性.方法 用DAS对首诊为心境恶劣障碍和抑郁症的青少年患者的功能失调性态度进行评估,对调查结果进行对照性分析.结果 两组DAS的总分和大多数因子分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但因子D5(寻求赞许)、D6(依赖性)存在显著性差异,心境恶劣组寻求赞许因子分经统计发现高于抑郁症组,而抑郁症组依赖性因子分高于心境恶劣组.结论 首发的青少年心境恶劣障碍和抑郁症患者存在功能失调性认知一致性和不一致性,功能失调性认知可能也构成青少年心境恶劣障碍的易感素质.  相似文献   

5.
缓解期重性抑郁与心境恶劣患者人格特征及人格障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重性抑郁症(MDD)和心境恶劣障碍(DD)患者在人格维度、人格特质水平及人格模型及人格障碍倾向性方面的特征。方法:采用NEO-PI-R个性调查表及人格诊断问卷(PDQ^ 4)对58例MDD和57例DD患者及115例正常人进行测试。结果:MDD和DD在NEO-PI-R的五因素人格模型的外向性、严谨性得分均低于正常组,DD患者的神经质分高于MDD患者,MDD患者的顺同性分高于正常组;在30个特质层面上,MDD和DD与正常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DD患者的N1(焦虑)、N4(自我意识)分明显高于MDD患者,E4(热情性)、A1(信任感)分明显低于MDD患者;MDD和DD在PDQ^ 4的边缘型(BDL)、回避型(AVD)、抑郁型(DEP)、分裂性(SZD)、偏执型(PND)、强迫型(OBC)人格障碍得分明显高于正常组,DD患者在分裂型得分明显高于MDD患者,在表演型(HST)分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MDD和DD的人格特征既有共同的之处,也存在差异。两者均伴有人格障碍,但DD患者比MDD患者人格障碍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健康教育对恶劣心境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恶劣心境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用入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将120例恶劣心境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6、12月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体疗效量表(CGI)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作用。WHOQOL-BREF量表衡量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量表中各领域的计分。结果经12个月治疗.研究组的身心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环境因素的分值分别为75.13±6.63,91.44±11.34,90.81±1.66.92.87±11.12,对照组的身心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环境因素的分值分别为70.31±9.37、77.33±9.34、81.56±10.72、80.75±10.8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在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和环境因素等3个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恶劣心境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7.
情绪智力与大学生焦虑、抑郁和心境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自Goleman《情绪智力》[1] 一书出版以来 ,情绪智力一词已为很多人所熟悉。情绪智力一般被定义为个体适应性地知觉、理解、调节和利用自己及他人的情绪的能力[2 - 3] 。虽然情绪智力有时被当作能力(或智力 )看待[2 ,4 ] ,有时则被认为是个性特质[5- 8] ,但研究者都相信情绪智力对于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 。关于情绪智力常见的一个命题是个体情绪智力越高越能体会到情绪上的幸福感 (Emotionalwell -being) [1- 2 ]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本研究拟探讨情绪智力与大学生焦虑、抑郁和心境的关…  相似文献   

8.
舍曲林治疗心境恶劣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舍曲林治疗心境恶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3例门诊心境恶劣患者,随机分为舍曲林组33例和安慰剂组30例,对照治疗8周.舍曲林剂量50-200mg/日.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米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疗效.结果:共54例患者完成了8周的临床观察,治疗后两组HAMD(24项)评分均有下降,舍曲林组评分明显低于安慰剂组,治疗后各个时间段评定(2周、4周、8周)两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0.01).治疗8周后舍曲林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安慰剂组(6.7±4.5,11.7±8.3,P<0.01).8周的治疗中舍曲林组仅出现轻中度不良反应.结论:舍曲林治疗心境恶劣的疗效较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恶劣心境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66例恶劣心境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度洛西汀组和文拉法辛组各33例。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 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 I-S I)评定疗效,用抗抑郁药副反应评定量表(SERS)评定药物副反应。结果经6周治疗,度洛西汀组和文拉法辛组有效率分别为87.88%和84.85%,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对产后抑郁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通过抑郁自评量表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生的抑郁情绪进行调查,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和分布情况,以及探讨性别、家庭背景和不同层次院校与大学生抑郁心境的关系。采用简单随机取样方式,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8所大专以上高等院校进行调查研究,其中一本、二本高校各3所,职业学院2所;运用抑郁自评量表对选定学校的学生随机抽取进行抑郁水平的测查;采用χ~2检验、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测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查的大学生人群中,存在抑郁心境者共有385名,占总体的41.2%;其中轻度抑郁289名(30.9%),中度抑郁88名(9.4%),重度抑郁8名(0.9%)。大学生存在轻度抑郁以上的发生率在性别、家庭背景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不同层次院校之间,大学生存在轻度抑郁心境以上的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结论: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值得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 (PMDD) and premenstrual exacerbations of other disorders are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Previous methods, such as excluding women with other disorders from a PMDD diagnosis, do not enable a dual diagnosis. Our objective is to advance conceptual and clinical thinking and stimulate dialogue regarding this methods dilemma. The discussion sheds light on comorbidity in general, regardless of the disorders. Considering fundamental criteria for severe premenstrual disorders helps distinguish the phenomena of interest. A proposed method allows identification of PMDD co-occurring with other disorders. PMDD symptoms can be differentiated by their nature and timing (e.g., cyclic depressed mood could be a PMDD symptom, but cyclic binge eating or depressed mood all month long could not be). Impairment must increase premenstrually for a PMDD diagnosis.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n advance, but specified unanswered questions remain.  相似文献   

12.
情绪反应、个性特征与月经失调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了解月经失调在女学生中的发生情况,探讨月经失调与情绪状态、个性特征等心理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调查法和心理测验法,对521名调查对象实施了月经健康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结果:月经失调占总调查人数的44.7%;应激时的焦虑、抑郁评分均值显著高于平时;女生月经失调发生率有随年龄、考试应激时焦虑、抑郁反应强度以及特质焦虑水平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结论:情绪状态、个性特征等心理社会因素对女生月经失调的发病起重要作用,临床应重视相应心理干预对策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湛江市城区7-12岁小学生社交恐惧症流行病学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湛江市儿童社交恐惧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 of childhood,SADC)的患病现况。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使用中文修订版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调查湛江市2409名小学生,对量表分大于2倍均数标准差的儿童进行面谈,依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的标准进行诊断。结果:湛江市儿童社交恐惧症患病率为2·74%。男、女生患病率分别为2·6%和2·9%,差异无显著性(χ2=0·11,P=0·744);各年级患病率在1·76%~4·32%之间,差异无显著性(χ2=5·47,P=0·361)。结论:湛江市儿童社交恐惧症患病率较高,应引起老师、家长及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919名幼师女生抑郁、焦虑情绪的流行学特征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幼师女生抑郁、焦虑情绪的流行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分层整群抽取某幼师学校919名女生进行抑郁、焦虑情绪的流行学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现况调查。结果:幼师女生抑郁和焦虑情绪的流行率分别为48.75%和16.32%,不同年级女生在某些BDI单项分上的差异具有显著性;但在焦虑情绪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抑郁组女生的N(神经质)和P(精神质或倔强、讲求实际)值显著高于非抑郁组,但E(内、外向)和L(测定被试掩饰,或社会幼稚水平)值显著低于非抑郁组。抑郁组女生在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和组织性方面显著低于非抑郁组,而在矛盾性方面显著高于非抑郁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幼师女生抑郁情绪与生源、亲密度、控制体型、学习成绩以及母亲文化程度有关,焦虑情绪与情感表达、控制体型、近1个月内饮酒和矛盾性有关。结论:应联合学校、家庭、社会,加强幼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防止或降低其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并依据目标人群特点,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以全面推进素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   总被引:74,自引:4,他引:74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为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预防、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以武汉市某些高校17~25岁的大学1~4年级学生共1712人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大学生网络使用率为94.5%;网络成瘾的检出率为9.9%;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因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学业受影响、人际关系受损、遭家人朋友抱怨、放弃重要活动等;影响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个体感受到的来自网络的吸引力、男性、母亲受教育程度较高、焦虑性、抑郁性、社交恐怖性是个体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自信是保护性因素.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网络成瘾大学生的治疗与预防要从性别、个体的心理特点出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妇科门诊精神障碍的患病率情况。方法:在一所综合医院的妇科门诊连续收集1626名就诊者,应用《问题导向的患者报告》进行筛查。按筛查阳性阴性各半收集其中198名就诊者,由两名精神科医师采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检查》进行精神状况检查,并根据标准DSM-IV做出精神科诊断。结果:妇科门诊就诊患者精神障碍患病率为38%,符合两种精神障碍者为6%。各精神疾病障碍中的患病率较高的为:广泛性焦虑障碍7.38%,抑郁障碍8.76%,躯体化障碍8.40%,心境恶劣7.64%。依据DSM-IV附录条目发现的经前情绪障碍为2.85%,自杀问题(包括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5.71%。结论:妇科门诊患者的精神障碍患病率高,并且以抑郁、焦虑、躯体化等障碍和自杀问题多见。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状况。方法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量表对 45 6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社交孤独感在南北方、独生子女、年级得分有显著差异 ;社交焦虑感在南北方、独生子女、城乡、是否学生干部得分有显著差异 ;社交无能感在南北方、独生子女有显著差异 ;交往障碍在南北方、独生子女、学生干部得分有显著差异。是否学生干部、城乡在社交孤独感、交往障碍量表存在相关。结论 在进行人际交往训练时要认真分析学生的个人情况。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对172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心理压力来源、病人应对措施、社会支持等社会心理因素,同时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测量其焦虑与抑郁情况。结果:焦虑得分≥9分者35人,占20.3%;抑郁得分≥9分者33人,占19.2%。控制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经济收入等潜在的混杂因素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感受“担心疾病可能造成的伤害”(OR=1.76,95%CI=1.12-2.77)、“疾病造成的社会/家庭危机感”(OR=1.85,95%CI=1.18-2.92)、“担心身体/生理功能下降”(OR=2.16,95%CI=1.28~3.67)和“担心经济条件降低”(OR=2.03,95%CI=1.27~3.26)的压力越大,对疾病越多采取“消极应对”的措施(OR=1.94,95%CI=1.26-2.97),越容易出现焦虑情绪:感受“疾病造成的社会/家庭危机感”(OR=1.79,95%CI=1.09~2.96)、“担心身体/生理功能下降”(OR=2.89,95%CI=1.59-5.24)的压力越大,对疾病越多采取“消极应对”的措施(OR=1.95,95%CI=1.23~3.11),越容易出现抑郁情绪,较多采取“逃避”的应对措施者较少出现抑郁情绪(OR=0.52,95%CI=0.30-0.90)。结论:2型糖尿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与疾病引起的心理紧张和病人采取的应对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有焦虑症状大学生的社会人口特征及社会心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安徽省大学生焦虑症状流行状况及其社会人口和社会心理影响因素。方法:对所有省属高校按专业分层,以校为整群抽样(每专业1校),抽取该校在校生的15%。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4178份。调查工具包括焦虑自评问卷(SAS)和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量表(ASLEC)。结果:6.94%的大学生存在焦虑,其中男生7.22%,女生为6.35%。理工学生焦虑检出率最高(10.08%),西医学生最低(3.59%)。卡方检验显示焦虑症状与社会人口特征中的出生地、年级、学习成绩、专业及父亲学历有关;与社会心理因素中的生活事件与生活经历,家庭环境中的大部分特征都有统计意义的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模型进一步发现焦虑症状受社会人口特征中理工类专业(OR=1.77,95%CI:1.30~2.41)和成绩差(OR=1.45,95%CI:1.09~1.93)的显著影响,同时也受社会心理因素中的负性生活事件(OR=4.76,95%CI:3.36~6.77)、消极社会经历(OR=3.35,95%CI:2.43~4.62)以及家庭环境特征中的亲密度(OR=0.65,95%CI:0.49~0.85)和情感表达(OR=0.71,95%CI:0.54~0.94)的显著影响。结论:大学生焦虑症状受社会人口特征及社会心理各方面的综合影响,大学生焦虑症状的预防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和促进。  相似文献   

20.
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 (PMDD) is characterized by depression, anxiety and other affective symptoms which recur in the luteal phase of the menstrual cycle. Evidence from animal model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dicate the importance of neuroactive steroid hormones and the GABA(A) receptor in the etiology and potential treatment of mood disorders. These data are reviewed in the light of human clinical studies and specific animal models of PMD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