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科感染的基本问题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科感染是指需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或是指因手术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这其中包括器械检查和插管后并发的感染,占所有外科疾病的1/3~1/2,分为一般性感染和特异性感染。  相似文献   

2.
外科感染与内科感染不同,外科感染均有形态或结构改变,需经手术或其它损伤性手段来治疗,包括脓肿切开、引流、敞开伤口,取出异物,修复肠漏或转向,腹腔内脓肿经皮导管引流等.要认识到外科感染早期治疗最重要的是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刘纯 《中国乡村医生》1990,(5):14-16,22
感染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与组织对微生物及共毒素发生反应的动态过程。外科感染一般指需要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和发生在创伤后或手术后的感染,在外科领域中最常见,约占所有外科疾病的1/3~1/2。外科感染包括一般感染;特异性感染;发生在手术伤口、创伤或邻近的感染;手术后发生在远离伤口部位的感染,如膈下及盆腔脓肿等;发生在器械检查或插管后感染。外科感染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4.
外科感染一般是指需要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和发生在创伤或手术后的的感染,在外科领域中最常见,占所有外科疾病的1/3~1/2.外科感染的致病菌有细菌、真菌和病毒等,但以细菌为最主要.  相似文献   

5.
无菌技术的新概念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淑环 《吉林医学》2003,24(6):551-551
手术室实施科学管理,控制外科手术感染。医院或外科手术室管理程序的转变要纳入科学范围,当前最主要的是健全和完善科学管理体系。1手术室外科感染现状1.1外科感染的概念: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包括非特异性感染,如:疖、疽、急性脓肿、急性腹膜炎等)。特异性厌氧菌感染,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及发生在手术、器械检查或置入等治疗后的感染。前者主要因病人有感染性疾病需入手术室处置,必将带给手术室的环境、器械、物品乃至医护人员污染,或因不能按严格无菌操作需要引起交叉感染;后者因有各种疾病需入手术室进行检查、治疗,多因消毒、…  相似文献   

6.
外科门诊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手术处理的感染疾病和创伤或手术后并发的感染,外科感染约占所有外科疾病的1/3~1/2。常见致病原体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它们都有化脓性炎症的共同特征:即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舒氨西林防治口腔颌面外科疾病感染的临床观察凌家宏(附属医院口腔科赣州341000)口腔颌面外科疾病大多数需手术治疗,且大部分病例属有菌手术切口,间隙感染时有发生,如何有效地预防手术感染及控制炎症扩散,促使炎症消退,使病人早日康复,同时减少病人的经费负...  相似文献   

8.
杨维全 《实用医技杂志》2013,(12):1345-1346
<正>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患者感染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占外科感染的7.65%17.65%[1],一方面增加医疗费用,加重患者负担,另一方面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更为严重者可发生脓毒血症,增加病死率,其发生、发展与很多因素有关。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患者病种较多,其中手术部位感染是普外科术后最常见的感染之一。本研究通过分析,为有目的  相似文献   

9.
腹部外科常见的厌氧菌感染及其快速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卢焱  叶萍  王靖  翟振兴 《上海医学》2001,24(11):684-687
目的 研究阐明腹部外科常见厌氧菌感染的致病菌及其特点,探索将气相色谱(GLC)应用于这类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 用常规细菌学检 验和直接显微镜观察结合GLC定量分析厌氧菌特征性代谢物-短链脂肪酸(SCFA)。两种方法分别检测421例腹腔感染标本。结果 常规细菌学检验326例细菌培养阳性。单独厌氧菌和需氧(或兼性厌氧)菌感染 分别为34例(8.1%)和83例(19.7%);厌氧菌与需氧(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209例(49.6%)。厌氧菌培养阳性243例(57.7%)。常见厌氧菌得脆弱类杆菌组和其他类杆菌、G^ 厌氧球菌和链球菌;常见需氧(或蒹性氧)是大肠埃希菌、其他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假单胞菌、粪肠球菌和其他肠球菌。GLC直接检出标本中SCFA为62.9%(265/421)。其诊断厌氧菌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3%(226/265)和89.1%(139/156)。GLC直接检测与标本显微镜观察可将88.5%(200/226)的厌氧致病菌鉴定于属或种。结论 GLC直接检测腹腔感染标本可在几小时内诊断厌氧菌感染。随着方法的改进,GLC将更适合临床快速诊断,这对深化厌氧菌感染的认识、普及和提高诊断外科厌氧菌感染的水平、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有效抗生素、减少盲目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7649 例外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58% ;接受手术者的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未手术者(P< 0.05);感染部位以手术伤口居首位,且不同手术切口类型间的医院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P< 0.05);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51.99% )。结论:提高手术技巧,增强无菌观念,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控制外科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外科感染的预防:美国第84届临床外科大会专题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第84届临床外科大会于1998年10月25日~30日,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举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0余名学者出席大会。我院张树云医师应邀参加本次大会。现仅就有关外科感染的预防简介如下:1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许多前瞻性研究证实,短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能降低手术切口的感染率。有关适应症、抗生素的选择、投药时间与途径等问题趋向于标准化或规范化。1.1外科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适应症:手术后相关感染如术后伤口感染等与外科手术切口的类型、手术的种类、患者原发疾病病情和术中出血量多少等诸因素有关。多数学者认为清洁手术应强调无…  相似文献   

12.
外科引流是外科治疗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少手术后需放置引流以确保各类内脏缝合的愈合,并可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程度。外科引流可有效地防止感染的发生发展,使脓液或渗液及时有效地引出,减轻或清除因渗液及脓液而引起的外科感染。针对胆液、胰液、尿液等对机体的刺激作用,有效的引流可消除这些液体对组织的压迫,减轻炎症的发生或对组织的消化作用,从而避免组织坏死等严重后果的发生。正确使用外科引流可以防止感染的发生和扩散,相反,不必要和不正确的引流反而会增加感染的机会和发生其他并发症。所以,正确掌握并运用好外科引流是每位临床外科医生必须具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外科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邓利平  徐秀玲 《安徽医学》2007,28(3):263-264
目的目的调查分析外科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和制定防治手术切口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2005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外科切口感染状况。了解切口类型、手术持续时间、术前住院时间及科室等因素与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关系。结果不同类型切口手术切口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污染类切口感染率高;不同手术持续时间与切口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手术持续时间≥120分钟切口感染率高;术前住院时间不同其切口感染率亦差异有显著性(P<0.01),住院时间≥8天切口感染率高;不同科室间切口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胸泌外科切口感染率高。结论污染类切口、手术持续时间长、术前住院时间长及大手术和易污染手术均是切口感染重要因素。缩短术前住院时间、手术密切配合、缩短手术时间、改善住院手术环境等护理对策均是预防切口感染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黄兰新 《右江医学》1998,26(1):60-61
术中外科感染因素及预防措施广西百色地区人民医院手术室(533000)黄兰新手术室是施行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手术感染是外科最主要的危险之一。在临床工作中,虽然严格实施消毒隔离制度,但一些无菌手术感染仍有发生。因此,研究消毒隔离和无菌技术操作,提高外科技...  相似文献   

15.
外科感染(Surgical infection)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手术、烧伤等并发的感染。致病菌种类多,分非特异性感染(nonspecific infection)亦称化脓性感染,常见有疖、痈、丹毒、急性淋巴结炎、急性乳腺炎、阑尾炎、腹膜炎等;特异性感染(Specific infecltion)如结核、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念珠菌病等。外科感染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病程在3周以内为急性感染,病程超过2个月或更久为慢性感染,亚急性由急性感染迁延形成。根椐病菌的来源又分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本文就外科感染的新概念、外科感染领域内的新认识、外科感染菌的新特点、外科感染源的新特点作了扼要介绍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影响外科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分析1997年发生术后感染51例,对照组107例在住院期间接受检查治疗的各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单因素分析进行筛选。结果 住院天数、肥胖、使用抗生素等七项因素是影响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P<0.01),但急诊与择期手术等五项指标无意义。结论 降低术后感染率受很多因素影响,与医护人员对感染的重视有密切联系。严格遵守抗生素使用原则,坚持环境微生物学监测,缩短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外科感染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17.
1 184例老年外科患者医院感染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任旭芝  吕一欣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1):1696-1697,1700
目的调查某院老年外科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查阅2000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该科60岁以上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共调查1 18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75例,81例次,医院感染率为6.33%,例次感染率为6.84%.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占27.16%;其次为手术部位(22.22%)、上呼吸道(16.05%)和泌尿道(7.41%)等.年龄≥75岁、男性、住院时间>10d、手术及全麻患者医院感染率增高(均P<0.01).结论老年外科患者,特别是手术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高龄、性别、住院时间、侵入性诊疗、麻醉方式等,都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在监测时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4 外科感染外科感染仍然是造成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据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外科感染的细菌学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即:青霉素问世前:链球菌及葡萄球菌。20世纪六十年代:耐青霉素金葡菌。七十年代:革兰氏阴性杆菌占70%以上。八十年代后:革兰氏阳性菌再次多见。据ICU的调查发现G 菌在90年代早期为16%,90年代中期为33%,而G-菌由84%降低为61%。目前医院因感染而死亡的病例,主要是医院内感染,由于不合理的应用抗生素,以致耐药菌株在医院内流行,是造成医院内感染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的原因。外科院内感染主要表现为手术切口感染,其次为肺、腹腔、…  相似文献   

19.
1 外科感染概念的更新1.1概念的演变 自 186 3年Pasteur发现细菌 ,186 7年Lister创用抗菌术以来 ,随着抗生素药物的不断开发 ,外科感染的诊治虽有明显进展 ,病死率却无明显改善。近 10多年来研究表明 ,感染、损伤、大手术、急性胰腺炎 (AP)、休克等各种外科应  相似文献   

20.
廖平 《吉林医学》2012,33(16):3561-3562
目的:探讨外科医务人员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策略。方法: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外科病区环境及用物的管理,包括严格消毒、正确无菌操作、严格洗手制度、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结果:外科医务人员通过专业培训,掌握各项有关知识和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外科医护人员主动增强院内感染防护意识,可提高医疗质量,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保障患者及自身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