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硝普钠对HL-60细胞诱导分化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曾报道了有关外源性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诱导HL 6 0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实验中发现低浓度SNP在体外还可诱导HL 6 0细胞分化,并对细胞分化作用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实验研究。材料和方法1 主要试剂 外源性NO供体SNP为Sigma公司产品,DNA分析制备试剂盒(DNA Prepkit) [内含透膜剂,RNase和碘化丙锭(PI) ]为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产品;突变型P5 3单抗(PAB2 4 0 )、Bcl 2单抗(83 8B)、Bax单抗(4F1 1 )及用于Bcl 2、Bax检测的透膜剂、CD1 1b、CD3 3 、CD1 4 、Fas及同型对照均为法国Immunotech公司产品;C…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维生素C对百草枯中毒后小鼠肺组织的细胞凋亡及Bcl 2、Bax蛋白表达影响。方法 复制小鼠百草枯中毒模型 ,对其用 10 0mg/kg、 2 0 0mg/kg、 4 0 0mg kg三种剂量的维生素C进行干预。采用原位末段标记检测 (TUNEL法 )和免疫组化检测技术观察中毒后和经维生素C干预后肺组织细胞凋亡数及Bcl 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中毒组肺组织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 (P <0 0 5 ) ,应用 10 0mg/kg剂量的维生素C干预时有较明显的抗凋亡作用 (P <0 0 5 ) ,而 4 0 0mg/kg剂量又有促使细胞凋亡的作用 (P >0 0 5 )。中毒组Bcl 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维生素C干预组 (分别P <0 0 1和P <0 0 5 ) ,经维生素C干预后Bcl 2和Bax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结论 维生素C能促进百草枯中毒后肺组织Bcl 2、Bax蛋白表达 ,且不同剂量作用时分别产生抑制细胞凋亡和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阿糖胞苷诱导HL-60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阿糖胞苷诱导HL-60细胞凋亡及其机制,采用Giemsa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HL60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凋亡带,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实验组自培养8小时起,细胞开始变形,Giemsa染色可见核膜裂解,染色质呈紫红色或蓝紫色,出现典型的凋亡小体;DNA凝胶电泳见典型的梯形条带;在细胞凋亡的同时伴有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而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cl-2/Bax比值下降。结论:阿糖胞苷可明显地诱导HL60细胞凋亡,同时伴有Bcl乏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升高。Bcl-2/Bax比值下降可能是阿糖胞苷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左旋四氢巴马汀 (L tetrahydropalmatine ,L THP)在脑缺血再灌注时对凋亡相关基因Bcl 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原位末端标记法 ,分别检测假手术组 (S组 )、缺血再灌注组 (Ⅰ组 )、L THP治疗组 (T组 )海马CA1区Bcl 2、Bax蛋白表达水平及凋亡细胞数。结果  (1)脑缺血再灌注时 ,海马CA1区Bcl 2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 (P<0 0 1) ,但随时间的延长 ,增加幅度逐渐减小 ;而T组Bcl 2蛋白表达于相应的时间点则明显大于I组 (P<0 0 1)。 (2 )I组各时间点Bax蛋白表达均大于S组 (P <0 0 1) ,且随时间延长增加幅度逐渐增大 ;而T组Bax蛋白表达在相应时间点则下降 (P <0 0 1)。 (3)T组的神经细胞凋亡数与Bcl 2 /Bax蛋白阳性细胞数比值的关系为负相关 :r=- 0 94 173,P <0 0 0 1。 (4)神经细胞凋亡数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 ,L THP可减少细胞凋亡数。结论 在脑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过程中 ,L THP可通过上调Bcl 2蛋白表达 ,下调Bax蛋白表达 ,减少神经元凋亡 ,对脑缺血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外源性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诱导K562细胞凋亡机制,将不同浓度的硝普钠与K562细胞在体外培养,同时设高铁氰化钾(PFC)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用Annexin-V/PI双标记、DNA片段原位末端标记法、DNA凝胶电泳、DNA含量及细胞周期分析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用Rh123/PI测定线粒体跨膜电位(△ψm);以双氢罗丹明123(dihydrorhodamin123,DRH)和2′,7′-二氯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2′,7′-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为荧光探针,测定线粒体内和细胞胞质内过氧化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线粒体膜蛋白和bcl-2、bax、bad、p53和Fas凋亡调控基因蛋白.结果表明:K562细胞经硝普钠作用后出现典型的细胞形态改变,DNA片段化,亚G1峰检出并显著增加,annexin-V/PI和DNA片段原位末端标记表达增加,这些结果均证实NO能诱导K562细胞凋亡,大部分细胞阻滞于G0/G1期.硝普钠诱导K562细胞凋亡过程中,胞质和线粒体内活性氧自由基增加,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bcl-2基因蛋白表达下调,同时bax、bad、p53、Fas和线粒体膜蛋白表达均上调.结论:NO诱导k562细胞凋亡是通过产生活性氧自由基,使p53基因表达增加,下调bcl-2基因和使bax、bad基因表达上调,线粒体膜通渗性转运孔开放,△ψm降低来实现的,此外还存在Fas系统激活途径.  相似文献   

6.
超声诱导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超声对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凋亡的影响 ,为超声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不同剂量、频率为 650 k Hz的超声波辐照体外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照射后 2 4h,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标记 (TUNEL )技术检测凋亡细胞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B细胞淋巴瘤 -2伴 Bax蛋白表达。结果  1.0 W/ cm2及 0 .5W/ cm2超声辐照细胞 5min,2 4h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及 Bax蛋白表达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结论 声强为 0 .5W/ cm2 及 1.0 W/ cm2 超声辐照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5min,能诱导其凋亡的发生及 Bax蛋白表达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外源性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对兔Oddi括约肌(SO)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24只,分离培养Oddi括约肌细胞,用TUNEL染色、MTT法及流式细胞术测定SNP对括约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1)TUNEL染色SNP处理后的SO细胞凋亡数目较对照组显著增加。(2)MTT法测定0.1mmol/L、0.5mmol/L、1.0mmol/L、2.0mmol/LSNP处理的SO细胞生长抑制率[(27.05±5.03)%、(51.75±4.45)%、(69.59±5.27)%、(94.93±4.2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流式细胞术测定加入SNP组的SO细胞凋亡率[(50.95±2.36)%、(61.38±1.21)%、(65.32±1.19)%、(73.40±3.06)%]显著高于对照组[(3.25±0.46)%,P<0.05]。结论外源性NO供体SNP可诱导SO细胞凋亡,其可能是SNP降低SO压力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人参皂甙Re抗急性缺血再灌流心肌细胞凋亡及Bcl 2、Bax、Bad和Fas基因蛋白表达 ,探讨人参皂甙Re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 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建立大鼠缺血 再灌流动物模型 ;采用透射电镜、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 ,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细胞计数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cl 2、Bax、Bad和Fas基因蛋白的表达 ,并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平均光密度值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①假手术组未发现心肌凋亡细胞。缺血 再灌流组心肌凋亡细胞数为 (13 4 4 5± 4 5 61)个 /视野 ,Re治疗组 (90 66± 19 2 2 )个 /视野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缺血 再灌流组及Re治疗组Bcl 2、Bax、Bad和Fas基因蛋白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 (P <0 0 5 ) ,Re治疗组Bcl 2的表达与缺血 再灌流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而Bax、Bad、Fas的表达明显下降 (P <0 0 5 ) ,人参皂甙Re治疗组Bcl 2 /Bad、Bcl 2 /Bad、Bcl 2 /Fas比值均较假手术组与缺血 再灌流组明显增大。结论 人参皂甙Re治疗可以抑制急性缺血再灌流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了促凋亡基因Bax、Bad、Fas的表达 ,从而使Bcl 2 /Bax、Bcl 2 /Bad、Bcl 2 /Fas比值增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PV)患者骨髓CD34 细胞凋亡受体FAS(CD95 )及凋亡相关蛋白Bcl 2、Bax的表达。方法 应用双色流式细胞仪检测 2 1例PV患者及 8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和 11名正常人骨髓CD34 细胞CD95、Bcl 2、Bax的表达 ;应用RT PCR方法检查PV患者及对照组骨髓造血细胞Bcl 2、Bax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CD34 细胞CD95表达率PV患者为 (4 2 .6 5± 15 .5 6 ) % ,ET患者为 (4 5 .31± 17.6 2 ) % ,与正常对照组的 (37.5 5± 15 .19)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Bax表达率PV患者为 (35 .83± 9.33) % ,与正常对照组的 (4 1.6 5± 9.0 4 ) %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Bcl 2表达率PV患者为 (79.35± 14 .4 3) %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5 5 .84± 13.4 3) % ,(P <0 .0 1) ;Bax/Bcl 2的比值PV患者为 0 .4 7± 0 .14 ,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 0 .76± 0 .2 4 (P <0 .0 1) ;骨髓造血细胞Bcl 2mRNA的表达PV患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BaxmRNA的表达PV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PV患者CD34 细胞Bcl 2高表达与CD34 细胞的凋亡呈负相关 (r=- 0 .4 97,P =0 .0 2 6 )。结论 PV患者骨髓CD34 细胞低凋亡的机制之一是抗凋亡蛋白Bcl 2高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源性TGF β1、TNF α在三氧化二砷 (As2 O3)诱导HL 6 0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As2 O3 诱导HL 6 0细胞凋亡模型 ,应用RT PCR、定量PCR、ELISA、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片段化DNA分析等方法研究As2 O3 诱导HL 6 0细胞凋亡过程中内源性TGF β1、TNF α及其受体基因以及TGF β1蛋白表达的变化 ;进而研究TGF β1、TNF α反义磷酸硫代脱氧寡核苷酸 (PSODN)对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结果 ①As2 O3 诱导HL 6 0细胞凋亡过程中伴有TGF β1、TNF α表达上调 (处理前后mRNA拷贝数分别为 135 46± 12 4,4972 16± 187和 2 32 73± 2 2 9,6 742 17± 189) ,bcl 2表达下调 (处理前、后分别为 10 42 4± 2 74和 336 1± 89) ,细胞培养 2 4h上清中TGF β1蛋白水平明显提高 ,上升为对照组的 2 .0倍。②TGF β1、TNF α反义PSODN能够明显抑制As2 O3 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 ,并使细胞bcl 2mRNA及蛋白表达恢复到处理前的水平。结论 内源性TGF β1、TNF α在As2 O3 诱导HL 6 0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两者均可通过下调bcl 2表达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探讨黄芩苷对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CCK-8法检测黄芩苷对HL-60细胞增殖抑制情况;普通光学显微镜和Hoechst 33342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9、Bcl-2、Bax 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Bcl-2、Bax、caspase-8及caspase-3剪切片段的蛋白表达。结果表明,黄芩苷对HL-60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在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下细胞均呈凋亡的形态学改变;AnnexinⅤ/PI法检测到细胞早期凋亡;caspase-3、caspase-9、Bax基因mRNA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Bcl-2 mRNA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Bax、caspase-8及capsase-3剪切片段蛋白表达上调,同时Bcl-2蛋白表达下调,Bcl-2/Bax比值降低。结论:黄芩苷显著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Bcl-2/Bax比值,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及死亡受体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2.
大黄素抑制HL-60/ADR耐药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研究探讨中药大黄素(emodin)对人白血病耐药细胞株HL-60/ADR的增殖、凋亡影响及其相应的可能作用机制。采用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集落培养法观察大黄素对HL-60/ADR克隆形成的影响;细胞周期分析、线粒体跨膜电位检测、Caspase-3酶活性检测、Annexin V FITC/PI法、TdT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分析凋亡细胞;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黄素作用后不同时间段bcl-2、c-myc mRNA及Bcl-2、c-Myc、Caspase-3前体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大黄素对HL-60/ADR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较低浓度大黄素即可抑制HL-60/ADR细胞集落形成,IC50值为5.79μmol/L。细胞周期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40、80μmol/L浓度组细胞被阻滞于G0/G1期比率明显增高(p<0.01),G2/M期细胞比率降低(p<0.01),而20μmol/L浓度组细胞周期改变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各浓度组均检测到典型的亚二倍体峰(凋亡峰)。大黄素作用12小时HL-60/ADR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Annexin V FITC/PI法检测到早期凋亡细胞,作用24小时caspase-3酶活性显著升高,作用48小时TUNEL法检测到晚期凋亡细胞,细胞凋亡率呈药物浓度依赖性。大黄素作用HL-60/ADR细胞不同时间段,bcl-2、c-myc mRNA和Bcl-2、c-Myc、Caspase-3前体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调,并呈时间依赖性。结论:大黄素能够有效抑制HL-60/ADR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bcl-2、c-myc表达水平下调,线粒体跨膜电位水平降低和caspase-3激活可能参与了该过程。  相似文献   

13.
尼莫地平对阿糖胞苷诱导HL-60细胞凋亡机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尼莫地平对阿糖胞苷诱导HL-60细胞凋亡机制的影响,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DNA凋亡带,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蛋白表达。结果表明,实验组自培养8小时起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典型的DNA梯形凋亡带。Bcl-2蛋白表达在各实验组随培养时间延长逐渐下降,而Bax蛋白的表达则逐渐增加,Bcl-2/Bax比值逐渐下降,8小时就与对照组出现差异(P〈0.05)。结论:尼莫地平及阿糖胞苷均能促进HL-60细胞凋亡,诱导其凋亡的机制与下调bcl-2及上调bax基因的蛋白表达有关。尼莫地平能加强阿糖胞苷促进HL-60细胞凋亡,其机制与协同下调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观察TIEG1对HL-60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TIEG1处理HL-60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用12.03 ng/ml TIEG1处理HL-60细胞,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以RT-PCR方法检测Bcl-2及Bax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TIEG1对HL-60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其抑制效应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TIEG1 12.03 ng/ml增殖抑制作用较为明显。在细胞凋亡过程中,Bax表达呈升高趋势,而Bcl-2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TIEG1可以抑制HL-60细胞增殖,进而诱导其凋亡,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在TIEG1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过程中,Bcl-2/Bax与TIEG1诱导HL-60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5.
青蒿琥酯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研究青蒿琥酯体外诱导HL-60细胞凋亡及其过程中Bcl-2与ICAD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MTT法测定青蒿琥酯对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光学显微镜检、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观察和检测青蒿琥酯诱导HL-60细胞的凋亡;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青蒿琥酯诱导HL-60细胞凋亡过程中Bcl-2与ICAD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青蒿琥酯对HL-60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48小时IC50值为18.33μg/ml,其增殖抑制作用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Bcl-2和ICAD在HL-60细胞中均有表达,且随药物浓度的增高表达量逐渐降低。结论:青蒿琥酯可诱导HL-60细胞凋亡,Bcl-2和ICAD在青蒿琥酯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途径中可能是重要的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蟾蜍灵在诱导HL-60细胞凋亡过程中,对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基因Bcl-2、Bax、Survivin及Smac/DIABLO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锥虫蓝拒染法检测细胞存活情况,细胞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分析Bcl-2、Bax、Smac/DIABLO、Survivin及caspase-3蛋白表达,RT-PCR检测SurvivinmRNA表达。结果 蟾蜍灵抑制HL-60细胞增殖,24,48及72h的,IC50值分别为25.8,8.0及2.1nmol/L。蟾蜍灵大于50.0nmol/L时可明显诱导HL-60细胞凋亡。50.0nmol/L蟾蜍灵作用6,12,24及48h,Bcl-2蛋白表达分别下调至作用前的88.6%,53.3%,19.2%及9.5%,而Bax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Bcl-2/Bax比值由2.0分别降至1.7,1.1,0.4及0.2。Survivin蛋白表达分别下调至作用前的75.2%,54.8%,37.5%及20.3%;Survivin mRNA表达在作用6,12和24h后分别下调至作用前的85.7%,39.4%和12.5%,在作用48h后几乎检测不到。50.0nmol/L蟾蜍灵作用12,24及48h,线粒体部分的Smac/DIABLO蛋白表达分别下调至作用前的77.5%,21.2%及15.3%,而胞浆部分的Smac/DIABLO蛋白表达分别上调至作用前的1.4,2.0.及3.5倍。蟾蜍灵作用8~48h可检测到caspase-3的活化亚基。结论 蟾蜍灵诱导的HL-60细胞凋亡与Bcl-2及Survivin表达下调、线粒体释放Smac/DIABLO及caspase-3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蟾蜍灵对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研究中药蟾酥有效成分蟾蜍灵(bufalin)对人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MTT比色法观察蟾蜍灵对细胞的抑制作用。荧光显微境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结果色的改变,DNA交电泳1、原位缺口标记法和流式细胞术等分析细胞凋亡。结果 ①蟾蜍灵明显抑制HL-60细胞的生长,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0.025μmol/L;②典型的细胞形态学改变、DNA片段化和亚G1峰的检出等证实蟾蜍灵能诱导白血  相似文献   

18.
Histone deacetylase (HDAC) inhibitors have attracted much interest because of their ability to arrest cell growth, induce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in some cases, induce apoptosis of cancer cell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have examined a new HDAC inhibitor, suberic bishydroxamate (SBHA), for its effect on a panel of human melanoma cell lines. We report that it induces varying degrees of apoptosis in the melanoma lines but not in melanocytes and fibroblasts. Induction of apoptosis was caspase dependent and was associated with induction of changes in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ermeability, which could be inhibited by overexpression of Bcl-2. The changes in mitochondria were independent of caspase activation and were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conformation of Bax. SBHA down-regulated several key antiapoptotic proteins including 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and the Bcl-2 family proteins, Bcl-XL and Mcl-1. In contrast, it induced up-regulation of the Bcl-2 family proapoptotic proteins, Bim, Bax, and Bak. In addition, SBHA induced relocation of the protein Bim to mitochondria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Bcl-2. De novo protein synthesis was required for initiation of apoptosis in that the protein synthesis inhibitor, cycloheximide, inhibited SBHA-induced conformational changes in Bax as well as changes in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ermeability and activation of caspase-3.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SBHA induces apoptosis by changing the balance between proapoptotic and antiapoptotic proteins in melanoma cells. The protein Bim may be a key initiator of apoptosis in cells treated with SBHA.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黄酮在体外对多药耐药细胞系HL60/ADR的影响及联合阿霉素后对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的作用机制,探讨中药在白血病化疗中扶正、增效的可能性。方法:用CCK-8法检测黄酮和阿霉素对HL60/ADR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作用后的细胞凋亡率,并在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药物作用后凋亡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作用后HL60/ADR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变化。结果:黄酮能显著抑制HL60/ADR细胞的增殖,且其抑制细胞增殖效应呈现浓度-时间依赖性;不同浓度的黄酮及联合阿霉素1.5μg/mL(20%抑制浓度即IC20值)后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具有协同和相加作用。75μg/mL和100μg/mL黄酮能促进HL60/ADR细胞凋亡,而黄酮联合阿霉素的促凋亡作用更显著。蛋白信号通路研究显示,单药黄酮及两药联合能使HL60/ADR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抗凋亡蛋白Bcl-2、Bcl-XL表达明显下调,促凋亡蛋白Bim、Bad、Bax明显增加,激活caspase途径;同时磷酸化的P-JNK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P-ERK明显下降。结论:黄酮联合阿霉素可通过线粒体跨膜电位的下降,依赖caspase活化调控Bcl-2家族中Bim、Bad和Bax蛋白表达,下调ERK细胞保护通路并上调JNK应激相关通路,最终协同抑制HL60/ADR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