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郑巧瑛  顾翔  林云 《中外医疗》2009,28(35):86-86
目的探讨尼莫同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5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尼莫同组)30例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组)28例,对其进行治疗效果的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恢复良好及中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尼莫同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尼莫同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合并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尼莫同组和对照组,尼莫同组予以尼莫同40mg 24h微泵维持匀速静脉注射,疗程10d,后改为尼莫同片60mg,每天4次.疗程15d.对照组除未给予尼莫同外其他治疗相同.记录两组入院后10d GCS评分及监测7d的颅内压变化,行统计学分析;治疗后6个月时对两组GOS评分及脑积水、脑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尼莫同组GCS评分从治疗第4天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尼莫同组颅内压在前3d略高于对照组,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自治疗后第4天始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尼莫同组脑梗死、脑积水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迟发性出血例数略多于对照组,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GOS评分尼莫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尼莫同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4,(8):1062-106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开颅术后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收集重型颅脑损伤合并SAH开颅术后60例,予以抗炎、止血、降颅压、神经保护及补液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30例采用尼莫同40mg微泵,后改为口服尼莫同片,30例采用持续腰大池引流进行治疗,对比疗效。结果:术后15d两组GCS评分分别明显高于术后第1d、5d,而两组间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个月腰大池引流组出现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尼莫同组;腰大池引流组术后6个月GOS预后评定情况明显优越于尼莫同组。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开颅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可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LUND理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LUND理论治疗组及常规对照组.LUND理论治疗组于伤后24 h内按LUND理论治疗,余治疗同对照组.监测生命体征、颅内压以及入、出院时GCS及GOS评分.结果 LUND理论治疗组病死率25.0%,良好率41.7%;对照组病死率50.0%,良好率25.0%,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LUND理论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降低颅脑损伤后早期的高颅压,减轻脑水肿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尼膜同治疗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前后的脑电地形图 ( BEAM)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 66例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 ,分为对照组和尼膜同组 ,将其治疗前后的 BEAM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和尼膜同组 BEAM异常率分别为 84%和 85.4% ,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BEAM异常主要分布于颞枕区( 60 % )。治疗后两组 BEAM异常率均明显下降 ( P<0 .0 1 ) ,且尼膜同组较对照组更明显 ( P<0 .0 5)。结论 :尼膜同治疗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疗效显著 ;BEAM动态扫描可以作为判断颅脑损伤程度、损害部位及临床疗效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亚低温脑保护疗法对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按不同时间段随机抽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各15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15例患者,存活率为87.5%,恢复良好率62.5%,病死率12.5%。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7.
林志成 《右江医学》2006,34(4):395-396
目的观察脑苷肌肽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予脑苷肌肽注射液10~20 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缓慢静滴,每天1次,疗程14 d。对照组予胞磷胆碱注射液250~500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缓慢静滴,每天1次,疗程14 d。结果治疗组的中型颅脑损伤、硬膜下及颅内血肿、开颅手术愈后良好率分别为81.48%、64.71%、60.00%,疗效均较对照组的47.62%、36.67%和41.86%显著增高(P<0.05)。结论脑苷肌肽注射液静滴治疗能改善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尼莫同联合3H疗法(高血压、高血容量、血液高稀释度)在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是否优于单纯应用尼莫同。方法78例SAH的患者为研究对象,40例以尼莫同10mg+500ml生理盐水日一次静脉泵入10d,10d后改口服尼莫同片30mg,日4次,持续l0d;入院后同时给予提升血压到基础血压上10mmHg,入液量4000ml(晶体3500ml,胶体500m1)每天。38例给予单纯尼莫同治疗。对比两者在治疗脑血管痉挛的差异性,用经颅多普勒检测脑血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尼莫同联合3H疗法组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应用尼莫同组(P〈0.05);尼莫同联合3H疗法组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的脑血管收缩峰流速低于单纯应用尼莫同组(P〈0.05)。结论尼莫同+3H疗法在防治SAH后脑血管痉挛优于单纯应用尼莫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护与尼莫同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颅脑损伤后的54例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护,应用尼莫同治疗外伤性脑水肿,并与对照组比较,以评价疗效。结果:监护组的总疗效,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判别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颅内压监护可以及时反映颅内压变化,有利于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尼莫同可以抑制神经细胞损伤后的钙超载,减轻脑水肿,从而提高颅脑损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亚低温脑保护疗法对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1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恢复良好率分别为48.15%、34.57%,病死率分别为16.05%、24.69%,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可以使脑组织的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预后,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并具有显著降低癫痫等并发症发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机制、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神经外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亚低温治疗,在治疗后3个月进行GOS评分,比较2组疗效.结果:亚低温治疗组病死率低,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亚低温治疗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提高生存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张冬根 《中外医疗》2008,27(24):64-64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重症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50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临床观察3个月并比较COS评分.结果 3个月后GOS的比较:治疗组恢复良好和中残的病例是总数的75%,对照组为5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依达拉奉在重症颅脑损伤中有能减轻脑损伤,促进脑功能恢复,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颅脑损伤昏迷近期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颅脑损伤昏迷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颅脑损伤昏迷87例随机分成纳洛酮治疗组(n=44)与对照组(n=43);观察两组患者近期5天清醒率、病死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结束(5天)时纳洛酮治疗组清醒率(72.7%)较对照组高(51.2%)(P<0.05)。纳洛酮治疗组病死率(18.2%)较对照组(37.2%)低(P<0.05)。结论: 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颅脑损伤昏迷近期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早期清醒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陈永卫 《海南医学》2011,22(3):94-95
目的探讨亚低温冬眠辅助治疗重型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进行常规治疗加亚低温冬眠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临床疗效做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6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P〈0.01)。观察组致残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5%、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5%、32.5%(P〈0.01)。结论亚低温冬眠辅助治疗脑挫裂伤对患者有脑保护作用,可改善预后,促进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进程,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无严重并发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量泵持续泵入尼莫同加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引起的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对照组22例,入院后给予甘露醇脱水、止血、补液、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2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同注射液20mg,微量泵持续泵入7~14d为1疗程,同时行脑脊液置换术,每日或隔日1次的治疗方法。结果2周内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消失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个月后致残、永久性脑损害、致死率对照组高于治疗组,P〈0.01。结论微量泵持续泵入尼莫同加脑脊液置换术能降低SAH后CVS引起的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脑积水及再出血的发生,从而降低致残、永久性脑损害和病死率,治疗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尼莫同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尼莫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治疗,尼莫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尼莫同治疗。所有患者均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和巴氏指数( BI)评分评估认知功能。结果尼莫同组MMSE评分和BI评分增加明显,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尼莫同可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紧急钻颅和顺序脑膜剪开术在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30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接受紧急钻颅+顺序脑膜剪开术治疗(治疗组),并将同期27例接受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一次性脑膜剪开术治疗的同病症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分析两组确诊至减颅内压完成时间、术中急性脑膨出、瞳孔恢复情况和术后6月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组确诊至减颅内压完成时间、术中急性脑膨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瞳孔恢复正常率40%,部分缩小率53.33%,无变化率6.67%,而对照组则分别为14.81%,25.93%和59.26%,两组差异显著;术后6月GOS评分显示,治疗组良好率53.33%,中残率20%,重残率10%,植物生存率3.33%,死亡率13.34%,而对照组则分别为11.11%,14.81%,18.52%,7.41%和48.15%,两组差异显著;治疗组术后6月并发症总发生率30%,对照组81.48%,两组差异显著.结论 :紧急钻颅和顺序脑硬膜剪开术可为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赢得充分减压时间,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疗效显著,有效降低术后残疾率和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脱水、降颅压、营养脑细胞、抗感染、营养支持、预防并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疗法。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评价预后。结果 56例病人治疗结束后,存活44例,存活率78.6%,死亡12例,死亡率为21.4%。根据伤后3个月评价预后,亚低温治疗组28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5例,中残6例,重残及植物生存3例,死亡4例。对照组28例患者,恢复良好7例,中残7例,重残及植物生存6例,死亡8例。亚低温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亚低温能稳定脑循环,减少脑血管痉挛,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应用容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肖智勇 《黑龙江医学》2010,34(5):382-383
目的观察纳络酮联合尼莫通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65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纳络酮联合尼莫通治疗组和对照组,纳络酮联合尼莫通治疗组中,主要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联合尼莫通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纳络酮联合尼莫通治疗组中,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1%;而对照组中,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经过统计分析有较显著差异(P<0.05)。结论纳络酮联合尼莫通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较常规治疗方法,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早期亚低温的治疗时机。方法:将1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平均分组为伤后6小时内亚低温治疗组(治疗组)和受伤6小时后亚低温治疗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恢复良好率为49.30%(35.21%)、病死率为16.90%(25.35%)、伤后癫痫发生率为6.17%(9.86%),两组结果相比较,经统计学检验分析,P<0.01~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伤后6小时内超早期亚低温治疗可以使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组织的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预后,提高恢复良好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并具有显著降低癫痫等并发症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