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种不同术式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带干细胞的自体结膜转位术与带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患者50例(60眼)分为2组,A组采用胬肉切除联合带干细胞的自体结膜转位术,B组采用胬肉切除联合带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术。每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结膜及角膜的上皮化均在术后2~5d内完成,随访6~12mo,每组均有1例复发,复发率无组间差异。A组手术时间25±8min,B组43±11min,组间差异显著(P<0.05t-test)。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均可以有效治疗及防止胬肉复发,比较而言,带干细胞的自体结膜转位术更简单、易于操作,患者亦愿意接受。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带蒂结膜瓣转位术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59眼翼状胬肉患者局麻下行胬肉切除并带蒂结膜瓣转位移植术,术后抗感染对症治疗。结果经3-8月随访,52眼治愈,2眼复发,5例失访。结论胬肉切除并带蒂结膜瓣转位术治疗翼状胬肉是一种安全、有效、易于开展的术式。  相似文献   

4.
翼状胬肉撕离联合带角膜缘结膜瓣转位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头部撕离方式切除联合自体带角膜缘结膜瓣转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采取用有齿镊逆行撕离胬肉头部后用上方带角膜缘结膜瓣转位方式治疗翼状胬肉58例(61眼),术后随访3月~1年。结果随访期内有3眼复发(4.96%)。未发现睑球粘连。结论翼状胬肉逆行撕离联合上方带角膜缘结膜瓣转位术有利于重建角膜缘干细胞功能,可较大幅度地降低胬肉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结膜瓣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结膜瓣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手术效果,探讨减少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方法。方法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移植,手术治疗26例27眼,术中应用含0.04%丝裂霉素C棉片在裸露的巩膜上放置3分钟~5分钟。术后随访3~20个月。结果术后临床治愈27只眼,随访3~20个月无一例复发,一例术后浅层点状角膜炎。结论结膜瓣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在术中合理应用丝裂霉素C效果良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治疗方法。方法 对24例翼状胬肉,先切除胬肉,再在角膜上、下缘做带有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带蒂移植到巩膜创面上,缝合固定。结果 术后局部反应轻,随访6~24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滑行移植是治疗胬肉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比较自体结膜瓣移植术( conjunctival autograft transplant, CAT )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limbal conjunctival autograft transplant, LCAT)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
  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病例研究。收集2014-01/2015-01在解放军第四七四医院诊断为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共120例120眼,依次纳入本研究,奇数者行 CAT,偶数者行LCAT。
  结果:术后随访1a,完成随访107例107眼,CAT 组患者54例54眼,术后复发4眼,复发率7.4%;LCAT 组患者53例53眼,术后复发2眼,复发率3.8%。两组间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P=0.678)。
  结论:CAT 组和 LCAT 组均能有效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降低术后翼状胬肉复发率,但 LCAT 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最优术式。  相似文献   

9.
新型结膜瓣转位术治疗翼状胬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苏楠  刘向前 《眼科新进展》2004,24(5):383-384
目的 探讨新型结膜瓣转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采用传统翼状胬肉切除术 (A组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球结膜移植术 (B组 )和新型的结膜瓣转位术 (C组 )治疗翼状胬肉方法学的研究 ,对比 3组手术方法 2a复发率及创面修复时间。结果 A组角膜创面修复时间平均为 8.5 2d ,B组 4 .85d、C组 4 .4 1d。经 2a以上随访 ,A组治愈率为77 8% ,B组为 10 0 %、C组为 10 0 % .结论 新型结膜瓣转位术治疗翼状胬肉 ,与传统方法相比 ,具有操作简单 ,创伤小 ,恢复快 ,复发率低等优点 ,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很有前途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带蒂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 探讨带蒂结膜瓣转位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施行带蒂结膜瓣转位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227例236眼。手术在肉眼或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干净彻底地切除胬肉组织,在上方球结膜制作3mm×10mm大小,外眦端游离内眦端带蒂的菲薄结膜瓣,游离端向下须超过胬肉宽度2mm以起到拦截作用。移植片与结膜创缘对合,结节缝合6~8针,并固定于浅层巩膜上。结果 本组翼状胬肉227例236眼,术后随访6月~5年,复发8眼,占3.4%,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本手术取材容易、操作简便、效果可靠,即使在肉眼下亦可施行,适合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1.
翼状胬肉三种不同术式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海英  曹洪欣 《眼科研究》2007,25(5):328-328
我院分别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角膜缘上皮移植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保存人羊膜移植术及翼状胬肉切除巩膜暴露术3种术式对翼状胬肉进行治疗,现将不同术式的疗效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单纯性巩膜暴露术与自体角膜缘结膜瓣移植术对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将73例(73眼)单侧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分为A、B 2组。A组进行单纯性巩膜暴露术,B组进行自体角膜缘结膜瓣移植术。比较2组术前翼状胬肉突入角膜缘长度,术后角结膜上皮愈合时间及术后3个月复发率。结果术前2组翼状胬肉突入角膜缘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比A组角结膜上皮愈合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术后3个月复发率比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角膜缘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比单纯性巩膜暴露术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翼状胬肉的三种手术方法效果。方法 将所选病例随机分成 3组 ,分别采用 3种手术方式 ,即翼状胬肉单纯切除加结膜转位术 (A组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移植术 (B组 ) ;翼状胬肉切除加羊膜移植术 (C组 )。术后随访 10~2 0月 ,观察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 C组与A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羊膜移植可以替代结膜移植 ,能显著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逆行切除结膜瓣转位治疗翼状胬肉173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防止翼状胬肉复发的新术式。方法 采用翼状肉逆行切除结膜瓣转位术治疗翼状胬肉173例198眼。结果 术后随访6月-2年,50岁以上者,1眼复发,40岁以下者3眼复发,总复发率2.02%。结论 40岁以下者尽量不手术治疗,采用其它药物处理后再手术。逆行切除结膜瓣转位术是一种有效防止胬肉发复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翼状胬肉切除,冷冻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转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翼状胬肉眼(包括静止期、活动期和复发性胬肉),显微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后,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转位术。结果:随访12mo,60眼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植片存活,58眼痊愈,2眼复发。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转位术简单易操作,可降低复发率,是安全、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翼状胬肉手术方法虽然在不断改进,但复发问题仍未完全解决.以往手术方法主要包括:胬肉切除、巩膜暴露法;胬肉切除、巩膜表面覆盖法;胬肉头部结膜下埋入改变胬肉生长方向法等.我们采用“Z”形结膜转瓣术联合角巩膜缘烧灼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7例,手术简单,经观察效果满意,均未继续进展,现介绍如下:手术方法1.麻醉:患眼点1%的卡因2次,无菌手术准备;2%利多卡因球结膜下浸润麻醉,使胬肉隆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逆向结膜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及复发率。方法 对160例173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胬肉切除联合鼻下方结膜转位移植术和胬肉切除联合颞上方结膜逆向移植术治疗。随访6个月~2年。结果 胬肉切除联合鼻下方结膜转位移植术和胬肉切除联合颞上方结膜逆向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2.25%和4.0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X^2=3.98,P〈0.05)。结论 在远离胬肉病变的颞上方区域选取结膜植片,施行逆向结膜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是一种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膜瓣转移术或羊膜移植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采用双盲法将翼状胬肉患者分成A、B两组。两组患者翼状胬肉切除后,术中一次性应用丝裂霉素C(0.2 mg/mL),A组36例采用结膜瓣转移术,B组32例采用羊膜移植术。观察患者术后症状、角膜上皮愈合及复发率。结果随访6月,A组复发率为2.70%,B组复发率为6.13%(2χ=0.484,P>0.05)。结论结膜瓣转移术或羊膜移植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均能有效防止术后胬肉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移植的不同手术方法术后干眼症的情况。
  方法:选取翼状胬肉患者78例81眼,随机分成3组, A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大块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B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小块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C组: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小块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观察三组患者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术前和术后1,3mo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UT)以及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问卷调查,来评价翼状胬肉及胬肉切除术后引起干眼症的情况。
  结果:BUT:术后15d,A组较B,C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1mo,A组与B,C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1mo时并发干眼症阳性率均较B,C组高(P<0.05);B,C 组间术后并发干眼症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但C组有阳性率低的趋势。上皮修复时间A组较B,C组长(P<0.05);B,C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C组有时间更短的趋势。
  结论:胬肉切除联合小块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更快,引起干眼症的几率最小,术式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