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诊断T2DM患者尿酸排泄(UUAE)与肥胖及腹型肥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治疗的新诊断T2DM患者1175例,根据UUAE四分位数分为Q1组(UUAE<2383μmol/24 h,n=295)、Q2组(2383≤UUAE<2953μmol/24 h,n=292)、Q3组(2954≤UUAE<3680μmol/24 h,n=295)、Q4组(UUAE>3680μmol/24 h,n=293)。收集各组临床资料,分析各组肥胖和腹型肥胖患病率及UUAE与肥胖和腹型肥胖的相关性。结果 肥胖总患病率为47.9%,腹型肥胖总患病率为61.9%,校正年龄后,腹型肥胖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P<0.05)。校正年龄和性别后,Q4组肥胖患病率、MS患病率高于Q1、Q2、Q3组(P<0.05),腹型肥胖患病率高于Q1、Q2组(P<0.05)。与Q1组比较,Q4组男性比例、BMI、WC、DBP、FIns、2 hIns、胰岛素抵抗指数、TG、谷丙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尿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抵抗素与肥胖及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正常人(NC)80例、单纯肥胖(Ob)67例、T2DM77例、伴肥胖的T2DM(Ob DM)102例,测定其血清抵抗素、真胰岛素、胰岛素原、胰升糖素、空腹血糖、血脂及血压等水平,记录身高、体重等。结果四组抵抗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抵抗素与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敏感性也无相关性(P>0.05);在Ob、DM及Ob DM组抵抗素与TC呈正相关(r=0.35,0.33,0.38,P<0.05);在Ob及Ob DM组抵抗素与腰臀比呈正相关(r=0.36,0.27,P<0.05);在Ob组抵抗素与PI呈正相关(r=0.37,P<0.05)。结论抵抗素与T2DM无相关性,但可能影响肥胖及糖尿病患者的脂质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肥胖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Vaspin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45例初诊T2DM患者和42例正常糖耐量(NGT)者,按体质指数(BMI)又各自分为正常体重(NW)与肥胖(OB)亚组,用ELISA法测定空腹血清Vaspin水平.结果 血清Vaspin水平在T2DM-OB组和NGT-OB组显著高于NGT-NW组(P<0.01).Vaspin与性别、BMI、WC、WHR、Fins、HOMA-IR、TG、HDL-C有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277、0.474、0.326、0.384、0.253、0.349、0.255、-0.224,P<0.05);性别、BMI和WHR是其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Vaspin可能在肥胖、胰岛素抵抗和T2DM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和(或)二甲双胍治疗肥胖T2DM临床疗效.方法 32例肥胖T2DM患者,在注射预混Ins一段时间后血糖控制不理想情况下,改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和(或)二甲双胍,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BP、FPG、HbA_1c、TC、TG、HDL-C、LDL-C、UA、C-P、UAER变化情况,计算HOMA-IR、HOMA-β.结果 治疗后BMI、FPG、HOMA-IR低于治疗前,而C-P、HOMA-β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和(或)二甲双胍治疗肥胖T2DM,不仅成功控制血糖,且明显改善IR,治疗中无明显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T2DM肥胖患者焦虑状态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T2DM肥胖患者120例(O-T2DM组)及T2DM非肥胖患者(T2DM组)394例,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O-T2DM组标准化焦虑评分为(41.0±14.0)分、焦虑状态者40.0%,高于T2DM组(37.3±12.4)分和30.2%(P=0.005,0.045).与T2DM组比较,O-T2DM组年龄[(54.3±12.5) vs(58.9±10.9)岁],饮食控制差,脑血管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患病率高,血糖[FPG(8.8±3.0)vs(8.0±2.9)mmol/L、2 hPG(13.1±4.7)vs(11.6±4.6)mmol/L]、HbA1c[(8.2±1.8)%vs(7.6±1.7)%]、血压、TG均升高.T2DM肥胖患者标准化焦虑评分与年龄、DBP呈正相关(r=0.181、0.356,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PG及DBP升高是肥胖T2DM患者焦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2DM肥胖患者年龄小,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高,血糖,BP、血脂、饮食控制差,焦虑状态更严重,FPG及DBP升高是T2DM肥胖患者焦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 5:2 轻断食对肥胖 T2DM 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20 年 2~10 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 T2DM 合并MAFLD 患者 41 例,予 5:2 轻断食干预治疗 24 周。观察治疗后患者体重、WC、血脂、血糖、肝酶、C‐RP 及肝脏脂肪衰减值(CAP)变化。 结果 治疗 24 周后,患者体重、BMI、WC、TC、LDL‐C、TG、FPG、2 hPG、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CAP 降低,HDL‐C 升高(P<0. 05)。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CAP 降低与体重、BMI、ALT 降低呈正相关(P<0. 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重、BMI 降低是 CAP 降低的影响因素。 结论 5:2 轻断食可降低肥胖 T2DM 合并 MAFLD 患者肝脏脂肪含量,改善肝功能和糖脂代谢紊乱,减轻 IR。肝脏脂肪含量降低与体重降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肥胖及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为严重的社会和健康问题之一。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针对疾病后果而非代谢紊乱的原因,难以遏制全球患者爆发式增长的流行趋势,因此我们需要寻找新的更为有效的防治策略。肥胖及糖尿病的发生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基因组分析仅能解释10%~20%的代谢性疾病,环境因素如饮食习惯等生活方式在代谢性疾病的发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人体肠道菌群与肥胖、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这一新兴学术领域的飞速进展不仅有助于阐明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而且将为探索新的治疗靶点和途径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良性肥胖对2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等长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1986年纳入大庆市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的糖耐量正常者519名和新诊断2型糖尿病者630例,之后评估23年随访的长期临床结局。良性肥胖即超重肥胖而无代谢异常(定义为无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最终纳入682例受试者(糖耐量正常者350名和新诊断2型糖尿病者332例),根据基线状态分为正常体重无代谢异常组(211例)、超重肥胖无代谢异常组(58例)、超重肥胖伴高血压组(81例)、超重肥胖伴2型糖尿病组(109例)、超重肥胖伴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组(223例)。比较各组2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发病率。结果23年后随访,超重肥胖无代谢异常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发病风险与正常体重无代谢异常组相比无差异,但是其2型糖尿病发病率为正常体重无代谢异常组的2倍(24.1%、12.5/1000人年对10.9%、5.2/1000人年,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史的影响后,这种差别依然存在[风险比(HR)=2.42,95%CI 1.24~4.74,P=0.01]。超重肥胖伴高血压组、超重肥胖伴2型糖尿病组及超重肥胖伴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组的全因死亡、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发病风险均高于正常体重无代谢异常组,并依次递增(P<0.05)。结论良性肥胖人群长期心血管病风险和死亡与正常组无差异,但其2型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增加。肥胖合并其他代谢紊乱人群的2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发病风险增加更甚。  相似文献   

9.
张莉  朱蕾  徐华  付鹏  娄福臣  于珊  侯为开 《山东医药》2012,52(17):56-57
目的探讨肥胖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XC配体5(CXCL5)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初诊超体质量/肥胖糖尿病(OW/OB-T2DM)患者34例(OW/OB-T2DM组),正常体质量糖尿病(NW-T2DM)患者32例(NW-T2DM组)、正常糖调节超体质量/肥胖(OW/OB-NGR)患者30例(OW/OB-NGR组),健康体检者31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检测各组血清CXCL5、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NC组比较,OW/OB-T2DM组、NW-T2DM组、OW/OB-NGR组血清CXCL5明显升高,P均<0.05;OW/OB-T2DM组血清CXCL5明显高于NW-T2DM组、OW/OB-NGR组,P均<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血清CXCL5与BMI、HOMA-IR、TC、LDL-C呈正相关(P均<0.05),HOMA-IR、LDL-C是CXCL5的独立相关因素(P均<0.05)。结论 OB-T2DM患者的血清CXCL5可能参与胰岛素抵抗及血脂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甘肃省玉门市2型糖尿病(T2DM)人群肥胖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将门诊规律就诊的160例T2DM患者按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分组,观察各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EAR)的变化。对T2DM患者的如性别、年龄、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指标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DN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T2DM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是45.6%和18.8%,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是70%;DN患病率为26.3%,DN患者中肥胖的患病率6.9%,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25%。DM病程和WC是DN的危险因素。结论 DN发生和发展与中心性肥胖及DM的病程独立相关;重视患者的体脂分布特点,达到预防和减轻T2DM合并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超重、肥胖对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及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选择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248例,根据人体质量指数(BMI)分为正常BMI对照组(95例)、超重组(87例)、肥胖组(66例),均测定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等相关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正常BMI对照组相比,超重组、肥胖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g)[(3.37±0.55)g/L比(4.04±0.70)g/L比(5.20±0.69)g/L]、尿微量白蛋白(UMA)[(14.46±8.90)mg/g比(47.33±42.54)mg/g比(104.45±60.78)mg/g]、空腹血糖(FBG)[(7.15±0.97)mmol/L比(8.84±1.81)mmol/L比(10.06±2.28)mmol/L]、空腹胰岛素(FINS)[(10.09±8.21)IU/ml比(14.33±15.55)IU/ml比(19.69±10.86)IU/ml]、HOMA-IR[(3.19±2.59)比(5.51±5.38)比(8.48±4.62)]及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明显升高,且随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PT)[(13.33±0.69)s比(12.74±0.69)s比(11.43±0.53)s]、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7.32±2.31)s比(36.55±2.41)s比(34.61±1.53)s]、HDL-C[(1.54±1.12)mmol/L比(1.27±0.41)mmol/L比(1.09±0.28)mmol/L]水平均明显降低,且随肥胖程度的加深而呈下降趋势(P均〈0.05)。结论:超重及肥胖加重2型糖尿病凝血功能及代谢障碍,并加重胰岛素抵抗的程度,且此异常随肥胖程度的加深而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WHO(199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NCEP-ATPⅢ,2001年)的代谢综合征(MS)诊断标准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2004年)制定的MS诊断标准在我国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人群中应用的异同.方法 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399例进行MS诊断相关指标测定,按年龄分为老年组259例和非老年组1140例,计算不同标准的MS诊断率,比较两组结果的异同.结果 (1)MS患病率以WHO诊断标准检出率最高(68.0%),NCEP-ATPⅢ标准次之(54.8%),CDS标准(47.9%)与IDF标准(46.7%)相近,NCEP-ATPUI标准、WHO诊断标准、IDF标准与CDS标准诊断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NCEP-ATPⅢ标准与CDS标准诊断符合率较高,WHO、IDF标准稍差.结论 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WHO标准诊断MS阳性率最高,NCEP标准与CDS标准一致性最高,WHO诊断标准可能更适合本组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3.
探讨CXCL5启动子-156G/C基因多态性与肥胖2型糖尿病的关系.结果显示该基因多态性在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肥胖者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非肥胖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趋化因子CXCL5-156G/C基因变异不是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可能是引起肥胖的重要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肥胖妇女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功能.方法 比较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非肥胖组(DM组)和糖尿病腹型肥胖组(DM+OB组)的一般临床特征、血尿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浓度;通过0.25 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和口服醋酸可的松试验,观察HPA轴功能的改变.结果 (1)基础状态下,C组、DM组和DM+OB组的血尿皮质醇和ACTH浓度没有差异,但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示DM+OB组血皮质醇显著高于C组(P<0.01),提示糖皮质激素(GC)的负反馈作用受损.(2)口服醋酸可的松试验示肝可的松的转换率DM+OB组、DM组、C组依次降低,其中DM+OB组和C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垂体前叶激素ACTH、LH、FSH和TSH水平DM+OB组、DM组、C组依次降低,其中DM+OB组LH和FSH水平较C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 绝经后糖尿病肥胖患者皮质醇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受损,并伴有肝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5.
对单纯肥胖症和 2型糖尿病患者及正常对照人群 ,测定其空腹血脂及促酰基化蛋白 (ASP)的水平。肥胖症患者和 (或 ) 2型糖尿病患者的AS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者 ,脂代谢紊乱可能是ASP水平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 方法分别将糖尿病组及对照组分为年龄≥60岁组及<60岁组,根据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提出的关于MS的定义将对照组及糖尿病组分为不同代谢异常组.采用ELISA法测定95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与55例非精尿病者(对照组)空腹血清脂联素、RBP4浓度,同时检测血糖、血脂、血压、血清胰岛素水平,采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各组胰岛素敏感性,分析各项指标与脂联素、RBP4的相关性. 结果 (1)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分别为(7.26±4.69)mg/L和(11.93±4.89)mg/L;RBP4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为(16.48±7.82)mg/L和(10.91±5.26)mg/L;(2)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MS患病率显著增高,分别为46.3%和7.3%;(3)随着MS组分的增多,脂联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RBP4水平呈升高趋势;(4)糖尿组血清脂联素与MS、腰围、体质指数呈负相关,RBP4与腰围、HOMA-IR、体质指数、MS、三酰甘油呈正相关. 结论血清脂联素、RBP4与MS密切相关,低脂联素血症、高RBP4在MS发病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T2DM家系中非糖尿病一级亲属MS及主要组分的患病率. 方法 选取恩施地区符合条件的128个土家族T2DM家系行OGTT,去除家系组中二级亲属、配偶组中有糖尿病家族史和T2DM患者,将剩余成员分为T2DM组322例、非糖尿病一级亲属(FDR)组298例和非糖尿病且无糖尿病家族史的配偶(NC)组102名.比较各组人体测量学参数、血糖、BP、血脂、胰岛素等指标的差别,及MS和主要组分的患病率. 结果 FDR组肥胖、腹型肥胖、IGR、高血压、高TG血症、低HDL-C血症、MS(MCEP-ATPⅢ标准)和MS(IDF标准)的患病率均高于NC组(P<0.05或P<0.01),但低于T2DM组(P<0.05或P<0.01). 结论 T2DM及相关的代谢异常如肥胖、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等存在明显的家族聚集性.T2DM家系中非糖尿病一级亲属已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8.
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败血症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败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 对我院近13年来收治的58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8例败血症患者致病菌入侵途径分别为:泌尿系统19例,呼吸系统17例,深静脉导管7例,胆管7例,破损皮肤1例,入侵途径未明7例。58例中,医院感染23例,占39.7%。血培养显示:肺炎克雷伯菌24例,大肠埃希菌1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0例,科氏葡萄球菌科氏亚种、表皮葡萄球菌、恶臭假单胞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各2例。24例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患者中,肝脓肿12例(50.0%),有肝内胆管积气现象15例(62.5%)。58例患者均用胰岛素强化降糖,其中56例细菌性败血症患者应用三代头孢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2例光滑假丝酵母菌败血症患者静脉应用氟康唑。死亡7例,病死率12.1%。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败血症以革兰阴性菌败血症多见,其中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常有迁移病灶形成肝脓肿和肝内胆管积气现象。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与留置导尿是导致医院感染败血症危险的因素。强有力抗菌及病菌迁移病灶的处理非常重要,同时胰岛素强化降糖和对症支持治疗也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