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对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26例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测评,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找出胆囊切除术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结果26例胆囊切除术患者PSQI总分为(7.62±2.56)分。PSQI总分≥8有12例患者,占46.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济压力大、术后并发症、焦虑抑郁情绪是胆囊切除术患者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高是胆囊切除术患者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结论胆囊切除术患者普遍存在睡眠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调整患者的睡眠,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肿瘤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原因及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肿瘤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按照1:1随机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睡眠质量的差异。同时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肿瘤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由主管护士对肿瘤内科入院3~5d的患者进行PSQI评估,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0份,回收率93.3%,结果PSQI为4~20,平均(9.89±3.78);PSQI总分≥8分共160例,占57.14%;同期健康体检者280例PSQI为3~18,平均(7.76±2.99);PSQI总分≥8分共70例,占25.00%;肿瘤内科PSQI总分高、PSQI总分≥8分比较高(P〈0.05)。影响160例肿瘤内科患者睡眠的因素:社会心理因素70例,生理病理因素50例,环境因素40例。结论影响肿瘤内科患者睡眠质量原因较多,可以通过实施心理疏导、给予积极症状护理、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正确使用镇静药物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某大型水面舰艇官兵长航期睡眠状态,分析其相关因素,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以海军某大型水面舰艇官兵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调查官兵的睡眠状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法探讨官兵睡眠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睡眠障碍预测模型。结果 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22份,问卷有效率92.50%。PSQI总分为(8.78±3.73)分,163例(73.42%)舰艇官兵存在睡眠障碍(PSQI总分≥7分),不同睡眠状况舰艇官兵的抑郁、焦虑、压力三大负性情绪有显著差异(P均<0.000),而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性质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PSQI总分与军龄、上舰时间、作业岗位、负性情绪(抑郁、焦虑、压力)均呈正相关(r均>0)且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官兵作业岗位(P=0.004)和焦虑因子(P=0.049)是长航期睡眠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占总影响因素的26.40%(校正R2=0.264),回归方程为PSQImax=4.657+0.511×作业岗位+0.255×焦虑因子。结论 舰艇官兵长航期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特殊岗位及存在焦虑情绪者应予以关注并尽早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孝感市中心医院医务人员睡眠情况,为提高医务人员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自制基本信息问卷、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800名医务人员PSQI平均分为(6.40±3.30)分,睡眠障碍的总检出率45.6%。不同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中高强度体育锻炼、工作压力及睡眠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科室、体质量指数(BMI)、是否中高强度体育锻炼、工作压力、焦虑及抑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各维度与SAS、SDS存在显著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孝感市中心医院总体睡眠质量较差,年龄大、超重或肥胖、不进行中高强度体育锻炼、工作压力大、焦虑抑郁是医务人员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应高度关注医务人员睡眠情况。  相似文献   

5.
何彦霞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6):2050-2050,2074
目的:了解本溪市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特点及其相互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8周岁10073例,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将调查对象分为高、中、低危险组,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临床检查病人版(SC ID-I/P)对调查对象进行焦虑症的诊断。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睡眠质量。结果:8 773例完成了PSQI调查,焦虑症患者125例,睡眠障碍(PSQI总分≥7分)的发生率为68.8%;PSQI总分与有无支持群体、社会环境、教育、职业、住房、经济、卫生保健、法律与犯罪等社会心理与环境问题无相关。结论:睡眠障碍是焦虑症的常见症状,受社会心理与环境问题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背景 研究显示睡眠质量与脑血管病关系密切。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是指具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但针对该人群睡眠质量问题的研究较少。目的 调查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低睡眠质量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以2016年12月-2017年6月参与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社区脑卒中筛查的居民作为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采用《2016年度心脑血管病影响因素社区、乡镇人群追访干预调查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测试,并在受试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收集其基本测量指标(如身高、体质量、颈围、腰围、收缩压、舒张压),以PSQI总分>7分作为低睡眠质量,PSQI总分≤7分作为正常睡眠质量进行分析。调研过程中,调查人员为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讲解,由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口述作答,调查人员填写调查问卷。由调查人员依据“8+2”项脑卒中影响因素及判定标准对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进行脑卒中发生风险评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出现低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4 761份,回收有效问卷4 716份,有效回收率为99.05%。共373例受试者存在低睡眠质量问题,发生率为7.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30,95%CI(1.018,1.043)〕、性别〔OR=1.478,95%CI(1.116,1.957)〕、婚姻状况〔OR=1.044,95%CI(1.005,1.085)〕、退休情况〔OR=2.402,95%CI(1.758,3.281)〕、饮酒情况〔OR=1.395,95%CI(1.157,1.681)〕、饮食情况〔OR=1.411,95%CI(1.221,1.630)〕、脑卒中发生风险评级〔OR=1.484,95%CI(1.176,1.873)〕是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出现低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低睡眠质量问题不可忽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退休情况、饮酒情况、饮食情况、脑卒中发生风险评级是该人群出现低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疫情期间承担基层工作的一线医务工作者心理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上海市2200名承担疫情防控工作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临床医生、护士、防保人员、行政人员等进行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150份,其中44%、43%、36%的医务工作者存在抑郁、焦虑、睡眠问题。医务工作者抑郁、焦虑情绪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女性、年龄<40岁、工作年限少于15年、防保人员及行政人员更易产生抑郁、焦虑情绪及睡眠障碍。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上海地区基层医务工作者抑郁、焦虑情绪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特定的医务工作者更易产生抑郁、焦虑情绪及睡眠障碍,应针对目标人群给予更多社会关注与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白噪音对改善高原军人主观睡眠质量和焦虑情绪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在海拔3 800 m的驻军某部,采用匹兹堡睡眠测评量表(PSQI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Epworth嗜睡量表(ESS)对驻高原官兵进行问卷调查。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按1∶1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开放性对照试验。试验组进行每天2次,每次30 min的白噪音干预,对照组不采用任何干预措施。连续3个月后再次进行PSQI、SAS、ESS评分。  结果   共获取423份有效筛查问卷,睡眠障碍(PSQI≥5分)者占比59.21%,焦虑(SAS≥50分)检出率43.97%,嗜睡(ESS≥7分)者占比68.88%。共有40人参加对照试验。完成3个月的白噪音干预后,两组PSQI评分和SAS(P = 0.026)有显著性差异,但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5)。  结论   白噪音干预对提高高原官兵主观睡眠质量和缓解焦虑情绪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高中生睡眠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重点探索睡前行为对睡眠的影响,为提高高中生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使用中文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自行编制的问卷,通过整群随机抽样对陕西省某中学215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PSQI平均指数为5.40±2.55,睡眠障碍患病率为21.4%。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高中生睡前进食频率越大、使用电子产品越频繁,则睡眠质量越差。即睡前行为是高中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高中生的睡眠质量受到饮食、电子产品使用等睡前行为因素的影响,应重视睡前行为的宣教与干预,以保证高质量睡眠。  相似文献   

10.
吕奇志 《中外医疗》2010,29(18):44-44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后抑郁状态患者主观睡眠质量。方法连续选择近期住院的急性脑梗死133例,入选对象出院前接受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估。结果 13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54例存在抑郁状态(HAMD总分≥8分),无抑郁状态患者79例(对照组),抑郁状态组发生睡眠障碍(PSQI总分≥8分)例数(30例和55.56%)明显高于后者(23例,29.11%)和(χ2=6.113,P〈0.05)。2组PSQI问卷测评结果比较中,抑郁状态患者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和PSQI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抑郁状态患者住院期间存在明确的主观睡眠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1.
背景 睡眠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既往研究提示欺凌可能是睡眠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但目前初中生校园欺凌与睡眠质量的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初中生睡眠质量与校园欺凌经历的相关性。方法 2020-03-18至04-18选取三亚市公立学校在读的初中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参与本次调研的9所公立学校分布在三亚市三个主要常住人口聚集区:天涯区5所、吉阳区3所、崖州区1所。以电子问卷方式调查三亚市初中生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失眠严重指数(ISI)量表评分、临床失眠诊断、既往被欺凌经历及其造成的困扰或伤害程度等信息,根据有无被欺凌经历分为有欺凌组和无欺凌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被欺凌经历与睡眠状况之间的关联。结果 发放问卷3 050份,共回收2 727份问卷,最终合格问卷2 167份,有效应答率为79.5%。初中生报告有被欺凌经历者125例(有欺凌组),无被欺凌经历者2 042例(无欺凌组)。两组年龄、性别、年级、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同学有被欺凌经历比例高于女同学,初二、初三学生有被欺凌经历比例高于初一学生,有焦虑、抑郁者有被欺凌经历比例高于无焦虑、抑郁者(P<0.05)。两组PSQI量表总分、睡眠质量差比例、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长、睡眠紊乱累加问题、使用睡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ISI量表总分、失眠症状比例、医生诊断失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评因校园欺凌造成的困扰或伤害的程度与PSQI量表总分(rs=0.166,P<0.001)、ISI量表总分(rs=0.151,P<0.001)呈正相关。调整年龄、性别、BMI、年级、民族、是否独生子女、是否住校、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学习成绩后,被欺凌经历与睡眠质量差(OR=3.54,P<0.001)及主观睡眠质量(OR=3.47,P<0.001)、入睡时间(OR=2.28,P<0.001)、睡眠时长(OR=1.88,P<0.001)、睡眠紊乱累加问题(OR=2.93,P<0.001)、使用睡眠药物(OR=10.49,P<0.001)、日间功能障碍(OR=4.31,P<0.001)、失眠症状(OR=4.95,P<0.001)及医生诊断失眠(OR=2.76,P<0.001)均相关。在模型1中协变量的基础上,增加焦虑、抑郁作为协变量后,被欺凌经历与睡眠质量差(OR=2.45,P=0.001)及主观睡眠质量(OR=2.71,P<0.001)、入睡时间(OR=1.92,P=0.002)、睡眠时长(OR=1.59,P=0.025)、睡眠紊乱累加问题(OR=2.27,P<0.001)、使用睡眠药物(OR=4.75,P=0.039)、日间功能障碍(OR=3.19,P<0.001)、失眠症状(OR=3.18,P<0.001)均相关。结论 被欺凌经历可能是初中生睡眠质量差和失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兰州市小学生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兰州市4个区选取3283名小学生,在严格质量控制下进行睡眠问卷调查。结果兰州市小学生全天总睡眠时间小于10 h,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各组间均数呈线形趋势,以10岁为界,有显著性差异(f=25.32,P<0.01);睡眠时间的影响因素有年龄、体重、非单独卧室、业余学习、写作业所用时间、近期家庭有意外事件发生、居室的安静情况,抚养人的学历、职业及就寝时间等10项。睡眠障碍总发生率为16.24%,其中睡眠障碍的发生率男孩为18.22%,女孩为14.0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分别为体重、睡眠不固定、睡眠时间过长、睡眠时间不足、有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睡觉前30min看紧张电视、剧烈运动、卧室放电视、与家长同床睡、父母关系不良、父亲有焦虑情绪等11项。结论兰州市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少于国家规定,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发达城市稍低。睡眠相关因素主要是家庭社会环境、课业负担、睡眠习惯、抚养人的高学历及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3.
刘全生  王俊  李晓前 《吉林医学》2013,34(16):3190-3192
目的:调查高三学生高考前睡眠质量与心理状况,并探讨睡眠质量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方法:对98名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有睡眠障碍者18例(19.36%),各成分得分≥2分的发生率3.23%~27.96%,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时间、入睡时间;SCL-90九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相关分析表明PSQI总分与SCL-90总均分间有显著的相关(r=0.288)。结论:高三学生高考前睡眠质量与心理状况存在问题,且心理状况对睡眠质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军校首批预选卫生士官的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为改善预选卫生士官睡眠状况、推进和保障预选卫生士官教育提供科学可行的建议。方法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与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某军校首批预选卫生士官进行横断面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3.1%的预选卫生士官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在7个因子中,得分占前3位的分别是白天功能紊乱、主观质量、睡眠持续性。男学员主观质量、白天功能紊乱表现优于女学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背景学员的主观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紊乱、白天功能紊乱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睡眠药物因子外,其余各PSQI因子均与SCL-90各因子存在相关性(P〈0.05)。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抑郁评分、躯体化评分、人际关系评分、精神病性评分、偏执评分5个自变量对因变量(PSOI总分)均有明显影响(P〈0.01)。结论预选卫生士官睡眠质量有待提高,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呈高度相关。学校有关管理部门应予以重视,并采取一定干预措施以保障预选卫生士官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5.
卫生管理专业大学生睡眠与焦虑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南方医科大学管理专业本科在校学生的睡眠与焦虑状况。方法对南方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所有在校学生共208名进行普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所有学生中有睡眠障碍者占6.6%;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管理专业学生的睡眠状况无显著性差异;有焦虑症状者占10.7%;不同性别学生的焦虑状况有显著差异;睡眠状况与焦虑情况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医科大学管理专业学生的睡眠及焦虑状况不容乐观,需要改善;睡眠障碍和焦虑状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以通过对具体睡眠因子的干预,改善大学生的焦虑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合肥市普通高中学生高考前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合肥市177名普通高三学生为调查对象,在高考前2周内采用自制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症状自评量表(SCL-90)、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测评。结果:PSQI总分为(6.23±2.90)分,睡眠问题检出率为31.3%,其中民办学校学生睡眠问题各评分均高于公办学校(P<0.05~P<0.01)。PSQI总分与考试考不好时自己态度、父母态度及躯体化、强迫、焦虑状态、焦虑特质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与喜欢上学情况呈负相关关系(P<0.05)。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强迫(β=0.388)、考试考不好时父母态度(β=0.141)、考试考不好时自己态度(β=0.144)、躯体化(β=0.173)。结论:高三学生高考前睡眠质量与多种因素相关,可从多角度干预,促进高三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苏州市大学生睡眠质量,探讨影响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自制调查表,以面对面的方式,对苏州市3所大学的300名大学生的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睡眠质量进行评分,按PSQI的分值将睡眠质量分为睡眠良好和睡眠障碍。对PSQI评分及睡眠障碍的构成情况进行描述;用等级相关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质量与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PSQI的平均水平为7.28±2.54,睡眠障碍者占44.8%。影响其睡眠质量的因素有生活费用、居住条件、就业忧虑、学习负担、就医情况(身体状况)和感觉受冷落的程度,这些影响因素对睡眠质量作用的OR值及95%CI分别为:0.74(0.53,1.03)、1.46(0.96,2.23)、0.70(0.44,1.10)、1.44(0.92,2.25)、2.49(1.38,4.49)、0.57(0.32,1.01)。结论关心大学生身心健康并提供辅导和帮助,是提高睡眠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城乡高中生睡眠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自拟基本情况调查表,抽取山东省济南市某中学和曲阜某中学高二年级各12个班学生共1407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睡眠质量、焦虑、抑郁和学生家庭、学校相关因素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 高中生睡眠障碍检出率为14.61%,其中城市为14.01%,农村为15.19%;PSQI总分为(4.21±3.02)分,城市为(3.87±3.12)分,农村为(4.55±2.89)分,农村高于城市,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SQI总分与SAS与SDS标准分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学习成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影响城市高中生睡眠质量的家庭因素主要有父母健康状况、父子关系、母子关系、父母关系、教养一致性、家庭学习环境、家庭周围风气(P<0.05或P<0.01),农村高中生主要有父亲健康状况、父子关系、父母关系、教养一致性、家庭学习环境、家庭周围风气、经济状况(P<0.05或P<0.01).影响城市高中生睡眠质量的学校因素主要为学习计划、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时间、师生关系、学校风气(P<0.05或P<0.01);农村高中生主要为学习计划、学习负担、完成作业情况、学习时间、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学校风气(P<0.05或P<0.01).结论 高中生睡眠障碍检出率高,农村高于城市.影响高中生睡眠质量的因素有焦虑抑郁情绪、学习成绩、家庭因素、学校相关因素等,城市与农村影响因素具有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高职大学生睡眠质量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改善睡眠质量的有效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及自制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铜陵市某高职院校214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37.7%的高职大学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专业、年级、与同学关系、性格类型、社会支持水平及应对方式等是影响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高职大学生睡眠质量受多因素影响,应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以及睡眠质量下降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门诊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19例患者,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作为睡眠质量评分,PSQI〈5分为睡眠质量较好,PSQI≥5分为睡眠质量较差。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与年龄、透析龄、体重指数、透析充分性等的相关性。各选取20例PSQI〈5分,PSQI≥5分的患者,比较2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PSQI与年龄、肌酐、甲状旁腺激素、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透析充分性呈负相关(P〈0.05),与血红蛋白水平、体重指数、透析龄不相关。PSQI≥5分患者的IL-1、IL-6、TNF-α水平均高于PSQI〈5分患者(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与年龄、透析充分性等相关。睡眠质量下降可能导致炎症因子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