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目的:运用文献数据挖掘的方式,收集全网文献中有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焦虑抑郁的中药复方,探讨其用药规律。方法:检索1990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1日中国知网、万方、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里收录的文献,将收集所得的处方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进行数据挖掘。结果:频数分析显示所得40首处方共涉及药物92味,使用频次≥5次的中药有25味,使用频次在前11位(使用频次≥10)的是甘草、柴胡、黄芪、茯苓、白术、陈皮、党参、枳壳、五味子、白芍、川芎;频次居前4位的药物类别分别是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甘为首;归经以肺经为要;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后得到5个聚类新方;关联规则分析共提取20个常用药物组合。结论:COPD合并焦虑抑郁的中医药治疗以补气药为主,同时辅以理气、祛瘀、化痰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祛邪中药复方芩连正积方的组方合理性。方法:分析统计抑制肺癌转移的中医文献资料并建立数据库,通过频数分析得到高频药物及其药类、药性、药味及归经,通过关联分析得出高频药对,分析芩莲正积方组方与高频药物、药对的相似性,其组方药物的药类、药味及归经与文献统计结果的相似性,探讨芩莲正积方组方合理与否。结果:常见抑制肺癌转移高频中药有:半夏、半枝莲、黄芩、莪术;常见药类:活血化瘀药、清热解毒药、化痰散结药、益气扶正药;药性:寒、温、凉、平、热;药味:苦、辛、甘、酸、咸;归经:肺经、脾经、心经。芩莲正积方大部分药物与高频药物相似,药类、药性、药味、归经等均符合文献研究结果。结论:祛邪中药复方芩莲正积方组方合理,临床可用于防治肺癌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龙江医派名医陈景河治疗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龙江医派名医陈景河在齐齐哈尔中医院门诊治疗血瘀证的中药方剂,建立数据库,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整理治疗血瘀证的中药方剂50首,涉及中药194种,用药总频数为610次。结论核心单味药依次为川芎、当归、黄芪、丹参、乳香、没药、党参、红花、白芍等;治疗血瘀证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等为主要功效的药物为主;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归经以肝、脾、心、肺、肾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并整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自建库至2021年11月3日有关TON的文献,严格按纳入与排除标准抽取方剂,建立中医药治疗TON的处方数据库,并对高频药物及其性味归经进行频次统计,采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和R4.0.5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使用SPSS Statistics 26.0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116首方剂,涉及药物149味,其中使用频率>10%的药物有31味,包括当归、川芎、赤芍、桃仁、柴胡、丹参、红花等;药物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和清热药为主;药性以微寒、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经为主。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常用药物组合有川芎-当归、赤芍-川芎、赤芍-当归等;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归为4大类。结论 中医药治疗TON的药物配伍原则和治疗方法明确,多采用活血化瘀、益气补血、疏肝清热和通络明目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严夏主任医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方法】从广东省中医院门诊系统中收集严夏主任医师在门诊诊治的冠心病患者的有效病例的医案处方资料,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的频数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对处方用药规律进行挖掘。【结果】共纳入处方671首,涉及中药191味,中医证型主要分为8类。痰浊闭阻型常用药有茯苓、陈皮、石菖蒲、法半夏等9味,药性偏温,多为甘味药,主要入脾、胃经;心血瘀阻型常用药有川芎、赤芍、郁金、丹参等9味,无明显药性偏向,多为苦味药,主要入肝经;气滞心胸型常用药为川芎、陈皮、枳壳等5味,药性偏温,多为辛味药,主要入肝、脾经;寒凝心脉型常用药为细辛、桂枝、熟附子3味,药性温热,药味无明显偏向,多入心经;气阴两虚型常用药为五指毛桃、白术、党参等6味,多为平性药,药味多甘味,主要入肺、脾经;心肾阴虚型常用药为白芍、山茱萸肉、金樱子、麦冬等6味,药性偏寒凉,药味无明显偏向,主要入肝、肾经;心肾阳虚型常用药为淫羊藿、杜仲、菟丝子、熟附子4味,无明显药性药味偏向,主要入肝、肾经;肝阳化风型常用药有全蝎、蔓荆子、钩藤3味,无明显药性药味偏向,主要入肝经。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10月收录的中医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文献,按照纳排标准筛选文献,将筛选出的方剂的相关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5),并对所选数据进行频次、性味、归经统计,采用关联分析组方中常见组方规律,采用聚类分析法演化出核心组方。结果 共筛选出73首方剂,其中使用频次居于前3位的中药依次为川芎、葛根、当归,药性多偏温,药味偏辛、甘,归经以肝、脾经为主。分析出常用中药药对26个,挖掘出4组新方。结论 治疗颈源性头痛多用性偏温,味偏辛、甘,入肝、脾经的中药。治疗则以活血化瘀为主,祛风及补虚为辅。  相似文献   

7.
【目的】挖掘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用药规律及其核心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的文献,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挖掘其用药规律,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核心药物的作用机制。【结果】共检索得到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的文献70篇,处方69首,中药155味;药物主要归肝、心、脾经,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多苦、甘、辛。用药频次居前5位的中药分别为柴胡、甘草、白芍、茯苓、郁金,药物关联频次最高的药对是柴胡-白芍。对用药频次居前5位的核心药物柴胡、甘草、白芍、茯苓、郁金进行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核心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柚皮素等,主要作用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白细胞介素6(IL-6)、胱天蛋白酶3(CASP3)等靶点,通过5-羟色胺能突触、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c GMP-PKG等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主要活性成分可分别与核心靶点结合,且具有较好的亲和力。【结论】肿瘤相关性抑郁的中药治疗以疏肝理气、健脾养心为法,中医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中药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用药规律。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电子数据库2000年1月~2021年1月关于中药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相关临床文献,运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对药物处方信息进行描述统计分析;运用IBM SPSS Modeler18.0软件中Apriori算法进行中药关联分析,运用IBM SPSS 22.0软件对高频中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纳入文献67篇,涵盖131味中药,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有酸枣仁、当归、川芎、甘草、茯苓等,药物功效以补虚药、安神药、活血化瘀药为主,药性以寒、平、温性药为主,药味以甘、苦为主,药物归经使用频次较高的为肝、心、脾经;关联分析共得到关联数据33条,核心组合为“酸枣仁-夜交藤”“酸枣仁-远志”“酸枣仁-合欢皮”“当归-柴胡-白芍”等;药物聚类分析得到7个药物聚合组。结论:中医药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以宁心安神为治疗大法,同时根据证型不同选择补益心脾、滋补肝肾、疏肝柔肝、清热化痰、养血活血等治法,这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室性早搏中医证候及用药规律。方法以"室性早搏"作为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2007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10日中医药口服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数据库,应用Frequency法对中医证候、药物功效、性、味、归经分别进行频数统计。结果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61篇,涉及中医证候17种,方剂61首,药物87味。室性早搏的中医证型主要以虚证(53. 62%)和实证(27. 53%)为主;辨证方法主要采用气血津液辨证(59. 42%),辅助以病因辨证(27. 53%)、脏腑辨证(13. 04%); 87味中药中使用频次≥10次的中药共有27种,使用频次前5位中药分别是甘草、丹参、麦冬、酸枣仁、桂枝; 87种中药按功效可分为20种,使用频次最高的是补气药(18. 76%),其次是安神药(16. 66%)、活血化瘀药(11. 11%)、补血药(9. 00%)、补阴药(8. 10%)、理气药(6. 45%),这6类中药的累计频率达70. 12%;药性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温(39. 47%),温、平、寒3类药物累积频率达到98. 13%;药味出现频率排在首位的是甘味(42. 88%),甘、苦、辛3类药物累积频率达到87. 28%。药性归经排在首位的是心经(20. 30%),心经、脾经、肺经、肝经、胃经5类药物累积频率达到78. 39%。结论室性早搏中医证型主要以虚证和实证为主,辨证主要采用气血津液辨证,治疗以补气养阴、养心安神、活血化瘀为基本治则,临床常用补气、安神、活血化瘀、补血、滋阴等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收集自建库至2021年4月发表的关于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相关文献,筛选并建立数据库,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分析用药规律。结果 最终筛选得到386首处方,涉及273味中药,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为主,辅以辛、甘之品,归经以肝、心、脾、肺经为主。用药频次排在前5位的中药为当归、延胡索、甘草、白芍、柴胡,常用药物组合有当归-延胡索、当归-柴胡、红花-桃仁等,挖掘出药物关联规则5条及新处方6首。结论 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补虚与祛瘀并重,从虚、郁、瘀三个角度论治,在活血化瘀药的基础上,加以益气扶正、疏肝泻热之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5软件,探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中文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数据库(VIP)中自1956年至2015年12月所有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构建数据库,使用软件集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73个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处方,确定了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规律,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12个核心组合和6首新处方。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以活血化瘀之品为主,佐以芳香温通、理气化痰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谢作钢教授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谢教授门诊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处方320首,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相关用药数据库,对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归经进行统计,并运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方法对药物之间配伍规律进行数据挖掘。结果:320首处方涉及112味药物,药物频次共5005次,平均每首处方用药15.6味。在高频中药的使用过程中,发现以补虚药和活血药为主,排名前5位分别为枸杞子、女贞子、当归、桃仁、白芍。在药物四气方面以“温”药和“寒”药为主,寒温并用。药味上以甘味和苦味为主。归经方面则以肝经为最,脾经、肾经次之。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药物组合50个,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中药组合为“当归—白芍”。通过聚类分析,得到14个中药的核心组合,7个聚类方。结论:谢教授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从肝肾、气血、经络出发,以补肾强精,聚精养血为根本,并强调疏肝理气,活血通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医内服方剂治疗骨转移癌痛的证治规律,为中医临床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1989年至2019年采用中医内服方剂治疗骨转移癌痛的文献,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文献中证型、治法及处方用药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治疗肥胖的组方用药规律,并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高频药物治疗肥胖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为资料来源。使用Excel 2016,统计学软件R3.5.2,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使用BATMAN-TCM系统对高频药物所含化合物进行检索,获取这些化合物对应靶点,与Genecard数据库中检索obesity相关靶点相映射并取交集,通过STRING 11.0构建PPI网络,对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高频药物治疗肥胖病的核心靶点,通过DAVID 6.8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分析获取高频药物治疗肥胖病的重要通路。[结果]筛选出符合排除与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43篇,其中收录中药组方148首、药物172味。通过分析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得出药物使用频率≥10%的药物共21种,药物关联规则按支持度、置信度、提升度排序各6个药物组合,以及2个聚类药物群和主成分分析中4个主要维度的代表用药。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发现茯苓治疗肥胖病的核心靶点10个以及和肥胖病关系密切的通路20条。[结论]中药治疗肥胖主要从"气虚""痰湿""血瘀"3个方面进行调治。以健脾利湿化痰为主要治则,故用药多以具有益气健脾,燥湿化痰功效的中药为主,辅以具有化瘀消脂作用之泽泻、山楂、丹参、荷叶等。初步验证和预测了高频药物茯苓治疗肥胖的核心靶点和重要通路,为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挖掘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肺心病的中药复方,探究其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肺心病提供依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收录的中药复方专利治疗肺心病数据,将符合筛选标准的专利复方录入Excel 2021 建立数据库,统计涉及中药性味的归经。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0 进行高频中药关联规则分析。利用IBM SPSS Statistic 23.0 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结果:纳入中药复方专利数据80 条,共涉及中药244 味,累计使用939 次。高频中药药性以温、寒为主;药味多见苦、辛;以肝经、心经最常见。支持度较高的关联规则有“五味子- 人参”、“五味子- 麦冬”、“甘草- 川芎”等;核心药物为甘草,五味子,当归等。聚类分析得到6 类有潜在配伍关系的中药;因子分析提取11 个公因子。结论:治疗肺心病应多选甘草、五味子、黄芪、当归、苦杏仁等补虚收涩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等组方,坚持从痰瘀同治,气血共调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正>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一种不以自杀为目的的反复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包括割伤、烧伤、咬伤、抓伤等多种形式[1]。非自杀性自伤是青少年时期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类疾病,在全球青少年中的患病率高达17%[2-3]。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者高达44.8%,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饭后胸痹心痛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心痹同治、益气通脉、健脾益气、通利血脉;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5.2% ,单用西药总有效率有81.0 % ,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X2 = 5.83 ,P< 0.05) ;结论 饭后胸痹心痛发作, 或腹胀便溏消化不良与心绞痛同时并见,此为脾虚子盗母气,通过心脾兼顾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ET-1)的关系,为中医辨证客观化提供依据。方法对10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参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证候要素提取,并测定IL-6、ET-1水平,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证型分布以本虚标实证居多;证候分布中气虚、痰浊、血瘀三型所占比例较大,关系为血瘀〉痰浊〉气虚;实证较虚实夹杂证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夹痰夹瘀证较夹痰证和夹瘀证ET-1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以本虚标实证居多,冠心病心绞痛的基本证候是血瘀、痰浊、气虚;IL-6、ET-1与中医证型分布具有相关性,两者均能作为辨证的客观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的中医证治规律。方法全面收集心力衰竭的中医古籍医案文献,分别建立症状、用药数据库,运用统计软件分别进行症状及用药频数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结果收集到符合标准的医案文献334篇。心衰患者临床常见中医症状:喘息不得卧、胸闷、气短、心悸等;舌象:舌淡红、苔薄白、舌胖大、苔白腻等;脉象:脉沉细无力、脉迟缓、脉结代、脉涩等;症状因子分析得出心气亏虚、心阴不足、心阳不振等病机变化;心衰的症状聚类为心气亏虚、心阴不足、心阳不振等;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相符合。临床常用中药频次为人参、附子、茯苓、桂枝、生白术等;药物种类频次为补气药、温阳药、利水药等;通过对高频次用药的因子和聚类分析,可以得出与归类频数统计相同结论,心衰患者临床常用药物为补气药、温阳药、利水药、化痰药、养阴药、活血化瘀药。结论心阳不振、气阴两虚、痰浊水饮内停、瘀血内阻为心力衰竭的基本证型,温振心阳、益气养阴、化痰利水、活血化瘀为心力衰竭的基本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探讨活血化瘀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收集活血化瘀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文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进行相关数据挖掘.结果共筛选出155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