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哮喘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哮喘病人及其家庭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哮喘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病人施行一般护理,实验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随访3年后观察其防治效果.[结果]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病人及家属的测试成绩、处理哮喘发作的能力及临床疗效均明显增高.[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提高了哮喘病人疗效和生活质量,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家庭成员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病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影响。[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式,选取新乡医学院临近社区确诊为高血压的病人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按常规进行一般的综合健康教育,实验组(38例)在综合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按照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指导;时间均为6个月,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高血压相关知、信、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问卷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适用于高血压病人及其家庭,健康教育效果优于一般的综合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病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影响。[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式,选取新乡医学院临近社区确诊为高血压的病人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按常规进行一般的综合健康教育,实验组(38例)在综合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按照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指导;时间均为6个月,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高血压相关知、信、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问卷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适用于高血压病人及其家庭,健康教育效果优于一般的综合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模式在社区高血压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管辖社区内的174例高血压病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干预12个月后对照分析两组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遵医行为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和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压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病病人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模式,能显著提高病人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遵医行为及血压控制达标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中风偏瘫病人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中风偏瘫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康复护理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病人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分值升高更明显(P0.05);干预组依从率(68.88%)高于对照组(4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应用于中风偏瘫病人康复训练中,能有效提高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冯秀玲  萧碧婷 《全科护理》2016,(17):1744-1746
[目的]研究以家庭为单位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对脑梗死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梗死病人遵循随机平等原则按照1∶1比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以家庭为单位的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病人康复Barthel指数、Fugl-Meyer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护理后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1个月后康复Barthel指数、Fugl-Meyer积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基于家庭的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应用于脑梗死病人,可促进病人肢体、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朱丽辉  李凤辉  祝益民 《护理研究》2013,(23):2512-2514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模式对儿科病房护理管理的影响。[方法]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选择消化内科病房作为观察组,按FCC模式实施护理;呼吸内科病房作为对照组,按功能制护理模式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患儿家属、病房医师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质量检查月平均总分、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医师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提升了病人家属和医师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吴杰 《全科护理》2020,18(17):2121-2124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小儿眼科全身麻醉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3月200例全身麻醉眼科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采取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患儿使用PSAS焦虑评分量表,家长使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术前焦虑情况,患儿术后躁动、流泪、抓挠术眼发生情况以及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术后躁动、流泪、抓挠术眼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前患儿及家属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和家属对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较高。[结论]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能有效取得家属配合,缓解家属和患儿焦虑,减少患儿术后躁动、流泪、抓挠术眼等,取得较高的全身麻醉手术围术期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病人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就诊的60例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一般的门诊服务,进行常规的用药指导及预约门诊。研究组除给予一般的门诊服务方式外,进行家庭护理干预,采取面谈、电话等形式与病人及家属进行心理沟通。8周后按我国现行4级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儿治疗8周时,显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家庭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治疗效果,是药物治疗手段以外的重要辅助治疗措施,对病儿及家属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邹淑珍 《全科护理》2016,(30):3165-3166
[目的]探讨并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家庭氧疗护理模式。[方法]选取本市三级医院呼吸内科住院67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病人的护理需求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构建切实可行有效的护理模式。[结果]COPD家庭氧疗病人对医院、社区和家庭都有不同程度的护理需求。[结论]医院-社区-家庭无缝对接的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满足病人的护理需求,提高家庭氧疗效果,是目前COPD家庭养疗病人较为理想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12.
13.
正确应用护理模式和护理理论指导护理实践(2)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雁 《上海护理》2007,7(5):5-6
4理解西方护理模式/理论过程中存在的难点护理学科常用的模式/理论大多来自于西方社会,在进行护理理论的教学中发现,无论是阅读原文还是翻译为中文的理论,往往会感到文字上生涩,某些概念比较生僻,对照原版文字还会发现翻译上的不一致性,这些都成为我国护理人员理解西方护理理论的障碍。现举几个实例:①Roy在其适应模式中认为相关刺激(contextual stimuli)和固有刺激(residual stim-uli)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刺激,必须在二级评估时加以区分。而这两类刺激的区分往往是理解该理论的难点之一,更容易理解与更容易应用的方式是根据刺激的来源评估患…  相似文献   

14.
整体护理病区直接、间接护理时间的测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进行整体护理病区护理人员工时的测定,了解临床护士工作时间消耗情况.方法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从内科、外科、干部病区及其他科中抽取30例病人,用单盲法对其每日的护理干预及各班次内容在调查表中予以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每位病人白斑平均的直接护理时间为88.4min,占58.08%.结论护理部有效的管理、相关部门及时的协调,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从效益角度出发寻求管理途径,以尽可能减少护理人员的间接护理时间,增加直接护理时间,是缓解护理人员短缺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43例实施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手术室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以及血压、心率、护理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以及术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以及术后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时血压以及心率较对照组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其满意度93.01%(133/143)明显优于对照组40.00%(40/100)(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降低患者不良心理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护理查房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通过评价责任护士汇报病历、患者评估、措施实施、健康教育能力、组织讨论问题、效果评价、终末质量监控的过程,量化评定责任护士对病情掌握程度、能否正确确立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是否到位等评价护理查房的效果。结果责任护士进行护理查房后对病情掌握程度、护理诊断的准确率、护理措施的可行性、实效性明显优于查房前(P〈0.001)。查房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查房前(P〈0.05)。结论责任护士以护理程序组织查房,提高了护士分析护理问题、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王美瑛  徐梅英  张晶  李清华  姚菁波 《护理研究》2008,22(36):3362-3362
分级护理制度是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是确定临床护理人员编制,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的重要依据[1],也是确定护理服务的收费标准,是检验护理工作能否诚信服务于病人的试金石.规范落实分级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