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在鼻内镜引导下认真寻找35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出血点,行电凝止血加选择性鼻腔填塞,其中30例在鼻腔黏膜局部麻醉下进行,3例在全身麻醉下完成。结果:1次治愈33例,2次治愈2例。皆未出现并发症,无不能耐受手术者。结论:鼻内镜下可准确寻找出血点。能有效治疗顽固性鼻出血。  相似文献   

2.
武警官兵鼻出血113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德静  刘翠莲 《武警医学》2004,15(11):865-866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多发病之一,虽然出血量及出血频率各不相同,但都会对病人的心理造成压力从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武警部队任务繁重,鼻出血常引起非战斗减员,影响部队的战斗力。近年来,我科共收治武警部队官兵鼻出血病例113例,现就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希望为基层医院提供参考,以期减少部队官兵鼻出血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治疗的顽固性鼻出血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填塞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缩短,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鼻内窥镜下电凝止血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疗效优于传统填塞治疗方法,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高频电凝止血治疗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2例鼻出血患者在鼻内窥镜引导下行高频电凝止血治疗。结果 62例中1次治愈55例(占88.7%),2次治愈5例(8.1%),3次以上治愈2例(3.2%)。结论经鼻内窥镜下高频电凝治疗鼻出血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基层医院每年都有很多鼻出血患者就诊于门诊。鼻出血的部位较多,临床采用的止血方法也较多。自2004~2011年,在6年多时间内,我院在接诊鼻出血患者当中,收治单纯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黎氏区(Little)的37例青壮年患者,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均  相似文献   

6.
难治性鼻出血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难治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及检查治疗方法.方法:对62例经2次以上常规填塞未能止血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部位依次为:下鼻道后段、嗅裂区、中鼻道后段、鼻中隔后缘、鼻咽静脉丛.62例患者中51例1次填塞成功,10例经2次填塞,1例填塞无效,后经动脉造影血管栓塞治疗.随诊1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详细的纤维鼻咽镜或鼻内镜检查对探察鼻腔深部出血具有重要意义,是止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8.
9.
鼻腔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现将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3例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及威胁生命的鼻出血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策略.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至2008年期间59例难治性及威胁生命的鼻出血患者资料,经常规后鼻腔填塞、药物治疗等措施无效后,在DSA下明确出血靶动脉后选择适当栓塞材料栓塞出血靶动脉,随访1~30天,观察栓塞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59例鼻出血患者除1例因主动脉及左颈总动脉非常迂曲,导管无法进入,未行栓塞;1例因失血性休克在造影中死亡而未行栓塞;1例颈内动脉段巨大假性动脉瘤结合外科手术外;余56例均成功完成血管内栓塞治疗,技术成功率为94.9%(56/59),37例栓塞后活动性出血停止,18例栓塞术后1周内仍有少量出血,后结合内科治疗,出血停止,栓塞有效率98.2%(55/56),1例栓塞后1个月再次出血,第二次栓塞后随访1个月未复发.29例栓塞后无并发症出现,23例术后出现头痛,低热,颌面部麻木、张口受限等轻度并发症,1例术后头痛剧烈、头面部数处表皮坏死,3例术后出现脑栓塞导致相应肢体偏瘫.结论 对于难治性及威胁生命鼻出血,血管内栓塞目前已成为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栓塞后可能出现栓塞后综合征及局部缺血症状,严重者可有局部坏死出现,最严重者可有颈内系统的误栓,导致脑栓塞.因此根据原发病因制定适当治疗方案、术中超选择插管、合理选择栓塞剂及栓塞方法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严重创伤性鼻出血的急诊救治经验。方法 对 1987~ 2 0 0 1年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性鼻出血 3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经鼻腔或前后鼻孔填塞止血或出血减少 ,对损伤血管较大或经反复填塞止血无效者 ,采用血管结扎或栓塞术等止血措施。结果 本组病例均达到止血目的 ,但仍因严重颅脑伤或颈、胸、腹等合并伤死亡 4 2例 (12 .5 % )。结论 创伤性鼻出血是一种复杂的危急重症 ,首诊医师应具备综合的急诊救治能力 ,各科需密切配合 ,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应用鼻中隔粘膜下减张放射状切除整复术,对20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了单纯方形软骨部偏曲和合并骨部偏曲切除整复术。术后1周182例(91%)鼻中隔平直,196例(98%)通气改善。术后2月随访106例,其中103例(97%)鼻中隔平直,全部通气良好。随访1年82例,其中80例(98%)鼻中隔平直,全部通气良好。各期随访病例均无鼻中隔穿孔和鞍鼻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2年5月~2013年5月耳鼻喉科采用鼻内镜治疗的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未在鼻内镜下治疗的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结果鼻内镜患者138例,治疗有效率69.6%,对照组患者105例,治疗有效率51.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好,微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在治疗顽固性鼻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1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均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将导管插入患侧上颌动脉或超选择至出血动脉,采用明胶海绵或聚乙烯(PVA)颗粒行栓塞治疗术。结果41例患者,39例1次栓塞治愈,其余2例于术后第2天发生再出血,经再次介入治疗,治愈。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对于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粱  胡晓艳 《西南军医》2011,13(6):982-983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窥镜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2例鼻内窥镜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2例患者均获得完全治愈,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汝娜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0):1070-1071
目的 介绍双腔气囊导尿管在鼻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对我院2003 ~ 2010年接受双腔气囊导尿管后鼻孔填塞治疗的96例鼻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96例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100%.1例因导尿管压迫前鼻孔致前鼻孔狭窄,其余均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双腔气囊导尿管后鼻孔填塞,是治疗鼻出血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操作中注意细节,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技术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的优缺点 ,改进鼻腔填塞材料。方法  1995年以来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 390例 ,其中单纯鼻中隔偏曲 2 6 8例 ,鼻中隔偏曲合并鼻窦炎、鼻息肉 12 2例 ,单纯鼻中隔切除术后填塞硅胶套 +海绵 ,其余填塞凡士林纱条。结果  390例均取得满意的鼻腔通气效果 ,无一例发生鼻中隔穿孔、血肿等手术并发症。结论 与传统的Killian手术相比较 ,鼻内窥镜技术属于亚显微手术 ,具有操作精细、灵活简便、损伤小、出血少、安全、切口无须缝合等特点 ,改进了的术后鼻腔填塞物 ,明显优于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18.
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急诊栓塞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急症栓塞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口鼻腔大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5例鼻咽癌放疗后口鼻腔大出血患者,经后鼻腔填塞、药物治疗等措施无效,在出血1~4 h后行颈内、颈外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 ,选用明胶海绵、不锈钢圈栓塞出血责任动脉.结果 15例患者均在1.5 h内完成栓塞治疗,成功率100%(15/15),栓塞后出血停止,有效率100%(15/15).术后发生轻度面瘫2例,患侧面部疼痛1例,均在术后1周左右自行缓解、消失,无严重的栓塞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导管动脉急症栓塞是救治鼻咽癌放疗后口鼻腔大出血的一种有效、安全、简便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手术治疗原则。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2月本院的25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真菌性上颌窦炎18例,真菌性蝶窦炎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5例中23例一次性治愈,随访1~6年无复发,1例非侵袭性真菌性蝶窦炎和1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筛窦炎分别于术后3月和1年后复发,经再次手术后完全治愈。结论对有深部头痛或一侧头痛患者伴有回吸性血痰等症状的鼻窦炎患者应进行详细的鼻内窥镜检查和鼻窦CT检查,手术中尽量扩大病变的蝶窦开口和上颌窦开口,手术后定期冲洗窦腔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