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特点。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16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与98例正常对照者的睡眠状况进行测评分析,同时采用Barthel指数(BI)与NIHSS分别评价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脑卒中组睡眠障碍发生率、PSQI总分以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脑卒中组男性睡眠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女性(P0.05),正常对照组男性及女性睡眠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卒中组女性睡眠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脑卒中组年龄50岁患者的PSQI总分显著高于脑卒中组50~59岁、60~69岁、≥70岁的患者及对照组各年龄段患者(均P0.01)。与无睡眠障碍患者比较,脑卒中组睡眠障碍患者的BI显著降低,NIHSS评分显著升高(均P0.001)。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更易伴发睡眠障碍,在年龄50岁伴神经功能缺损的女性患者中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异质性。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16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与98例正常对照者的睡眠状况进行测评分析,同时采用 Barthel 指数(BI)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别评价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脑卒中组睡眠障碍发生率(45.83%)明显高于对照组(16.32%%)(P 〈0.001);脑卒中组 PSQI 总分以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五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年龄〈50岁脑卒中组 PSQI 总分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与年龄、性别、Barthel 指数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存在显著的睡眠障碍,年龄〈50岁伴神经功能缺损的女性脑卒中患者更明显,而且不同脑卒中患者 PSQI 各因子方面存在明显的临床异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发病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以我院2013-01—2015-01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60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2组人员睡眠状况进行评价,统计2组睡眠障碍发生率,同时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PSQI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睡眠障碍发生率4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卒中伴睡眠障碍患者以白天睡眠6h以上(52.17%)、夜间不寐(30.43%)为主要症状,以大脑皮质下卒中为最常见发生部位。急性脑卒中伴睡眠障碍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18±1.32)分,显著低于不伴睡眠障碍患者的(17.19±3.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障碍治疗总有效率93.48%。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相对正常人群易发生睡眠障碍,症状为白天嗜睡、夜间不寐等,且大脑皮层下卒中易出现睡眠障碍。另外给予药物联合心理辅导干预能显著改善睡眠障碍症状,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4.
90例急性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心理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在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1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脑血管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干预,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睡眠图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多导睡眠图各睡眠参数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睡眠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治疗是改善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患者合并睡眠障碍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脑血管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发病率为(100~300)/10万,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存活者中50%~70%病人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治疗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半暗带区脑细胞功能的改善。脑卒中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多合并睡眠呼吸障碍或咽喉部肌肉松弛,常易并发低氧血症而加重病情或影响功能的恢复。因而除积极治疗外,严密的病情观察和及时恰当的护理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特点。方法选择首次发作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1例(脑梗死组),以本院非脑梗死患者86例为对照,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进行睡眠量表评估,并行多导睡眠监测,观察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SE),第一、二、三及四期睡眠(S1、S2、S3及S4,S3+S4为深睡眠时间)、快速眼动睡眠时间(REM)、觉醒期时间(WASO)、睡眠潜伏期时间(SL)及快动眼睡眠潜伏期(RL)等情况。S1、S2、S3+S4、REM及WASO分别记录为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数。分析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病率及特点,并比较脑梗死患者中,不同性别患者,不同大脑半球梗死患者,前、后循环梗死患者,以及丘脑和其他非丘脑部位梗死患者睡眠障碍情况。结果 (1)脑梗死组睡眠障碍的发生率〔77.23%(78/101)〕高于对照组〔27.91%(24/86);t=6.31,P=0.00〕。脑梗死组睡眠呼吸紊乱比例〔65.35%(66/101)〕高于对照组〔11.62%(10/86);t=36.50,P=0.00〕。(2)脑梗死组患者TST为(31.07±91.33)min,S1为(14.70±14.59)%,S3+S4为(10.30±7.30)%,PSQI为(9.10±4.80),均少于对照组〔分别为TST(421.00±100.70)min、S1(24.07±19.12)%、S3+S4(11.40±6.70)%、PSQI(14.70±5.90),均P0.05〕;脑梗死组WASO为(19.55±22.96)%,ESS为(6.30±5.20),REM为(59.51±49.31)%,SL(46.80±34.60)min,RL为(136.00±87.30)min,均多于对照组〔分别为WASO(6.92±14.05)%、ESS(1.00±1.60)、REM(38.39±52.02)%,SL(31.30±30.60)min,RL(114.00±75.30)min,均P0.05〕。(3)女性患者TST为(262.50±87.00)min,REM为(11.90±12.07)%,SL为(11.00±5.30)min,均少于男性〔分别为TST(328.00±104.80)min、REM(13.60±10.06)%、SL(35.00±11.20)min,均P0.05〕;女性患者S1为(15.70±13.70)%,RL(83.00±12.60)min,均多于男性〔分别为S1(7.90±9.30)%和RL(22.00±7.90)%,均P0.01〕。(4)左侧半球梗死者S1为(16.80±16.44)%,ESS为(7.41±6.50),均多于右侧半球梗死者〔分别为S1(10.29±9.39)%、ESS(4.85±4.09),均P0.05〕。(5)前循环梗死组患者S3+S4、REM〔分别为(17.36±14.57)%、(9.22±1.68)%〕亦均较后循环梗死组〔分别为(32.11±17.89)%、(16.36±13.66)%〕减少(均P0.05)。(6)丘脑组S2〔(32.56±18.70)%〕、SL〔(10.30±4.98)min〕均低于非丘脑梗死组〔分别为(40.39±13.94)%和(23.76±10.73)min〕,丘脑组S3+S4〔(46.03±27.01)%〕高于非丘脑组〔(41.25±17.61)%〕(均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高,可出现多种类型的睡眠障碍及睡眠结构紊乱,且不同性别、不同梗死部位患者睡眠障碍情况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常合并大小便障碍,在临床工作中部分医生认识不足,如处理不当会加重病情,影响康复,甚至危及生命.现将个人临床工作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SCI-90症状自评量表,对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进行调查,分睡眠正常组和睡眠障碍两组,结果显示,睡眠正常组的焦虑、躯体化2个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有显性差异;睡眠障碍组的抑郁、焦虑、躯体化、敌对和精神病性等5个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有显性差异;睡眠障碍组的抑郁、躯体化、敌对、精神病性等4个因子分均高于睡眠正常组,有显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患者的睡眠障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526例脑卒中急性期住院病人,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调查。结果在526例脑卒中患者中,睡眠障碍患者(PSQI总分>7分者)341例(64.8%)。睡眠障碍患者与非睡眠障碍患者在性别、年龄、SCL-90、NDS和ADL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睡眠障碍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精神状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脑卒中的部位及病变范围大小密切相关。结论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要改善脑卒中后的睡眠障碍,除了防止脑卒中外,还需要患者自身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改善睡眠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睡眠呼吸障碍与脑卒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睡眠呼吸障碍(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SDB)和脑卒中都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临床问题,两者均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最近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大量证据表明,睡眠呼吸障碍是脑卒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睡眠呼吸障碍导致血液凝固性的增高和血液动力学改变进而引起脑灌注的降低。睡眠呼吸障碍引起的血压增高也可以间接增加患脑卒中的危险。短暂性脑供血不足和脑卒中患者中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与卒中的严重程度及呼吸紊乱指数有密切的相关。卒中的严重程度和夜间的最低血氧饱和度可以预测卒中的康复程度。较长的呼吸事件可以增加死亡的危险,上气道梗阻是导致卒中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应该对短暂性脑供血不足和脑卒中患者进行睡眠呼吸暂停事件的筛查。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合并睡眠呼吸暂停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疾病,睡眠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这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身心健康,并且可能诱发高血压和卒中复发等危险。本文就脑卒中患者常见睡眠障碍类型如失眠、睡眠相关呼吸障碍、昼夜节律紊乱、睡眠相关运动障碍的概念、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2.
13.
睡眠占人生1/3的时间,是维持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生理过程,良好的睡眠是高质量的生活及完成各种社会活动的基础,常见的障睡眠障碍性疾病有失眠症、睡眠的发动与维持困难、白天过度睡眠、24h睡眠-觉醒周期紊乱、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发作性睡病、Kleine-Leyin综合征、睡眠中的异常活动或行为、梦游、夜惊及夜尿症。脑卒中后患者常出现失眠、嗜睡、睡眠颠倒等症状,部分患者夜间入睡后常伴精神症状等,直接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1]。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本文拟开展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发生机制以及对目前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多种治疗方法的综合研究,为临床诊治此类疾病提供一定的参考,现结合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是致残、致死主要的原因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脑卒中给医疗经费带来的挑战与日俱增。近年来,睡眠障碍的国内外研究呈上升趋势,其作为卒中的发病因素及机制也逐渐被认识。目前,呼吸相关性睡眠障碍尤其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被认为是卒中的独立风险因素,其卒中风险估计增加1倍,而对其他形式的睡眠障碍是否会增加卒中的风险研究较少。本文就睡眠障碍对脑卒中影响的研究做一综述,概括呼吸性与非呼吸性睡眠相关疾病对脑卒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研究组51例,两组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对照组应用心理干预,研究组应用生物反馈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睡眠质量及...  相似文献   

16.
卒中后睡眠障碍发生率高,不仅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还增加血压升高和卒中复发的风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丘脑在睡眠和觉醒的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丘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表现形式多样,这可能与炎性反应、神经递质分泌的改变及环路的破坏有关。因此,对丘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早期识别及干预能使患者明显受益。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患者发生睡眠障碍比较常见,睡眠障碍与患者心理、躯体疾病及病房环境、医护人员等有关,因此加强心理护理,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合理安排护理措施,做好早晚问护理,减轻不适,增进舒适,是预防和护理睡眠障碍,改善睡眠质量的关健。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患者发生睡眠障碍比较常见 ,睡眠障碍与患者心理、躯体疾病及病房环境、医护人员等有关 ,因此加强心理护理 ,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合理安排护理措施 ,做好早晚间护理 ,减轻不适 ,增进舒适 ,是预防和护理睡眠障碍 ,改善睡眠质量的关健。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 2 0 0 3年 1~ 3月的住院患者 164例 ,意识障碍者除外 ,其中男 68例 ,女 96例 ,年龄 3 8~ 76岁。脑出血 60例 ,脑梗死 10 4例。脑出血患者发生睡眠障碍 44例 ,占总数的 73 3 %。脑梗死患者发生睡眠障碍 65例 ,占总数的 62 5 %。经治疗护理后 ,160例患者睡眠…  相似文献   

19.
癫痫患者的睡眠障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的睡眠障碍。方法:对10例有睡眠障碍主诉的癫痫病人进行夜间多导生理描记仪(PSG)测试,所有病人均在抗痫药物治疗前进行检查。结果:本组病人的PSG测试睡眠效率减低,多显示浅睡期延长;2例病人的夜间睡眠障碍与睡眠中周期性肢体活动增多有关;2例与夜间鼾声有关;但均未见呼吸暂停或呼吸不足表现。结论:癫痫患者可伴随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这可能与睡眠中周期性肢体活动,夜间打鼾,痫样放电或抗痫  相似文献   

20.
躁狂症患者在发病期间常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现对其睡眠障碍的有关因素作一初步研究,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系1995~1998年期间连续住入我院的躁狂症患者100例,皆符合CCMD-2-R的诊断标准。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18~65岁,平均(41.6±28.6)岁。病程3月~4年。所有患者入院时皆有睡眠障碍,每晚睡眠时间0~3小时。2 结果经治疗后睡眠均有改善,睡眠开始改善时间氯丙嗪为3天(约400mg/d);碳酸锂为5天(约1.25/d);氟哌啶醇针剂为2天(约40mg/d);合用氯丙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