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八年制医学教育是中国医学教育的最高层次,目前正处于试行阶段。八年制培养的医学生应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但由于八年制学生时间短、任务重,对其临床实践能力的系统性培养有一定难度。通过对第二军医大学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基础和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探讨,期望能对八年制医学教育学制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八年制高等医学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建立的培养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新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医学博士学位的少数高层次医学人才.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教育体制、科研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存在着重教学轻科研,教学和科研相脱离的现象,对八年制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还不够正规.在八年制科研能力的培养模式上,采用了授课、实验室见习、临床与科研相结合、CBL教学法的系统训练.有效地提高了八年制医学生从临床提出科研问题的能力,系统的培养了八年制医学生的科研素质.  相似文献   

3.
八年制医学生代表了我国目前医学教育水平的最高层次。然而目前培养模式中存在重基础轻临床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是八年制临床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结合相关教学培养要求,选取第四军医大学2010级八年制医学生,以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显微外科技术为教学内容,进行相关课程的培训和手术操作训练,并对教学效果及经验进行总结,由此探索提高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可行方案.并为深化八年制医学生外科学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临床和科研人才。通过建立八年制医学生法医兴趣小组,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弥补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实现八年制医学教育与法医学教学改革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八年制医学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临床医学专门人才。培养八年制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对其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挑战至关重要。在基础医学阶段,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科研训练,提高八年制医学生的科研素养、创新思维和转化医学科学研究能力,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文章为保证临床医学八年制内科学教学目标实现,建立适应八年制医学生的内科学考核评估体系,以此检验八年制医学生的三基水平、临床技能、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培养一代高综合素质的医学生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八年制医学生产科见习教学的重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在见习中提出SP问诊及PBL病例分析教学的具体方案。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对八年制医学生病史采集能力和诊疗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八年制医学教育是我国为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而创建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针对八年制医学生的特点,在八年制医学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见习带教过程中,采用CBL结合PBL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其临床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浅析八年制医学生临床见习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年制医学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的新起点,临床见习是医学生由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的重要转折。笔者结合八年制医学生自身特点及培养目标,通过构建合理的医患沟通能力培训体系以及在临床见习具体教学环节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于全面提高八年制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高潜质、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使八年制医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大学物理学基础知识,培养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本文分析了八年制医学生大学物理学课程的学习现状,通过课下与学生积极交流及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信息,针对八年制医学生的特点,提出并实践若干教学改革措施,如以医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向学生介绍大学物理学的基本思想、规律和方法;优化面向医学生的大学物理学教材;改革考试方法等。教改的实施激发了八年制医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使学生们意识到物理学与医学是紧密相连的,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充分了解山东省某医学院校医学生医学职业精神现状,为医学生医学精神培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自拟的《医学职业精神调查问卷》,对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的1200名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使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一至四年级医学生医学职业精神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0.6101、0.6306、0.6363、0.6180,即三年级医学生医学职业精神现状最好,二年级次之,一年级最差。结论:医学生医学职业精神状况表现不稳定,其医学职业精神的建设有反复现象,医学院校应正视其现状以及发展规律,合理配备师资及实训资源,加强医学生医学职业精神的教育与培养。  相似文献   

12.
Review of the teaching of medical ethics in London medical schools.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 study examined the influence of the Pond Report on the teaching of medical ethics in the London medical schools. A questionnaire was given to both medical students and college officers. All medical colleges reported that ethics was included in the curriculum. However, from students' replies, it seems that attendance of optional courses is low and that not all current final year medical students have had any formal teaching in medical ethics. Stronger guidelines are necessary to ensure appropriate ethical training in London medical schools.  相似文献   

13.
Many aspects of Primary Health Care call for a complete revision of approach, emphasis and mental attitudes in medical education. This appears to be a pre-requisite for the promotion of total health involving all elements (i.e. favourable biological, social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 i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general health status of the community. However, the training of medical students is still, in the main, hospital based, with a relatively insignificant clinical exposure in the community setting. Consequently, medical students have been ill-equipped by the training institutions to appreciate the necessary comprehensive health role they would be expected to perform, especially in relation to Primary Health Care, on their eventual return to the community as medical practitioners. An assessment of the attitude and response of a group of final year medical students to the traditional basic medical and clinical disciplines revealed important deficiencies which are discussed: Suggestions are proffered for wider adoption of a community based training programme.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研究生实用型医学英语教学方法,全面培养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方法 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13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为教学对象,开展为期3年的阶梯式英语培训,第1年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医学专业英语词汇,第2年培训学生应用英语的交流能力,第3年实施临床医学英语情景模拟教学,从而全面并循序渐进地提高研究生的专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结果 初步建立了以医疗实践为导向的研究生实用型医学英语教学方法,参与培训的研究生在医学英语应用能力上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 实用型医学英语教学方法明显提高了研究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得到了研究生的肯定.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实用型医学英语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研究生实用型医学英语教学方法,全面培养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方法 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13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为教学对象,开展为期3年的阶梯式英语培训,第1年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医学专业英语词汇,第2年培训学生应用英语的交流能力,第3年实施临床医学英语情景模拟教学,从而全面并循序渐进地提高研究生的专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结果 初步建立了以医疗实践为导向的研究生实用型医学英语教学方法,参与培训的研究生在医学英语应用能力上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 实用型医学英语教学方法明显提高了研究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得到了研究生的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利用标准化病人培训医学生临床沟通技巧的效果。方法将46名实习学员随机分为2组,一组在利用SP进行临床技能培训中增加医患沟通技巧的内容,另一组只利用SP进行临床技能培训;分别在培训前后6个月由SP对两组学员的医患沟通技能作出评估。结果实验组学员的医患沟通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增强。结论利用SP对医学生进行医患沟通技巧培训,可明显提高其医患沟通能力,增强其临床综合技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规范化的培训,来提高其演讲技能,以培养一批医疗、科研、教学兼备的青年医学影像人才。方法对我科室的在读及已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进行为期三年的培训模式的探索,评价每一个阶段的培训效果及三年前后的对比。结栗经过三年的培训,硕士研究生的演讲技能逐步提高,演讲质量考评分数逐年上升,从平均72.79分上升到85.68分。并多次在国内外大会中发言,取得优异成绩。结论经过新体系的系统培训,各硕士研究生在顺利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又增加了教学能力的培养,使其医疗、科研及教学能力得到了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临床思维能力培训的认知情况,探讨临床思维能力培训的基本与必备条件。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2011至2013年在龙岩市3所三级医院实习的189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其临床思维能力培训的认知情况进行实习前、后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临床思维能力培训的认知、对临床思维基本条件和必备条件的认知,比较实习前后医学生的认知情况。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医学生实习前对临床思维能力培训的认知不足,仅16.93%(32/189)的学生认为非常需要;实习后认为非常需要培训的学生比例提高到55.03%(104/189),无学生认为绝对不需要培训;实习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临床思维能力培训基本条件中“定期教学查房、临床教学讲座、医疗纠纷防范”几方面认知情况实习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必备条件中“医患沟通技巧、专科会诊查体、疑难病例讨论”几方面认知情况学生实习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对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有重要意义,实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当前医院在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训中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培训系统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机能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与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作者以在校七年制医学生的身份调查发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现行的机能实验教学体系(包括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的实验)虽然在训练七年制医学生科研能力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与尝试,但仍然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尚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此,作者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会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思考,并设想建立一种“组织课外科研小组,开放机能实验室”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探索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0.
八年制新概念CBL课程模式的构建与应用初探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针对八年制医学生的培养目标,构建了新概念CBL课程模式并用于八年制临床教学中。新概念CBL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生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临床思维,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