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生物学特征与临床病理及生存率的相关性,探讨这些生物学特征在临床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女性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324例患者的ER、PR、CerbB-2、Ki-67的表达状况,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如病理类型和组织学分级等因素相结合进行比较,并结合随访资料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生物学指标中,乳腺癌组织分级与CerbB-2、Ki-67阳性表达正相关(P=0.0498,P=0.0404);pTNM分期与CerbB-2、Ki-67阳性表达正相关。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ER、PR、CerbB-2和Ki-67阳性表达是乳腺癌复发的影响因素,而CerbB-2阳性表达对总生存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CerbB-2、Ki-67阳性表达是影响乳腺癌复发的独立因素,而CerbB-2、Ki-67阳性表达是影响生存期的独立因素。结论CerbB-2、Ki-67指标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相关,CerbB-2、Ki-67阳性表达和乳腺癌pTNM分期相关。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有ER、PR、CerbB-2、Ki-67,其中CerbB-2、Ki-67阳性表达是预后不良的指标,ER、PR阳性表达是预后良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15):1152-1156
目的:探讨化生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2013年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收治的73例化生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预后及预后因素。结果:73例患者,纯上皮型41例,上皮-间质混合型32例,中位肿瘤大小为4.6 cm,58.8%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84.9%TNM分期Ⅱ期以上,Ki-67过表达占60.2%。中位随访时间59个月,76.7%患者发生复发或转移,中位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分别为59.7个月和43.9个月,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45.2%和30.1%。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和放疗影响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P<0.05),Ki-67影响总生存期(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大小、淋巴结和放疗影响预后(P<0.05),而病理学分型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化生性乳腺癌是少见的恶性肿瘤,其肿瘤较大、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分期晚、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高;治疗遵循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原则,但预后差;肿瘤大小、淋巴结和放疗影响预后;Ki-67的过表达可作为化生性乳腺癌的潜在的诊断、指导治疗、预后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46例乳腺癌临床病理特性对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1999~2001年有确切随访资料的246例乳腺癌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与Cox回归模型评估各因素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组246例乳腺癌病例5年总体生存率为79.02%,使用SPASS软件进行Pro 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与绝经状况、肿瘤大小复发情况、腋窝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均显著相关而与PR、ER、病理类型和年龄无明显关系。单因素分析淋巴结状态和复发情况是乳腺癌患者独立危险因素,且多因素分析淋巴结状态和复发情况是女性乳腺癌患者最明显的预后协同危险因素。结论患者绝经状况、肿瘤大小、复发情况、腋窝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的不同水平5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淋巴结转移和复发情况不仅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更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联合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超声图像特征与其分子生物学指标——人类上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和Ki-67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107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石蜡切片资料,分析超声声像图特征与CerbB-2和Ki-67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erB-2阳性表达率为73.83%(79/107),Ki-67阳性表达率为81.21%(87/107),两者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264,P=0.001)。乳腺癌边界、直径、形状、肿瘤纵横比>1、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肿块内微小钙化和血流分级2~3级与乳腺癌CerB-2表达有关联(P<0.05)。肿瘤纵横比>1、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肿块内微小钙化和血流分级2~3级与乳腺癌Ki-67表达有关联(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乳腺癌患者预后独立影响因素包括CerB-2蛋白(⧻)表达(P=0.002)、Ki-67蛋白(⧻)表达(P=0.006)、血流分级2~3级(P=0.036)、后方回声衰减(P=0.001)和肿瘤纵横比>1(P=0.002)。结论:乳腺癌超声图像的某些表现与乳腺癌组织中CerbB-2和Ki-67阳性表达有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Ki-67、P53及CA153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涿州市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68例,根据其是否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分为淋巴结转移组(116例)和淋巴结无转移组(52例),检测各组Ki-67、P53及CA153表达情况。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肿瘤直径、Ki-67、P53及CA153阳性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年龄、BMI、是否绝经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OR=2.307,95% CI:1.485~5.452)、肿瘤直径(OR=1.725,95% CI:1.118~2.974)、Ki-67(OR=3.320,95% CI:2.907~10.781)、P53(OR=1.864,95% CI:1.206~3.224)及CA153(OR=2.113,95% CI:1.390~4.942)阳性表达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结论 临床分期、肿瘤直径、Ki-67、P53及CA153阳性表达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对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Ki-67、CerbB-2、ER、PR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91例IDC中Ki-67及其它生物学指标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Ki-67、CerbB-2、ER、PR在IDC中表达率分别为69.2%、61.5%、62.6%和53.8%;不同年龄组各指标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阳性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CerbB-2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ER、PR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Ki-67与CerbB-2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52,P<0.05),ER与PR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15,P<0.05)。结论:联合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Ki-67、CerbB-2、ER和PR表达情况,能更清楚地了解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覃宇周  欧海玲  刘剑仑 《广西医学》2009,31(9):1234-1236
目的探讨B—myb、ER及Ki-67在早期乳腺癌组织中蛋白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7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B—myb、ER及Ki-67的蛋白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myb、ER、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8.16%、43.42%、42.11%。B—myb蛋白表达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患者的年龄无关(P〉0.05),与ER、Ki-67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10.831、r=4.209,P〈0.05)。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B—myb与预后无关。结论B—myb蛋白表达与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无关;与ER、Ki-67蛋白表达有关,提示B—myb在早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化疗的敏感性或疗效预测方面可能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可手术的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的疗效、预后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5年12月236例可手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患者的年龄、绝经与否、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量、TNM分期、激素受体表达情况、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的疗效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236例患者5年生存率为68.6%。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及TNM分期与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其中三阴性乳腺癌的生存率较非三阴乳腺癌明显降低(P=0.022)。术后进行化疗、放射治疗或内分泌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均高于未进行综合治疗的患者(P〈0.05)。年龄、绝经与否、激素受体表达与5年生存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TNM分期、三阴性乳腺癌以及术后是否进行化疗、内分泌治疗、放射治疗均与预后有密切关系。其中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和TNM分期为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VEGF-D及Ki-67在乳腺癌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90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D和Ki-67的表达。结果1)VEGF-D阳性率在淋巴结转移组为82%(41/50)显著高于未转移淋巴组37.5%(15/40)(P〈0.01)。Ki-67阳性率在淋巴道转移组为84%(42/50)显著高于未转移淋巴组42.5%(17/40)(P〈0.05),且VEGF-D与Ki-67的表达显著相关(P〈0.05)。2)VEGF-D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型、临床分级、ER、PR无关,与CerbB-2表达显著相关(P〈0.05)。Ki-67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无显著性相关(P〉0.05),而与肿瘤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VEGF-D和Ki-67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道转移有关,可能促进了乳腺癌淋巴管的生成和增殖。  相似文献   

10.
廖承磊  刘立恒  王子卫 《重庆医学》2021,50(6):1004-1011
目的 研究Ki-67增殖指数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分析Ki-67增殖指数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对TNM分期系统进行补充,进一步对患者进行分层指导治疗.方法 选取被确诊为胃癌的90例患者.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Ki-67增殖指数进行测定.利用生存分析研究Ki-67增殖指数及各临床病理参数与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的关系.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3种模型对患者生存情况的预测能力.结果 低分化胃癌组Ki-67增殖指数明显低于中高分化胃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低分化、T3/T4分期、淋巴结转移阳性、病理分期Ⅱ/Ⅲ期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中高分化、T1/T2分期、淋巴结转移阴性、病理分期Ⅰ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13、0.008、0.006).且Ki-67增殖指数小于30%的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Ki-67增殖指数大于或等于30%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多因素Cox生存分析显示病理分期及Ki-67增殖指数是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5.114,P=0.026;HR=2.746,P=0.010).Ki-67增殖指数联合病理分期及分化程度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0.778)]明显优于病理分期模型(AUC=0.636)和Ki-67增殖指数联合病理分期模型(AUC=0.716)对患者生存情况的预测能力.结论 低Ki-67增殖指数是初治可切除胃癌患者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Ki-67联合病理分期及分化程度对患者生存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和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在结直肠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1例结直肠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HER2、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HER2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32.4%)高于癌旁组织(10.0%),Ki-67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85.9%)高于癌旁组织(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TNM分期有关(P<0.05);Ki-67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TNM分期有关(P<0.05).HER2、Ki-6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515,P=0.001).HER2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48.4% 、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高表达患者和低表达患者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6.5%、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0.9%、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高表达患者和低表达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3.9%、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数目、TNM分期、HER2和Ki-67表达情况与患者的预后均有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浸润深度、TNM分期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HER2和Ki-67的表达,HER2和Ki-67阳性者5年无病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和生长抑制因子 4(ING4)在结直肠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1例结直肠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Ki-67、ING4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Ki-67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85. 9%)高于癌旁组织(6.7%)(P<0.05), ING4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56. 3%)低于癌旁组织(90%)(P<0.05). Ki-67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TNM分期有关(P<0.05), ING4表达与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TNM有关(P< 0.05).Ki-67、ING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性(r=-0.428,P<0.05).Ki-67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3. 9%,85.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G4阳性组和阴性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 97. 4% 、45.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ING4表达情况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Ki-67、ING4可能参与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ING4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刘志勇  欧阳忠 《四川医学》2010,31(6):714-716
目的探讨VEGF-D及Ki-67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90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D和Ki-67的表达。结果①VEGF-D阳性率在淋巴结转移组为82%(41/50),显著高于未转移淋巴组37.5%(15/40),(P〈0.01)。Ki-67阳性率在淋巴结转移组为84%(42/50),显著高于未转移淋巴组42.5%(17/40),(P〈0.05),且VEGF-D与Ki-67的表达显著相关(P〈0.05);②VEGF-D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型、临床分级、ER、PR无关,与CerbB-2表达显著相关(P〈0.05)。Ki-67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VEGF-D和Ki-67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促进了乳腺癌淋巴管的生成和增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中K-ras基因突变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两者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K-ras基因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在CRC中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中Pgp、Topo-Ⅱ、CerbB-2、GST-π和Ki-67的阳性率分别为15.8%,84.21%,26.13%,71.42%,32.67%。 Pgp、Topo-Ⅱ的表达和K-ras突变率与肿瘤发病的性别、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CerbB-2、GST-π的阳性率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Ki-67的阳性率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 K-ras基因突变率为28.94%,与CerbB-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及K-ras突变有助于临床判定CRC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制定个性化化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性切除术后的复发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2月山东省菏泽市中医院105例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性切除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随访6~67个月,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复发率和无瘤生存率,采用单因素分析及Cox回归模型分析复发相关因素.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37个月,本组随访3年内41例发生复发,3年复发率为48.91%,单因素分析年龄、T分期、分化程度、N2淋巴结转移数、淋巴结转移站数、隆突下淋巴结转移、跳跃式转移与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性切除术后复发有关(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N2淋巴结转移数、淋巴结多站转移、隆突下淋巴结转移、跳跃式转移是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性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N2淋巴结转移数>3个、淋巴结多站转移、隆突下淋巴结转移、跳跃式转移的患者无瘤生存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差,外科治疗复发率高,N2淋巴结转移数>3个、淋巴结多站转移、隆突下淋巴结转移、跳跃式转移的患者术后复发风险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伴有钙化的T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初治可手术的17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乳腺X线图像特征分为钙化组与非钙化组,分析其病理特征之间的差异、影响钙化存在的相关因素和钙化的表达与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 钙化组患者在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Her-2过表达、TNM分期、Ki-67与非钙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类型、淋巴结转移和Ki-67是影响钙化表达的相关风险因素(P<0.05).钙化组和非钙化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7.30%、95.06%,淋巴结转移和钙化是影响乳腺浸性导管癌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P<0.05).结论 钙化是乳腺X线可见的T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及其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CerbB-2)、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阳性表达的关系,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筛选出绍兴市人民医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乳腺超声检查与ER、PR、CerbB-2、Ki-67检测,分析超声影像学特征与ER、PR、CerbB-2、Ki-67的检测结果,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探讨超声影像学特征和ER、PR、CerbB-2、Ki-67阳性表达的关系。  结果  29例病灶直径≤2 cm;23例病灶形态规则;35例病灶边缘光整;36例病灶边界清晰;65例内部回声呈低回声或混合回声;50例后方衰减;51例血供丰富;24例纵横比≤1;41例微小钙化;41例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的ER、PR、CerbB-2、Ki-67阳性率分别为60.00%、56.25%、48.75%、77.50%。病灶边缘、病灶边界、后方衰减、淋巴结转移与ER呈正相关(r=0.251、0.303、0.213、0.308,均P < 0.05);病灶边缘、淋巴结转移与PR呈正相关(r=0.065、0.387,均P < 0.05);血供、淋巴结转移与CerbB-2呈正相关(r=0.184、0.376,均P < 0.05),微小钙化与CerbB-2呈负相关(r=-0.023,P < 0.05);病灶直径与Ki-67呈正相关(r=0.258,P < 0.05)。  结论  乳腺癌超声特征和ER、PR、CerbB-2、Ki-67阳性表达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分析调强放疗并同步化疗与常规放疗并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毒性不良反应,探讨调强放疗并同步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同步放化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200例,用随机配对法分为两组: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组(调强放疗组)92例和常规二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组(常规放疗组)108例.结果 调强放疗组和常规放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5.2% (P=0.005),两组3年的总生存率、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3.6%对38.9%、68.7%对41.2%和56.2%对30.8%,调强放疗组均好于常规放疗组(P<0.0001).调强放疗组与常规放疗组比较降低了区域淋巴结转移率和原发瘤床复发率和总复发转移率(P<0.05),远处转移率及毒性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加铂类方案同步化疗较常规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明显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总生存率、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