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非营养性吸吮对新生儿疼痛的影响,探讨新生儿疼痛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人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胎龄33周以上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非营养性吸吮干预组和对照组。均给予足跟采血的疼痛刺激。干预组在采血前及采血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而对照组无此项干预。观察两组间在哭闹时间、新生儿疼痛评分和心率、血氧饱和度波动方面的差异。结果非营养性吸吮干预组新生儿在足跟采血刺激后,与对照组相比,哭闹时间缩短(P〈0.01),新生儿疼痛评分降低(P〈0.01),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减轻(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新生儿对足跟采血操作的疼痛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作用,为新生儿提供最舒服的护理,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8月住院的需要输液的新生儿180例次,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采用加拿大安大略儿童医院制定的新生儿疼痛评估表(NIPS)对两组新生儿在静脉输液中所致疼痛及输液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干预组在穿刺前lmin至穿刺后5min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不给任何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在穿刺时及穿刺后5min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可以缓解新生儿的疼痛,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药物治疗缓解早产儿操作性疼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29例住院早产儿(胎龄30~37周)分为空白对照组、干预组1(非营养性吸吮联合襁褓包裹)、干预组2(非营养性吸吮),比较疼痛刺激(桡动脉穿刺)前、后早产儿疼痛评分,疼痛面容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结果两个干预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干预组1比干预组2评分更低;干预组疼痛面容出现时间晚于对照组;干预组疼痛面容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干预组1与干预组2疼痛面容出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联合襁褓包裹比单纯非营养吸吮在缓解早产儿疼痛方面更有效,并能更有效减少疼痛面容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不同干预方法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效果,探索非药物治疗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60例住院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未干预组)、非营养性吸吮(non-nutritive sucking,NNS)组、体位支持组、拥抱抚触组各40例,在采足跟血疼痛刺激前、刺激后20s、1min、2min、3min分别记录心率、呼吸、经皮氧饱和度和哭声持续时间。结果穿刺后20s各组心率、呼吸均快于穿刺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min时拥抱抚触组的心率、呼吸频率恢复到穿刺前水平,2min时NNS组、体位支持组的心率、呼吸频率也恢复到穿刺前水平,而对照组仍快于穿刺前(P〈0.05),各组经皮氧饱和度穿刺前后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后哭声持续时间NNS组、体位支持组和拥抱抚触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拥抱抚触组哭声持续时间明显少于NNS组和体位支持组(P〈0.05)。结论新生儿对急性疼痛很敏感,非营养性吸吮、体位支持和拥抱抚触对新生儿均有明显止痛作用,在临床护理中,可应用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如非营养性吸吮(NNS)、体位支持、拥抱抚触等以减轻新生儿操作性疼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宁握对缓解新生儿动脉采血所致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314例动脉采血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A组、干预B组和干预C组。在动脉采血过程中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干预A组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干预B组给予宁握,干预C组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和宁握。采用新生儿心率变化和疼痛评估量表(NIPS)疼痛评估。结果:动脉穿刺中30s四组新生儿心率达到峰值,对照组心率增快更明显,高于干预A组、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后5 min、10 min时,对照组心率仍高于干预A、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采血中30 s、采血后5 min、10 min,干预A、B两组间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C组的心率低于干预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宁握干预新生儿动脉采血能有效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非营养性吸吮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有创性操作所致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份收人院的24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非营养性吮吸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给新生儿静脉穿刺过程给予行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按常规静脉穿刺,不给予干预措施,观察并记录俩组患儿的心率、经皮氧饱和度、啼哭持续时间及疼痛皮评分情况。结果干预组新生儿心率、经皮氧饱和度、啼哭持续时间及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可有效缓解新生儿有创性操作所致的疼痛,值得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非药物干预方法对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12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体位干预组、非营养性吸吮组、体位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组,每组30例,评价三种干预方法对减轻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的效果.结果 三个干预组NFCS疼痛分值、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联合组最低,经皮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且联合组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啼哭发生率低于其他各组(P<0.01),三个干预组啼哭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联合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位干预、非营养性吸吮、两者联合均能降低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体位干预与非营养性吸吮两种干预方式联合使用止痛效果优于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8.
王宇  刘松梅  黄丽 《中外医疗》2013,32(17):88-88,127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静脉穿刺所致新生儿疼痛的疗效。方法对成都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病房中2011年6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45例生后1周内的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研究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由新生儿病房2名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护师进行静脉穿刺并同时作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由同样2名护师进行静脉穿刺,但不作非营养性吸吮,应用"新生儿疼痛行为评分量表NIPS"在穿刺后1min内进行评分,对疼痛量化,记录每次静脉穿刺后的疼痛评分。最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作与不作非营养性吸吮的新生儿静脉穿刺后疼痛评分的差异。结果 245例新生儿平均疼痛评分为5.8分,两组患儿进行穿刺时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对静脉穿刺所致新生儿疼痛有减轻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低体重儿60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间断鼻胃管喂养;护理干预组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护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包括非营养性吸吮、新生儿抚触及经胃管微量泵喂养等。两组均给予常规的治疗和静脉营养。比较两组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到全肠道营养时间及完全经口喂养(拔胃管)时间。结果护理干预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的36.7%(P〈0.05)。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更短的全肠道营养时间及完全经口喂养(拔胃管)时间(均P〈0.01)。但两组的出生体重恢复时间基本持平,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非营养性吸吮、新生儿抚触及经胃管微量泵喂养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提高肠道喂养和经口喂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朱丽仙 《吉林医学》2013,34(24):5063-5064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配合非营养性吸吮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时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0例需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静脉穿刺,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音乐干预配合非营养性吸吮。比较两组穿刺时患儿疼痛的程度及一次穿刺的成功率。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穿刺时疼痛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7%,而对照组为87%(P<0.01)。结论:音乐干预配合非营养性吸吮能减轻患儿静脉穿刺时的疼痛,提高了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及表现的影响.方法 选择干预组74例和对照组73例早产儿,对照组采用常规早产儿喂养护理,干预组实施包括口周、口腔及非营养性吸吮等口腔运动干预,比较两组经口喂养进程、表现、体重增长及不良事件.结果 干预组开始经口喂养纠正胎龄、完全经口喂养纠正胎龄、喂养过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开始经口喂养摄入奶量比、喂养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完全经口喂养摄入奶量比、喂养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体重、每日增长体重、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喂养不良事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口腔运动干预促进早产儿吸吮吞咽反射建立和协调性,缩短经口喂养进程,改善喂养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推拿辅助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早期微量喂养、非营养性吸吮、静脉营养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推拿,观察2组患儿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浆胃动素(MOT)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O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早产儿胃残留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早产儿腹胀消失时间、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喂养耐受时间以及肠道营养达418.4 kJ/(kg·d)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推拿治疗能够尽快诱导早产儿胃肠功能成熟、缩短喂养耐受时间、减少因长期静脉营养输液治疗所致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安抚奶嘴对缓解婴儿泪道冲洗疼痛的效果。方法:需要进行泪道冲洗的产后60~90d的足月婴儿100例,随机予以行安抚奶嘴干预或常规治疗,采用新生儿疼痛评分量表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并观察操作后5min的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结果:在泪道冲洗后1min常规治疗组评分为(4.17±1.26)分,安抚奶嘴组评分为(3.08±1.32)分,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泪道冲洗后5min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泪道冲洗前及泪道冲洗后5min的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安抚奶嘴能够缓解婴儿在泪道冲洗中的疼痛程度,安抚奶嘴简便,易用,无其他不良反应,可以在泪道冲洗等眼科操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董伟 《中国现代医生》2013,(27):90-91,94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气雾剂喷涂喉罩在全麻腹腔镜手术中抑制咽反射和术后咽喉痛的效果.方法将120例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石蜡油喉罩组(Ⅰ组,n=40),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喉罩组(Ⅱ组,n=40)和利多卡因气雾剂喉罩组(Ⅲ组,n=40)。分别将石蜡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利多卡因气雾剂涂抹于喉罩表面,均在全麻静脉诱导后以盲探标准法置入喉罩,并记录全麻诱导前、喉罩置入前、喉罩置入即刻、喉罩置入后5min时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术后咽部不适或咽喉痛的发生率。结果与喉罩置入前相比,Ⅰ组患者喉罩置入即刻和喉罩置入后5min时SBP、DBP、HR显著升高(P〈0.05),Ⅱ、Ⅲ组患者的相应指标则无显著变化(P〉0.05)。组间比较,Ⅰ组患者喉罩置入后的SBP、DBP、HR指标均高于Ⅱ、Ⅲ组(P〈0.05),Ⅱ、Ⅲ组患者术中呛咳和术后咽喉痛、咽部不适感的发生率明最低于Ⅰ组(P〈0.05)。Ⅱ、Ⅲ组之间比较,患者的SBP、DBP、HR的变化及术中呛咳和术后咽喉痛、咽部不适的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气雾剂使用简便,药效安全,可有效抑制喉罩在全麻手术中引发的咽反射和术后咽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不同镇痛方法对镇痛效果和早期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组(I组)、静脉镇痛组(Ⅱ组)和肌注镇痛组(Ⅲ组)各30例。观察术后12、24、48hVAS评分、泌乳情况及血浆泌乳素(PRL)水平等。结果Ⅰ组和Ⅱ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Ⅲ组(P〈0.05),术后24、48hPRL水平也明显高于C组(P〈0.05);早接触、早吮吸率、按需哺乳和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Ⅲ组(P〈0.05)。结论硬膜外镇痛或静脉镇痛效果优于哌替啶肌肉注射,可提高血浆泌乳素水平,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五音疗法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120例早产儿,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早产儿采取五音疗法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收集并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早产儿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条件的时间,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早产儿神经行为能力测定评分及出院时间和出院时体重。  结果  2组早产儿神经行为能力测定评分、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条件的时间和早产儿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早产儿出生体质量和出院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五音疗法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可以缩短早产儿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条件的时间,减少喂养不耐受发生,提高神经行为测定评分,缩短早产儿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静脉营养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及非营养性吸吮在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5例低出生体重儿中45例给予静脉营养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和非营养性吸吮(实验组),另50例给予单纯性静脉营养(对照组)。观察体重变化、住院时间及出现的并发症等。结果实验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足量喂养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每日平均增长体重及出院体重显著增加(P〈0.05);出现硬肿、高胆红素血症、血糖紊乱、肾功能受损等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出现呕吐、腹胀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脉营养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及非营养性吸吮是低出生体重儿理想的营养供给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液中尿酸水平以及尿酸/肌酐比值的变化,并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24例,参照FEV1值将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Ⅰ级(n=30)、Ⅱ级(n=32)、Ⅲ级(n=34)、Ⅳ级(n=28)四组。另取我院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血尿酸测定使用酶比色法,血肌酐测定使用肌氨酸氧化酶法。结果对照组和COPD组血尿酸的表达分别为(236.54±41.43)和(366.12±61.24)μmol/L,对照组和COPD组尿酸/肌酐的比值分别为(4.32±0.51)和(6.25±1.06),COPD稳定期患者血尿酸的表达水平和尿酸/肌酐的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OPDⅠ、Ⅱ、Ⅲ和Ⅳ级患者血尿酸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74.62±53.54)、(356.27±60.26)、(403.52±76.45)和(421.61±77.35)μmol/L,其中Ⅳ级患者显著高于Ⅰ级(P<0.01)和Ⅱ(P<0.05)级患者,Ⅲ级患者显著高于Ⅰ级和Ⅱ级患者(P<0.05)。Ⅱ级患者显著高于Ⅰ级患者(P<0.05),Ⅳ级和Ⅲ级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OPDⅠ、Ⅱ、Ⅲ和Ⅳ级患者尿酸/肌酐比值分别为(4.67±0.54)、(5.82±0.84)、(6.63±1.14)和(7.78±1.37),各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存在血尿酸表达水平的升高,尿酸/肌酐的比值可以用于COPD稳定期患者病变的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氟比洛芬酯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自愿选择无痛人工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Ⅰ组为异丙酚组,Ⅱ组为异丙酚复合氟比洛芬酯组.观察两组患者异丙酚的用量、镇痛效果、平均动脉压、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术后宫缩痛VAS评分差(VAS>5分)的情况.结果 Ⅰ组异丙酚总用药量明显多于Ⅱ组,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各时间段里:Ⅰ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较Ⅱ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的经皮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比手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VAS评分差(VAS>5分)的患者数明显多于Ⅱ组.结论 异丙酚复合氟比洛芬酯在无痛人流术中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异丙酚,联合用药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减少用药剂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