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 MM)MRI表现与骨髓瘤细胞比值的关系。方法 对经骨髓涂片或活检确诊的 15例MM病人的脊柱MRI表现分型,分析各型与骨髓瘤细胞所占百分比、血红蛋白值的关系。结果 局灶型病变 7例,弥漫型 4例,“盐和胡椒面”型 4例。MRI表现分型不同,骨髓瘤细胞所占百分比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Ρ=0. 008);血红蛋白值之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Ρ= 0. 03)。MM的脊柱弥漫型侵犯与高的骨髓瘤细胞比值及低的血红蛋白值相关。结论 脊柱MRI可反映MM的骨髓受累情况,其MRI表现与骨髓瘤细胞所占百分比值、血红蛋白值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骨髓瘤MRI和X线诊断价值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进一步研究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myeloma ,MM )的MRI表现特点并与X线检查相比较其优缺点 ,同时探讨MRI分型与临床分期的联系。材料与方法 选择 19例经骨髓穿刺证实的MM患者的下胸椎至股骨上段行X线与MRI检查 ,对相同患者相同时间相同部位的X线平片与MRI表现、临床分期、MRI分型与骨髓浆细胞百分比进行比较。结果 MM的MRI据T1 WI骨髓信号减低的形态分为以下类型 :正常型 ,弥漫型 ,局灶型 ,混合型 ,“盐和胡椒”型。腰椎以弥漫型多见占 47.3% ,局灶型、混合型各占15 .8% ;骨盆及股骨近段以局灶型多见占 5 7.9% ,弥漫型占 2 1.1% ,无混合型。MM的X线表现 :未见异常 7例 ,骨质疏松的基础上病理性骨折或骨质破坏 12例。腰椎、骨盆及股骨近段各部位检查的阳性率MRI均为 84.2 % ,X线平片分别为 63.2 %、42 .1%和31.6%。MRI表现 :正常型及“盐和胡椒”型的病例其骨髓浸润较轻 ,均见于临床Ⅰ期MM ,其骨髓浆细胞的百分比较低 ( 8.4± 2 .5 ) ;而弥漫型、局灶型、混合型均见于Ⅱ、Ⅲ期MM ,其骨髓浸润程度相对较重 ,骨髓浆细胞的百分比较高 ( 30 .5± 6.7、45 .2± 11.2 )。结论 MM的MRI表现可分为正常型、弥漫型、局灶型、混合型、“盐和胡椒”型。MRI对MM的敏感性明显高于X线检查 ,但两者的特异性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脊柱多发性骨髓瘤(MM)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骨髓穿刺或活检病理证实的脊柱MM的临床特点及其X线、CT、MRI征象。结果:X线平片示11例骨质破坏伴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不伴骨质破坏9例,X线平片未见明显异常7例。CT示23例骨质破坏,其中15例为溶骨性,8例为穿凿样破坏;4例未见阳性征象。MRI示27例均发现骨髓信号异常。结论:脊柱MM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特点。MRI在MM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明显优于X线平片和CT。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MRI在显示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opathies,SpA)脊柱炎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比较下胸椎和腰椎各脊椎椎单元受累频率.资料与方法 对38例SpA患者行下胸椎和腰椎(T8-S1) MRI检查,其中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和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ndifferentiated spondyloarthritis,uSpA)各19例.下胸椎和腰椎MRI扫描序列均包括矢状位快速自旋回波(TSE)T1WI、T2WI和短TI反转恢复(short tau inversion recovery,STIR)序列,23例同时行平扫和脂肪抑制T1WI增强扫描.在每个椎体前、后缘中点连线,每两条相邻线中间的区域定义为一个脊椎单元.比较各脊椎单元炎性病变的发生率.结果 38例中21例(55.3%)脊柱MRI显示异常,其中急性或慢性椎体炎14例,椎间盘炎10例,脊椎关节炎7例,韧带骨赘4例.AS脊柱受累率为73.7%( 14/19),明显高于uSpA的脊柱受累率36.8% (7/19).T8/9、T9/10、T10/11、T11/12、T12 L1、L1/2、L2/3、L3/4、L4/5、L5/S1脊椎单元炎性病变发生率分别为2.6%、10.5%、15.8%、26.3%、39.5%、28.9%、28.9%、28.9%、7.9%、7.9%.结论 MRI可清晰显示SpA患者的脊柱炎性改变,在T8-S1范围内病变累及T12 L1脊椎单元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柱单发性浆细胞骨髓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2012年1月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MRI诊断脊柱单发性浆细胞骨髓瘤4例。结果 4例均发生在腰椎,MRI影像中椎体均出现溶骨性骨质破坏,2例椎体后缘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2例椎体后缘骨质无明显破坏但合并的椎旁软组织肿块导致椎管狭窄,3例累及椎体附件,4例椎体轻度压缩骨折。结论脊柱单发性浆细胞骨髓瘤MRI上有较典型软组织肿块及骨质破坏特点,有助于与其他单发脊柱肿瘤鉴别,MRI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脊柱单发性浆细胞骨髓瘤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脊柱单发性浆细胞骨髓瘤的MRI表现.结果 所有患者均为单发病变,年龄41~68岁,平均年龄51.6岁,男女比例2:1.1例发生在颈椎、6例发生在胸椎、1例发生在腰椎,1例发生在骶椎.病椎附近疼痛是其共同的首发症状,9例尿本一周氏蛋白均为阴性.MRI显示病变椎体均出现溶骨性骨质破坏,7例累及椎体附件,1例椎体压缩性骨折,8例骨质破坏并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软组织肿块明显强化.T1WI、T2WI椎体信号不均匀,无骨髓水肿,相邻椎间隙信号未见改变.5例软组织肿块突入椎管内,椎管变窄并脊髓受压,局部受压3例,肿块环绕脊髓四周者2例呈围管征,增强扫描瘤体及脊膜均明显强化,可显示类似脊膜尾征.结论 脊柱孤立性浆细胞骨髓瘤的MRI表现上具有一定特征.MR能够清楚地显示肿瘤的骨髓侵润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显示脊髓受压.并有助于与其他单发脊柱肿瘤鉴别.MRI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征及其全身磁共振表现,探讨全身磁共振分期与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iemens 3.0T磁共振对15例经病理证实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全身检查。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对磁共振及临床两种分期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骨痛、贫血、乏力、肝脾肿大和浅表淋巴结肿大等;15例患者中全身磁共振表现为正常型4例,弥漫型3例,局灶型3例,混合型4例,胡椒面型1例。磁共振分期为Ⅰ期4例,Ⅱ期3例,Ⅲ期8例,临床分期为Ⅰ期1例,Ⅱ期4例,Ⅲ期10例。两种分期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P=0.46>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多样化,主要表现为骨痛;全身磁共振成像对于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较好的成像效果和评估价值;两种分期方法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附件骨MRI表现在脊椎骨髓瘤、转移瘤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分析侵及附件骨的脊椎骨髓瘤、转移瘤各32例,包括病变的数目、部位、形态、大小、分布范围、纵向弛豫时间以及椎弓根、椎板截面直径等方面。结果32例脊椎骨髓瘤中,双侧附件破坏21例,单侧破坏11例,共检出病灶89个。形态呈团状、结节状者39个,呈斑片状28个,既有团状,又有斑片状者12个。受侵椎弓根、椎板、棘突与上一个相邻正常脊椎相比,其比值介于1.048~2.135之间。骨髓瘤与转移瘤侵及附件骨的数目、形态、分布特征有显著差异(P<0.001),椎弓根、椎板截面直径比有差异(P<0.05)。结论脊椎骨髓瘤、转移瘤附件骨MRI表现的差异性,有助于二者鉴别。  相似文献   

9.
圆形.病变可累及椎管、附件和邻近软组织.囊性病灶在T1WI呈低信号,T2WT呈高信号.囊性病灶内见多发大小不等的子囊影,并在T2WI上见低信号的包虫囊壁.T2脂肪抑制序列及脊髓水成像技术对病变的显示具有优势.增强扫描可呈轻度强化.灌注成像中呈现中等灌注改变.结论 MRI可清楚显示椎体、椎管、附件及邻近软织的包虫囊肿,对脊柱包虫病的诊断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的各种MRI表现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利用MR对36例不同位置的脊柱结核进行成像,对各种MR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36例脊柱结核患者中,单椎体受累3例,2个椎体受累15例,2个以上椎体受累18例,椎体破坏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②34例椎间盘不同程度破坏,呈长T1、长T2信号,椎间隙变窄或消失;③23例出现寒性脓肿,呈长T1、长T2为主的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或环形强化,脓肿壁明显强化并可见不规则间隔;④23例脊髓及硬膜囊受压。结论:利用心可对脊柱结核的不同表现进行良好显示,为诊断和指导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椎体病变的临床疗效,探讨该技术能否作为多发性骨髓瘤椎体病变常规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多发性脊髓瘤患者共19个椎体(胸椎10个、腰椎9个)在DSA监视下行PVP术的术后疗效,其中5个椎体已发生压缩性骨折。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VAS)评价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疼痛情况,并采用配对t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在术后第一天疼痛缓解不显著(P>0.05),术后一周疼痛缓解显著(P<0.05)。5个椎体发生椎旁渗漏,2个椎体发生下椎间盘渗漏,1个椎体发生硬膜外渗漏,但无明显临床症状。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平片复查均未见手术椎体发生压缩性骨折或进一步塌陷(术前已发生压缩性骨折的)。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椎体骨髓瘤的有效方法,创伤小且安全可靠,可以考虑作为多发性骨髓瘤椎体病变的常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脊柱椎体单纯性和病理性压缩骨折的磁共振成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椎体压缩性骨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病因有骨质疏松、外伤所致的单纯性椎体压缩与病理性压缩骨折。对不同病因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原则和方法有极大的区别,因此病因的鉴别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比较了单纯性和病理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不同影像诊断方法及常规磁共振上两者的不同表现与鉴别点,同时详细介绍了磁共振的新技术——弥散技术在鉴别单纯性和病理性脊柱压缩骨折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15.
流式免疫分型作为血液系统肿瘤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目前在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预后评估及微小残留病检测方面的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本文就将在MM的免疫表型特点,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作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16.
椎管内脊膜瘤及神经源性肿瘤MRI增强影像的特征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椎管内脊膜瘤及神经源性肿瘤MR增强影像的特征。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脊膜瘤11 例,神经源性肿瘤12例,全部病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椎管内脊膜瘤MR增强影像特征为“肿瘤周边重度环状增强”、脊膜“尾巴征”;神经鞘瘤MR增强影像特征为多灶样不增强;神经纤维瘤MR增强影像特征为病灶内星芒状不增强。结论:椎管内脊膜瘤及神经源性肿瘤都有各自的MR增强影像特征,其对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