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阴虚发热是内伤发热之一,发热多在午后或夜间,起病多缓,病程较长,多为低热。笔者在临床中以滋阴清热法,运用清骨散重加壮水平火之生地黄、元参治愈1例午后低热经治三月不愈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发热为临床常见症状,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总的来说可分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两大类。外感发热,高热的为多内伤发热,低热的为多。现将治疗低热十五法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3.
内伤发热一证,是因为内伤而致气血阴精亏虚,脏腑虚损,阴阳失调而罹患。临床上以定时或不定时的低热为主要特点。多数患者兼有神疲、乏力等症状,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甚为痛苦。就内伤发热的理论和辨证施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气血阴精亏虚、脏腑功能失调为基本病机所导致的发热。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有的患者仅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而体温并不升高。就内伤发热的病因,通常我们遇到的阴虚、气阴两虚者较多,而就形成阴虚、气阴两虚型内伤发热机制本人有新的体会,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低热被认为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者体温调定功能障碍的结果,现代医学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中医学认为该病属“内伤发热”范畴,文章系统论述了功能性低热的辨证论治,并对卫气营血辨证指导下,动态辨治夜间低热的验案1则进行报道,着重探讨本病的邪伏阴分证,以期为临床治疗功能性低热提供思路,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6.
丹栀逍遥汤治疗功能性低热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低热多见于20~40岁的中青年女性,体温一般不超过38℃,1天内温差在0.5℃左右,并有多汗、手颤、胸闷、心悸、失眠、多梦等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属中医“内伤发热”范畴。病人常进行各种检查,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不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且对病人产生诸多不利影响。近年来,笔者用丹栀逍遥汤治疗功能性低热42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内伤发热属临床常见病之一,缘于脏腑虚损,阴阳气血失调,以定时或不定时的频发低热为特点,多数患者神疲虚惫兼见,其病程冗长,缠绵难愈,甚为痛苦。近年来,我们根据临床表现,辨证施治,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8.
清骨散治疗低热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热属于祖国医学中的内伤发热。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有的患者仅表现自觉发热或仅五心烦热,但体温不高,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有时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几年来,笔者运用清骨散加减治疗以阴虚发热为主的低热,收到很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9.
补中益气汤合清骨散治疗顽固性结核发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结核发热属于中医内伤发热的范畴,其热度以低热多见,但有时表现以高热为主。笔者应用补中益气汤合清骨散治疗顽固性结核发热6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运用李东垣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长期低热(内伤发热)症32例,经6天治疗热退症减,疗效较佳。提示“甘温除大热”法同样适用治疗低热症。  相似文献   

11.
小儿长期低热治法举隅224002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陈尔明小儿长期低热以体温稍高(37.5~3.8℃),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持续发热半个月以上)为特点,属中医内伤发热范畴。多认为与气血阴阳虚损有关,故亦称“虚热”。但在儿科临床中,单纯属虚热的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12.
内伤发热是由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也出现高热,部分病例缠绵难愈,治疗颇为棘手。笔者临证采用补法治疗内伤发热每能取效。现结合典型案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甘温除热"法是以性味辛、甘、温的草药作为方中主药,治疗因中气不足或气血亏虚而导致的内伤发热证或虚人外感发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在长期的难治性内伤发热中应用频繁。但对于低热时间不长的病例,只要证型符合,仍可考虑应用。疾病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辨证论治应从整体出发,腹膜透析病人本身就存在正气不足的情况,临证此类病人时既要把握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又不能忽略患者本证,只有两者充分结合辨证,治病求本,方能切中病机,效如桴鼓。本文介绍了"甘温除热"法治疗腹膜透析患者短期低热验案1则,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凡是没有外感六淫之邪的发热,都属于内伤发热的范围.现代医学的功能性低热、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病、结核病、慢性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所引起的发热,以及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都可以用内伤发热的理法方药来辨治,能够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正内伤发热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以低热为主,有时高热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1]。内伤发热的治疗以辨证论治为基础,辨证候之虚实,但内伤发热属虚者居多,临证时可针对病情补益气血阴阳,以促进脏腑功能及阴阳平衡的恢复,切不可一见发热,便用发散解表及苦  相似文献   

16.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为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热势轻重不一,但以低热为多,或自觉发热但体温并不升高。内伤发热需辨清虚实及病情轻重,治疗时则根据证候病机的不同采用针对性治法:损实补虚,若虚实夹杂则宜兼顾。李延教授结合临床经验认为内伤发热与络脉气血充盈与否有一定相关性,治疗需结合基本病机,通络荣络为辅。分析了李延教授运用络病理论治疗内伤发热的医案二则。  相似文献   

17.
朱妍  刘大胜  韩学杰 《光明中医》2023,(9):1756-1759
沈氏女科全称“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传承至今已历时21代,逾650余年。内伤发热的中医病因,不外情志、饮食、劳倦等内因为主,少数由外感邪气日久脏腑亏虚引起,其中气郁、血瘀发热属实,气虚、血虚、阴虚发热属虚。现代医学对内伤发热的认识主要包括功能性发热,内分泌疾病引起的发热,慢性感染性低热,贫血,恶性肿瘤,风湿免疫性疾病等。在临床上,内伤发热病机复杂,病因难以确定,病程较多缠绵,西医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效果有限,而联合中药具有反复少、疗程短、改善症状明显的特点。笔者作为沈氏女科第21代传承弟子,总结近年来治疗有效的内伤发热验案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肝病包括慢性肝炎(迁延性及活动性)、早期肝硬化等,以右胁部胀满隐痛为主要表现,隶属于祖国医学“胁痛”等范畴。此类低热,一般体温在37.3℃~38℃之间,其病程较长,病势较缓,无表证可见,与一般低热同中有异,属于内伤发热范畴。临证中,医者常用抗感染、退热之品以求速效,往往欲速则不达,效果不明显。笔者自1996年以来,辨治慢性肝病低热32例,其中30例临床低热痊愈,2例临床低热好转。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临床分型介绍如次,与同道共勉。1肝胆湿热型 慢性肝病的发生,不外乎外湿内侵,郁久化热,或饮食不…  相似文献   

19.
内伤发热多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患者多低热或自觉发热,并可伴随其他疾病。中医以辨证施治为大法,可虚实兼顾,针对病因从根本上对症用药,临床上可取得较好疗效。文章介绍尹义辉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全身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典型病案。  相似文献   

20.
卓鹏伟 《陕西中医》2006,27(3):331-332
独活寄生汤首载于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是治疗风寒湿痹的主要方剂。近年来笔者辨证运用本方治疗低热患者17例,效果显著,现予总结。临床资料本组17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全部符合普通高等教育中医院校《中医内科学》第六版教材内伤发热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2例,女5例;最大年龄55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