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州食管癌高发现场的防治战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文献 《中国肿瘤》1999,8(9):390-391
河南省林县(现林州市)是全国著名食管癌高发区,其发病率与死亡率长期保持在100/10万以上,严重危害着当地人民的生命与健康。1959年中国医科院吴英他教授组织华北四省一市食管癌防治协作研究,河南医学院首先组织医疗科研人员到林县进行调查研究,建立防治研究试点。l%5年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组织医疗人员到林县参加临床研究。1969年中国医科院、中医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先后派出各学科组成的医疗科研队到林县参加合作研究。河南省卫生厅进一步加强了林县食管癌防治研究工作,组成了各个单位参加的河南省肿瘤防治研究队,林县高发现场形…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的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文献 《中国肿瘤》1994,3(7):15-18
我国是世界食管癌的高发区,每年平均死亡约15万人,居备种癌症死亡的第二位。河南省是我国食管癌高发区,其死亡率居各省、市、自治区之首位,每年平均死亡约3万人。自1959年开始,中国医学科学院组织华北四省一市食管癌防治研究协作,在食管癌高发区农村建立了防治研究试点,  相似文献   

3.
自196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在河南省林县设立食管癌高发区现场防治点以来,河北、河南、山西、北京、四川、湖北、福建、广东、新疆等省,市在我国1974~1976年连续3年恶性肿瘤死亡回顾调查基础上,结合本地区情况,陆续开展的食管癌高发区现场工作,对病因学研究及防治效果评价所起的作用,受到国际公认并在世界上处领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高发现场的预防战略与对策杨文献河南省肿瘤研究所(郑州450003)三十五年历史回顾湖南省林县是国内外著名的食管癌高发区和防治研究现场。自1959年开始,我省同中国医科院、中医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协作,深入高发区农村,开展了现场、实验室、临床...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是全国食管癌高发区之一,每年平均死亡一千多人,居各种疾病死亡的第一位,严重危害着人民的生命和健康。自1959年以来,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国内外各单位、多学科协作研究,建立了县、乡、村三级防治网及居民发病率和死亡率登报系统;开展了高危险人群的预防性普查,提高了诊疗技术水平;在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防霉、去胺、施银肥、治增生、改善不良饮食习惯”五项预防措施,开展了群众性的防癌宣传教育,并有计划地进行了癌前病变的化学预防和人群营养干预试验研究。3O多年来…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河南林州(原名林县)的食管癌防治研究工作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支持与关心。自60年代以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肿瘤医院、河南医科大学连同当地卫生工作者一直致力于食管癌的病因学、发病学的研究,并自1983年开始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肿瘤医院协助下,使用国产中药增生平,采取现场与实验室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多学科综合防治研究。取得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进展,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食管癌综合防治之路。在食管癌的病因学研究中,利用从林州食物中提取的…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林县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之一。上个世纪60年代初,根据周总理指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肿瘤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就开始致力于林县食管癌的防治研究工作,坚持至今,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林县食管癌的综合防治工作始终采取了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现场、实验室、临床相结合;早诊、早治、预防相结合;中西医相结合,从现场实际情况出发为基本工作方法,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和防治工作,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特色的肿瘤预防控制之路。食管癌高发现场综合防治研究被评为1995年全国十大科技成果之一。在多年坚持不懈的科学防治下,当地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下降,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癌症综合防治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林县食管癌营养干预试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1984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合作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县开展营养干预试验以来,已历时近14年。此项课题的研究,对验证人类癌症病因,以开拓有效预防途径,降低我国常见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美双方就此项目已签署了共12份合同。在两国政府支持下,通过有关科学家和现场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已取得一些很有意义的进展。尤其是在1993年总结干预试验效果时,首次在国际癌症预防研究领域里,报道了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区人群补充某些微营养素/矿物质能降低普通人群总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林州食管癌防治现场4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学勤  程同吉 《中国肿瘤》1999,8(9):388-389
林州(原林县)是我国的食管癌高发区之一,食管痛一直是严重危害林州人民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我国各级政府对此均十分关心和重视,自1959年至今,大批的肿瘤医学专家以林县作为研究基地进行多学科、多系统的防治研究,对食管癌的病因学和发病学有了一定的认识,从而进行的一些防癌措施和大规模的干预措施有了明确的成效,使食管癌的发病率得到了控制。食管癌的“三早”研究和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其死亡率有了下降。l概述林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东麓,西与山西平顺接壤,北与河北涉县为邻,面积Zthe平方公里,人口lop万。195…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的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陈士新  林培中 《中国肿瘤》1999,8(9):407-408
中国食管癌死亡率世界最高,又以河南、河北。山西交界处的太行山南部地区的死亡率最高。自1972年开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肿瘤医院,先后在河南林县和河北磁县食管癌高发现场,采取现场与实验室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多学科综合防治食管癌的研究,以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食管癌综合防治之路。本文主要介绍我国食管癌综合防治方面的进展。回病因与癌变机理的研究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参与的复杂过程。我国在食管癌病因学方面,研究了炎症、真菌、病毒、亚硝胺及其前体物、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肿瘤医院已走过了40个春秋,首先要感谢中央领导同志的远见卓识及吴桓兴教授与李冰同志的开拓、奉献精神,其所建立的肿瘤研究所、肿瘤医院以及由此逐渐形成的全国肿瘤防治队伍,为我国的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70年代全国性的肿瘤流行病学调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恶性肿瘤地图集)与(中国恶性肿瘤死亡调查研究)的出版,使我国肿瘤防治工作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在食管癌、肝癌、肺癌及宫颈癌等高发现场开展的综合防治研究及国际合作则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令世人瞩目。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2.
肿瘤高发现场始于1972年,当时周恩来总理提出:象林县这样的点应多搞几个。随即在全国掀起肿瘤防治高潮,许多试点象雨后春笋那样蓬勃发展。食管癌防治除林县(现改林州市)外,四川盐亭、河北磁县;肝癌防治有启东、海门、扶绥和同安;胃癌防治如临朐、栖霞;鼻咽癌防治如中山、梧州、四会;肺癌防治个旧;宫颈癌防治靖安;大肠癌防治海宁等。这些高发现场被国外学者称之谓中国肿瘤防治的特色。国外学者纷纷前来参加科研和防治现场工作。如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与林县合作进行癌症化学预防研究耗资几千万美元。启…  相似文献   

13.
由国家科委组织评选的’95全国十大科技成就评选揭晓,医药卫生系统两个项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食管渝高发现场的综合防治研究”分列第五、六项。由中国医科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医院)等单位的“食管癌高发现场的综合防治研究”始于1983年。在世界食管癌第一高发现场河南林县,研究人员使用国产中药增生平,采取现场与实验室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今面的多学科综合防治研究,不但阐明了主要病因,而且解决了防治中若干重大科技问题,使试验人群食管癌发病率下降了近50%,65岁以下年龄段食管癌死亡率呈明…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我国的老一代科学工作者就深入高发区林县,开展现场防治研究工作。1975年,曾对林县城关乡1,9万多人进行食管癌拉网细胞学普查,1980年春河南省肿瘤研究所与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合作,对677人进行了长达15年一20年的随访,研究食管癌发病有关因素。一、资料和方法观察对象为林县城关乡1刃5年经过食管拉网细胞学普查的7op人,该人群并于1980年接受食管内窥镜及活体组织学等项检查。按照1980年的检查,有32人诊断为癌症和心脑血管等疾病,其余677人进行了15年一20年的监…  相似文献   

15.
食管胃交界腺癌———食管癌高发区面临的新课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59年河南省林县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食管癌高发区。本文从高发区流行病学的变化,以及国内对贲门癌研究的现况,结合2000年wH0提出的贲门癌界定标准、消化道上皮内瘤变新概念(简称:WHO新书),谈谈对我国食管癌高发区贲门癌高发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连士勇  李太平 《中国肿瘤》1999,8(9):393-393
林州市肿瘤医院是在食管癌防治研究所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该所(院)创建于1959年10月,其前身为“林县食管癌医院”,1975年5月更名为“林县食管癌防治研究所”、“林县肿瘤医院”。林县食管癌防治研究办公室挂靠在该院。该院现有职1220名,具有专业技术职称者180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45人。医院设有急诊室及各科门诊,病区设有胸外科、普外科、肿瘤内科、妇瘤科、放疗科,设病床200张,并没有9个医技诊断治疗室和一批先进的诊断治疗设备。林州市食管癌防治研究所肿瘤医院实行所、院长负责制,所长兼任院长,科研、现场综合…  相似文献   

17.
林州市低年龄组食管癌发病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中兴  刘新页 《肿瘤》1997,17(1):39-40
林州市低年龄组食管癌发病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张中兴刘新页李变云程兰平魏建荣张学增作者单位:河南林州市食管癌防治研究所(林州市456550)关键词食管肿瘤/流行病学发病率林州市(原林县)是我国最早的食管癌防治现场,该市从1959年起开始食管癌发病死亡登记...  相似文献   

18.
食管癌高低发区居民饮用水“三氮”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维权  李文杰 《中国肿瘤》2000,9(5):227-227
流行病学研究提示,食管瘤的发病可能是以环境因素为主,与饮食生活习惯有关,其中亚硝胺病因学说已被广泛接受为食管癌可能的重要病因之一。我们于1995年3~4月和1996年3月对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市(原林县)和低发区禹州市进行了膳食营养和饮用水调查,为验证食管癌的病因学说,开展和促进食管癌高发区饮用水改良提供依据。1材料和方法 根据不同的水源类型及分布特点,在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市( 1994年食管癌标化死亡率 69. 25/10万)随机采集深井水样10份,浅井水11份,泉水10份和河渠水8份;低发区禹州市(1…  相似文献   

19.
王光莹 《中国肿瘤》2008,17(6):460-462
1 探索——食管细胞采取器的创制 1958年,曾任安阳地委书记的河南医学院党委书记程耀吾对沈老说:“林县一带食管癌很多,你们去看看,想点防治办法”。他毅然参加了河南省卫生厅领导的由河南医学院、中医学院等单位组建的“河南肿瘤防治研究队”,率先进驻林县。  相似文献   

20.
启东肝癌防治研究所自70年代以来走科技协作之路,注重人才培养,取得了世人注目的成就,不仅有了完善的肿瘤登报制度和网络体系,其恶性肿瘤发病率登记进入了《五大洲癌症发病率》;对肝癌的病因学及其综合预防研究使肝癌的发病率出现稳中有降的趋势;肝癌的早诊早治研究曾获得“美国癌症免疫奖”,为充分展示启东肝癌高发现场的防治研究成果及其成功经验,本刊记者今年年初专程赴启东进行了综合采访。1979年10月9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孙宗棠(左),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汤钊猷(中)和江苏启东肝癌防治研究所来源等(右)E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