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方法配制低分子右旋糖酐试敏液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降低低分子右旋糖酐试敏假阳性率。方法 对低分子右旋糖酐常规试敏并用生理盐水对照结果均为阳性的80例病人采用新方法配制的试敏液重新做皮内注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这80例病人用新方法配制的低分子右旋糖酐试敏液做皮内注射,阳性者仅8例,占10%。其余72例为阴性,占90%,使低分子右旋糖酐试敏假阳性率降低90%。结论 采用新方法配制的低分子右旋糖酐试敏液做皮试结果阴性者,临床应用无一例发生过敏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青霉素皮试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7 211例行青霉素皮试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7 211例中,青霉素皮试阳性者112例,阳性率为1.55%;阴性者7 081例,阴性率为98.20%;皮试判断阴性但青霉素使用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者为假阴性[1],共18例,假阴性发生率为0.25%;皮试结果介于阳性与阴性之间,青霉素使用后无过敏反应者为假阳性[2],共215例,假阳性发生率为2.98%.[结论]两组消毒剂之间的阴性、阳性、假阴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消毒剂之间的假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通过对影响青霉素皮试结果相关因素的分析,以降低皮试假阴性率、假阳性率,提高青霉素皮试结果判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浅谈影响青霉素皮试结果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犤目的犦探讨影响青霉素皮试结果的相关因素。犤方法犦对7211例行青霉素皮试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犤结果犦7211例中,青霉素皮试阳性者112例,阳性率为1.55%;阴性者7081例,阴性率为98.20%;皮试判断阴性但青霉素使用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者为假阴性犤1犦,共18例,假阴性发生率为0.25%;皮试结果介于阳性与阴性之间,青霉素使用后无过敏反应者为假阳性犤2犦,共215例,假阳性发生率为2.98%。犤结论犦两组消毒剂之间的阴性、阳性、假阴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消毒剂之间的假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通过对影响青霉素皮试结果相关因素的分析,以降低皮试假阴性率、假阳性率,提高青霉素皮试结果判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霉素皮试假阴性的原因,以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发生。方法查阅近10年有关文献,结合作者多年的临床实践,对引起青霉素皮试假阴性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青霉素皮试假阴性并不少见,引起青霉素皮试假阴性的原因很多,绝大多数是可以避免的。结论青霉素皮试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使用时要做好充分的抢救准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霉素皮试假阴性的原因,以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发生。方法查阅近10年有关文献,结合作者多年的临床实践,对引起青霉素皮试假阴性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青霉素皮试假阴性并不少见,引起青霉素皮试假阴性的原因很多,绝大多数是可以避免的。结论青霉素皮试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使用时要做好充分的抢救准备。  相似文献   

6.
刘斌 《黑龙江医学》2002,26(7):525-525
青霉素是临床上使用最早 ,其抗菌效能得到了全世界医务界肯定、价格低廉的一种抗生素。青霉素皮试结果判定虽然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但是 ,由于在临床上一部分护理人员对皮试阳性标准缺乏科学的客观的认识与判断 ,而造成皮试阳性率过高 ,使一些首选青霉素作治疗的病儿为此不得不改用其它替代药物。为了能引起对此问题的重视 ,本文对我院门诊注射室 2 0 0例使用青霉素皮试病儿做了详细观察 ,现将皮试结果分析与体会 ,总结如下。1 如何正确判断青霉素皮试阳性1 1 阳性标准试敏处皮丘出现红肿、增大 ,直径 >1cm ,试敏局部皮肤瘙痒 ,皮丘周…  相似文献   

7.
影响皮试结果的因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玲  曹敬花 《河北医学》1999,5(10):83-85
皮肤过敏试验(皮试)对过敏发生率高的药物,预防和减少严重过敏事件的发生起重要作用。但影响皮试结果的因素甚多,假阳性问题尤为突出,假阴性亦并非少见。本文就此作一概述。1 皮试液11 皮试液溶媒:皮试液的溶媒应能保证皮试药物的稳定和本身不影响皮试结果,这就要求溶媒应有适宜的pH值和渗透压,对皮肤无刺激性。常用皮试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甙类抗生素等,适宜pH值一般为45~70。目前许多医护人员尤期是基层医疗单位,常用肌注或静滴时的溶媒配制皮试液。在众多的溶媒中,5%、10%葡萄糖,及5…  相似文献   

8.
我们将曾遇到的青霉素皮内试敏假阳性5例,假阴性6例,半合成青霉素过敏3例报告如下。 一、青霉素皮内试敏假阳性 (一)病例 例1 李某,女,26岁,诊断:风湿性心脏病合并肺部感染,痰培养结果对青霉素类药物敏感。但患者自诉“有过青霉素皮试阳性反应”,无青霉素过敏史。基于病人治疗急需,决定在准备好抢救的同时重做皮内试验,证明病人自述的情况为假阳性。 例2 梁某,女,36岁,诊断:风湿性心脏病。试敏前用75%酒精消毒皮肤,常规皮试,5分钟后消毒部位出现红晕;追问病史,  相似文献   

9.
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新入院的患儿家属诉说患儿青霉素过敏,或有些年青的护士因经验不足也常判断为青霉素试敏阳性。因而不得不改用其它抗生素。究竟是否真的过敏,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自1991~1998年对150例青霉素皮试假阳性患儿逐一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青霉素以其杀菌消炎效果好,毒副作用小而在临床中广泛使用。我们就青霉素皮试150例临床观察的一点体会介绍如下。一、观察要求:青霉素过敏试验要在备抢救措施的情况下进行。对青霉素皮试的观察,首先,要求试敏液要现用现配,皮下注射药量要准确为0.05-0.1ml,观察时间要不少于20分钟后观察结果,其次,观察应排除其他因素对皮试部位的影响。对酒精过敏者要改用其他消毒剂、忌用碘酒,以防碘过敏或脱碘不彻底影响观察结果。试敏部位要避免揉擦,尤其儿重要特别注意。二、假阳性的观察和分析:假阳性要排除操作不正规的因素。针头刺入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抗蛇毒血清皮试阳性组与抗蛇毒皮试阴性组急性过敏反应及血清病发病情况,观察抗蛇毒血清引起急性过敏反应及血清病的临床表现。方法收集杭州市中医院注射抗蛇毒血清临床病例1162例,记录患者皮试情况,急性过敏、血清病发生情况、临床症状,根据皮试情况分为抗蛇毒血清皮试阳性组与皮试阴性组,抗蛇毒血清皮试阳性组与皮试阴性发生急性过敏反应及血清病的比较采用四格表x2检验。结果抗蛇毒血清皮试阳性72例,通过脱敏注射抗蛇毒血清31例发生急性过敏反应,3例发生血清病;1090例皮试阴性患者中,8例发生急性过敏反应,32例发生血清病;抗蛇毒血清皮试阳性组与抗蛇毒血清皮肤阴性组急性过敏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过敏反应最常见临床症状是:皮肤瘙痒,皮肤红斑、风团;血清病最常见表现是:皮肤红斑、风团,皮肤瘙痒,关节疼痛、发热。结论皮试对预测抗蛇毒血清急性过敏反应发生有参考意义,仍有不确定性,皮试对血清病预防筛选无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青霉素(PN)是一种高效、低毒且价廉的抗生素,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皮试结果假阳性,使许多患者失去首选PN的机会,病情得不到及时控制。本文就形成皮试结果假阳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1 溶媒因素  为减少患者开支,和保证皮试液现用现配。我科用注射用水配制皮试液,发现假阳性率高。分析其原因:①注射用水为低渗液,而青霉素只有在接近中性的溶液中分解,低于或高于该界线可使其降解加速,引起假阳性反应。②注射用水的渗透压低于组织液,与组织结合时,水分迅速进入细胞使其膨胀,引起局部疼痛,…  相似文献   

13.
青霉素具有高效、低毒、价格低廉等优点,在基层医疗单位临床应用甚为广泛,但青霉素易引起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而死亡。故临床用药前要常规做皮试敏感试验(简称皮试)。皮试对判断能否用药及防止休克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婴幼儿因其特有的生理特点,给皮试结果的判断带来一定困难,致使假阳性率明显增多。本文对可能造成婴幼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结果的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些病人青霉素皮内试验呈阳性反应,有时因治疗需要而冒险使用了青霉素治疗后却无变态反应发生,而有此病人皮内试阴性,用药后引起过敏性休克死亡的病例报道却很多,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青霉素皮试可呈现假阳性、假阴性所致,探讨出假阳性、假阴性的原因,即可减少或避免变态反应的出现。笔者根据临床实践观察,归纳总结出如下几点,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218例蝮蛇抗栓酶皮试结果及过敏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蝮索抗栓酶皮试液浓度00025u/ml时,皮试阳性率为1147%(25/218例)。用药结果表明,皮试阳性者用药后24/25例无任何过敏反应,实为皮试假阳性,假阳性率达1101%(24/218例)。认为皮试液0.0025u/ml浓度偏高,易出现假阳性,以该浓度皮试呈阳性者,如果治疗确实需要,可在备好抢救措施,严密观察下谨慎用药。皮试阴性者仍有发生过敏可能,用药过程中切不可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6.
青霉素过敏反应发生率为0.7%~10%。但因种种原因时有假阳性结果发生,使其阳性率增高而影响临床使用。为分析假阳性发生原因,我们试从稀释液.消毒剂、皮试针头、操作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青霉素皮试结果判断误差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霉素是一种临床广泛应用的抗生素 ,其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 ,但因其是一种人工合成半抗原 ,进入人体与机体蛋白质结合成全抗原易引起过敏反应 ,因此使用前必须做皮肤过敏试验。其结果判定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水平的体现 ,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 ,经常发生疑似阳性或难以确定的情况 ,笔者通过 3 a来 64例青霉素皮试疑似阳性或难以确定的患者 ,重新皮试或生理盐水对照 ,结果 80 %的为阴性 ,应用青霉素后也未发生过敏反应 ,认为造成其成因有。1 自身皮肤的原因1.1 酒精过敏 本组有 10例患者用酒精消毒皮试后 ,皮试处出现与酒精消毒面积大小、部…  相似文献   

18.
减少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方法胡琰艳(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桂林市541001)关键词青霉素;皮试;假阳性近年来青霉素皮试阳性率明显升高,影响因素较多,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因素为皮试皮肤消毒液引起的假阳性。使相当部分患者未能使用青霉素类药物。为了探讨减少假...  相似文献   

19.
消毒液对小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霉素族药物为小儿最主要和使用最多的抗生素。由于小儿本身的特点。临床上常出现皮试阳性率普遍偏高。从而给小儿用药受到限制。为了探讨和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自 1996年 6月设计了对 5岁以下小儿在用 75 %酒精消毒皮试结果判断为阳性者 ,再用 0 1%新洁尔灭液在对侧手相同部位消毒行皮内试验观察 ,对其结果进行真 ,假阳性的判断。截止 1998年 6月共观察 2 0 0例患儿。对酒精消毒阳性 ,而新洁尔灭消毒结果是阴性者 ,应用青霉素药物治疗。无 1例发生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20.
青霉素是临床中常用的广谱抗菌药物,其易引起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而危及生命,所以使用前需护理人员先进行皮试(过敏试验),皮试结果阴性方能使用。判断标准为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阳性: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1 cm,周围出现伪足,局部发痒,严重时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1]。临床中青霉素皮试结果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消毒液对皮肤的刺激作用,护理人员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观察受个人影响等。临床中部分护理人员也存在经验不足、怕担风险,怕出意外,出于自我保护对皮试结果可疑的,均定为阳性反应,鲜有用生理盐水在对侧做对照试验,致使青霉索皮试假阳性率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