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视网膜玻璃体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现代常规视网膜脱离手术,部分病例配合现代玻璃体手术,治疗各种网脱40例40眼,其中较特殊和复杂的网脱有:黄斑裂孔笥网脱3例,黄斑裂孔伴明显机化牵引性网脱 ,黄斑裂孔伴周边裂孔1例,后极部裂孔1例,据齿缘离断性网脱2例,陈旧网脱继发周边视网膜巨大囊肿3例,伴有白内障网脱2例,人工晶体入术后发障玻璃体浊济南市多脱1例,复发性网脱2例,伴有玻璃体积血网脱4例,玻璃体积血伴牵引性网脱2例,眼球穿孔伤后  相似文献   

2.
全氟丙烷在特殊型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姚大庆施汉彬邹召中安庆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246004)我国张氏于1990年采用自制国产C3F8首先用于临床〔1〕。我们自1991年至1996年用C3F8治疗特殊型网脱68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机网膜脱离(简称网脱)实际上为眼部的一种体征,可由眼或全身疾病引起。由全身疾病引起者,由于全身症状、体征明显,再经眼科检查很易诊断为继发性网脱。本文仅就眼部疾病谈谈原发性网脱与其它眼病交叉误诊或漏诊的原因,并重点论述原发性网脱的鉴别诊断问题。根据原发性网脱的临床表现.诊断一般并非十分困难。但有些特殊病例.与其它眼病的交叉误诊或漏诊仍时有所见。甚至因限内恶性肿瘤误诊为原发性同脱,贻误治疗而致死亡。一、原发性网脱与其它目清交叉误诊及玩诊原因的分析(-)误诊的主要原因:眼底有网脱或类似网脱的表现;视力…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视网膜脱离手术有不少创新,使解剖学治愈率明显提高,至于生理学治愈效果仍不满意。为此,在封闭裂孔,使其复位的同时,必须设法最大限度地恢复视功能。现代观点认为妨碍疗效进一步提高的关键,主要不是裂孔问题,而是视网膜周围纤维增生及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我们在视网膜脱离临床研究中将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分为脉络膜脱离型裂孔性网脱(简称脉脱型)、视网膜劈裂型裂孔性网脱(简称劈裂型)和寻常型网脱三型。本文遵循有利于预后的判断、术前医护  相似文献   

5.
氩激光凝固治疗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简称网脱)手术术中的电凝或冷冻改为术后氩激光凝固治疗98例99眼,其中周边孔网脱71眼,手术成功68眼,失败3眼;黄斑或后极部孔网脱9眼,周边伴黄斑或后极孔网脱3眼,脉脱型网脱2眼,未查到裂孔的网脱9眼,全部手术成功;无晶体眼网脱5眼,手术成功2眼,失败3眼。周边孔源性网脱,手术成功率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程度有关。本法有对眼球损害轻,视网膜与脉络膜粘连可靠,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多吉  郑红 《眼科新进展》1995,15(2):45-48
用阔筋膜作巩膜环扎术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临床观察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医院眼科多吉,郑红本文报告从一九八九年至一九九三年对22例复杂视网膜脱离,其中15例裂孔源型,3例继发性网脱,2例外伤性网脱,2例网脱术后再脱。作者用自身的阔筋膜作巩膜环扎术加电凝或冷...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不冷冻巩膜扣带眼内气体填充术治疗脉络膜脱离视网膜脱离(脉脱型网脱)的疗效,方法:对11眼周边孔的脉脱型网脱PVRB-C1者施行不冷冻巩膜扣带眼内气体填充术,术后辅以氩激光光凝,出院观察6个月随访视力,视网膜复位,PVR变化,并与同期施行冷冻病例对照,结果:不冷冻巩膜和扣带眼内气体填充术对周边视网膜裂孔的脉肿型网脱PVRB-C1者疗效。出院时与冷冻级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期其视网膜复位率,视力增进水平,PVR逆转率明显优于冷冻组(P<0.01),结论:不冷冻可以减轻手术及病程中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释放和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从而减轻或扭转患眼PVR的进程,使患眼安静康复,最大限度地降你了术眼内细胞增生和视网膜神经元的死亡,减少了术后复发率,提高了术后视力恢复水平,是治疗脉脱型网脱值得推荐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脱离直视下冷凝手术114眼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直视下冷凝巩膜扣带术的预后与PVR的关系,分析冷凝量与视网膜复位视力预后的关系。方法 复习连续112例114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用此方法治疗的病例,PVRB~C292眼,PVRC3~D22眼,其中特殊类型网脱15眼。结果 PVR B~C2 92眼,90眼完全复位,复位率97.8%;PVR C3~D复位率仅为45.4%;PVR D复位率为0;特殊类型网脱复位率33.3%;视力提高91眼占80%。结论 PVR B~C2病例直视下本手术是首选方法,直视下冷凝是减少手术创伤提高视力预后的有效方法,延长冷凝时间和面积并不提高视网膜复位率;对PVR C3以上及复杂类型网脱采用单一手术方法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9.
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以下简称网脱)术前伴有睫状体脉络膜脱离者(以下简称三脱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网脱。它的病变不只限于视网膜,由于房水生成障碍、眼压极低,轻压眼球即出现角膜后弹力层皱折,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晶体悬韧带松驰致晶体晃动,并发重度或比较重度的色素膜炎症,玻璃体浓缩,很快产生视网膜周围纤维增生。本病发病突然,扩展迅速,在较短时间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已把视网膜脱离分为非裂孔性与裂孔性。不同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在临床表现和预后方面各有差异,我们曾经作了初步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病例资料逐渐增多,积累了经验,增长了见识。脉络膜脱离型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脉脱型网脱)的病变涉及到眼内各部组织;视网膜劈裂型裂孔性视网膜  相似文献   

11.
对106例网脱病人的双眼详细检查,发现双眼网脱病例15例(14%),91例单眼网脱对侧眼存在与网脱有关的网膜病变病例有53眼(58%),其中裂孔形成21眼(23%),指出了双眼详细的全网膜检查的重要性。本组21例单眼网脱的对侧眼裂孔形成病例19例接受了预防性手术,18例均获得了预期的效果;而2例未接受预防性手术的病例均先后发生网脱。阐述了预防性网脱手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1973年Schwartz首次报导11例由于视网膜脱离引起开角型青光眼的病例,经手术网膜复位后,眼压恢复正常。近年来Schw-artz综合症被认为是原发性网脱引起青光眼的特殊类型。王×男18岁学生住院号14500蓝球击伤左眼12天,视力下降,1986年9月19日入院。有近视史。全身检查未见异常。右眼矫正视力0.1,左眼矫正视力0.8。左眼KP(-),前房Tyndall现象(+),虹膜纹理清,瞳孔  相似文献   

13.
视网膜裂孔单纯氩激光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裂孔单纯氩激光治疗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张戈非视网膜裂孔是孔源性网脱的主要原因,如果在早期尚无网脱之前对裂孔进行有效的治疗,可避免孔源性网脱的发生。我院自1989年以来,应用氩激光治疗视网膜裂孔及孔源性网脱共计72例,其中有26例为单纯应用氩激...  相似文献   

14.
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简称脉脱型网脱)已引起眼科同道的重视。此病并非罕见。其病情发展迅猛,手术效果差,予后不良。我们在视网膜复位术的同时玻璃体腔内注气调整其眼内压,获得满意疗效,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段安丽  李根林  王宁利 《眼科》2007,16(1):60-62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简称脉脱型视网膜脱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对其临床病例报道文献中并不少见,而对其视网膜前膜的组织病理学特征观察,目前尚未见报道。我们对4例典型的脉脱型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网膜前膜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玻璃体腔内注射气体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网膜脱离(以下简称网脱)的方法。目前国外已普遍应用。为了提高网脱的疗效,现将我院住院治疗24例网脱病例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材料:86年1月~87年2月收治24例网脱病例,除1例牵引性网脱,其余均属孔源性。男20例,女4例。年龄14~64岁,右眼16例,左眼8例。病程5天~61/2月,平均54.5天。根据赵东生膜分类,本组膜Ⅰ4例,膜Ⅱ11例,膜Ⅲ9例。2例无裂孔,其  相似文献   

17.
62例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型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伴有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以下简称脉脱型网脱),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据我们五年多来统计占同期住院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10.5%,而国外报道为2%、4.5%、7%。本科对此病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观察和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  相似文献   

18.
高度近视透明晶体摘除术后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452眼高度近视行透明晶体除术,22眼(4.78%)发生网脱。手术时后囊破裂者网脱率为39%,而后囊完整者网脱率为1.3%。指出后囊完整对减少网膜有重要意义。视网膜有变性者网脱率为8.5%,无变性者为2.6%,冷凝和激光处理可以减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视网膜裂孔是网脱的基础,裂孔的产生又与网膜本身变性及玻璃体脱离时的牵引关系密切。上述变化多见于眼底周边部。网脱的发生与周边部病变的性质和程度,网膜与网膜色素上皮之间粘着力的强弱以及玻璃体条索牵引力的大小息息相关。用双目检眼镜结合巩膜压迫器或以裂隙灯显微镜三面镜联合压陷对网脱眼的赤道部、锯齿缘及睫状体扁平部进行详细的检查、以利于网脱的早期诊断和有针对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视网膜脱离复位后视网膜及视力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中浆病)、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孔源性网脱)、泡状视网膜脱离(泡状网脱)三组病例视网膜复位后荧光血管造影所见来探讨视网膜色素上皮改变。根据临床表现来探讨网脱的部位、程度、时间和视网膜复位后的视力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