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观察短期内铀吸入对放射性职业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我们对铀作业过量吸入人员进行了16 a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除自觉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外,观察对象的健康状况整体较好。提示,铀在急性吸入时可引起肾功能损伤,治疗后可痊愈;但在长期观察中,过量吸入后除对接触者心理上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外,到目前为止,未曾发现铀对接触者的持续性慢性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硫酸二甲酯(dimethyl sulfate,DMS)暴露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救治特点。
方法 结合16例患者治疗情况,并通过文献复习,分析DMS暴露伤员皮肤、眼、呼吸系统损伤的临床表现、抢救措施及转归特点。
结果 16例DMS意外暴露患者,先后出现皮肤、眼、呼吸道损伤。2例皮肤灼伤患者分别经局部清创、换药治疗15 d和30 d后愈合出院。1例急性中度中毒患者经吸氧、雾化吸入、应用糖皮质激素、抗感染等综合治疗30 d痊愈出院。13例刺激反应并眼灼伤患者经吸氧、雾化吸入、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滴眼等治疗7~10 d后痊愈出院。
结论 DMS具有高毒性,可经眼、皮肤、呼吸道接触造成人体损伤。主要救治措施包括:尽早去污并做氧疗及雾化吸入治疗,早期、足量、短程使用糖皮质激素,严密观察呼吸道损伤,加强气道管理,防止严重的和气道相关的并发症。预后通常良好。
  相似文献   

3.
化学性皮肤灼伤是常温或高温的化学物对皮肤直接刺激、腐蚀及化学反应热引起的急性皮肤损害,可伴有眼灼伤和呼吸道损伤。某些化学物可经皮肤、黏膜吸收中毒。  相似文献   

4.
86例硫酸灼伤治疗分析甘传伟杨俊芝化学性灼伤多属于职业性损伤,在烧伤中占第二位。最常见的致伤物是酸类和碱类。我院近十年来共收治硫酸灼伤86例,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本组硫酸灼伤病例男61例,女25例。多发生于乡镇小化工厂。创面...  相似文献   

5.
对3例职业性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主要损伤呼吸系统,常伴眼部和皮肤的化学灼伤。宜尽早氧疗及雾化吸入,早期、足量、短程使用糖皮质激素,加强气道管理,预防喉头水肿、肺水肿和窒息为临床救治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硫酸二甲酯暴露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救治特点。
  方法  对12例硫酸二甲酯中毒患者的眼、呼吸系统损伤的临床表现、抢救措施及转归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  12例硫酸二甲酯意外中毒患者,先后出现眼、呼吸道损伤。胸部CT显示轻度患者有明确肺部感染征象,中度患者两肺可见斑片状密度增高影,重度患者两肺有渗出改变。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显示轻度中毒患者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明显,中度中毒患者气管、支气管增厚,管腔狭窄,支气管黏膜出现糜烂,重度中毒患者可见支气管黏膜广泛出血。部分患者眼部B超显示双眼玻璃体混浊。中毒患者经吸氧、雾化吸入、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滴眼、抗感染等综合治疗,住院7~19 d后痊愈或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1.5 d。
  结论  硫酸二甲酯具有强毒性,可经眼、皮肤、呼吸道接触造成人体损伤。主要救治措施包括:尽早去污并做氧疗及雾化吸入治疗,早期、足量、短程使用糖皮质激素,严密观察呼吸道损伤,加强气道管理,防止严重的和气道相关的并发症。预后通常良好。
  相似文献   

7.
化学性皮肤灼伤是指化学物直接对皮肤刺激、腐蚀作用及化学反应热引起的急性皮肤损害,常伴有眼灼伤和呼吸道损伤。某些化学物可经皮肤、粘膜吸收中毒。 一、处理原则 1.流动水冲洗 化学性皮肤灼伤后,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水清洗创面。有些化学物如浓硫酸、石灰、四氯化钛、三氯化铝等,遇水产生一定的热量及成酸、  相似文献   

8.
14例氯乙酸灼伤中毒并死亡1例报告四川省绵阳市卫生防疫站(621000)王孔富那天云张光龚光隆曹汝安1996年12月15日,绵阳火车站专业装卸工14人,卸一批无任何标记的货物,全组人员手部均发生严重灼伤,并中毒死亡1人。现将事故报告如下。1事故经过由...  相似文献   

9.
职业性铬中毒多由吸入或皮肤灼伤吸收引起,并对肝、肾有毒性作用。皮肤吸收引起肾功能衰竭极少有报道。现将我市某电镀厂因铬酸造成1职工四肢皮肤多处烧伤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420例氢氟酸灼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420例氢氟酸灼伤,其中96.9%属职业性,3.1%属生活性,以(淡青灰色)坚实水肿、淡青灰色脓样大疱或果酱色血性大包是氢氟酸灼伤的特征性损害。临床观察提示不伴氢氟酸或氟化氢气道吸入史的。仅由液态氢氟酸直接接触所致面积〈1%(个别可达10-16%)的皮肤灼伤,一般不引起系统中毒,但血钙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