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通道蛋白1在肾癌介入治疗前后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对肾癌中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取术前行肾动脉化疗栓塞的肾癌标本15例,术前未行肾动脉化疗栓塞的肾癌标本12例及肾正常组织12例,分别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简称免疫组化)法检测AQP1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AQP1表达于正常肾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近曲小管的上皮细胞,肾癌组织的癌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与肾正常组织相比,未行肾动脉化疗栓塞肾癌组织中AQP1阳性表达量明显减少,RT—PCR法AQP1与β-肌动蛋白(β—actin)灰度比值中位数分别为0935及0855;免疫印迹法示AQP1阳性灰度值中位数分别为1258及1474;免疫组化示AQP1阳性指数分别为131及108,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行肾动脉化疗栓塞的肾癌组织同未行肾动脉化疗栓塞的肾癌标本相比,AQP1的表达明显减少,RT—PCR示AQP1与β—actin阳性灰度比值中位数为0810;免疫印迹法示AQP1阳性灰度值为1597;免疫组化示AQP1阳性指数为082,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介入治疗可以降低AQP1在肾癌中的表达,抑制肾癌的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2.
<正>病人,女,53岁。体检彩超发现右肾上极占位。患者无腰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无消瘦乏力;有阑尾切除史,糖尿病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及重要药物应用史。查体:心肺无异常。腹部平坦,右下腹部可见陈旧性手术瘢痕,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腹部未触及肿块。双肾未扪及。各输尿管行径处无压痛,膀胱区无叩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肿瘤指标等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3.
射频消融治疗肾癌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年来射频消融日益广泛应用于肾癌治疗,随着操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已在临床上取得显著的近期疗效,具有微创、安全、操作方便、并发症轻、患者痛苦少等特点。其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改进电极针,提高射频技术,联合c其他疗法等以提高疗效,并建立更合理的包括影像检查技术在内的疗效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生物化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闵敏  钟国成 《西南国防医药》2009,19(10):1050-1052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病死率高达90%,其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4。医学界对早、中期食管癌普遍采用手术或放疗为主、化疗为辅的治疗模式;晚期则采用放化疗配合姑息治疗。随着生物学技术的进步,生物化疗逐渐成为食管癌治疗的新动向。临床研究显示,化疗配合生物治疗可提高食管癌缓解率,有效延长生存。生物化疗为食管癌内科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肾癌又称肾细胞癌,其临床治疗主要为根治性肾癌切除术。对于早期发现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和预后较好。而早期正确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螺旋CT的应用,肾癌的早期诊断病例逐渐增多。定性诊断准确性也不断提高。笔者搜集近年来螺旋CT检查,并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患者15例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临床发现胃癌时伴有肝转移者约占 5%~ 8% ;结、直肠癌 10 %~ 2 5%在治疗时已有肝转移[1] 。大部分病人早期诊断困难 ,失去了手术机会。我院从1994年 2月~ 1999年 12月 ,将因胃、结、直肠癌在根治术后或姑息术时证实的肝转移癌 36例 ,给予介入化疗加中药治疗后的疗效分析 ,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肝转移癌 36例 ,男 2 5例 ,女 11例 ;年龄30~ 76岁 ,平均年龄 57岁。 36例中胃癌 9例 ,结肠癌 14例 ,直肠癌 13例 ;病理类型属低分化腺癌 11例 ,未分化腺癌 10例 ,管状腺癌 9例 ,粘液腺癌 6例。 11例是术中发现肝内转移灶 ,做了原发肿瘤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平扫征象及CT动态增强在鉴别乏脂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 with minimal fat,AMLmf)与三种常见病理类型肾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3例肾脏实性肿块,其中15例经病理确诊为AMLmf,15例经病理确诊为肾脏乳头状细胞癌(PRCC),27例经病理确诊为肾脏透明细胞癌(CCRCC),26例经病理确诊为肾脏嫌色细胞癌(ChRCC)。83例患者术前均行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检查,分别测量肿块实性区域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CT绝对值,随后计算平扫与增强各期之间CT绝对值,三组(乏脂性AML与乳头状细胞癌、乏脂性AML与透明细胞癌、乏脂性AML与嫌色细胞癌)病例各期CT绝对值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四类病例分别观察病灶平扫密度是否均匀、强化密度是否均匀、是否囊变、有无星芒状瘢痕、有无劈裂征、有无钙化,随后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结果AMLmf皮质期-平扫CT绝对值、排泄期-实质期CT绝对值均显著大于PRCC,实质期-皮质期CT绝对值显著小于PR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mf皮质期-平扫CT绝对值、实质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自体树突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转移性肾癌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变化及随访结果.方法 采集27例转移性肾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实验室体外培养诱导产生DC和CIK细胞,经无菌检测、流式细胞术表型鉴定及细胞计数后回输给患者.于第7、9、11、13天皮下注射DC,第11、13天静脉回输CIK,每疗程间隔3个月,直至疾病进展,观察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27例转移性肾癌患者经DC-CIK治疗后的客观反应率为37%,疾病控制率为85%,2年总生存率为81.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3+CD4-CD8+、CD3+CD19-、CD3-CD19+、CD3-CD16+CD56+、CD3+CD 16+CD56+、CD3+HLA-DR、CD3+HLA-DR+、CD3+CD28+CD8+细胞亚群及Th2细胞无显著变化(P>0.05),Th1细胞有升高趋势(P<0.05),多次治疗后CD3+CD4+CD25+T细胞(即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有降低的趋势(P<0.05).治疗过程中27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DC-CIK细胞免疫治疗为转移性肾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改善转移性肾癌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提高患者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肾癌少见亚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经病理证实的除透明细胞癌外的所有肾癌资料,包括嫌色细胞癌(ChRCC)14例,乳头状癌(PRCC)Ⅰ型10例,PRCCⅡ型15例,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TSCC)7例,对比分析所有CT征象和强化特点.结果 4种肾癌亚型在强化均匀度、边界、有无侵犯肾盂、肿瘤内血管影等指标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hRCC在三期增强扫描的CT值均高于其他3种肾癌亚型,分别与PRCCⅠ型、PRCCⅡ型和MTSC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MTSCC在增强各期的强化程度都低于肾髓质,其余亚型在皮质期的强化程度均高于肾髓质.结论 MSCT结合增强扫描在上述4种肾癌亚型的鉴别诊断中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小肾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患者,对其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肾脏形态改变,病灶边缘出现假包膜征以及局部病变部位皮髓质分界消失,是小肾癌的主要表现。结论小‘肾癌MRI的病灶信号表现复杂多变,假包膜的出现对其有诊断与鉴别诊断有意义。动态增强扫描信号改变取决于肿瘤血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GRC—1肾癌细胞凋亡模型并探讨P21WAF1基因对肾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顺铂诱导法建立肾癌细胞凋亡模型及转染P21WAF1基因方法观察P21WAF1基因的作用。结果:①用20μmol顺铂诱导GRC—1肾癌细胞。建立了细胞凋亡模型,凋亡细胞占细胞总数为29.4%。②成功转染了P21WAF1基因至GRC—1肾癌细胞;③转染P21WAF1基因的GRC—1肾癌细胞,培养至第10代细胞加入20μmol顺铂后,凋亡细胞占细胞总数为75.6%。④凋亡细胞比率29.4%与75.6%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①成功建立了肾癌细胞凋亡模型;②转染P21WAF1基因对肾癌细胞凋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郭峰方法,对38例尿毒症患者肾移植后红细胞免疫调节因子进行观察。结果;移植前RFER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而RFIR则明显升高,移植后RFER和RFIR比移植前分别上升和下降幅芳较大,但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创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探讨创伤后急性肾衰竭(ARF)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肾替代治疗对预后的影响,回顾性分析71例创伤后ARF的临床特点,早晚期肾替代治疗效果,并与同期外科术后ARF病人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创伤后ARF占同期因创伤住院病人的1.06%,占同期ARF病人数的16.21%;ARF多元于伤后发生低血容量及横纹肌溶解症的病人,并发呼吸和神经系统功能衰竭时,更易发生ARF;其多脏器衰竭发生率为85.9%,,病死率高达70.4%;早期进行肾替代治疗可改善预后,其病死率(33.3%)明显低于晚期进行肾替代治疗者(59.2%)。说明创伤后ARF病人病情较重,预后差,肾替代治疗应早期进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102例肺小细胞未分化癌(SCLC)的临床X线表现和30例X线误诊病例,将本组SCLC X线表现分为肺门型(57例),周围型(17例),纵隔型(15例)和特殊型(13例),讨论了有关的鉴别诊断,认为纵隔型肺癌与纵隔肿瘤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有支气管异常和肺野阻塞性变化。要提高SCLC诊断正确率必须了解其X线影像的复杂性,要充分运用支气管体层摄影(包括CT扫描)来发现并认识异常的支气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海拔地区进展期胃癌(AGC)患者手术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3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①高海拔地区进展期胃癌患者CD3、CD4、CD8、CD4/CD8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②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的CD3、CD4细胞值较术前有显著怀差异(P〈0.01);CD4/CD8细胞比值亦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与正常对照线之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供者造血干细胞输注 (DSI)在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NAPBSCT)中的作用 ,6例NAPBSCT患者分别在移植后 +7~ +90天进行DSI治疗 ,共输注单个核细胞 (MNC) (0 .6~ 7.6 )× 10 8/kg ,CD34 + 细胞 (0 .3~ 3.4)× 10 6/kg ,CD3+ 细胞 (0 .3~ 5 .1)× 10 8/kg。 6例中 5例有明显促进植入的作用 ,其中 3例由嵌合体转为完全性植入。 4例有较明确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GVL) ,均未见造血抑制等并发症。初步结果表明 ,DSI能促进NAPBSCT后供者嵌合体的增加 ,有利于NAPBSCT后供者细胞植入并具较好的GVL效应 ,而且并发症少 ,在NAPBSCT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肾移植术后环孢素肾中毒的临床与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1089例患者行1114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其中178例进行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发现:①环孢霉素A(CsA)肾中毒占10例;②光镜下可见近曲肾小管上皮明显浊肿,管腔明显变窄,上皮细胞颗粒变性,部分可见间质小动脉玻璃样变性;③电镜下可见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肿胀,呈极度扩大的球形。但肾小管基底膜清晰规则,电子密度均匀。结果表明:①肾近曲小管是肾单位中对CsA肾中毒最为敏感的部位;②CsA肾中毒可造成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线粒体高度扩张,可能与线粒体Ca2+的内流有关;③CsA肾中毒后肾小管基底膜保持完整,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再生和恢复提供了条件;④应重视CsA肾中毒与排斥反应时变性坏死的肾小管相区别。  相似文献   

18.
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患者胃排空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99m)T_c标记树脂试验餐测定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及胃癌患者的胃排空时间(GET)。对比分析CAG和胃癌患者胃运动功能的变化。测定结果,对照组(36例)GET_1/2为37.3±16.0min;轻度CAG(21例)为35.0±10.5min;中重度CAG(13例),五肽胃泌素治疗前为68.3±35.3min,治疗后为37.1±6.5min;胃窦癌(8例)为80.9±47.9min,贲门癌(3例)为26.9±7.2min。其中胃窦癌和中重度CAG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 作者认为,核素试验餐ν照像检查是符合生理的胃运动功能检查方法。中重度CAG患者GET 1/2延长的解剖基础可能与胃肌层萎缩有关。GET1/2的延长可能是促使胃癌发生的因素。应把中重度CAG患者做为胃癌防治的重点。胃泌素治疗有促进CAG患者胃排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回顾分析探讨无明确临床转移指征的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亚临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概率及其外科处理的较好术式。根据UICC(1987年)分类分期标准,回顾205例淋巴结分期为N0、N1期的口腔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术后随访,了解此类病例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概率以及不同手术方式处理后颈部淋巴结的转归。结果发现,转移淋巴结病理检出率为10.8%(13/120),而不作颈清扫术后淋巴结转移率为16.5%(14/85),N0、N1期无显著差别;功能性颈清扫术后淋巴结复发率达11.9%(5/42),其中颊癌的复发发生率较高;根治性颈清扫术后复发率6.4%(5/78),多数为对侧颈淋巴结复发。说明口腔癌亚临床转移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功能性颈清扫范围在颊癌等部位肿瘤应达到III级淋巴结,累及对侧的下龈癌等肿瘤应考虑双侧的颈清扫。  相似文献   

20.
测定43例行大肠癌根治术的大肠癌病人的空腹血清、癌组织、癌旁粘膜中胃泌素水平。结果大肠癌病人空腹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根治术后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高分化腺癌及DukesA期大肠癌组织血清胃泌素水平变化明显。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粘膜中胃泌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大肠粘膜(P<0.05)。表明胃泌素对大肠癌的生长有调控作用,测定血清及癌组织中胃泌素水平有助于对大肠癌的诊断及指导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