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治疗中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问题。方法:对1994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54例行外科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21例结直肠癌手术同时发现肝转移者中的13例同期切除肝转移灶,2例行肝动脉结扎加无水乙醇注射,6例先行肝动脉结扎加置化疗泵化疗4~6个月后再行二期手术切除肝转移灶;33例结直肠癌术后复查发现肝转移者行分期手术切除肝转移灶。手术方式以不规则肝叶或肝段切除为主(30例),单纯肝转移灶切除16例,左半肝切除4例,肝右3叶切除2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63%、24%,平均生存32.8个月,其中同期手术平均生存27个月,分期手术35个月。结论: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和指征,合理使用各种手术方式和治疗手段能大大提高手术切除成功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手术病理组织学结果为金标准,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术前超声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肝超声造影检查,造影所见肝内病灶数目、位置、大小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42例切除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肝转移癌灶96个,大小0.3~8.5em,平均(2.6±1.8)cm,每例1~8个病灶;其中21个(21.9%)≤1.0 cm.术前超声造影准确检出86个癌灶,敏感性89.6%(86/96个),对≤1.0cm癌灶敏感性71.4%(15/21个);造影门脉期至延迟期检出的35个癌灶中19个(54.3 %)常规超声未能发现.42例中治愈性手术切除率88.1%(37例),此37例术后随访3~39个月,2年内肝内复发率32.4%(12例),1年生存率90.0%.结论 超声造影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尤其对小癌灶有较高敏感性,有助于术前准确分期,选择合理治疗方案.超声造影可作为术前无创性影像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治疗的指征、相关病理因素及手术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的7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同时性肝转移62例,异时性肝转移13例,均在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基础上,行肝叶规则或不规则切除70例,结节切除活检5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0例。术后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4.67%,58.67%,28.00%。生存分析显示:肝切除术后的生存率与原发灶的分化程度、术前CEA、Duke’s分期、肝转移数目、组织分型及淋巴结受侵有关。结论临床病理分期早,肿瘤分化程度高,转移灶数目≤2.术前CEA水平低的患者预后好:手术治疗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时机的选择及预后分析。方法 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120例分为同期进行肝肿瘤切除组84例,再次手术切除肝内病灶组36例,观察两组近期、远期效果。结果同期肝肿瘤切除组、再次手术切除肝内病灶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远期1、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同期肝转移患者术前进行详细、周密的检查,掌握患者基本情况,原发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状态及与周围关系,制定周密的手术计划,同时进行原发灶、转移灶是安全可靠的,避免了延期手术中部分患者由于肿瘤进展失去了切除转移灶的时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药盒灌注氟脲苷与地塞米松治疗化疗抵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3例经过至少二线化疗失败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采用介入放射方法植入肝动脉药盒,术后第2天开始经药盒灌注氟脲苷与地塞米松,对其治疗疗效、毒副反应及生存状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的肝内疾病控制率为69.6%,其中部分缓解10例(43.5%),稳定6例(26.1%);4例患者转化为可手术切除,转化率为17.4%。中位肝内无进展生存时间为(9.0±1.8)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4.0±1.8)月。结论经肝动脉药盒灌注氟脲苷与地塞米松可作为化疗抵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补救治疗,并可能使部分患者转化为可手术切除,从而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发性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肝切除后的生存状况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48例多发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数≥4个)接受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统计患者的生存状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48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4%,术后中位生存期为34.5个月,1、2、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7%、64.4%、46.5%、27.9%;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7.1个月,1、2年累积无病生存率分别为33.8%、14.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癌T分期、肝转移灶数目、转移灶最大直径、是否行新辅助治疗、肝转移切除范围、肝转移复发是否再次切除是多发性结直肠癌肝转移肝切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转移灶数目(OR=3.483,95%CI 1.492~7.021,P=0.001)和肝转移切除范围(OR=2.994,95%CI 1.093~6.372,P=0.002)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于超过4个转移灶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切除甚至复发后再次切除仍可以使患者生存获益,肝转移灶数和肝切除范围是的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肝转移24例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方法】对1993年1月至2001年1月的24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外科治疗。其中8例同期切除,12例分期切除,2例肝动脉结扎加无水乙醇注射,2例通过肝动脉结扎加化学药物治疗(化疗)泵灌注化疗而获得二期手术切除机会。手术方式:行肝不规则楔形切除18例,右半肝切除2例,左半肝切除4例,肝尾叶切除1例。【结果】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58%、21%。8例同期肝切除者平均生存期21个月,12例分期肝切除者的平均生存期为34个月。【结论】掌握手术时机和适应证,积极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提高手术切除成功率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魏燕  徐周敏  陈坚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0):3481-3483
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RLM)是造成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手术切除是CRLM患者可能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但CRC患者在发现肝转移病灶时,仅大约20%的患者肝转移灶可以手术切除,而其他的患者往往由于没有可能进行根治性切除或手术切除后残存的肝脏体积<30%,而失去了切除肝转移灶的机会[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转移性肝癌的效果.方法:对9例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的临床特征、术中射频消融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7例结肠癌和2例直肠癌均有梗阻症状而行手术切除,其中4例CEA异常升高,最高124μg/L,每例肝内转移病灶2~4个,总共23个,平均2.6个;最大径1.0~4.2 cm,平均3.1 cm.结直肠肿瘤切除后,对肝脏每个肿瘤行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治疗结束后可触摸到肿瘤及周边肝组织凝固变硬,超声下见肿瘤局部组织呈不均匀回声,形态不规则.随访24~58个月,治疗部位肿瘤固化坏死,体积缩小,无复发,CEA明显下降,9例全部有效.结论:术中超声引导射频治疗转移性肝癌的疗效确切而满意,对临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后采取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13年12月住院部收治的5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一期手术行直肠癌切除加肝脏肿块切除25例患者(同期手术治疗)作为研究组,直肠癌切除后二期手术行肝脏肿块切除的25例患者(非同期手术治疗)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在生存率、并发症率、再次切除率等指标的上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7.96、5.95、4.17,均 P<0.05);在生存时间上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 t =5.45;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同期手术治疗患者的生存期限及病情预后效果优于非同期手术治疗患者,临床采用手术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对其转移病灶及原发灶进行最大限度的同期切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先采用生存分析Kaplan-Meier法对15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再采用Cox回归分析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115例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7.9±2.8)个月,其累积一、二年生存率分别为(40.4±6.7)%及(22.5±6.0)%。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转移部位、肝转移灶数目、最大肝转移灶大小、原发肿瘤病理类型、原发肿瘤分化程度、原发肿瘤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无肝外转移、腹腔内种植及针对肝转移灶治疗方式10个因素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有显著影响。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瘤分化程度、最大肝转移灶大小、原发肿瘤浸润深度、有无肝外转移及针对肝转移灶治疗方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 原发肿瘤分化越差、原发肿瘤局部浸润越深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远期生存率越低,最大肝转移灶大小〈5 cm的患者预后较≥5 cm的患者好,同时合并有肝外其他脏器转移的患者预后差,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采取积极的治疗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远期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李金海 《临床医学》2011,31(9):20-22
目的探讨血清CEA和Ki-67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及其对肝转移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动态检测6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血清CEA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术后标本Ki-67表达。结果在26例肝转移组中2,4例(92.3%)患者出现不同程度CEA升高,在34例非肝转移组中共有9(26.5%)例患者出现CE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直肠癌原发灶分化程度不同Ki-67表达也有差异。但是不同T分期和N分期同Ki-67表达没有明显联系。Ki-67阳性表达肝转移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肝转移率,不同表达状态其肝转移发生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EA水平检测同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相关;组织Ki-67表达同结直肠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和术后肝转移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外科治疗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自2001年2月至2008年2月诊治的86例结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同时手术和异时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患者1、3、5年的生存率。结果 2组肝转移瘤直径、肝转移瘤数目、肝转移瘤分布、术前血清CEA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手术组1、3、5年累积生存率为80.3%、39.7%、13.8%;异时手术组患者1、3、5年累积生存率为78.7%、38.9%、14.1%,2组生存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患者,行同时手术与异时手术疗效相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行同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结直肠癌术后复发模式的临床特点及规律、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原因,探讨复发性结直肠癌的再手术治疗的方法及预后。方法收集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外科2000年至2012年收治的96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有肝转移分为肝转移组和无肝转移组,分析结直肠癌术后复发模式的临床特点及规律,分别探讨其再手术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纳入标准的患者再次手术前有13例接受新辅助化疗,再次手术后接受辅助化疗41例。直肠癌术后复发45例,结肠癌术后复发51例。肝转移组76例(直肠癌术后复发29例,结肠癌术后复发47例),无肝转移组20例(均为术后局部复发,直肠癌术后复发16例,结肠癌术后复发4例)。肝转移组中44例为单纯孤立肝转移,其中40例行根治性手术(22例为直肠癌术后复发,18例为结肠癌术后复发),肝转移组中32例为肝内多发转移或伴有远处转移,26例行姑息性手术(3例为直肠癌术后复发,23例为结肠癌术后复发),6例因为广泛转移放弃手术(直肠癌术后3例,结肠癌术后3例)。无肝转移组20例中有18例行根治性再次手术治疗(15例为直肠癌术后复发,3例为结肠癌术后复发)。两组中根治性切除手术58例,根治性切除率为60.4%;姑息性切除32例,姑息性切除率为33.3%。2例死于术后感染中毒性休克。术后随访6~36个月,肝转移组中根治性切除术后1、3年生存率分别为89.2%、35.6%,姑息性切除术后1、3年生存率分别为54.5%、0。无肝转移组中根治性切除术后1、3年生存率91.5%、46.9%。姑息性切除术后1、3年生存率为61.3%、12.1%。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以远处肝转移常见,直肠癌术后复发以局部复发为主。对复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应根据是否伴有肝转移选择以再次根治性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蔺武  李力军 《临床荟萃》2009,24(10):869-87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缓释化疗粒子植入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不宜手术、放疗化疗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58例(89个病灶)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同时植入缓释化疗粒子。本组肿瘤直径2.3~6.7cm(中位数3.3cm),36例为单发灶,余22例为2个以上病灶;术后采用CT增强扫描为主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肿瘤标记物等检查方法综合评价疗效。结果1个月后CT增强扫描显示87个病灶完全失去活性,近期有效率达97.7%。局部复发1例,肝内其他部位再发1例,而行第2次治疗。全部病例经3~18个月随访,目前存活52例,射频治疗后肿瘤缩小者行手术治疗2例,因手术并发症死亡,因脑和(或)肺广泛转移死亡4例。结论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缓释化疗粒子植入术可作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一种微创局部治疗方法,其并发症少,缓解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原发肿瘤引流静脉血中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辽宁省肿瘤医院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74例.对患者的肿瘤引流静脉血,使用CellSearch系统检测血中循环肿瘤细胞,分析结、直肠癌患者中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74例结、直肠癌患者中,发生同时性肝转移患者24例,异时性肝转移患者9例.癌胚抗原(CEA)及癌抗原19-9(CA19-9)阳性对诊断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敏感度分别为67.9%和58.6%,肿瘤引流静脉血中循环肿瘤细胞检测阳性对诊断同时性肝转移的敏感度为60.6%.在异时性肝转移患者中,CEA 及 CA19-9阳性患者分别为33.3%和55.6%,而循环肿瘤细胞(CTCs)阳性患者为77.8%.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的引流静血中检测循环肿瘤细胞,不仅提高了循环肿瘤细胞的检出率,而且可能成为异时性肝转移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总唾液酸(TSA)和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2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60例(A组),单纯结直肠癌患者55例(B组),同期的健康者60例(C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清TSA和CEA水平;对手术切除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半年,检测血清TSA和CEA水平。结果与B组(34.55%)和C组(1.67%)相比较,A组TSA和CEA联合检测敏感率最高(7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患者血清TSA[(791.26±135.90)mg/L]及CEA[(48.45±2.67)ng/mL]水平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B组血清TSA和CEA水平均较手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TSA和CEA水平,能为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的诊断、预后、复发提供更早、更灵敏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腹腔镜肝切除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107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3例及观察组54例。对照组行开腹肝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肝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术中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3.58%)高于对照组(51.85%,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66%)低于对照组(22.22%,P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对患者的损伤小,出血量低,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外科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科切除术后肝内复发并接受经皮RFA治疗的CRLM患者46例(68个病灶),平均年龄为(58.8±10.8)岁(39~81岁)。肝脏切除术中切除肝转移病灶平均数目为(3.7±2.8)个(1~12个)。肝切除术后发现肝内新生病灶的时间为(6.3±7.0)个月(1~35个月)。结果 RFA治疗后肿瘤灭活率为97.1%(66/68),肿瘤局部复发率为5.9%(4/68),肝内新生转移发生率为78.3%(36/46)。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为91.3%、41.5%、28.3%,6个月、1年肝内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0.0%、34.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切除病灶数3灶(P=0.044)、CEA水平(P=0.035)和肿瘤最大径3cm (P=0.017)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潜在危险因素。多因素Cox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3cm (P=0.24,HR=2.476,95%CI:1.129~5.429)是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1/46)。结论 RFA治疗CRLM外科切除术后肝内复发是安全和有效的。肝脏肿瘤最大径≤3cm的患者接受RFA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miR-21对结直肠癌肝转移预测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预测提供一种潜在的辅助诊断方法。方法检测146例晚期结直肠癌无肝转移患者和124例晚期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血清中CEA的含量和miR-21的相对表达值,评价其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预测的诊断价值。结果与结直肠癌无肝转移组相比,结直肠癌伴随肝转移组的CEA和miR-21均显著升高(P0.05)。当CEA和miR-21单独区分结直肠癌无肝转移组和结直肠癌伴随肝转移组的诊断价值时,CE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4.84%和58.22%,miR-21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35%和85.62%。当CEA和miR-21联合区分结直肠癌无肝转移组和结直肠癌伴随肝转移组的诊断价值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94%和51.23%,其AUC与CEA和miR-21的AUC相比较,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miR-21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与CEA联合检测可以为临床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预测提供一种潜在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