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红虾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2):132-133
目的: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四肢静脉通道无法建立时应用。方法:2011年2月~2012年10月对我院急诊科96例危重患者在常规无菌技术操作下行颈外静脉穿刺。结果:对96例危重患者行颈外静脉穿刺一次成功88例,成功率92%。其中6例患者属于肥胖型,颈部较粗,穿刺失败。另外2例患者烦躁穿刺失败。结论:对四肢静脉穿刺困难,或者长时间用药的危重患者,可行颈外静脉穿刺补充液量、纠正休克治疗。不仅恢复了血压,而且改善患者的危重状况,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护理质量,其穿刺成功率高,方便快捷,值得临床科室护士操作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合并采血在危重患者抢救中的作用。方法:对肝胆外科60例危重患者进行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穿刺成功后再采集血标本,血标本采集成功后快速输液。结果:本组60例病人均在短时间内穿刺成功,完成血液标本采集。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在肝胆外科危重患者抢救时能够有效节省抢救时间,保障抢救静脉通路。  相似文献   

3.
颈外静脉穿刺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常遇到周围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笔者2003年1月-2005年12月对53例外周静脉穿刺困难患者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以建立静脉通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静脉留置针输液已应用于临床多年,在儿科留置部位多为头皮静脉,但危重患儿的留置效果不理想,大部分留置时间短,因而这一护理技术在危重患)公改护中值得改进.2005年10月起我科引重症患儿开展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技术,取得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对70例危重患者进行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分析其效果。结果:70例危重患者,穿刺平均时间2min,66例一次性穿刺成功,4例二次穿刺成功;无一例套管滑出、仅1例局部红肿、2例针管堵塞;输液后收缩压上升到80mmHg平均时间11min,留置针留置时间6~18d,平均12d,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具有穿刺所需时间短、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液体通畅良好、液体流速快、收缩压回升到80mmHg所需的平均时间短、导管不易脱出、液体不易渗漏、置管保留时间长及静脉炎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负压技术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方法:对需要接受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技术进行颈外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法。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回血率、留置针采血成功率、穿刺时间、采血时间、完成静脉输液时间与静脉采血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7.8%,穿刺回血率95.6%,留置针采血成功率97.8%;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86.7%,穿刺回血率51.1%,留置针采血成功率55.6%。观察组穿刺成功率、穿刺回血成功率、留置针采血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穿刺时间、采血时间以及静脉输液与静脉采血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技术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成功率较高,穿刺时间短,留置针采血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在危重患儿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优越性。方法:将120例因各种危急原因需立即静脉用药的患儿或长期静脉输液造成头皮、四肢浅静脉血管条件不好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纽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对照组采用头皮静脉、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对两组穿刺成功率、操作所花费的时间以及两组置管后留置的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1.7%,对照组为58.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1),实验组平均操作花费时间是1.7min,对照组为2.26mi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1),实验组平均留置时间为5.64±1.56d,对照组为2.57±O.89d,实验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1)。结论:为危重惠儿抢救时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可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可以在短时间内建立快捷有效的静脉用药通道,为抢救赢取了保宝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患儿的救治成功率、同时减少了因反复穿刺给惠儿带来的身心痛苦,也避免了因穿刺拖延时间而造成的医患纠纷问题,提高了满意度和;临床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患者也不断增加,如何提高老年患者的静脉穿刺成功率,成为护理工作的难题.随着浅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留置针弯针法颈外静脉穿刺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留置针弯针法在颈外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及并发症.方法 选择200例手术患者颈部两侧的颈外静脉任一侧,进行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法穿刺,观察组采用弯针法穿刺;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穿刺时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利用留置针弯针穿刺方法,可提高临床穿刺成功率和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见最基本的一项护理操作技能,如何做到对病人穿刺一次成功,痛苦小,费用低,一直以来都是护理人员探索讨论的一个永恒话题,普外科收治的病人有一部分是大手术后病人和胰腺炎病人,此类病人住院时间长,输液多,加之需要肠外营养,输液时间长,液体浓度大,病人的浅静脉血管很快就破坏了,保证输液是唯一的治疗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在县级医院暂时还未开展,大部分农村病人也无法承受其费用,  相似文献   

11.
妇产科大出血并发失血性休克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后果严重。临床上除采取积极止血、去除病因等措施外,在短时间内建立可靠有效的静脉通道,迅速补充足够的血容量,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1998年6月-2003年6月应用静脉留置针行颈外静脉穿刺,抢救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134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及其改良法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26例患者行颈外静脉置管,分别记录穿刺部位,穿刺成功率,中心静脉置入上腔静脉的成功率,置管总成功率及置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颈外静脉穿刺成功122例占96.8%,穿刺失败4例占3.2%;中心静脉导管成功置入上腔静脉121例占99.2%,置入失败1例占0.8%;总置管成功率为96.0%。结论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护理及使用方便,并且通过适当的技术改良可以明显提高置管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余泽卫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4):136-137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化疗,对照组实施健侧前臂静脉留置针置管化疗。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静脉炎发生率低、减少患者痛苦的特点,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0月~2004年10月,我们对18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症病人用颈外静脉留置针或上肢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效果均较满意.现将两种静脉留置针方式对比如下.  相似文献   

15.
1病历介绍患者,女,35岁,于停经3个月出现腹痛,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黄体酮及中药保胎,孕中期无定期产科检查,患者自妊娠以来阴道有黄白色分泌物,持续至今,无出血,孕晚期双下肢及双手水肿,休息后无缓解,近4d明显加重,无头晕、头痛、眼花、视物不清,就诊于当地医院。测血压170/100mmHg(1mmHg=0.133kPa),给予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急诊以“妊高征”收入院。  相似文献   

16.
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与颈外静脉穿刺采血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血液标本采集在临床上是难度较大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而在临床治疗中又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我院儿科2005年2月以来对8个月~3岁以下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与颈外静脉穿刺采血的采血时间及血样情况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小儿静脉穿刺一直是儿科治疗的一个难点,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替代产品,因能高效率保持静脉通畅、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及恐惧,得到了患儿家属及护理人员的青睐。但小儿因血管细、好动、不易合作等原因,其穿刺成功率较成人低。笔者自参加儿科护理工作一年来,已对1080名患儿进行过静脉留置针穿刺,现将穿刺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院普外科自 1998年以来对各种大手术后恢复期及癌症晚期进针困难需静脉全能营养支持的患者采用颈外静脉置管的方法 ,共治疗 12 6例 ,其中男 82例 ,女 4 4例 ,平均年龄 58.6岁 ;胃肠手术后恢复期占 79.4 % ,癌症晚期患者占 2 0 .6 %。1 操作方法采用德国进口的 C- ertofix Mon V330一次性静脉置管、配套针管 ,针头针蕊、无菌敷贴。进针点 ,选择左右侧颈外充盈的静脉。体位 :患者取仰卧位头后仰 15°,亦可在肩下置枕垫 ,嘱患者头转向置管的对侧。选择患者左侧或右侧充盈的颈外静脉上 1/ 3处为进针点 ,常规消毒后操作者带手套 ,铺上洞巾并…  相似文献   

19.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入上腔静脉这一治疗方法 ,自70年代开始在我国临床应用 ,80年代广泛应用于临床。颈外静脉穿刺置管 ,优于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与后两者相比颈外静脉具有管径粗 (颈外静脉充盈血管外颈最大可达 0 .8~ 1.0 cm) [1] ,体表投影明显 ,操作简便易行 ,对操作者无特殊要求 ,可在直视下进行的特点 ,且颈外静脉无重要组织伴行 ,并发症少 ,无损伤动脉、神经、胸膜的可能[2 ,3 ] 。由于穿刺的方法容易掌握 ,穿刺成功率较高 ,减轻了患者因反复穿刺而致的痛苦 ,为临床抢救、治疗赢得时间 ,提供了最佳途径 ,也减轻了医护人员…  相似文献   

20.
<正>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多,长期输液,四肢血管条件差,特别是脑卒中患者,住院时间较长,护理难度大,在早期静脉输液治疗中需输入高渗液体,如甘露醇等,为了避免高渗药对血管刺激而致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及偏瘫、脑卒中患者早期健侧肢体辅助患侧肢体进行四肢主、被动康复训练,得以顺利完成,故选择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