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年龄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对161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小于40岁者21例(青年组),40-60岁者62例(中年组),大于60岁者78例(老年组)。结果不同年龄组患者入院时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肿瘤发生部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误诊率以青年组最高.为38.1%(8/21),显著高于中年组(9.7%,6/62)和老年组(2.6%,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与直肠癌分化程度及TNM分期均呈负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低分化和Ⅳ期直肠癌所占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老年和青年直肠癌患者某些临床病理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青年直肠癌患者肿瘤分化程度较老年患者为低.肿瘤分期较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青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1年8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99例青年胃癌患者(年龄小于或等于40岁)的临床病理资料,并与同时期收治的40岁以上的894例中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中老年组比较,青年组胃癌患者以女性多见,更易累及全胃,BorrmannⅣ型和印戒细胞癌的比例更高,分化程度更低,浸润程度更深,更易出现腹膜转移(均P<0.05).青年组和中老年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9.1%和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TNM分期(P=0.014)和手术方式(P=0.012)是青年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青年胃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后5年生存率为56.7%,姑息性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11.1%,而行姑息性减状术以及探查或活检手术者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术后生存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胃癌患者有其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但预后与中老年患者无异;TNM分期和手术方式是影响青年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根治性手术是获得长期疗效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4.
2414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76年5月至2003年12月间收治的2414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并通过Cox回归模型,确立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8.0个月;5年总生存率45.1%,其中Ⅰ期患者75.2%,Ⅱ期48.1%,Ⅲ期21.3%,Ⅳ期8.8%.按照不同的直肠癌诊断时间,患者的5年生存率1976-1986年段为41.2%,1987-1996年段为43.0%,1997-2003年段为49.1%,显示生存率逐步升高(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手术性质、肿瘤大体、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肠梗阻和TNM分期与患者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x2变化值),肿瘤大体类型(68.744)、肿瘤浸润深度(81.344)、淋巴结转移(42.951)、肠梗阻(37.856)和TNM分期(85.329)是影响本组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以TNM分期x2变化值最大.结论 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在逐年改善;TNM分期为最重要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直肠癌骶前复发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诊断为直肠癌骶前复发的47例病人的资料。对病人临床病理学信息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直肠癌骶前复发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47例病人中,男性30例,女性17例,男女比1.8:1.0,随访时间18(2~72)个月。中位复发年龄59(34~83)岁, 中位复发间隔时间2年,21例(44.7%)病人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中位生存时间为25(1~65)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病理学分期、骶前复发治疗方式和R0切除与否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示,R0切除、原发肿瘤病理学分期Ⅰ/Ⅱ期、原发肿瘤术后无辅助治疗是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直肠癌骶前复发病人多发生于术后2年内,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接受R0切除的病人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年与老年患者结直肠癌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比较青年组40例与老年组160例结直肠癌患者性别、并存病、家族史、临床表现、病程、首诊情况、病灶部位、病理类型、治疗方法、Dukes分期、疾病预后情况等差异。结果与老年患者比较青年结直肠癌患者并存病少、疼痛及出血肠梗阻比例高、有家族史比例高、病程长、首诊确诊比例少、好发于左半结肠、组织学类型恶性程度高、Dukes分期C-D期为主、手术治疗比例高(P〈0.05);两组性别构成及3年存活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青年结直肠癌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提高对本病认识和警惕性,重视结直肠癌的防治达到早诊断目的。对诊断明确的结直肠癌及时行根治性手术是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CRC)组织中溴结构域蛋白4(BRD4)的表达,探讨其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CRC病人,从病人根治切除术中切取CRC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CR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BRD4 mRNA及BRD4蛋白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BRD4表达与病人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CRC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CRC组织BRD4 mRNA表达水平及BRD4蛋白阳性表达率均升高(P<0.05)。BRD4 mRNA表达水平与CRC病人区域淋巴结转移(N)、远处转移(M)相关(P<0.05),BRD4蛋白表达与CRC病人组织分化程度、N、M相关(P<0.0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BRD4 mRNA高表达、BRD4蛋白阳性表达病人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显著低于BRD4 mRNA低表达(P<0.05)、BRD4蛋白阴性表达(P<0.05)病人;BRD4 mRNA高表达、BRD4蛋白阳性...  相似文献   

8.
182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应用SPSS10.0软件对1991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经手术和病理确诊、且随访资料完整的182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Cox回归模型,确立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182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76.8个月,5年生存率5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出现症状的时间、肿瘤部位、手术性质、病理类型、肿瘤直径、原发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Dukes分期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部位、手术性质、病理类型、肿瘤直径、原发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应加强普查和早诊的意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结直肠癌,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9.
直肠癌术式和热灌注化疗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直肠癌手术方式和热灌注化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860例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病例,结果 860例中,局部复发98例(11.4%),其中施行Dixon术510例,Miles术325例,局部切除术25例,Dixon术后局部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11.8%和50.8%,Miles术则分别为11.1%和56.3%。1991年后手术并腹腔热灌注化疗与1990年前单纯手术相比,两种术式术后局部复发率均下降(7.3%比14.3%),5年生存率显提高(64.0%比30.4%)。结论 直肠癌术式选择应严格按肿瘤病理分期细胞学类型、远切缘距离和肿瘤大小来进行,正确选择术式及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有助于改善患预后,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T2期结直肠癌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有多种,可以行根治性手术,但是并发症较多;如果没有淋巴结转移则可以行局部切除术,手术安全、并发症少。所以,研究T2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对于选择合适的患者行局部切除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T2期结直肠癌3个新的病理学指标进行了砰估。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Ⅲ期胃癌(按第7版TNM分期标准)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经外科切除治疗的1007例Ⅲ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分别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对Ⅲ期胃癌患者的预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1007例Ⅲ期胃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8.7岁,男女比例为2.6∶1.0;ⅢA期242例,ⅢB期403例,ⅢC期362例.手术接受R0切除者754例(74.9%),R1切除者56例(5.5%),R2切除者197例(19.6%);R0切除者5年生存率为37.8%,高于R1切除者(21.2%)和R2切除者(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N分期、pT分期和Borrmann分型是影响R0切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1).结论 Ⅲ期胃癌患者有其自身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治疗上应尽可能施行R0根治术.淋巴结转移数目、肿瘤浸润深度和Borrmann分型是影响接受R0手术的Ⅲ期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Ⅲ期胃癌(按第7版TNM分期标准)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经外科切除治疗的1007例Ⅲ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分别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对Ⅲ期胃癌患者的预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1007例Ⅲ期胃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8.7岁,男女比例为2.6∶1.0;ⅢA期242例,ⅢB期403例,ⅢC期362例.手术接受R0切除者754例(74.9%),R1切除者56例(5.5%),R2切除者197例(19.6%);R0切除者5年生存率为37.8%,高于R1切除者(21.2%)和R2切除者(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N分期、pT分期和Borrmann分型是影响R0切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1).结论 Ⅲ期胃癌患者有其自身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治疗上应尽可能施行R0根治术.淋巴结转移数目、肿瘤浸润深度和Borrmann分型是影响接受R0手术的Ⅲ期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青年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青年人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7月至2001年7月收治的151例小于40岁的结直肠癌患者(青年组)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与同时期收治的465例65岁及其以上(老年组)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结直肠癌青年组与老年组患者在家族史、肿瘤大小、组织分型、分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在肿瘤的病理分期、侵袭程度、淋巴结转移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青年组和老年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54.6%和53.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青年组和老年组在病理分期和预后方面无差异,因此,年龄不是决定结直肠癌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青年人与中老年人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1998年12月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71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117例45岁以下 (青年组)和599例大于45岁(中老年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除肿瘤分期外,青年组与中老年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青年组Ⅲ期患者所占比例为47.9%(56/117),明显高于中老年组的33.6%(201/599,P=0.010).但青年组与中老年组患者的预后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5年生存率:36.0%比33.8%,10年生存率:29.2%比25.0%,P=0.418).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患者年龄不是食管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P=0.160,RR=1.187,95%CI:0.935~1.506).结论 尽管青年人食管癌的病理分期较晚,但其预后与中老年人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不同年龄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连续收治的105例BPB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按照年龄分为年轻组(≤40岁)和中老年组(>40岁),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双侧病灶的病理学类型、分子分型、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复发或远处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指标表达的特征及一致性和差异以及总体预后。结果 2组患者在第一原发癌灶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第二原发癌Ki-67高表达率、双原发癌的临床分期以及复发或远处转移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轻组第一原发癌为T3~T4期者占比高、淋巴结转移率高,第二原发癌Ki-67高表达者占比高,双原发癌首诊为Ⅳ期的患者占比高于中老年组且容易发生复发或远处转移。2组双侧癌灶免疫组织化学指标表达均存在一致性(P<0.05),年轻组的ER和Ki-67表达一致性更好,中老年组的PR和HER-2表达一致性更好。第一原发癌的组织学分级、双侧原发癌的TNM分期...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青年结直肠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50例青年结直肠癌患者的资料,并与同期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病灶部位、3年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比较,青年患者并存病少、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程长、首诊确诊比例少、确诊时间长、手术治疗多、Dukes分期高,P〈0.05。结果表明,青年结直肠癌患者有自身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应加强对青年结肠癌临床特点的了解和认识,诊疗过程中重视肠镜检查及直肠指检,其治疗首选手术治疗,术后配合放疗和化疗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8.
P53蛋白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临床分期及预后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P53蛋白在人类结直肠癌的阳性表达已得到证实,普遍认为结直肠癌中抑癌基因p53的突变、功能减退与P53蛋白的异常堆积密切相关,但其临床价值及对预后的意义仍存在争论。本文检测307例结直肠癌的P53蛋白,分析其与临床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旨在探讨P53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本院1999年1月至2001年6月共收治325例结直肠癌病人,其中307例进行肿瘤切除术。男158例,女149例;年龄19~91岁,平均60.31岁,按年龄将病人分为青年组(<40岁,38例)、中老年组(40~70岁,176例)和老年组(>70岁,93例)。切取的肿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SOX2的表达及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指导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据.方法:收集150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采用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中SOX2的表达.采用实时RT-PCR检测其中3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OX2 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SOX2蛋白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结果:SOX2阳性表达主要位结直肠癌癌细胞的细胞核内,且在127例呈中高表达(表达率84.6%)显著高例癌旁结直肠组织中的高表达(8%,P<0.01).SOX2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是癌旁结直肠组织的2.5~15倍.SOX2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肿瘤部位、大小等无相关性(P>0.05),但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SOX2蛋白和mRNA的表达显著高癌旁结直肠组织,其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26例胃腺癌组织及相应32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半定量RT-PCR实验检测,随机选取10例胃腺癌组织和相对应的正常胃黏膜组织中Ki-67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χ2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COX回归分析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Ki-67蛋白和mRNA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Ki-67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χ2=8.086,P=0.005),COX回归分析显示Ki-67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02)。结论 Ki-67的表达与胃癌预后密切相关,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