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魏丹 《北京中医》2012,(1):46-48
目的观察针刺透穴法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透穴组和常规针刺组各30例。2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头痛综合评分,比较2种治疗方法对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各个治疗阶段头痛综合评分的影响,分析2种方法对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疗效。结果针刺透穴组和常规针刺组治疗后偏头痛综合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2组间疗效分别为93.33%和83.33%,经统计学处理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2组在治疗5次和10次后对偏头痛综合评分的改善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是针刺透穴组优于常规针刺组;2组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偏头痛综合评分与疗程刚结束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治疗结束后3个月2组的患者情况稳定。结论针刺透穴法和常规针刺法均可有效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而且远期疗效稳定。但治疗初期针刺透穴法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本经取穴及非经非穴治疗肝阳上亢型无先兆偏头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8例肝阳上亢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经穴组14例,针刺患侧角孙、外关、阳陵泉及丘墟四穴,非经非穴组14例,针刺患侧四个非经非穴点,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共10次,治疗前后及入组3个月分别以视觉/直观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偏头痛患者生活品质问卷(MSQ)评价。结果 (l)近期疗效:两组头痛VAS计分、MSQ计分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显示,经穴组VAS计分、MSQ计分均优于非经非穴组(P<0.05);(2)远期疗效:入组3个月随访经穴组VAS计分、MSQ计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非经非穴组则与治疗前无差异(P>0.05)。结论该经取穴治疗肝阳上亢型无先兆偏头痛的即时、远期疗效均优于非经非穴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疗效。方法:40例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结果:治愈25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魏丹 《北京中医药》2012,31(1):46-48
目的 观察针刺透穴法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透穴组和常规针刺组各30例.2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头痛综合评分,比较2种治疗方法对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各个治疗阶段头痛综合评分的影响,分析2种方法对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疗效.结果 针刺透穴组和常规针刺组治疗后偏头痛综合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2组间疗效分别为93.33%和83.33%,经统计学处理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2组在治疗5次和10次后对偏头痛综合评分的改善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是针刺透穴组优于常规针刺组;2组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偏头痛综合评分与疗程刚结束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治疗结束后3个月2组的患者情况稳定.结论 针刺透穴法和常规针刺法均可有效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而且远期疗效稳定.但治疗初期针刺透穴法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电针四关穴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55例,脱落2例)和西药组(55例,脱落2例)。电针组予电针四关穴(合谷、太冲)治疗,疏密波,频率2 Hz/100 Hz,电流强度0.1~1 mA,每次30 min,每天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西药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次10mg,每天1次,连续服用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1、3、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头痛发作天数以及治疗前后偏头痛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及随访1、3、6个月时,两组VAS评分和头痛发作天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电针组均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偏头痛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电针组降低幅度大于西药组(P<0.05)。结论:电针四关穴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疗效优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在降低头痛强度、减少头痛发作天数及改善偏头痛症状方面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6.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疗效。[方法]将68例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应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对照组56例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14d随访1年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痊愈38例,显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65%。对照组痊愈21例,显效18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69.6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天麻钩藤饮(天麻10 g,钩藤15 g,石决明30 g,炒山栀子10 g,桑寄生12 g,杜仲12 g,川牛膝12 g,黄芩10 g,茯神10 g,益母草10 g,夜交藤30 g)加味治疗,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2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本经取穴针刺法调控肝阳上亢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膜金属肽链内切酶(membrane metallo-endopeptidase,MME)基因的差异表达。方法将20例肝阳上亢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经穴组(针刺患侧经穴)和非经非穴组(针刺患侧非经非穴),每组各10例,每天针刺1次,连续10天。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获得两组的基因表达谱,并对其进行Gene Ontology(GO)分析。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经穴组治疗后MME基因表达量下降(P=0.0023),该基因富集于β-淀粉样蛋白代谢过程(beta-amyloid metabolic process,P=3.16E-05)以及肽代谢过程(peptide metabolic process,P=0.009612),该基因在非经非穴组治疗后各样本中未见表达。结论本经取穴对肝阳上亢型无先兆偏头痛的效应可能通过对MME基因的调控实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肾张型偏头痛临床疗效。[方法]选穴风池穴、印堂穴、阿是穴,注射药物654-2,每次5mL,5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48例,治愈31例,好转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5.42%。[结论]针刺注射654-2治疗偏头痛有效,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2 0~ 30岁 2例 ,4 0~ 50岁 4例 ,50~ 6 0岁 2例 ,4 0~ 50岁 4例 ,50~ 6 0岁2例 ;病程最短 4月 ,最长 7年 ,1年以内的 3例 ,1~ 3年 4例 ,3~ 7年 1例。2 治疗方法  ①可的松 5mg注射身柱、肺俞穴 ,每穴0 .5mg ;②氨茶硷 0 .5g注射定喘、肺俞穴 ,每穴0 .12 g ;③蒸溜水 2ml注射身柱 ,定喘穴。每日 1次 ,7次为 1疗程。3 疗效标准  显效 :呼吸正常 ,唇不发钳 ,肺部湿罗音 ,哮鸣音消失。有效 :呼吸正常 ,肺部罗音 ,哮鸣音偶可闻及 ,唇发细。无效 :同治疗前。  治疗结果 :治疗 1个疗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笔者用穴位注射法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115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一般资料男48例,女67例,1岁之内16例,2~3岁60例,4~6岁23例,7~10岁6例。病程在1年66例,2~3年32例,4年以上17例。治疗方法采用穴位注射10%当归液,每次选穴4~5个,每穴每次注射0.5~1.0毫升,10天为1疗程,休息3天后继续第2疗程,或隔日1次不分疗程,直至痊愈。  相似文献   

12.
内关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0年以来,笔者采用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小结如下.〔一般资料〕35例中,男9例,女26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52岁;病程最短10天,最长8年;治疗次数最少3次,最多14次数.〔治疗方法〕取穴:主穴:内关.配穴;阳陵泉、太冲(肝阳上亢者).神经性头痛取合谷.药物:10%当归注射液2ml,麝香注射液2ml,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水突穴体表电刺激联合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的月经性偏头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4例给予水突穴体表电刺激联合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治疗,穴位注射于月经前8 d开始,选取脑户、率谷、百会、头维4个头部穴位分别注射稀释后的甲氧氯普胺1 m L(2.5 mg),隔日注射1次,4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水突穴体表电刺激于月经前7 d开始,与穴位注射交替进行,隔日1次,4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对照组34例口服氟桂利嗪2.5 mg,每晚1次,疗程3个月。2组均于治疗后3,6个月分别观察镇痛效果、头痛发作频率及时间。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发作频率及头痛时间均较治疗前降低或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头痛发作频率及时间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水突穴体表电刺激联合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治疗月经性偏头痛临床效果确切,且无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值得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天麻芪芎汤联合针灸治疗小儿偏头痛的疗效。方法:以天麻芪芎汤联合针灸治疗小儿偏头痛,证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者22例,对总体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4例。结论:天麻芪芎汤联合针灸治疗小儿偏头痛的肝阳上亢型可明显改善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太冲穴对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共纳入60名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进行双侧太冲穴针刺治疗,治疗时间30min/次,1次/天,5次/周,共治疗4周。对照组常规口服西药西比灵,5mg/次,每晚1次,5天/周,持续治疗4周。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进行结局指标的评定。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②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偏头痛总积分、临床总疗效、MSQ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总疗效、MSQ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双侧太冲穴能明显改善偏头痛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临床观察针刺结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门诊及病房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口服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组(30例)用药同对照组并配合针刺治疗,两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恢复(11例),显效(15例),好转(3例),无效(1例);对照组基本恢复(4例),显效(7例),好转(14例),无效(5例);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针刺结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临床资料 患者 9例 ,男 6例 ,女 3例 ;年龄最大 6 4岁 ,最小 38岁 ,平均 5 1岁 ;呃逆发作时间最长 96 h,最短 3h;其中首次患急性心肌梗死 5例 ,再次心肌梗死 2例 ,并发心律失常 2例 ,有胃炎病史 4例 ,胃溃疡 2例。治疗方法 常规消毒双侧足三里穴 ,用 5 ml一次性针管 7号针头 ,吸取盐酸利多卡因 5 0 m g,缓慢垂直刺入一侧足三里穴 ,待出现酸麻胀感 ,回抽无血后 ,将药物缓慢注入 ,拨出针头按压针眼。再用同样方法在对侧足三里穴注入5 0 mg盐酸利多卡因。间隔 2 h重复 1次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量减半 ,以巩固疗效。共治疗 2次。治疗效果 治愈 …  相似文献   

18.
穴位注射川芎嗪和胃复安治疗偏头痛54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1992年 2月以来采用川芎嗪和胃复安穴位注射治疗发作期偏头痛患者 5 4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 18例 ,女 36例 ;年龄 2 1~ 6 5岁 ,平均 39.1岁。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 1988年国际头痛学会偏头痛诊断标准。1.2 治疗方法 :皮肤常规消毒后 ,用 2 m L注射器和 6号针头吸取川芎嗪注射液 1m L刺入一侧足三里穴 1.5~2 cm,施以强刺激令患者感酸胀 ,抽吸无回血后缓慢注入药液 ;再在对侧足三里穴同样施术注入胃复安 5 mg,隔日 1次 ,5次为 1疗程。2 疗效观察2 .1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 :治…  相似文献   

19.
电针配合推拿治疗偏头痛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为反复发作的血管性头痛 ,笔者近几年来采用电针配合推拿治疗本病 ,并与西药泰必利、颅痛定进行对照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 5 0例 ,其中男性 1 4例 ,女性 36例 ;年龄 1 4~ 61岁 ,平均 36岁 ;病程 4个月~ 1 0年。随机分为电针推拿组 30例 ,西药组 2 0例。电针推拿组患者中中医辨证属肝阳上亢型者 1 1例 ,痰湿痹阻型者 6例 ,瘀血滞络型者 8例 ,外感风寒型者 2例 ,气血亏虚型者 3例。治疗方法电针推拿组 :( 1 )电针 :取穴风池 (患侧 )、百会、率谷 (患侧 )、悬颅 (患侧 )、列缺 (双侧 )、外关 (患侧 ) ;肝阳上亢型 (…  相似文献   

20.
天麻消痛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由于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 ,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笔者自1998年以来 ,采用天麻消痛丸治疗偏头痛 6 0例 ,临床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2 0例患者均符合WHO 196 2年头痛分类标准中制订的偏头痛诊断标准。全部病例经CT、MRI、脑血管造影、脑电图检查均排除脑部器质性疾病。其中典型偏头痛 14例 ,基底动脉型偏头痛 8例 ,单纯眼肌麻痹型偏头痛 3例。男性 72例 ,女性 4 8例。年龄最大6 5岁 ,最小 16岁 ,平均 33 7岁。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2 5年 ,平均 4年 10个月。全部病例按 1 1随机分为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