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测对肺结核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目的 比较血清抗结核分支杆菌抗体、结核菌素(PPD)皮试及痰结核菌涂片对活动性结核病诊断的意义。(2)方法 检测血清抗结核分支杆菌抗体在各类结核病人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及与痰涂片查结核菌、PPD皮试的一致性。(3)结果 血清抗结核分支杆菌抗体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为70.4%,特异度为94.0%,与痰涂片阳性和PPD皮试阳性的一致率分别为67.4%和64.8%。(4)结论 血清抗结核分支杆菌抗体与PPD皮试及痰结核菌涂片一样,可作为诊断结核病的一种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斑点免疫金渗滤法检测血清抗结核分枝杆菌抗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斑点免疫金渗滤法(DIGFA)检测血清抗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DIGFA检测73例结核病患者和50例非结核病患者血清中的抗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并同时进行痰涂片抗酸染色查结核分枝杆菌,分析比较两者的检出结果。结果DIGFA检测血清抗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阳性率为82.2%,痰涂片抗酸染色查结核杆菌阳性率为24.7%,两法比较差异显著(P<0.005)。结论DIGFA操作简单,检测迅速,检出率高,不需要贵重仪器设备,能快速测定抗结核抗体,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临床结核病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痰噬菌体联合结核菌素试验(PPD)、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测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80例患者,其中肺结核150例,肺癌8例,肺部良性疾患22例。对其痰噬菌体检测结果与PPD、血清抗结核抗体及痰抗酸杆菌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结核患者痰噬菌体检测阳性率为73.3%,高于肺癌患者12.5%和良性疾病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肺癌和肺部良性疾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结核患者痰噬菌体检测联合PPD、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查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为84%(126/150),高于单独痰噬菌体、PPD及血清抗结核抗体的敏感性。结论:痰噬菌体检测对肺结核的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痰噬菌体检测联合PPD、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测更加有利于肺结核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免疫法检测结核抗体与痰涂片镜检法找结核杆菌,评价其方法学的优越性。方法应用结核分枝杆菌抗体(Ig G)试剂盒检测结核Ig G抗体和痰涂片镜检法找结核杆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清结核抗体诊断结核病的敏感性为64.4%(143/222),特异性为98.5%(197/200),阳性预测值为97.9%(143/146),阴性预测值为71.4%(197/276),抗酸菌涂片镜检法敏感性为16.2%(36/222),血清结核抗体的敏感性显著高于抗酸菌涂片镜检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核病组中,痰涂片阳性患者,血清结核抗体阳性率为83.3%(30/36);痰涂片阴性患者,血清结核抗体阳性率为60.8%(113/186)。结论血清结核抗体诊断结核病,具有快速、简便,敏感性高和特异性较强等优点,是临床早期诊断结核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目前三种检测手段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确诊的280例结核病人进行痰涂片抗酸染色和两种结核抗体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80例结核病人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82.85%(232/280)。痰涂片抗酸染色的阳性率为40.00%(112/280),胶体金法(TB-DOT)阳性检出率为74.64%(209/280),免疫层析法(TB-CHECK-1)阳性检出率为50.71%(142/280)。痰涂片抗酸染色的阳性率与TB-DOT、TB-CHECK-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结核抗体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更高。而TB-DOT和TB-CHECK-1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TB-DOT的阳性检出率更高。结论三种方法联合用于临床结核病检测,可以将痰涂片抗酸染色的阳性率提高1倍。TB-DOT的检测灵敏度最高。  相似文献   

6.
痰菌阳性肺结核211例PPD试验及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PD试验和血清抗结核抗体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细菌学确诊的211例痰菌阳性肺结核同时做PPD试验和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查。比较PPD不同直径阳性标准与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对结核病的诊断。结果:以PPD直径≥10mm和PPD直径≥15mm为标准判断有意义阳性结果,灵敏度分别为78.2%和30.3%,漏诊率分别是21.8%和69.7%。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率为82.9%,PPD结果阳性率为78.2%,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二者的阳性一致率为64%。结论:以PPD直径≥10mm为标准判断阳性结果有临床诊断价值,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查在结核病的诊断中与PPD试验有同等重要价值,两者结合可提高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李铁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0):1268-1269
目的:通过对血清结核抗体(TB-Ab)检测与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探讨TB-Ab对结核病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的价值。方法:对374例结核病进行血清TB-Ab、痰涂片镜检,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血清TB-Ab阳性率47.86%、痰涂片阳率26.2%,两法比较差异显著(P<0.005)。结论:对结核病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法和抗酸染色检测技术在结核病联合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9例临床确诊的结核病患者和22例非结核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痰标本同时应用荧光定量PCR法和痰涂片抗酸染色法检测结核杆菌,并检测外周血血清结核抗体,对3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前后荧光定量PCR阳性率为60.67%、25.84%,涂片抗酸染色法阳性率为23.60%、6.74%,结核抗体阳性率为71.91%和86.51%。痰标本的荧光定量PCR法阳性率均要高于抗酸染色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肺结核诊断方面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同时反映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痰标本中结核杆菌数量的变化,不仅提高了结核菌检出的阳性率,同时对抗结核药物有一定的疗效考核效果。  相似文献   

9.
杨一典 《吉林医学》2014,(2):304-305
目的:研究结核抗体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结核病患者共432例,选取健康成人无结核病史者对照标本218例。采用胶体金法诊断试剂盒进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同时用痰涂片法进行抗酸染色对比分析。结果:432例检验者痰涂片后抗酸染色阳性为154例,阳性率为35.6%;血清结核抗体阳性为335例,阳性率为77.5%。胶体金法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痰涂片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体金法满足了快速、敏感、特异、简便的试验要求,较痰涂片法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五种结核病诊断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选取诊断明确的住院肺结核病人12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痰涂片阳性率44.1%;痰培养阳性率32.3%;PPD试验阳性率71.1%,酶标法抗结核抗体阳性率40.4%;全标法抗结核抗体阳性率60.6%。说明血清抗结核抗体的检测属结核病快速诊断的辅助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核分支杆菌在密集人群中的感染状况。方法选择某高校4896名一、二年级学生和568名农民工,进行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强阳性反应者予胸部X线检查,有异常者再检查痰涂片抗酸染色、痰结核菌培养及血清抗结核抗体。结果PPD阴性反应2860人,阳性反应2318人,强阳性反应232人。X线检查肺部有异常者11人,1人淋巴结肿大,痰涂片和培养均为阴性,血清抗结核抗体均为阳性。确诊肺结核病11人,淋巴结结核病1人。来自城镇地区学生的PPD反应阳性率为55.03%,明显高于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42.78%(u=7.66,P(o.01),大学生结核病的发现率为0.18%;农民工的PPD反应阳性率55.81%,结核病的发现率0.53%。结论结核分支杆菌的感染在高校学生和农民工中流行形势十分严峻,应该加强结核病疫情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检测105例肺结核患者血清抗结核抗体与痰直接涂片检测患者痰中的结核杆菌进行了对比。分析比较两者的检测结果。结果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率为83.8%,直接涂片阳性率为26.3%,ELISA法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痰直接涂片(P〈0.001)。结论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抗结核抗体简便、快速、特异性好,是目前最理想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米晓燕  刘春燕  李小谋  张琳 《吉林医学》2011,(31):6545-6546
目的:评价蛋白芯片法检测结核抗体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蛋白芯片法对163例痰涂片阴性的肺结核患者、156例肺外结核患者及95例非结核病变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并对上述所有病例同时行PPD试验。结果:PPD试验对诊断结核病的敏感性为55.8%,特异性为62.3%,蛋白芯片法对诊断结核病的敏感性为60.5%,特异性为95.8%。肺结核患者与肺外结核患者PPD试验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患者与肺外结核患者蛋白芯片法检测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D试验与蛋白芯片法联合检测阳性率为74.9%,优于单一的PPD试验或蛋白芯片法(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蛋白芯片法诊断结核病特异性高,联合PPD试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诊断结核病,特别是肺外结核病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朱惠琼  李明武  汪亚玲  刘才 《西部医学》2013,25(9):1384-1385
目的探讨胃液结核分枝杆菌检查对成人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4例患者的胃液进行涂片、T睁DNA及结核茵培养;痰液进行涂片、TB-DNA及结核茵培养,同时行酶联斑点实验、结核抗体及PPD,并对其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痰结核茵涂片\培养及TB-DNA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胃液结核茵涂片、培养及TB-DNA阳性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T—SPOT.TB、痰TB-DNA、PPD、TKDOT/TKCK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显示出高度敏感性。结论成人胃液检查抗酸杆菌作为肺结核诊断价值有限。而痰细菌学检查仍是确诊肺结核的特异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先天性结核病早期诊断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984年4月~2003年4月收治的9例先天性结核病患儿及国内报道的先天性结核病54例临床资料.结果先天性结核病死率为60.3%(38/63),生前确诊率为60.3%(38/63),母亲有结核病占74.6%(47/63).体液涂片、胸片、培养、OT试验、结核抗体检测、PCR检测、PPD试验阳性率分别为80%(16/20)、56.6%(29/53)、60%(6/10)、8.33%(1/12)、44.4%(4/9)、57.1%(4/7)、33.3%(1/3),体液涂片阳性率与胸片、OT试验阳性率相比P<0.05,与其他方法相比,因其他方法样本量较小,P>0.05.结论体液涂片抗酸染色检查阳性率高于胸片、OT试验阳性率,涂片检查简便、快捷,为早期诊断先天性结核最有效方法,应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血清结核抗体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肺部疾病住院患者2238例,其中肺结核患者799例为观察组,除肺结核外其他肺部疾病患者1439例为对照组。分别用抗酸染色法查找抗酸杆菌,金标法对结核抗体进行检测并观察其结果。结果:观察组抗体阳性率43.05%,对照组为14.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痰涂片阳性患者结核抗体阳性率53.64%,高于痰涂片阴性患者结核抗体阳性率33.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对肺结核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检测血清中抗结核抗体辅助诊断儿童结核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抗结核脂阿拉伯甘露糖-B和38kd抗体-IgG (LAM-B 38kd-IgG)对儿童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采自235例患儿的标本(包括血清、脑脊液、胸水、腹水、胃液)中抗结核抗体.结果血清抗体阳性率:(1)肺内、外结核组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为32.14%(18/56) 和20.41%(10/49);(2)菌检阳性组明显高于菌检阴性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4.00%(16/25)和34.29%(12/35),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抗LAM-B 38kd-IgG检测对结核病儿童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胸水抗PPD IgG检测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 (DIGFA)检测 14 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 (结核组 )和 62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 (对照组 )的胸水和血清抗PPD IgG ,同时取胸水进行结核分支杆菌涂片和培养检查 ,并对它们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血清抗PPD IgG阳性率分别为 78.6% ,69.3 % ,与胸水结核分支杆菌涂片阳性率 (5 .0 % ) ,胸水结核分支杆菌培养阳性率 (2 2 .9% )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与对照组胸水、血清抗PPD IgG阳性率 (8.1% ,11.2 % )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与血清的抗PPD IgG阳性率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胸水抗PPD IgG阳性率比血清高出 9.3 %。DIGFA法测定胸水抗PPD IgG的敏感性为 78.6% ,特异性为 91.9% ,准确性为 82 .7%。血清抗PPD IgG的敏感性为 69.3 % ,特异性为 88.8% ,准确性为 75 .2 %。结论 用DIGFA法检测胸水抗PPD IgG具有操作简单、快速 ,不需特殊设备 ,且敏感性好和特异性高 ,对结核性胸腔积液具有较高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DIGFA法测定血清结核分支杆菌抗体IgG(TB-IgG),同步条件痰涂片抗酸染色比较,以探讨DIGFA法测定血清结核分支杆菌抗体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7年以来笔者所在医院结核病住院患者83例(结核组)和非结核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08例(对照组),进行用DIGFA法检测人血清中结核分支杆菌抗体,同时做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结果 结核组与对照组TB-Ab测定结果和痰涂片抗酸染色结果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痰涂片法存在检出率低和漏检的缺点,相对于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简便来讲,TB-DOT法是目前最好的普遍使用的诊断方法,可作为结核分枝杆菌阴性、儿童、无痰患者及肺外结核诊断中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不同检验方法对肺结核早期诊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铁奇 《中外医疗》2008,27(20):127-127
目的 通过不同的检验方法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检查,以确定不同检验方法在诊断上的应用意义.方法 对患者进行痰、胸水、血清聚合酶健反应(Poly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和涂片结核菌检查及皮肤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并用18例非结核病志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患者痰、血清和胸水结核杆菌的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涂片法和PPD皮试法,其中尤以胸水PCR检测阳性率最高为76.5%.与国内大多丧文献报道的56%-87%结果相仿.结论 PCR检测技术对临床上肺结核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