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起搏器囊袋皮肤坏死、破溃、脉冲发生器下坠是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为减少或避免其发生,本院在38例患者中将脉冲发生器埋植于胸大肌下囊袋中(双极导线),另73例植入于皮下囊袋中,随访3个月~4年。对两组囊袋并发症进行比较。方法共111例患者,分为肌下囊袋...  相似文献   

2.
两名需植入心脏再同步化起搏器(CRT)的患者,分别由于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和左侧起搏器囊袋感染,被迫选择右侧锁骨下静脉入路。例1应用可调弯十极冠状静脉电极导入圣犹达直鞘(CPS,APEEL CS)至冠状静脉窦,例2则使用双弯大头导管(圣犹达)导入直鞘至冠状静脉窦,送入左室电极至侧后静脉,随后均从右侧植入右室、右房电极,联接脉冲发生器埋置于右上胸囊袋。  相似文献   

3.
1972年,A.Wirtzfeld首次报道肌电引起起搏输出抑制,以后这一现象逐渐受到临床重视。由于肌电感知影响起搏器正常工作,有时甚至给患者带来危险,因而,热悉其临床表现,及时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是必要的。我们明确诊断3例,现报道如下: 例1 患者女性,59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979年5月26日在我院埋藏永久起搏器(Telectronics 130BE)。脉冲发生器置于右胸囊袋内。患者于术后两周后,有时感短暂头晕。心  相似文献   

4.
埋藏式起搏致胸大肌抽搐三例洪俊旦杨蔚南例1,例2均在安置起搏器术中植入起搏器时即出现与起搏脉冲同步的胸大肌抽搐。例1在将囊袋向内侧再分离4cm,重新放置起搏器后未再出现胸肌抽搐。随访月余一切正常。例2在将起搏器放入包装输血皮条内层的无菌塑料袋(现有专...  相似文献   

5.
骨骼肌电位干扰起搏器感知功能 (简称肌电干扰 )早已被发现 ,文献报道多为患者胸大肌活动产生的肌电位干扰起搏器的感知功能。现报道 2例患者因起搏器高输出刺激囊袋附近肌肉产生肌电位 ,抑制起搏脉冲发放或误触发 ,长时间地干扰引起临床症状。例 1 男性 5 6岁 ,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于 2 0 0 1年 8月植入Medtronic公司的SigmaD2 0 3双腔起搏器 (外院植入 )。起搏器参数设置为起搏频率 6 0~ 110次 /min ,房、室输出电压 3 5V ,脉宽 0 5ms,心房感知灵敏度 1 5mV ,心室感知灵敏度 3 0mV ,AV间期 180ms ,心室后…  相似文献   

6.
安置永久起搏器后,患者有意或无意地经常捻弄脉冲发生器,致使脉冲发生器转动,导线扭转缠绕,最终造成导线断裂或脱位,称为“捻弄综合征”(Twiddeer's Syndrome)。脉冲发生器常无损坏。此外,在安置术中,脉冲发生器的囊袋过大脉冲发生器在囊袋中过于松弛,致使脉冲发生器转动也是发生捻弄综合征的常见原因。我科曾收治1例捻弄综合征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囊袋负压闭式引流用于治疗血培养阴性的起搏器囊袋感染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2009年8月至2012年1月连续收治的血培养阴性的起搏器囊袋感染患者12例,参考外科负压创面治疗技术,采用了伤口清创、保留原起搏系统、囊袋负压闭式引流的治疗方法。在彻底清创的基础上,将起搏脉冲发生器消毒处理后深埋至胸大肌下方,原囊袋内放置负压引流管,封闭创面后持续负压(-125 mm Hg)引流3~7 d,延迟间断拆线。结果术后随访13~4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超过2年,10例患者起搏器囊袋感染消失,伤口愈合良好,疗效满意。2例在术后因发生延迟感染而分别于清创引流术后8个月、14个月移除了全套起搏系统。结论对于血培养阴性、感染程度相对较轻、尤其是起搏依赖的起搏器囊袋局部感染患者,囊袋负压闭式引流是一种可以采取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85例置入起搏器患者因不同原因实施了再次手术。其中 76例为电池耗竭 ,6例为起搏系统故障 ,3例为起搏器囊袋破溃、感染。实际更换起搏脉冲发生器 79台 ,重新置入电极 3根 ,改换置入部位 3例。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为脉冲发生器电能耗竭 ,其次为起搏系统故障 ,再次为囊袋破溃、感染。  相似文献   

9.
起搏器囊袋钙化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性、76岁。于1982年因高血压病,度房室阻滞(AVB)在我院安置美国Edward(52535)VVI起搏器(囊袋设在右胸大肌筋膜上)。术后病人情况良好。1988年11月因起搏器电池耗竭行起搏器更换术。术中囊袋未见异常,将CPIASTRAT2起搏器置入原囊袋,并与原电极连接。9年后于1988年初再次行起搏器更换术,术前检查血液钾、钠、钙、磷及血糖等生化指标均正常。从原囊袋处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打开囊袋,取出原起搏器,检测显示该起搏器电池已耗竭,检查起搏器无泄漏现象。与原电极连接处也无血液或组织液渗漏,但发现囊袋内壁有一层乳白色坚硬物质附…  相似文献   

10.
一高龄男性患者起搏器置入术后出现电极微脱位、急性阈值升高、起搏器外露、囊袋感染等多种并发症。经给予调整电极位置、更换螺旋电极、在同侧重新制作囊袋、将灭菌后的起搏脉冲发生器和电极重新置入等处理,起搏器工作正常,患者康复出院。结论:在不拔除起搏电极的情况下,将灭菌后的起搏脉冲发生器和电极重新置入对处理非严重起搏器囊袋感染可行。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57岁.13年前因"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双腔心脏起搏器,3年前因电池耗竭,更换双腔起搏器.1年前因囊袋破溃、渗液经保守治疗无效,行囊袋清创术+电极离断后包埋术+脉冲发生器取出术,清创术后1个月经静脉植入了无导线起搏器;4个月前囊袋局部伤口再次破溃、渗液,诊断为囊袋感染,给予经上腔途径拔除电极导线,在激光...  相似文献   

12.
经静脉拔除心内膜导线:目前认识和处理建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心脏起搏器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卓越的治疗效果已为仍们所公认,随着起搏工程技术的发展,起搏治疗的适应证也不断拓宽,植入起搏器和ICD的患者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起搏系统和ICD系统的感染,轻者植入部位皮肤局部红肿、疼痛,重者脉冲发生器囊袋积血,化脓溃破流脓,伤口经久不愈,发热,引 起菌血症或心内膜炎,拔除心内膜导和取出脉冲发生器是唯一有效的根治方法。本文对心内膜导线拔除的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并发症进行讲座,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心脏永久起搏器是治疗缓慢心律失常、心衰的有效手段,随着社会进入老龄化,采用该手段治疗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但由于老年患者自身疾病的特点,起搏器治疗时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如起搏器囊袋出血的并发症相对较高,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囊袋感染。2006年8月至2011年10月,本院老年心脏病患者共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136例,其中8例发生了囊袋出血,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起搏器囊袋破溃9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起搏器囊袋破溃的常见原因及合理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890例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包括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及三腔起搏器患者的资料,其中9例患者术后发生起搏器囊袋破溃。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情况及处理过程,寻找引起起搏器囊袋破溃的常见原因及合理处理方法。结果:9例患者均为亚急性或慢性囊袋破溃,其中6例患者囊袋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大部分为表皮葡萄球菌。经在将起搏器移至对侧及抗感染治疗后破溃囊袋良好愈合。结论:永久起搏器术后囊袋破溃患者的常见原因是囊袋感染。合理的处理方法是抗感染及将原起搏器及电极取出,并植入对侧相应部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胸大肌下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囊袋制作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 方法对50例ICD植入患者采用胸大肌T(23例)和皮T(27例)两种囊袋制作方法,比较两组囊袋制作所需时间和随访3~84月(25.2±15.3)局部血肿、疼痛、晚期破溃和/或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囊袋制作时间胸大肌下组16.4±5.2min,皮下组5.3±2.3mi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晚期局部皮肤破溃 感染胸大肌下组无1例发生,皮下组破溃3例、感染2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局部血肿、疼痛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胸大肌下ICD囊袋植入虽操作时间相对较长,但晚期感染 皮肤破溃发生率明显低于皮下植入,前者正确的制作加彻底止血可以减少局部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PWT)用于治疗心脏起搏器囊袋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心脏起搏器囊袋感染患者15例,根据NPWT原理,一期清创后囊袋内放置负压引流系统,封闭创面后持续负压(300~400mmHg)引流5~7d,二期将起搏器重置深埋于胸大肌后间隙并闭合创面,保留原心脏起搏器系统。结果术后随访5~37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2个月,其中14例起搏器囊袋感染治愈,伤口愈合良好,随访期内未发现感染复发。1例血培养阳性患者前后经过3个疗程的NPWT治疗,感染仍无法控制,最终移除感染侧整套起搏器装置,并在对侧植入新的起搏器系统后治愈。结论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NPWT是一种可行的治疗血培养阴性、非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单纯心脏起搏器囊袋感染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透气纸带粘合起搏器囊袋皮肤切口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减轻缝合起搏器囊袋切口时患者的疼痛,使皮肤切口对合更好,并避免用常用胶布可能发生的皮肤过敏反应,我院从1997年3月起采用美国3M公司生产的宽透气纸带(Micropore,宽5 cm,长 12 cm)粘合起搏器囊袋皮肤切口共243例,取得了满意结果。 资料和方法 首次植入或更换起搏器患者共243例,其中包括去外地医院或本市外院21例。男性149例、女性的例,年龄6.5~91平均(63.1±18.4)岁。 新植入起搏器162例,更换起搏器29例。起搏器囊袋皮肤切口大小等于或略小于脉冲发生器大小。按常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无导线起搏器的研发与临床发展迅速,这种全新的起搏系统有望在将来取代传统的囊袋脉冲发生器+电极导线模式的起搏系统。无导线起搏器可以完全消除囊袋和导线相关并发症,并在使用寿命上不劣于传统起搏器,实现了稳定的起搏器阈值,兼具频率应答、远程监控及抗核磁功能。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无导线起搏器的植入成功率很高,且明显降低了植入并发症的发生率。虽然目前的无导线起搏产品仍面临很多问题,如只能进行心室单腔起搏、无法感知心房、长期植入后无法拔除等。然而,摆脱导线和囊袋的束缚,无导线起搏器已经有了质的飞跃,随着技术逐渐成熟,必将成为起搏器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83岁。27年前因病窦综合征安置VVI起搏器,共更换脉冲发生器2次,更换心室电极1次(原电极未拔除)。此次因起搏器囊袋感染外露拟安置无导线起搏器(Micra,美敦力公司),心脏超声示右房大(108mm)右室大(41mm)。采用Micra递送系统递送起搏器时,因三尖瓣环扩张,使其弧形顶端失去支撑,起搏器不能到达心尖部,故穿刺左股静脉利用套索技术成功植入无导线起搏器。  相似文献   

20.
<正>三度房室阻滞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可作为其治疗的首选方案[1]。传统起搏器需要植入导线与制作皮下囊袋,相比之下,无导线起搏器可通过导管直接植入右心室,避免传统起搏器囊袋与导线的相关并发症,同时不影响患者正常活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2]。现已被证实对成年患者有益,但儿童患者报道尚少,现报道1例10岁儿童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情况,为进一步优化和替代儿童起搏器植入方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