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冠脉)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VUS-VH)影像,探讨冠脉易损斑块的影像学特点及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ACS患者与40例自发性心绞痛(SA)患者通过IVUS-VH成像冠脉斑块的影像学特点及两组患者冠脉斑块的性质及其与临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易损斑块总发生率明显高于SA组[36.7%(94/256)比14.6%(28/192),P<0.01],且近中段(<20 mm)易损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远端(>30 mm,均P<0.01);ACS组斑块成分中纤维成分(F)、纤维脂质成分(FF)、坏死成分(NC)、钙化成分(DC)及血管重构指数(RI)与S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ACS组以FF和NC成分为主,SA组以F和DC成分为主.两组血管斑块面积百分比(PAV)、斑块偏心指数(E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易损斑块脂质成分FF与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r=0.08,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r=-0.06,P<0.05).结论 IVUS-VH成像显示ACS患者易损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SA患者,且斑块成分不同,与临床血脂水平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64层螺旋CT(MSCT)和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VUS-VH)技术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的显示.方法 对30例患者行64层螺旋CT扫描后再行IVUS-VH检查.MSCT把冠状动脉斑块分为非钙化斑块、混合斑块、钙化斑块,并测量CT值.IVUS-VH把冠状动脉斑块成分分为:纤维斑块(F)、纤维脂质(FF)、钙化斑块(DC)和坏死核心(NC),分析相应的MSCT检查部位斑块的组成,同时评估TCFA斑块的发生率.结果 64层螺旋CT扫描发现101处斑块,28处(27.72%)为非钙化斑块;43处(42.57%)是混合斑块;30处(29.70%)是钙化斑块.非钙化斑块与钙化斑块相比含有较多的F(60.80%±9.19% vs.54.50%±8.28%,P<0.05)和FF(28.21%±13.01% vs 21.47%±9.78%,P<0.05).混合斑块与钙化斑块和非钙化斑块相比含有较多的NC(11.12±5.64% vs 8.21±5.60%,P<0.05;13.75±6.34% vs 8.21±5.60%,P<0.01)和DC(7.71%±8.92% vs 2.78%±3.02%;10.28%±6.67% vs 2.78%±3.02%,P值均小于0.01).混合斑块与非钙化斑块和钙化斑块相比TCFA发生率高(32.56%,10.71%,6.67%,P=0.007).MSCT测量的钙化斑块CT值与IVUS-VH斑块成分中的DC成正相关(r=0.57,P<0.001).结论 MSCT测量的斑块CT值与IVUS-VH测量的斑块钙化百分比正相关.虽然IVUS-VH的分辨率高,但与MSCT检测到的斑块特性相似.MSCT检测的混合斑块与IVUS-VH的TCFA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MSCT影像学特点,以及hsCRP在预测斑块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 2008年6月-2008年11月因不稳定心绞痛行CTA检查的254例患者,按照有无糖尿病分为2组,检测生化指标和hsCRP,比较CTA影像学上冠脉病变情况和钙化特点.结果 糖尿病组血浆hsCRP水平[(4.79±2.57)mg/L]高于非糖尿病组[(2.18±1.3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三支血管病变比率为34.9%,钙化病变比率为64.2%,糖尿病组二者比率分别为14.5%和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糖尿病组患者CTA影像较非糖尿病组患者更弥漫,钙化更明显,血浆炎症介质水平hsCRP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大鼠室重构及葡萄糖转运体(GLUT4)表达及雷米普利对其影响.方法 46只雄性Wistar大鼠由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高脂喂养加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mg/kg)腹腔注射,血糖值≥16.7 mmol/L为2型糖尿病模型,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安慰剂组(n,=9),雷米普利组(n=10),糖尿病假手术组(n=10);非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n=9)及非糖尿病假手术组(n=8).术后6周查心脏超声、测定心室重量指数、心肌梗死面积及左室非梗死区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取大鼠非梗死区心肌,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测定GLUT4 mRNA.Western blot法测定GLUT4蛋白含量.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糖尿病假手术组和非糖尿病心肌梗死组相比,安慰剂组EF值显著降低[(32±3)%vs.(65±4)%,P<0.01;(32±3)%vs.(38±4)%,P<0.05];E/A比值(P<0.01)、左室非梗死区胶原容积分数(P<0.05)及心室重量指数(P<0.05)升高.与安慰剂组相比,雷米普利组盯值改善明显[(45±3)%vs.(32±3)%,P<0.01],且E/A比值显著降低(P<0.01),左室非梗死区胶原容积分数下降、心室重量指数减少[(3.1±0.2) vs.(4.2±0.4),P<0.01].安慰剂组GLUT4 mRNA及蛋白表达较非糖尿病心肌梗死组低,与糖尿病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安慰剂组相比,雷米普利组GLUT4 rnRNA及蛋白表达升高.结论 雷米普利可防治心室重构并改善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2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大鼠心肌GLUT4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下降,雷米普利可以改善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大鼠心肌GLUT4 mRNA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脑梗死伴颈动脉斑块患者和无斑块患者血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3例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情况分为斑块组(51例)和非斑块组(32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冠心病史、饮酒、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疾病,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白细胞计数、CRP等指标,对危险因素予以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冠心病史、吸烟史、饮酒史、腰臀比过大、饮食不当、精神抑郁及压力过度、缺乏体育锻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斑块组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显著高于非斑块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患者的比例也明显高于非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的脂蛋白a(Lp-a)、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细胞计数、CRP显著高于非斑块组[(38.21±3.12)mg/dL vs.(25.12±2.45)mg/dL,(62.32±5.37)mg/dL vs.(53.12±3.69)mg/dL,(5.87±0.87)mmol/L vs.(5.12±0.53)mmol/L,(3.98±0.46)mmol/L vs.(3.12±0.23)mmol/L,(10.54±2.24)×10~9/L vs.(7.47±1.21)×10~9/L,(8.92±0.87)mg/L vs.(4.87±0.63)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的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Lpa、OX-LDL、TC、LDL-C、白细胞计数、CRP是促进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脑梗死伴颈动脉斑块组的Lpa、OX-LDL、TC、LDL-C、白细胞计数、CRP显著高于非斑块患者,即上述指标是促进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老年2型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2005年4月至2007年10月住院的277例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糖尿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组(A组119例)、糖尿病不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组(B组30例)、非糖尿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组(C组32例)和非糖尿病不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组(D组96例),分析颈动脉斑块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①A组与C组比较显示空腹血糖[(7.14±2.49)mmoL/L与(5.21±0.87mmol/L)],TG[(1.41±0.78)mmol/L与(0.95±0.39)mmol/L],左、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0.85±0.11)mm与(0.79±0.08)mm,(0.85±0.11)mm与(0.78±0.09)mm]、斑块指数(1.37±1.16与0.50±0.80)明显增高(P均<0.01),HDL-C[(1.29±0.32)mmol/L与(1.58±0.45)mmol/L]明显降低(P<0.01);②A组与B组比较显示左、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0.85±0.11)mm与(0.80±0.11)mm,(0.85±0.11)mm与(0.80±0.12)mm]、斑块指数(1.37±1.16与0.00±0.00)及脑卒中发病率[34.5%(41/119)与13.3%(4/30)]明显增高(P<0.05或P<0.01);③颈动脉斑块与糖尿病史(r=0.551,P<0.01)、高血压病史(r=0.169,P<0.01)、冠心病史(r=0.109,P<0.05)、脑卒中史(r=0.136,P<0.05)、脂肪肝(r=0.340,P<0.01)、FBG(r=0.339,P<0.01)、TG(r=0.195,P<0.01)、ApoB(r=0.152,P<0.05)呈直线正相关,与HDL-C(r=-0.143,P<0.05)呈直线负相关.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的糖尿病患者脑卒中发病率高于不伴动脉粥样硬化的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与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脑卒中史、脂肪肝、FBG、TG、ApoB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病变血管与非病变血管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特征的异同,探讨病变血管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60例ACS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后,对所有狭窄程度>40%的血管行VH-IVUS检查,测量所有病变最小管腔面积(MLA)、血管重构指数、MLA处斑块各种成分面积及其百分比、斑块各种成分体积及其百分比,确定病变血管组及非病变血管组,对比分析两组的VH-IVUS特点.结果 病变血管组血管重构指数(1.10±0.20vs1.01±0.19,P=0.011)、MLA处坏死成分面积[(2.92±1.55) mm2 vs(2.27±1.36) mm2,P=0.015]、MLA处坏死成分面积百分比(32%±12% vs 27%±10%,P=0.033)、坏死成分体积百分比(25%±9% vs 22%±8%,P=0.03)均较非病变血管组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CS患者病变血管重构指数更大,斑块坏死成分含量更多,斑块易损性增加,更容易导致A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两种不同再血管化方式对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患者近、远期预后的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进行PCI和CABG治疗的多支血管病变患者25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由资深心脏介入医师根据患者影像学和临床基线特征决定PCI或CABG治疗。根据不同的再血管化方式分为PCI组(n=190)和CABG组(n=65)。对患者进行院内以及术后3个月随访,主要终点(MACE):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比较两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 CABG组SYNTAX积分显著高于PCI组(34.1±8.2 vs.24.1±8.1,P<0.05)。临床随访结果显示,住院期间CABG死亡率显著高于PCI组(6.1%vs.1.6%,P<0.05),主要心脏不良事件CABG组显著高于PCI组(9.2%vs.3.2%,P<0.05)。3个月CABG死亡率虽然仍高于PCI组(7.7%vs.3.2%,P<0.05),血运重建率PCI组显著高于CABG组(16.3%vs.1.8%,P<0.05),主要心脏不良事件两组相当无显著性差异(12.3%vs.11.1%,P>0.05)。结论多支血管病变PCI可提供良好的近期疗效,CABG近期效果较PCI差,但远期效果较好,存活患者血运重建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瓣膜钙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行急诊冠脉造影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453例,分析其心脏瓣膜钙化情况,根据是否存在心脏瓣膜钙化分为钙化组和无钙化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基础疾病、实验室指标、冠脉病变程度,分析心脏瓣膜钙化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心脏瓣膜钙化组的年龄(71岁vs.66岁)、女性比率(49.43%vs.40.79%)、入院收缩压、空腹血糖水平、高敏感C反应蛋白(hs-CRP)水平(7.13±9.03 mg/L vs.5.56±7.86 mg/L)、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1375.47±3682.90 ng/dl vs.642.99±1126.98 ng/dl)明显高于无心脏瓣膜钙化组。心脏瓣膜钙化组的冠脉完全闭塞比率(23.86%vs.15.88%)、三支血管或左主干病变比率(54.55%vs.41.88%)明显高于无心脏瓣膜钙化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入院收缩压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冠脉完全闭塞比例、三支血管或左主干病变与心脏瓣膜钙化独立相关。结论对于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瓣膜钙化与冠脉病变程度独立相关,与冠心病的部分危险因素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和心功能影响。方法以81例重症AOPP并中毒性心肌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HP;治疗组41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和HP+CVVH。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开始前及治疗24 h、48 h、72 h,各时间点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B型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及机械通气天数和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LVEF[(47.6±9.9)%vs.(47.4±10.1)%,P>0.05]、BNP[(516.3±285.4)pg/L vs.(534.4±301.9)pg/L,P>0.05]及cTnI[(0.61±0.26)ng/ml vs.(0.58±0.23)ng/ml,P>0.05]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组间有可比性。(2)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点LVEF均增大[(52.8±7.5)%vs.(47.6±8.4)%,(55.2±5.2)%vs.(50.9±7.2)%,(60.1±6.4)%vs.(53.6±5.4)%,均P<0.05],BNP均减小[(321.7±182.8)pg/L vs.(495.9±269.9)pg/L,(254.7±117.8)pg/L vs.(382.7±167.5)pg/L,(125.4±62.7)vs.(293.8±121.1)pg/L,均P<0.05],cTnI均减小[(2.16±0.48)ng/ml vs.(2.79±0.36)ng/ml,(5.37±3.79)ng/ml vs.(8.35±4.51)ng/ml,(3.01±1.26)ng/ml vs.(8.41±5.45)ng/m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LVEF均增大[(52.8±7.5)%、(55.2±5.2)%、(60.1±6.4)%vs.(47.6±9.9)%,均P<0.01],BNP均减小[(321.7±182.8)pg/L、(254.7±117.8)pg/L、(125.4±62.7)pg/L vs.(516.3±285.4)pg/L,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对照组治疗后24 h与治疗前比较,LVEF、BNP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48 h、72 h与治疗前比较,LVEF均增大[(50.9±7.2)%、(53.6±5.4)%vs.(47.4±10.1)%,均P<0.05],BNP均减小[(382.7±167.5)pg/L、(293.8±121.1)pg/L vs.(534.4±301.9)pg/L,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治疗组较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缩短[(7.4±2.9)d vs.(10.7±4.1)d,P=0.001],病死率下降(12.2%vs.30.0%,P=0.048)。结论 HP联合CVVH能够减轻AOPP的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