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学考试作为一种教育制度,适合中国国情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故迅速形成了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笔者认为,这种形式是在职中医人员学历教育的最佳途径。本文主要从自学考试的特点、我本中医专业自学考试的现状及成果三个方面谈谈认识。1 自学考试的特点 自学考试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及社会助学,以推动在职专业教育与大学后继续教育,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其特点是:  相似文献   

2.
唐仕勇 《江苏中医》1995,16(1):38-39
中医临床未来模式,必须在保持中医特色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使中医“证”的定义,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实现科学化,客观化和标准化。如用现代科学探查来充实“四诊”,使辨证分析具有宏观和微观的资料,加上电脑处理,就能实现现代中医的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3.
4.
顾军花 《中医杂志》2012,53(15):1344-1348
就中美两国中医学历教育进行了较全面的比较,以美国中医硕士生培养方案与中国七年制本科相当硕士学历教育比较为例,从教学目的、专业及学制、课程设置等方面加阐述,认为美国的学历教育更着重于专才教育,着眼于让学生早日从事中医执业。而国内中医学历教育着重于通才教育,着眼于让学生更全面地接受中西医并重的医学知识,而缺乏职业发展规划等就业培训,于学生今后的中医就业并无密切联系。提倡两种教育方式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以推动中医教育以中医为主,并得到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6.
7.
台港中医学历教育特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港两地与大陆血脉相连,两地独特的人文历史进程使中医教育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台湾学士后中医教育、中西一体化办学宗旨、八年中西双主修学制为其主要特点;香港有悠久的中医培训历史,但其正规教育起步较晚,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的建立标志着中医药学历教育的开始,学业完成者同时获得中医学和理学双学士学位.两地中医药教育具有历史悠久,从业者众;融汇中西,各有侧重;政府认可,发展之基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中医内科常见病类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曾召 《中医药学刊》2004,22(5):814-815
台港两地与大陆血脉相连,两地独特的人文历史进程使中医教育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台湾学士后中医教育、中西一体化办学宗旨、八年中西双主修学制为其主要特点;香港有悠久的中医培训历史,但其正规教育起步较晚,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的建立标志着中医药学历教育的开始。学业完成者同时获得中医学和理学双学士学位。两地中医药教育具有历史悠久,从业者众;融汇中西。各有侧重;政府认可.发展之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11.
中医与韩国临床用药比较研究刍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斗争的智慧结晶,她包含着中国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和理论知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  相似文献   

13.
试题一、名词术语解释(每题2分,共30分) 1、异病同治 2、阴阳 3、木曰曲直4、心主神志 5、元神之府 6、脾主升清7、浮络 8、六元 9、异气 10、亡阴11、阴损及阳 12、阴盛格阳 13、治则14、通因通用 15、治病求本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我国经络研究的历程,并从坚持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走中国自己经络研究的道路;注意保持经络研究的合理格局,切实分清主次抓住问题的核心;历史地、科学地看待中医经络学说,开拓人体机能调控研究的新天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象和事实是科学创新的基础;充分珍惜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等五个方面对经络研究的指导思想,经络学说的核心和经络研究的突破方向以及经络研究中的继承和创新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中医与气功     
  相似文献   

16.
17.
自1993年以来,国家中医药考试中心已举办了5期国际中医专业人员水平考试。本文对这5期考试成绩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祖国医学诊察疾病,较为注重对形、色、脉、症的望闻问切,认为对繁杂的病证症状,应全面诊察,四诊合参,综合分析,方能明确诊断。然而,观之临床,医者误诊错诊者,不为鲜见。本文究其误诊之因,从下述几端,试作初步探讨。以飨同道。一不察标本逆从,乃诊之一失标本逆从,含义甚广,然在诊病之中,不外如下几个方面。就邪正而言,正气为本,邪气为标;就病证而言,病因为本,症状为标;就发病顺序而言,先病为本,后病为标;就病位而言,在内为本,在外为标;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