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B超,CT,PTC或ERCP在诊断Caroli’s病中的价值。方法:对18例Caroli’s病的B超,CT,PTC或ERCP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超对肝内轻度毛细胆管扩张显示不清,对中、重度显示明确,CT能够全面显示该病的轻、中、重度情况,并在肝内分布、走行、大小、范围及胆管内继发结石、胆管炎有清晰显示,易于诊断。PTC或ERCP造影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独到之处。结论:B超用于普查,CT及PTC或ERCP造影用于确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右后叶胆管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25例右后叶胆管结石病人的诊治进行回顾性总结和随访,随访率82%。结果 近远期疗效均较好,优良率91.2%结石复发率为14.4%,肝叶切除最好。结论 利用现代影像检查和良好的胆系造影能明确右后叶胆管结石的诊断。B超加PTC是最有意义和最佳的术前诊断检查。根据病人全身情况、肝内胆管结石状况和肝胆系统的病理改变选择合理的术式:孤立性右后叶胆管结石应积极行单纯性肝叶、段或亚段肝切作,从严掌握胆肠吻合指征,合并多叶、多段广泛多发胆管结石并多处胆管狭窄需采用几种方式的联合手术,配合术中B超和胆道镜取石有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B超引导选择性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B超引导下选择性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术(UG—PTC)是B超与X线联合检查的介入性新技术,对32例胆管结石病人施行了这项检查,目的在于术前提供显示全胆管系统的x线造影片,了解结石数量、分布、胆管有无狭窄、扩张,从而避免术中探查遗漏,减少术后残石率.28例UG—PTC成功,4例失败,24例获得满意造影片.本文对穿刺方法作了较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4.
李玉香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265-2266
目的探讨B超对肝内胆管结石与肝内钙化灶的鉴别价值。方法对临床和病理证实的56例肝内胆管结石和36例肝内钙化灶患者的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B超诊断,56例肝内胆管结石呈多发性,位于左叶者38例,右叶者10例,左右叶均有者8例;36例肝内钙化灶,位于肝右叶者28例,左叶者8例,其中2例钙化灶压迫肝内胆管致其远端扩张。诊断均经手术、内窥镜胆管造影(ERC)及CT证实。结论B超在肝内胆管结石与肝内钙化灶的鉴别诊断中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肝内胆管结石的CT征象及与B超诊断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的CT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5例肝内胆管结石的CT征象,并与B超对照。结果(1)CT诊断肝内胆管结石的准确率达98.5%,与B超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2)CT可准确显示和诊断其合并症。结论CT是诊断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其诊断准确性优于B超,尤其是对其合并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肝内胆管结石是我国的常见病和难治病,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是胆管结石中最为复杂且病死率最高的疾病。肝切除是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最好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开腹及腹腔镜下的规则性肝切除和精准肝切除以及术中联合胆管镜及超声。近年来,肝切除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疗效已有明显提高,但术后仍面临结石残留、复发以及再次手术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7.
胆道术后残石诊断方法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B超、T管造影和胆道镜检查对胆道术后残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02年1月~2005年12月在该院接受胆道镜治疗的病人进行了分析,依据不同的诊断标准,分析了B超、T管造影和胆道镜对肝内和肝外胆管残余结石的诊断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和特异度.结果对于肝内胆管残石,B超和胆道镜检查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T管造影(P<0.01),胆道镜的诊断准确率高于B超,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超、T管造影和胆道镜任两种方法联合检查比单一检查方法明显提高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对于肝外胆管结石,T管造影和B超 T管造影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B超,但漏诊率仍然高于40%,不能作为判断肝外胆管是否有残余结石的依据.结论B超、T管造影和胆道镜任两种方法联合检查是诊断肝内胆管残石的可靠依据.B超、T管造影和B超 T管造影检查,均不能作为判断肝外胆管是否有残余结石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肝外胆管癌的诊断.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 B超检查对胆管梗阻的部位和程度的诊断率高,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可发现癌细胞.PTC检查可见胆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梗阻、充盈缺损或突然中断等现象,ERCP对胆总管的诊断价值略逊于PTC.CT和MRI能显示扩张的肝内外肝管外,还能分辨病变的大小、部位和性质.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司显示乳头附近黏膜受侵犯的征象,十二指肠液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9.
梁浩晖  王成友  张敏杰  倪勇 《广东医学》2005,26(12):1701-1702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术后胆道残余结石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22例肝内胆管结石手术者的临床资料,对残余结石的发生率与影像学检查方法、结石分布、胆管狭窄、泥沙状结石、再次胆道探查、手术时机、肝切除及胆道镜取石等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总的胆道残余结石率为10.9%,残余结石在多肝叶结石和急诊手术时发生率较高,术前经ERCP/PTC/CT/MRCP检查、术中胆道镜取石、术中B超应用及肝部分切除术时显著降低,而与胆管狭窄、再次胆道探查及泥沙状结石相关性不大。结论术前明确结石的具体分布,术中B超指引及胆道镜的应用,采用多方法进行取石,是减少术后胆道残余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竺扬文  邹寿椿 《浙江医学》1999,21(7):425-427
对于肝内胆管结石,尤其合并肝内胆管狭窄的治疗,目前尚未获得满意疗效,术后结石残留率为30.30%,再手术率为37.14%。疗效不佳的最重要原因是肝胆管狭窄未得到有效处理,约占82%以上。1988~1998年间,我科收治肝内胆管结石83例,其中46例(55.42%)并发高位胆管狭窄。采用肝切除、肝门部胆管切开盆式成形、B超引导下肝实质切开肝内胆管切开取石及胆肠吻合为主的联合手术,并配合术中术后胆道镜诊断及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肝内胆管结石伴狭窄27例的治疗经验,证明了B超、PTC、术中造影和胆道镜检查能为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讨论了各种术式的应用,认为Roux-en-Y式大口径胆肠吻合仍是理想的内引流术式,而肝叶切除能清除病灶,但复杂的肝内病变不能按任何单一方法处理.术后施行以胆道镜取石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提高本病疗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院从1984~1993年间采用肝段切除区域性肝内胆管结石5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0例,男14例,女36例,年龄18~68岁。所有病例均有反复发作的胆道病史,最长达30年。16例为第2次手术,1例为第4次手术。术前均经B超检查,部分病例经PTC、ERCP、CT、T管造影等影像诊断,了解梗阻病灶的部位、范围、数目(结石或/和狭窄)的定位诊断。结石部位:左右肝管结石13例,其中伴有胆总管结石8例,左肝管结石35例;其中伴有胆总管结石18例;右肝管结石2例,其中伴有胆总管结石1例。狭窄部位:左肝管开口狭窄20例,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腹部CT、B超与核磁检测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腹部CT、B超及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的临床资料,比较三种检查方式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阳性率。结果:核磁胰胆管成像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B超和腹部CT,腹部CT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B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最好,其次为腹部CT,B超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超与CT两种诊断方法对胆道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250例胆道结石的CT和B超的影像学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率.结果:胆囊结石采用B超诊断法明显优于CT诊断;而肝内胆管结石CT明显优于B超,但对肝外胆管结石两种诊断方法差异无显著性.结论:B超和CT分别对胆囊、肝内胆管结石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近来B超误诊肝内胆管结石来我院复诊的病例不少,本文总结我院近两年11例B超诊断肝内胆管结石的经验体会,11例中男3例,女8例,年龄32~57岁,采用SCANN-ER-900型和EUB 240型超声诊断仪3.5MH线阵探头。结果 10例术前B超诊断均为肝内胆管扩张伴结石,术后证实为肝内胆管结石,1例术前B超提示肝内胆管扩张未见结石回声,术后瘤理证实为肝内胆管胆色素结石,11例肝内胆  相似文献   

16.
周奇  赵华  欧阳骏 《吉林医学》2022,(1):280-281
<正>肝内胆管结石是肝胆外科常见病之一,又称肝胆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的胆道疾病。其病因复杂,主要与胆道感染、胆道寄生虫(蛔虫、华支睾吸虫)、胆汁停滞、胆管解剖变异、营养不良等有关。主要是发生于左肝管及右肝管汇合部以上各个分支胆管内的结石,可单独存在,也可与肝外胆管结石并存[1]。该病复发率较高,甚至会诱发癌症,手术后结石残留较常见,临床对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难度越来越小。临床上,采用CT、腹部B超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均可取得较好的诊断效果[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2000年12月87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肝切除治疗的术式、并发症及结石残留情况。结果肝内胆管结石以左肝为主,双侧肝胆管结石其次;肝切除以左外叶、右前/后叶段切除为主要方式,肝内胆管残留结石18例,均为右侧肝内胆管残石。本组无手术死亡及肝衰。结论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和定位首选B超联合CT检查;切除病变肝段/叶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作者收集经手术证实的胆管结石39例,对其CT征象和诊断进行了分析。大多数患者具有上腹痛、发热和黄疸。全部病例行CT检查,部分病例行B超、ERCP和PTC。CT的直接征象:肝内胆管结石表现为高密度影或软组织密度影(20/23);肝外胆管结石表现为靶征或胰头高密度影(14/24)。间接征象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肝外胆管结石还表现为胆总管扩张。下端逐渐变细。作者认为胆管结石的CT诊断应依据直接征象,参考间接征象,综合提出诊断。本文还对胆管结石的影象诊断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杨树东 《河北医学》2014,(9):1522-1524
目的:探讨腹部CT、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检出率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接受腹部CT、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诊断检查,对他们展开临床数据回顾性分析,探讨腹部CT、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CT检查43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结石诊断结果呈阳性的患者22例,占总检查例数51.13%;B超检查85例患者,呈阳性的患者31例,占总例数的36.47%;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76例患者,呈阳性的患者63例,占总例数的82.89%。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核磁胰胆管成像技术要显著高于CT、B超,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肝外胆管结石临床诊断中,核磁胰胆管成像诊断检出率显著高于CT、B超检查, B超检查是简单廉价损害小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李益华 《中国民康医学》2024,(7):149-151+159
目的:比较腹部CT、B超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疑似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行腹部CT、B超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结果为金标准,统计3种检查方法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结果,并比较其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效能、直径≤8 cm结石检出率和检查时间。结果:100例疑似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中,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阳性91例,阴性9例;腹部CT检查结果显示,阳性88例,阴性12例;腹部B超检查结果显示,阳性83例,阴性17例;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结果显示,阳性90例,阴性10例;腹部CT、B超检查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腹部B超,准确度高于腹部CT、B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对直径≤8 cm结石的检出率均高于腹部CT、B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时间均长于腹部CT、B超,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