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甲型H1N1流感典型病例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验.[方法]对收治的重症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采取积极的诊断与治疗措施.[结果]所有确诊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均有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腋下温度≥37.5℃)、咽痛、流涕、肌内酸痛(100%);体温≥39℃并持续3 d以上16例;咳嗽、咳痰19例,头痛、头昏11例;胸闷、气促10例;水样便腹泻或呕吐5例;神志淡漠或烦躁7例;肺部湿性哕音5例.20例继发肺炎或支气管炎,其中2例为重症肺炎;急性呼吸衰竭1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1例.所有患者咽拭子甲型H1N1病毒核酸检测均阳性;WBC正常11例,WBC减少(<5.0×109/L)7例,WBC增高(>10.0×109/L)5例;淋巴细胞(L)正常(0.8~5.0×109L)17例,L减低(<0.8×109/L)5例;胸部CT斑片状浸润影19例,肺纹理增粗、紊乱3例;ECG正常16例;T波改变、ST-T压低7例.所有患者治疗时间7~15 d,平均时间(7.6±2.3)d.所有病例体温正常大于3 d,流感样症状消失,临床症状稳定.咽拭子甲型H1N1病毒核酸检测均阴性.所有患者均临床治愈.[结论]早期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是降低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4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观察血液净化联合内科治疗在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救治积累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例经血液净化治疗的甲型H1N1流感危重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均有基础疾病,并在3~6 d内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经血液净化治疗联合抗病毒、抗菌、支持等内科治疗,2例好转,2例死亡.[结论]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病情进展迅速,血液净化联合内科治疗有利于改善肝肾功及纠正电解质紊乱,副作用少,血液净化治疗在危重症发生的早期应用可提高其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浙中西部地区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为甲型H1N1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09年11月-2010年1月收住医院55例确诊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发热55例,占100.00%,咳嗽52例,占94.55%,涉及多系统、多脏器,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损伤甚至死亡;94.55%患者出现实验室检查异常;危重症患者病初白细胞数或(和)CRP值明显高于重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5例患者发现肺部炎性改变;53例用磷酸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54例治愈,死亡1例。结论儿童、青少年及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和妊娠妇女是甲型H1N1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重症的高危人群;发病初期血白细胞和(或)CRP明显升高、淋巴细胞下降者更易发展为危重症,且易误诊误治,应引起临床重视;磷酸奥司他韦加综合治疗,效果可靠;早发现、早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并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重症的46例患者全部使用抗病毒治疗、合并症治疗及支持治疗.[结果]症状出现频率从高到低依次是:发热45例(97.8%),咳嗽35例(76%),全身酸痛21例(45.6%),咳痰20例(43.4%),咽痛14例(30.4%);血细胞计数降低者20%,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值<50%者32%,60%的患者淋巴细胞减少<20%,28例(71%)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46例患者甲型H1N1流感病毒转阴时间为3.68(2~8)d.全部病例治愈出院.[结论]甲型H1N1流感流行季节的呼吸道感染人群,如出现持续高热超3 d或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或喘息不能用原有哮喘疾病解释,血气分析PO2降低,肺部X线发现肺广泛病灶、原有基础病出现不明原因加重,均提示重症及ARDS可能.早期、及时发现重症患者病情变化,采用奥司他韦抗病毒为主的综合救治,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泰安市最初隔离观察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确诊病例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结果 内源性感染41例,占95.35%,外源性感染2例,占4.65%; 39例(90.70%)患者以发热为最主要临床表现,伴有咳嗽、咳痰、鼻塞、流涕,咽痛等流感样症状;43例确诊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于甲型H1N1流感,只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痊愈,预后良好;早发现、早诊断是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与有效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分析2009年6月~2009年10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93例甲型H1N1流感患儿,总结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结果]儿童甲型H1N1流感具有以下临床特点:①93例患儿在入院术后主诉的症状中发热91例,咳嗽64例,咽痛36例;其中以38.1℃~39℃和39.1℃~40℃中高热多见;②血象符合病毒感染规律,绝大部分白细胞总数偏低,中性粒细胞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根据血常规不仅有利于甲流的诊断,更易于与合并细菌感染相鉴别。经过积极的治疗,93例患儿中治愈出院92例,因心律失常基础疾病而转院治疗1例。[结论]儿童甲型H1N1流感与普通流感具有一样的发热、咳嗽、咽痛等首发三大症状;另外,早期应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呼吸支持、控制混合感染、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解除支气管痉挛等综合治疗措施可较快控制病情进展,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校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价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5日~11月9日我院隔离病房收治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29例,观察患者流感相关症状、体征的动态情况.对13 197名高校教职工及学生进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与同期匹配的未接种人群比较甲型H1N1流感发生情况、流感样症状发生情况及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结果]29例甲型H1N1患者均咽部充血,大部分患者发热,部分患者头痛、鼻塞、流涕、乏力、肌肉酸痛等.接种疫苗可显著减少甲型H1N1流感的发生率(P<0.05),预防有效率为77.81%;且接种后流感样症状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预防有效率为78.35%;此外,两组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预防有效率为53.84%.接种疫苗后副反应发生率为0.77%.[结论]掌握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有助于为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及其他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重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为进一步防治重型甲型H1N1流感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6-12月杭州市6家医院收治的36例重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重症患者27例,危重症患者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36例患者中位年龄24.0(2.5~73.0)岁,主要表现为发热(100.0%)、咽部充血(100.0%)、咳嗽(97.2%)、乏力(75.0%)和肌痛(44.4%)等,合并肺炎27例(75.0%)、呼吸衰竭5例(13.9%).入院时,危重症患者平均发热时间、急性病生理学与长期健康评价Ⅱ(APACHEⅡ)、氧合指数、血清肌酐、血小板、肌酸激酶分别为8.5(3~17)d、(14±5)分、157(130~337)mmHg(1 mm Hg=0.133 kPa)、93(66~298)μmol/L、(113±41)×109/L、335(64~2038)U/L,而重症患者分别为6(2~13)d、(10±3)分、258(210~557)mm Hg、79(25~107)μmol/L、(164±57)× 109/L、116.0(27~451)U/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04、2.790、-2.558、2.359、-2.478、2.782,P<0.05).32例接受抗病毒治疗,13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 重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主要见于年轻人群,主要表现为发热、呼吸道和全身症状,危重症患者多有全身多脏器损伤,APACHEⅡ评分有助于早期鉴别危重症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规律,为疫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暴发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结果]5日内出现11例发热样流感病例中有8例为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采取隔离治疗措施后7例在1周内转阴,而1例病人前后带毒时间长达20 d,并经使用达菲治疗后一个疗程内转阴.[结论]甲型H1N1流感在人群中的传播速度快而凶猛,隔离治疗措施对控制甲型H1N1流感传播有较好效果,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致病性与季节性流感病毒是否一致,发病后7 d或症状消失后24 h所带毒是否有传染性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转归。方法对11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分析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效果及临床转归等方面资料。结果甲型H1N1流感好发于年轻人,发热、咳嗽及咽部不适为主要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及低钾血症,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后,平均1.5d后体温正常,平均6.6d后咽拭子病毒转阴,8.3d痊愈;治疗中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出现。结论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早期抗病毒治疗有助于缩短病程,使用奥司他韦无论是进口的达菲,还是我国的军科奥韦治疗甲型H1N1流感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YB-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及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以期将YB-1作为EMs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判定指标。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EMs组与对照组血清中YB-1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子宫内膜组织中YB-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9.64±2.37 ug/L)相比,EMs组患者血清YB-1的平均浓度(14.65±3.91 ug/L)较高,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YB-1在EMs组患者子宫内膜中主要呈中等强度阳性表达。正常子宫内膜中也可见YB-1的少量弱阳性表达,两组子宫内膜组织中YB-1的阳性表达率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YB-1在EMs患者血清及子宫内膜组织中高表达,其不仅可作为EMs细胞内的标志物,也有望成为一个理想的血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曹海兰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4):988-989,992
[目的]通过对青海省2009年甲型H1N1流感进行疫情资料的分析,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青海省2009年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2109例,死亡7例,发病率为38.05/10万,死亡率为0.13/10万,病死率为0.33%;发病率居甲、乙类传染病第3位。病例主要集中在人口比较集中的西宁市和海东地区;发病高峰期在9~10月份,占全年甲型H1N1流感发病数的86.11%;发病年龄以8~24岁组青少年为主,占总病例数的80.56%;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男、女性别发病数之比为1.68︰1。[结论]2009年甲型H1N1流感发病率较高,发病以8~24岁青少年为主,职业主要以学生为主,防治的重点应放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场所,学生为甲型H1N1流感发病的高危人群。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查找深圳市某看守所暴发疫情的病原体,并通过分析其发生、发展规律及疫情控制效果,为预防控制人口密集单位暴发疫情积累经验.[方法]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接种MDCK细胞培养,并做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38例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中,荧光定量RT-PCR检测出20份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经MDCK细胞分离出11株流感病毒毒株.流行病学分析不能明确传染源,所以无法追踪该事件的源头.[结论]这是一起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并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李晨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3):414-417,422
[目的]了解2009年南京市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政府今后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2009年南京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南京市首次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时间为6月17日,至2009年第53周共报告发病数1209例,报告发病率18.78/10万。2009年南京市甲型H1N1流感发病有2个高峰期,8~9月第1个高峰期,11~12月第2个高峰期。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23︰1。报告发病率最高的区县为鼓楼区48.7/10万。报告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为10~19岁组,发病率为66.56/10万。2009年南京市共发生4起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均发生在9月。2起发生在中学,1起发生在小学,1起发生在大专院校。南京市流感样病例数最高峰为第48周4275例,ILI%的最高峰为第48周9.95%。南京市流感病原学监测显示第44周甲型H1N1流感阳性标本占总阳性标本的比例为100%。[结论]2009年南京市甲型H1N1流感发病有2个高峰期,分别为8~9月和11~12月,疫情整体态势体现为一个流行的状态。病例中主要表现为轻症病例,青壮年组、男性的发病率较高,学生人群发病数较多,城区发病率高于农村。以上结论提示我们应当密切关注甲型H1N1流感处于高发季节时这些人群中的疾病动态,谨防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高发季节时在这些人群发生较大散播。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2009年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南省2009年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海南省2009年确诊的861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年龄、性别、职业、报告时间、地区分布、临床表现等流行病学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海南省2009年9月份甲型H1N1流感病例迅速攀升,10月底~11月份初达到新的高峰,报告的861例确诊病例中男性占58.54,年龄中位数为15岁;学生占82.58;病例主要集中在海口市(475例,占55.17),其次为三亚市(138例,占16.03)、文昌市(78例,占9.06);重症9例,占1.05;有个案资料的171例病例的临床表现以发热(91.81)、咳嗽(80.70)、咽痛(57.89)、头痛(30.99)等症状为主。[结论]海南省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主要经历了2个高峰,学生是主要的感染人群,病例以轻症为主,重症病例发生率低于全国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维生素A(VA)缺乏对大鼠十二指肠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DMT1),膜铁转运蛋白(FPN1)mRNA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维生素A缺乏影响铁代谢的相关机制提供基础。方法雄性SD大鼠52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13只,Ⅰ组VA正常对照组,Ⅱ组VA完全缺乏组,Ⅲ组VA轻度缺乏组,IV组VA和铁轻度缺乏组。实验动物喂饲8w后处死,测定血清VA、血红蛋白、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十二指肠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DMT1),膜铁转运蛋白(FPN1)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 VA缺乏可使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含量显著降低。VA缺乏时十二指肠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DMT1)、膜铁转运蛋白(FPN1)mRNA的表达显著增强。结论 VA缺乏可能通过多种途径使大鼠十二指肠DMT1、FPN1 mRNA的表达增强,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