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量子点(QDs)体外对巨噬细胞细胞化学及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细胞化学方法,在细胞水平观察QDs对巨噬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及对PAS反应、Feulgen反应、ATP酶、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α-醋酸萘酚酯酶(ANAE)、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影响.结果 3.125mg/L剂量的QDs对巨噬细胞的结构没有影响,但细胞内的细胞化学及酶活性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即PAS反应、Feulgen反应、AcP、ALP、ANAE和Mg2 -ATP酶表现为阳性,而SDH、LDH则为阴性.阳性结果中,Feulgen反应、ANAE、ALP和Mg2 -ATP组中QDs组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S反应、AcP组中QDs组与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细胞学水平上,QDs虽然可以使巨噬细胞内的某些酶发生变化,但不影响其结构及吞噬功能.3.125mg/L剂量的QDs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标记活细胞,对细胞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mRTECs)原代培养、传代及鉴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肾小管节段贴块培养法与3种消化培养法(胰蛋白酶、胰蛋白酶 EDTA、胶原酶Ⅰ)进行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锥虫蓝染色后镜下观察消化后细胞成活率、细胞形态和数量.胰蛋白酶消化传代,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细胞种类.结果 贴块法和胶原酶Ⅰ消化培养法均能成功培养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两者相比,胶原酶Ⅰ消化培养法培养的细胞生长更快.结论 胶原酶Ⅰ消化培养法是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Sertoli细胞条件培养基促进原代培养大鼠成肌细胞的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关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s,SCs)的研究揭示SCs能分泌多种物质,因此学者们开始探索SCs的应用价值^[1.2]。Cameron等还尝试用SCs条件培养基(SCs preconditioned medium,SCM)培养神经元,但未能达到预期效果^[3]。国内尚未见有关SCM的报道。成肌细胞在组织工程研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但  相似文献   

4.
成肌细胞原代培养及临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肌细胞(Myoblast)是肌组织中静止的单核细胞,肌纤维肌膜与基底膜之间,是肌细胞的前体细胞,在肌肉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分子及细胞生物学的发展成肌细胞的特性逐渐被人们认识,如取材方便、来源广泛、体外增殖分化能力强、能与受体肌细胞融合并共享基因产物、移植后不会无限增殖或形成肿瘤、自体成肌细胞移植没有伦理争议等,因而成肌细胞被视为优良的种子细胞被应用于多种系统相关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中。文章针对成肌细胞的原代分离、纯化、影响其增殖及分化因素、成肌细胞的临床应用前景等方面作以概述。  相似文献   

5.
人胚成肌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原代人胚成肌细胞 (Myoblast,Mb)体外培养的分化特点 ,并对其分化机制进行初步研究。分离人胚成肌细胞 ,用形态学及肌球蛋白 (Myosin)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鉴定。将成肌细胞在分化培养基 DM(含 3%小牛血清的 DMEM)中培养 ;对照组在 GM(含 10 %小牛血清的 DMEM)中培养 ,分别于不同时间检测各项指标。计算成肌细胞肌管形成率 (RMF)评价其分化能力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肌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周期的变化 ;应用倒置显微镜及透射电镜检测成肌细胞的形态学特点 ;RT- PCR检测肌细胞的肌分化调节因子 (Myogenic regulatory factors,MRFs) Myo D、Myogenin及 Myf5的 m 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分离培养后的细胞能融合成肌小管、形成肌丝及肌球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阳性 ,证实为成肌细胞。在 DM中培养 6 d后 ,相对于对照组 ,有较多肌管和肌丝形成 ;有更多的细胞退出细胞周期 ;Myogenin m RNA表达显著增高 ,Myo D m RNA表达增高不明显 ,Myf5 m RNA表达却降低。上述结果表明 ,在成肌细胞的分化与细胞周期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调节机制 ;肌分化调节因子在肌细胞分化的特定时间有不同的表达 ,可能发挥不同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体外培养,并将其极化为M1和M2型巨噬细胞的方法.方法 获取小鼠骨髓细胞,以GM-CSF诱导其中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发育,并辅以LPS和IFN-γ以及IL-4刺激巨噬细胞分别向M1型和M2型分化.采用流式细胞术、实时定量PCR和ELISA的实验检测极化后细胞内以及细胞培养上清中的标志性细胞因子如IL-12、IL-10、Argl、Yml、MMR等的表达情况.结果 形态学观察发现骨髓获取的细胞经诱导分化后呈现巨噬细胞特征性的贴壁形态;流式细胞术行胞内染色表明,极化后的M1型与M2型巨噬细胞各自表达其特征性的细胞因子IL-12和Argl;实时定量PCR和ELISA分别检测所培养细胞胞内以及培养上清中的细胞因子,结果表明所刺激的M1型巨噬细胞高表达IL-12、iNOS、TNF-α等炎性因子,而M2型巨噬细胞表达MMR、Argl、Yml等标志因子.结论 建立了稳定的M1和M2型巨噬细胞体外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凝胶与成肌细胞的生物相容性,为成肌细胞组织工程研究提供新型载体。方法将体外培养的成肌细胞接种于含透明质酸凝胶的培养液中常规培养,通过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描绘细胞生长曲线,并进行免疫细胞组化鉴定。结果透明质酸凝胶组与对照组成肌细胞体外培养生长曲线相似,均成desmin阳性,透明质酸凝胶组亲水性和吸附力优于对照组。扫描电镜下透明质酸呈三维框架结构,有利于成肌细胞附着。结论透明质酸凝胶是成肌细胞良好的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8.
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对小鼠血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郭瑞清  祝彼得 《解剖学报》1992,23(3):300-305
  相似文献   

9.
ROS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ROS影响巨噬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激光扫描共聚集显微术,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标记技术等,结果(1)凋亡巨噬细胞内DADPH氧化酶活性急剧降低使得胞内ROS水平快速上降;(2)ROS清除剂促进地塞米松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3)PKC促进巨细胞凋亡和ROS急剧减少;cAMP抑制巨噬细胞凋亡和ROS急剧减少。结论 (1)ROS抑制地塞米松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2)PKC,cAMP等因素通过影响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图象分析系统(Texture Analysis System TAS)和环核苷酸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研究了人参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影响。TAS的定量细胞化学表明人参可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内PAS阳性物质,AcPase、ATPase和ANAE的含量。同时,环核昔酸免疫荧光细胞化学亦显示人参可增加巨噬细胞内cGMP免疫荧光的强度,而CAMP免疫荧光强度下降。本文对结果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骨骼肌源性干细胞的促增殖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欣春  朱悦 《解剖学报》2008,39(1):79-82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骨骼肌源性干细胞(MDSCs)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连续预贴壁法从新生小鼠后肢肌分离培养MDSCs;用含2%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促进其向骨骼肌细胞分化.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于细胞标志Sca-1和骨骼肌细胞标志肌节(α-sarcomeric)肌动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IGF-1对MDSCs增殖的影响,并分析IGF-1效应与培养时间以及与IGF-1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从新生小鼠后肢肌成功分离培养MDSCs,90%以上的MDSCs呈Sca-1阳性;在分化培养中MDSCs能够产生α-sarcomeric 肌动蛋白阳性的肌管;IGF-1对MDSCs促增殖作用随细胞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明显;随IGF-1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逐渐趋于饱和.结论 IGF-1对体外培养的MDSCs有促进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成人毛囊隆起细胞生长特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艺  杨恬  王韵  余瑾 《解剖学报》2005,36(3):269-271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成人毛囊隆起细胞的生长特性。方法采用一步消化法和显微分割技术获取毛囊隆起细胞,并进行培养、传代,连续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形态特征以及表达特性。结果原代培养的第2d便可见细胞生长,并表现出很强的增殖潜能,6d时达到最高,并维持数日;光镜下细胞小而圆,大小一致,可见有丝分裂相;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见K19阳性细胞,表达随培养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结论体外培养的毛囊隆起细胞具有原始细胞特性,提示毛囊中潜在的干细胞定位于毛囊隆起。  相似文献   

13.
昆明鼠围产期使用雷藤氯内酯醇对后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但凌  叶惟三 《解剖学报》1996,27(2):209-21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体外实验量子点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的分布和对其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利用量子点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共孵育和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量子点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的分布及对其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透射电镜下,量子点被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吞入细胞质内,形成单位膜包被的空泡样结构.扫描电镜下,可见与量子点体外共孵育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表面有较多的片状细胞突起.结论 量子点可使巨噬细胞活化,并使其表面突起增多;量子点被巨噬细胞内吞后,分布在细胞质内,并形成单位膜包被的空泡样结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转移程度不同的小鼠肝癌细胞株对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两株转移程度不同的小鼠腹水型肝癌模型中,取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检测其在干扰素γ(IFN-γ)和脂多糖(LPS)刺激下产生一氧化碳(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检测其活化后的杀伤能力.进一步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研究不同荷瘤小鼠腹水中IFN-γ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并用相应抗体封闭TGF-β1后,检测活化巨噬细胞产生NO能力及杀伤活性.结果 经IFN-γ和LPS活化后,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NO和TNF-α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巨噬细胞,杀伤能力下降.高转移性肝癌小鼠巨噬细胞分泌NO水平和杀伤能力均低于低转移性小鼠,但其分泌TNF-α量较高.此外,荷瘤小鼠腹水含较高水平IFN-γ与TGF-β1,不同转移程度荷瘤小鼠IFN-γ水平接近,但高转移性肝癌小鼠腹水含更多TGF-β1,而且TGF-β1的封闭可导致与肿瘤细胞共培养的巨噬细胞分泌NO的能力部分恢复.结论 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分泌TGF-β1等抑制性因子下调巨噬细胞的活性和免疫功能.肿瘤的转移程度可能与其分泌免疫抑制因子的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16.
大鼠肌卫星细胞成肌分化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志  谢富康  冯英 《解剖学报》2006,37(4):455-457
目的探讨肌卫星细胞体外分化和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表达。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SD乳鼠的骨骼肌卫星细胞,差速贴壁法纯化,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卫星细胞的分化过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鉴定。用银环蛇毒素鉴定细胞表面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并用乙酰胆碱刺激细胞观察其收缩功能。结果体外培养的肌卫星细胞分化为成肌细胞,融合成肌管。α-sarcomeric actin.skeletal myosin 和 desmin t抗体鉴定为阳性。ACh可刺激卫星细胞形成的肌管收缩。卫星细胞无明显的N—ACh受体表达;而卫星细胞形成的肌管经分化培养后N—ACh受体呈局部块状聚集。结论肌卫星细胞分化后形成的肌管具有收缩功能,并且在分化过程中逐渐合成烟碱型乙酰胆硅罟仕  相似文献   

17.
中药蜈蚣对小鼠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孕鼠161只随机分组,在孕期第7-11天给实验组分别以500mg/(kg.d)(蜈蚣1组)及1000mg/(kg.d)(蜈蚣2组)的中药蜈蚣煎剂灌胃,至孕期18天记录各组孕鼠和胎鼠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蜈蚣1,2两组致畸作用明显,死胎,吸收胎比例升高;蜈蚣2组胎鼠和孕鼠的体重均下降,堕胎作用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相似文献   

18.
阿苯达唑对体外培养猪囊虫的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阿苯达唑作用体外培养猪囊虫的氨基酸含量。比较体外培养72h的囊虫组织和囊液的用药组与对照组的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囊组织的17种氨基酸中,12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3种有显著性差异;囊液则在检出14种游离氨基酸中,1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13种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阿苯达唑首先作用于囊虫组织。比较阿苯达唑作用72h和96h的囊虫组织中6种游离氨基酸含量,显示后者5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减少,其中4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1种有显著性差异;表明随着药物作用时间延长,氨基酸含量也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