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喉上皮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1例喉上皮单纯性增生(SHE),32例非典型性增生(AHE)及42例喉鳞状细胞癌(LSCC)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进行了原位检测。结果表明:在SHE、AHE及LSCC中,PCNA指数为9.57%、27.33%、68.05%,差异极有显著性意义(P<0.001)。在轻、中、重度AHE中,PCNA指数分别为13.79%、30.84%,39.94%,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PCNA及c-erbB-2在喉上皮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与增生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0例上皮单纯性增生、26例异型增生及30例喉鳞状细胞癌石蜡包埋标本,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PCNA及c-erbB-2。结果:单纯性增生、异型增生和喉鳞癌间三者PCNA指数分别为6.64%、29.63%及62.6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单纯性增生病变与轻度异型增生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LSAB免疫组化方法,用单克隆抗体PC10和DO-1对30例喉鳞癌及10例对照组(声带息肉)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p53蛋白表达进行研究,探讨其生物学意义。结果发现:1)喉鳞癌组织PCNA阳性表达率为100%(PCNA-LIs16%~92%),强阳性率为367%(11/30),对照组6例阴性,4例弱阳性表达(PCNA-LIs<10%),试验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p53蛋白在喉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67%,对照组全部阴性,有显著差异(P<005)。3)在喉鳞癌组织中,PCNA和p53蛋白表达与临床分型、T分期及病理分化程度无显著关系(P>005),与淋巴转移及术后生存率关系密切(P<005)。4)PCNA与p53蛋白表达正相关。提示:1)喉鳞癌的增殖活性显著增强,p53基因突变与喉鳞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2)检测PCNA和p53蛋白有助于喉鳞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帮助治疗决策及判断预后。3)p53对PCNA有调节作用,为研究肿瘤的发生机理和寻找防治对策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晚期喉癌边缘DNA含量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晚期喉癌边缘DNA含量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喉癌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PCNA表达和DNA含量检测,对34例晚期喉癌边缘进行观察。结果肿瘤边缘1.0、0.5、0cm处粘膜,PCNA指数分别为8.62%、17.76%和50.32%。DNA指数分别为0.98、1.082和1.436。统计学分析,1.0、0.5cm处粘膜与0cm处粘膜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重度非典型增生的上皮在分裂,增殖等生物学行为方面已与轻度非典型增生和单纯性增生的上皮细胞不同,手术切缘应在中度非典型性增生的粘膜上皮以外,即0.5cm以外。  相似文献   

5.
王建波 《耳鼻咽喉》2000,7(1):41-43
目的:研究喉癌癌变过程中CyciinE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20例正常喉粘膜,40例喉不典型增生和60例喉癌组织中CyclinE的表达。结果:CyclinE阳性表达定位于肿瘤细胞核。在喉癌癌变过程中,喉正常粘膜、不黄型增生病变和喉癌中CyclinE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1/20),20.0%(8/40)和45.0%(27/60)(P〈0.001)。喉癌淋巴结转移组Cyclin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LSAB免疫组化方法,用单克隆抗体PC10和DO-1对30例喉鳞癌及10例对照组(声带息肉)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p53蛋白表达进行研究,探讨其生物学意义。结果表明;1)喉鳞癌组织PCNA阳性表达率为100%(PCNA-Lls16%~92%),强阳性率为36.7%(11/30),对照组6例阴性,4例弱阳性表达(PCNA-LIs〈10%),试验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咽泡状核细胞癌(VNCC)和低分化鳞癌(PDSCC)的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差异性。方法: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染色(SP法)技术,检测VNCC和PDSCC癌组织中CerbB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用原位末端标记(ISLE)方法检测癌细胞凋亡,并对其预后和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VNCC的ISEL和PCNA染色强度指数(SI)明显高于PDSCC;②VNCC的CerbB2、EGFRmRNA和CerbB2蛋白表达与PDSCC无明显差别;③VNCC的5年生存率比PDSCC高。结论:与PDSCC比较,VNCC是一种生长增殖活跃、分化程度更低,但有较好预后趋向的一种癌型。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采用华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1992年上半年获取的55例鼻咽部低分化鳞癌(NPC)的活检存档标本,用15例正常人鼻咽部组织蜡块作对照。所有标本作免疫组化LSAB法染色,测定P蛋白的表达。并对所有NPC患者进行5年随访。结果表明,P蛋白在鼻咽部正常组织表达阳性率为100%,鼻咽部低分化鳞癌阳性率为70.9%,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4.13,P=0.0472)。Ⅰ-Ⅱ期、Ⅲ期和Ⅳ期NPCP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3.3%、80.0%、60.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Kw=8.3050,P=0.0473);T1-T2、T3和T4期NPC的P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8%、72.2%、45.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Kw=15.34,P=0.0394);无颈淋巴结转移与有颈淋巴结转移组P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8%、70.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Kw=6.2793,P=0.0557);P表达阴性组与阳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6.7%、68.1%,二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r=0.4775)。通过本实验提示:在NP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P15蛋白丢失的参与;P15蛋白表达可作为NPC生物学行为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的表达与喉鳞癌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与喉鳞癌(SCCL)的关系。方法:对35例经病理证实SCCL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其邻近的正常粘膜,运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光密度半定量法,分别检测其cyclin D1的表达程度。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肿瘤标本的表达量要高于正常粘膜(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的表达量要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表达量与TMN分期也有明显的相关性(P〈0.0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喉粘膜不典型增生及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用抗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单克隆抗体对9例正常喉粘膜、29例喉粘膜不典型增生及36例喉鳞状细胞癌进行标记及分析。结果:随着喉粘膜病变的加重,PCNA的标记指数(LI)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而LI与喉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分级、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生长部位均无关。结论:PCNA对喉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11.
晚期喉癌边缘DNA含量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晚期喉癌边缘DNA含量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喉癌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 通过PCNA表达和DNA含量检测,对34例晚期喉癌边缘进行观察。结果 肿瘤边缘1.0、0.5、0cm处粘膜,PCNA指数分别为8.62%,17.76%和50.32%。DNA指数分别为0.98、1.082和1.436。统计学分析1.0、0.5cm处粘膜0cm处粘膜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中、重度非  相似文献   

12.
喉癌前病变恶变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自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1992年5月~1994年6月收集的标本61例,其中喉癌前病变标本34例,利用免疫组化(P(53)、PCNA)及原位杂交技术,重点对不同病变阶段的10例慢性肥厚性喉炎、13例喉角化症和11例喉乳头状瘤(成人)进行检测,并与16例喉单纯息肉和11例喉原位癌标本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各种检测的阳性表达率在病变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对喉癌前病变的转归进行评估和预测。喉单纯息肉、喉癌前病变和原位癌三种病变中,P(53)蛋白的表达率分别是0%,35.29%和63.64%;PCNA指数分别是6.32%、26.16%和62.02%。在喉癌前病变和原位癌中,HPV(16.18)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32.40%和63.63%。在癌前病变中重度非典型增生与轻、中度非典型增生P(53)和PCNA的阳性表达率有明显的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喉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喉癌周黏膜、喉不典型增生和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喉癌各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喉癌周黏膜,12例喉不典型增生和61例喉癌中Livin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喉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结果Livin在喉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7.21%(41/61);在喉不典型增生中为25% (3/12);在喉癌周黏膜中表达阴性。在喉癌组中Livin高表达与临床分期、T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呈显著相关(P<0.05);与年龄、部位、淋巴转移无显著相关(P>0.05),随访发现该蛋白的表达与患者5年生存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尚不能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一项指标,该基因有望成为喉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新的有效的靶点。  相似文献   

14.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在喉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在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以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喉鳞癌、25例癌旁组织、25例喉角化症和20例声带息肉标本中FHIT表达,使用同样方法检测实验组60例喉癌中突变型p53和PCNA的表达水平,结合喉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①在喉癌、癌旁组织和喉角化症中均检测到不同程度FHIT缺失,低表达,在喉癌中最高,缺失,低表达率分别为61.7%(37/60)、36.0% (9/25)、32.0%(8/25);声带息肉中未见FHIT缺失/低表达(0/20);②喉癌中FHIT缺失/低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喉角化症和声带息肉(x~2=4.682,P=0.030;x~2=6.243,P<0.01 3:x~2=22.946,P=0.000);癌旁组织和喉角化症中FHIT缺失/低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声带息肉(x~2=6.891,P=0.009;x~2=5.749,P=0.017);喉角化症中FHIT缺失/低表达率略低于癌旁组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9,P=0.765);③FHIT表达与喉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的原发部位、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期及组织病理学分级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④FHIT与p53表达无明显相关性(g =0.103,P=0.434);FHIT与PCNA表达具有明显负相关性(g=-0.413,P=0.001)。结论FHIT缺失,低表达在喉癌的发生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是喉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可能与肿瘤的恶性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p15、Rb蛋白表达对喉鳞状细胞癌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喉癌组 45例石蜡标本与对照组 15例喉部正常或增生的黏膜上皮标本的 p15、R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喉鳞状细胞癌组p15蛋白阳性率 (48.9%)与对照组阳性率 (10 0 .0 %)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0 .0 1) ;喉癌组中 0~Ⅱ期 p15蛋白阳性率 (6 6 .7%)与Ⅲ~Ⅳ期阳性率 (33.3%)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喉癌组Rb蛋白阳性率 (88.9%)与对照组阳性率 (93.3%)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 2列联表 χ2 检验 ,p15、Rb蛋白表达无相关性 (P >0 .0 5 ) ;对照组中 ,p15蛋白的表达以鳞状上皮组织中远离基膜的棘层细胞、颗粒层细胞明显 ,而Rb蛋白的表达则以基底层细胞及近侧棘层细胞明显。结论 :抑癌基因 p15的表达缺失对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p15蛋白的检测对喉鳞状细胞癌的治疗及估计预后有指导意义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 p15、Rb的蛋白表达无相关性 ;正常及增生的喉部鳞状上皮的细胞层次间 ,p15、Rb蛋白表达不一致 ,p15蛋白表达对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GF-IR)和蛋白激酶C(PKC)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Westernblot技术检测6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25例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喉部组织中IGF-IR及PKC的表达情况。结果:IGF-IR及PKC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较正常喉部组织及癌旁组织明显增高(P<0.05)。IGF-IR在TNM分期Ⅲ~Ⅳ期、颈淋巴结转移及高分化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分别较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及中低分化癌患者表达增强(P<0.05)。PKC的阳性表达与喉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GF-IR与PKC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38,P<0.05)。结论:IGF-IR及PKC在喉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增高且两者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喉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IGF-IR和PKC的表达对喉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P73基因在喉鳞癌中的表达。方法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49例喉鳞癌组织、19例声带息肉、12例癌旁组织及8例非典型增生组织中P73的表达。结果喉鳞癌组织P73阳性表达26例定位于胞浆,9例定位于腺体,5例定位于胞核,9例未表达。P73阳性表达率在喉鳞癌组织、声带息肉、癌旁组织及非典型增生组织中分别为53.06%(26/49),36.84%(7/19),41.67%(5/12),37.5%(3/8),P73与喉鳞癌的临床分型、分期无相关性。结论P73基因可能并非喉癌癌变过程中的靶基因,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不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疱疹类病毒在喉良恶性上皮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通用引物多聚酶链反应 (PCR)及原位多聚酶链反应 (PCR- ISH)对 12 8例喉良恶性病变进行了检测。结果 :PCR检测 12 8例标本 ,10例检出单纯庖疹病毒 1型 (HSV - 1) ,其中喉癌 3例 ,原位癌 1例 ,息肉 4例 ,角化症 2例 ,未检出爱泼斯坦病毒 (EBV)及巨细胞病毒 (CMV )。 10例阳性标本用 PCR- ISH定位检测 ,除 1例鳞癌和 1例原位癌阴性外 ,其余 8例均阳性 ,良性病变从基底层到浅层细胞核均阳性 ,癌症中则散在阳性 ,1例腺体细胞核也呈阳性。结论 :EBV及 CMV与喉病变无关 ;大部分喉良恶性上皮病变与 HSV- 1无关 ,但在少数患者 ,HSV - 1可能起诱发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c-Jun、c-Fos原癌基因在喉鳞癌(laryngeal squamons cell carcinoma,LS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c-Jun、c-Fos原癌基因与喉鳞癌发生、发展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6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20例喉不典型增生组织和10例喉正常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测定cJun、c-Fos蛋白在3组标本中的定位及其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对喉鳞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与c-Jun、c-Fos原癌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① c-Jun蛋白、c-Fos蛋白阳性反应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喉不典型增生组织和癌旁喉正常黏膜组织表达;②c-Jun蛋白、c-Fos蛋白在喉鳞癌中表达的阳性率与病理分型、临床分型、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③在喉鳞癌组织中原癌基因c-Jun和c-Fos的表达呈正相关(r=0.5617,P=0.000)。结论原癌基因c-Jun和c-Fos在促进喉鳞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