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武侠 《新疆中医药》2011,29(6):42-44
目的:测定不同物候期大青叶中吲哚苷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三种方法提取,并用HPLC法对新疆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时期的大青叶中的吲哚苷进行了测定。结果:以吲哚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不同产地中以新疆喀什的吲哚苷含量最高;同一产地不同收获时期的大青叶吲哚苷含量以七月份最高。结论:不同产地、收获时期及提取方法等均对大青叶中吲哚苷含量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时期的蔷薇红景天中主要活性成分红景天苷含量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以红景天苷为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了蔷薇红景天药材中的红景天苷含量.色谱条件为PLATISTLTMC18柱(250 mm×4.6 mm,5μm),水∶甲∶乙腈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5nm.结果 蔷薇红景天苷的含量在0.52~5.2μg范围内峰吸光度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8).由于产地和采收时间不同,蔷薇红景天中红景天苷含量有差异,以8月采收的新疆塔城额敏县的蔷薇红景天的含量最高,其为1.297%,RSD为1.519%.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实验结果可用于指导合理采收开发蔷薇红景天资源.  相似文献   

3.
不同采收期,刀次大青叶中靛玉红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不同采收时期、不同刀次的大青叶中靛玉红的含量。结果表明,靛玉红含量与大青叶采收时间、刀次和色泽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时间及产地加工方法对栀子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栀子苷及指纹图谱相似度为指标,对不同采收时间及产地加工方法的样品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当10月下旬栀子颜色为青黄色时采收的栀子栀子苷含量较高;较优的产地加工方法为将药材水煮后晒干。结论:不同采收时间及产地加工方法对栀子质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不同品种及产地蟾皮中抗肿瘤活性成分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品种及不同产地蟾皮中所含抗肿瘤脂溶性活性成分酯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以及水溶性活性成分吲哚类生物碱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应用HPLC法测定广西、湖南、陕西产黑眶蟾蜍,江苏、安徽、河北、山东产中华大蟾蜍蟾皮中酯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的含量,并采用分光光度法,以5-羟色胺盐酸盐为对照测定其所含吲哚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山东产蟾皮中酯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未检测到,其余6个产地蟾皮中酯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的含量分别在0.0612-0.5760、0.1163-0.4950mg/g,其中河北产蟾皮中酯蟾毒配基含量最高,江苏产蟾皮中华蟾酥毒基含量最高。7个产地蟾皮中吲哚类生物碱含量在0.5150-1.300mg/g,其中江苏产蟾皮中吲哚类生物碱含量最高,河北产含量最低。结论:不同品种蟾皮差异不大,但不同产地蟾皮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研发以蟾皮为主药的抗肿瘤制剂时,应建立蟾皮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以保证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不同采收时期金银花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的研究。方法:以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综合评分、指纹图谱为指标,对不同采收期、不同产地加工方式的样品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三青期、大白期采收样品梯度烘干法所得药材综合评分最高,二白期采收样品直接烘干法所得药材综合评分最高,三青期、大白期采收样品梯度烘干法所得药材与二白期采收样品直接烘干法所得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且相似度、主要特征峰峰面积无显著差异。结论:三青期、大白期采收的药材最佳产地加工方法为梯度烘干法,二白期采收的样品最佳产地加工方法为直接烘干法,各采收期采用最佳产地加工方法加工,所得金银花药材质量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枫香树叶中异槲皮苷和山奈酚-3-O-芸香糖苷的含量。方法:采收相同产地下不同采收期和相同采收期下不同产地的枫香树叶,称重、晒干,并用HPLC法测定异槲皮苷和山奈酚-3-O-芸香糖苷的含量。结果:24批枫香树叶,同一采收期中江西余江、江西鹰潭、江西弋阳三个产地的枫香树叶异槲皮苷和山奈酚-3-O-芸香糖苷的总含量均较高;同一产地的8个采收期中,以5,6,7月份采收的枫香树叶异槲皮苷和山奈酚-3-O-芸香糖苷的总含量较高,12月份采收的异槲皮苷和山奈酚-3-O-芸香糖苷的总含量最低。结论: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枫香树叶中异槲皮苷和山奈酚-3-O-芸香糖苷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应注意生长环境和采收季节对枫香树叶药材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不同采收年限亳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年限亳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为科学评价、有效控制其质量及产地采收年限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以芍药苷含量为指标,利用薄层扫描法对不同采收期亳白芍药材中芍药苷的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不同采收年限亳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6年生>1年生>5年生>4年生>2年生>3年生,以6年生者含量最高,达到3.85%。结论:根据不同采收年限芍药苷含量的差异及产量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亳白芍以5年生采收为宜,既能保证药材质量品质,又有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大青叶中有机酸的含量。方法根据大青叶药材中3种主要有机酸紫外吸收图谱的特点,采用日本岛津UV-2401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产地大青叶药材中有机酸含量,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结果不同产地大青叶中的有机酸含量差异显著。结论本法操作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大青叶中有机酸定量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产地甘草地上部分与甘草地上不同器官中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及HPLC方法,对比分析不同产地甘草地上部分及不同器官中的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结果 内蒙古杭锦旗、新疆阿勒泰、甘肃酒泉、吉林白城、陕西绥德五个产区中甘肃酒泉所产的甘草地上部分黄酮类成分含量较高,其总黄酮含量为42.81 mg/g,夏佛塔苷及异槲皮苷含量分别为2.14 mg/g和1.19 mg/g,对共有峰半定量及主成分分析发现甘肃酒泉产甘草中黄酮类成分种类较全面;地上部分甘草叶中黄酮成分种类及含量均优于其他器官,其中,总黄酮含量最高为39.12 mg/g。结论 揭示了五个不同产地及甘草地上部分不同器官中黄酮含量差异,进一步明确了甘草地上部分较合适的采收产地及采收器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不同产地牛蒡子药材进行质量评价。方法:用HPLC法测定了不同产地牛蒡子药材中牛蒡子苷和牛蒡子苷元的含量。结果:苷含量为2.85%~7.82%,以天水最低,建德最高,苷元含量为0.03%~1.37%,以会川最低,金陵最高。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可同时测定牛蒡子药材中牛蒡子苷和牛蒡子苷元的含量,可作为牛蒡子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白术样品中两种白术内酯的变化,为白术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HPLC法。结果:不同采收时期白术含两种白术内酯的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在不同提取方法实验中以甲醇超声波提取最优,不同产地实验中以湖南平江白术两种白术内酯含量最高。结论:白术药材中两种白术内酯含量受产地和提取方法的影响较大,与采收时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不同采收时间对连翘中连翘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在不同时间采收的连翘叶样品中连翘苷的含量,了解了不同季节的叶中连翘苷含量的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连翘叶中连翘苷的含量为春季最高。  相似文献   

14.
高效液相色谱法法测定不同产地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含量差异。方法建立新的HPLC检测方法,测定其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陕西汉中的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含量较高,朝鲜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含量最高,达到1.33%,是同产地的淫羊藿的1.8倍。结论不同产地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产地及品种影响淫羊藿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不同产地栀子的质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栀子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大部分产地栀子的栀子苷含量高于《中国药典》标准,最高含量为4.28%,最低为1.01%。结论:大部分产地的栀子为合格药材,其中湖南和江西产的栀子中栀子苷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品系及生长期金线莲的金线莲苷含量变化,为金线莲优良种质筛选和适宜采收期确定提供参考。方法:以不同产地的不同品系及不同生长时期的金线莲为研究对象,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测定金线莲苷含量的方法,测定并比较不同品系金线莲在不同生长期金线莲苷的含量。结果:金线莲苷质量浓度在31.76~1 588.00μg·mL~(–1)线性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2.03%,RSD为2.26%。不同产地不同品系组织培养金线莲的金线莲苷质量分数为1.55%~16.14%,南靖大圆叶组织培养苗质量分数最高;不同品系及生长期栽培金线莲的金线莲苷质量分数为2.68%~21.97%。同一产地不同品系金线莲的金线莲苷含量在不同生长期内变化不同,除尖叶的金线莲苷含量在花期前随生长时间增加而升高外,其他品系的金线莲苷含量随种植时间增加波动变化。本地野生金线莲在2~4个月的生长期内金线莲苷含量均高于其他品系金线莲,最高可达21.97%;不同产地野生金线莲的金线莲苷含量极差较大,为1.51%~11.40%。结论:建立的金线莲苷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金线莲中的金线莲苷含量受种质资源和移栽生长时间影响较大,本地野生、大圆叶和尖叶品系金线莲苷含量较高。栽培有利于金线莲苷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17.
刺五加不同采收年限、不同产地及不同加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不同采收年限、不同产地及不同加工方法处理的刺五加工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为合理利用这一药用植物资源和新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不同采收年限,不同产地及不同加工方法处理的刺五加不同器官中的总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四年生铁西产的刺五加工总黄酮含量最高。在阴干、晒干及60℃烘干3种加工方法中,以晒干的效果较好。结论:为考察刺五加药材质量优劣提供了内在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和采收时间对栀子中栀子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不同采集时间栀子中栀子苷含量。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5:85),流速:1.0mL·min-1,柱温:30℃,波长:238nm。结果:各产区同一时间采集的栀子中栀子苷含量从高到低排列:安吉>缙云东渡>丽水莲都>温州泰顺>淳安枫树岭。收集样品中栀子苷含量在9月中旬刚结果时最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钩藤中异钩藤碱的含量。方法应用HPLC测定8个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钩藤中异钩藤碱含量,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250 mm3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1 mol/L醋酸铵缓冲液(pH 8.0)(60∶40),柱温25℃,进样体积20μl,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46 nm。结果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的钩藤中异钩藤碱含量不同,其中含量最高的地区为宁明县;含量最高的采收时间为每年9月至次年2月。结论不同产地钩藤药材异钩藤碱的含量不同,每年9月至次年2月采收的钩藤中异钩藤碱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肿节风药材中绿原酸、异嗪皮啶、迷迭香酸含量。方法:采收相同产地下不同采收期和相同采收期下不同产地的肿节风,称重、阴干,并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异嗪皮啶、迷迭香酸含量。结果: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肿节风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总含量有显著差异,江西抚州和广西防城港产地8月份时最高,江西赣州产地11月份时最高,8月份次之。结论:三产地的肿节风药材在8月份采收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