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研究鼻窦内窥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给予58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58例患者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3.1%,并发症发生率6.9%。结论:给予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鼻窦内窥镜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高效,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2.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配合中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鼻内窥镜鼻窦手术配合中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3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治疗组33例采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配合中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6,P<0.05).结论 采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配合中药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有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从2006年至2008年在我院施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86例,术后随访3~17个月,平均7个月,总结其疗效.结果:根据鼻内窥镜手术疗效相关评价标准,痊愈58例(82.8%),好转8例(11.4%),无效4例(5.7%).结论: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我科于 1999年开展鼻内窥镜手术以来 ,采用鼻内窥镜联合上颌窦扩大根治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取得较满意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临床及组织病理学诊断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13例 ,男 11例 ,女 2例 ;年龄 31~ 6 7岁 ;病史 5月~ 10年。 11例为首次诊断 ,2例为上颌窦根治术后复发。上述 2例中 ,术后复发时间分别为 9月和 1月 ,13例均为单侧发病。鼻窦 CT扫描均显示鼻腔、鼻窦肿瘤占位。1.2 手术方法 :采用德国的 Wolf内窥镜手术器械和Olympus内窥镜影像系统 ,在静吸复合麻醉及气管插管下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鼻窦内窥镜手术在真菌性鼻窦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收治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4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使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有效率上升,并发症发生率下降,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在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中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缓解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结合鼻窦内窥镜进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5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多发且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头痛、鼻塞、鼻出血等[1].晚期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发现表明,鼻中隔偏曲还与鼻腔、鼻窦、泪囊的许多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有密切关系[2].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由于术野暴露不充分,操作受限制,偏曲矫正术后可出现鼻中隔穿孔、血肿等并发症.我院2008年3-10月收治41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均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冯平 《内蒙古中医药》2014,(13):138-138
目的:分析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经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结果:本组患者经心理护理、术前准备、病情观察、出血观察、鼻腔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仅有2例患者发生出血,无一例失明、脑膜炎、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术前准备、病情观察、出血观察、鼻腔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文清泽  曾玲  邓棋  陈娟 《四川中医》2010,(6):105-106
目的:观察鼻窦灌注液对鼻内窥镜术后术腔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2例窦腔炎症相似无鼻中隔偏曲的住院患者,将左侧鼻腔定为治疗组,右侧鼻腔定为对照组,分别观察术后8周和12周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康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窦灌注液用于鼻内窥镜术后术腔恢复见效较快,疗效高,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0.
护理干预对鼻内窥镜术后疼痛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内窥镜手术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用于治疗鼻息肉,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等的最新手术方法.经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具有直观,视野清晰,切除病变彻底,保留鼻及鼻窦的生理功能,建立良好的鼻腔通气,保持鼻窦通畅和引流[1],避免了鼻侧切开所致的面部瘢痕,减轻术后反应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我科于 1995年 5月起开展鼻内窥镜手术 ,其中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 (FFSS) 12 0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结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 0例 (2 0 2侧 )中 ,男 68例 ,女 5 2例 ;年龄 13~ 73岁 ;双侧 82例 ,单侧 38例 ;其中 型 2期15例、 3期 2 7例 , 型 1期 16例、 2期 4 5例、 3期 17例[1] 。1.2 手术器械选择 :采用 Storz公司产内窥镜 (直径为4 mm,偏角视野为 0°,30°,70°)和国产鼻内窥镜 ,电动吸切器采用上海器械六厂和上海和晶公司产品。1.3 手术方法 :术前均常规行鼻窦冠状位 CT检查 ,少数病例增加鼻窦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对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患者的康复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影响研究。方法回顾性地抽取118例于2015年9月—2017年9月来该院就诊的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患者,将59例遵循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归为护理路径组,将遵基本常规护理的59例患者归为常规护理组。将完成健康教育人数、对护理工作的满意人数以及患者康复人数作为该次临床疗效参考。结果护理路径组有86.4%完成健康教育,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的患者占94.9%,以及统计康复率为89.8%,对应常规护理组各项指标经统计学软件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路径组优势明显。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患者的康复效果更好,应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患者康复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0月~2008年10月45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全部患者术前常规行鼻窦冠状位和轴位CT检查。而后行鼻内窥镜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结果:本组45例患者中治愈36例(80%),好转5例(11.1%),无效4例(8.9%),总有效率91.1%,术后并发症主要是鼻腔粘连,有1例,均在内窥镜下予以分离后治愈。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传统的鼻窦手术相比有组织损伤小,保存鼻腔生理功能,术后复发率低,但要尽可能的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4.
独一味胶囊在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的镇痛止血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内窥镜鼻窦手术中,由于手术造成局部刺激与损伤,以及术后鼻腔填塞等处理,致使手术后鼻腔极易出血、疼痛,即疼痛和出血是内窥镜鼻窦手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笔者对100例内窥镜手术患者术后应用藏药独一味胶囊行镇痛、止血疗效观察,结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00例患者均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儿童鼻窦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行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的鼻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就诊序号的奇偶数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儿均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儿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及其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鼻窦内窥镜手术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东莞市大朗医院收治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9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手术组和药物组,每组45例,手术组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药物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手术组中治疗总有效率为97.8%;药物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6.7%。手术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8%;药物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6%。手术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窦内窥镜手术能够有效治疗真菌性鼻窦炎,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谭丽 《江苏中医药》2010,42(11):39-40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56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2例均为2007年6月至2009年7月在我科接受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前均行鼻窦冠状位CT扫描和鼻内窥镜检查,均为Ⅱ型(海口标准,1997)。  相似文献   

18.
鼻腔鼻窦冲洗液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冲洗液对鼻内窥镜手术术后愈合过程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术后用鼻腔鼻窦冲洗液冲洗。对照组术后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冲洗。并定期行鼻内窥镜观察 ,依照鼻内窥镜手术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术腔清洁时间、术腔上皮化时间以及总疗效上进行对比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鼻腔鼻窦冲洗液可提高鼻内窥镜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是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将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和引流作为改善和恢复鼻腔、鼻窦黏膜形态及生理功能的基本条件,以治愈鼻窦炎、鼻息肉及鼻腔阻塞性疾病,此术式不需做面部切口,手术损伤轻,术后恢复快.我院2005年6月-2006年8月对420例鼻息肉和鼻窦炎患者行内窥镜下鼻窦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人文关怀在耳鼻喉内窥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0例行耳、鼻、喉内窥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在此基础之上,实验组采取人文关怀护理,观察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优于本组干预前,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耳鼻喉内窥镜检查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效果显著,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