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微创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与跟骨外侧"L"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常规组行跟骨外侧"L"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微创组行微创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结果随访8~12个月,2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Bohle角、Gissane角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微创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跟骨外侧"L"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微创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不仅术后并发症风险更低,且足功能恢复效果更为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改良微创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3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切口不同分为传统组(采用传统外侧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12例)和改良组(采用改良微创切口内固定治疗,11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切口并发症情况,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跟骨外侧"八"字切口、Y型解剖板微创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6例闭合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跟骨外侧"八"字切口、Y型解剖板微创固定治疗。结果 4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30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无一例发生切口深部感染、皮肤坏死及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按AOFAS评分标准评价:优30足,良14足,可3足,差2足,优良率为89.8%。结论经跟骨外侧"八"字切口、Y型解剖板微创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术中直视下复位跟骨后关节面,固定可靠,可早期活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改良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3—2020-01台前县人民医院骨科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82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切口分为外侧“L”形切口组(外侧组,40例)和改良经跗骨窦小切口组(改良组,42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手术治疗情况,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依据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AOFAS)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 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均优于外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外侧“L”形切口比较,改良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和提高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外侧L形切口解剖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8—2016-08采用改良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钛板内固治疗的31例(35足)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比较手术前后跟骨高度、跟骨宽度、Gissane角、Bohler角,末次随访时采用AOFAS评分、Maryland评分评定疗效。结果 3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6.4(12~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2~3.2个月,平均2.9个月。末次随访时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及跟骨宽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为69~97(86.21±7.38)分,其中优14足,良18足,可3足,优良率91.4%。Maryland评分为60~94(85.26±7.73)分,其中优15足,良18足,可2足,优良率94.3%。结论改良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可降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固定强度可靠,术后患者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及跟骨宽度恢复良好,功能恢复满意。经验丰富的外科医师在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施以早期手术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撬拨复位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9-01采用撬拨复位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的5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其中Sanders Ⅱ型骨折26例(A组),Sanders Ⅲ型骨折24例(B组)。结果 5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6(5~7)个月。末次随访时A组Bohler角为(30.8±3.2)°,Gissane角为(123.4±6.8)°,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B组Bohler角为(29.9±3.5)°,Gissane角为(119.9±7.2)°,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A组足部功能AOFAS评分为(88.5±8.6)分,其中优16例,良8例,可2例。末次随访时B组足部功能AOFAS评分为(89.4±9.1)分,其中优15例,良8例,可1例。结论撬拨复位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复位满意、内固定稳定可靠、术后切口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内固定时,取外侧"L"形切口和微创小切口的疗效。方法收治87例(89足)跟骨骨折患者,58足采用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31足(SandersⅡ~Ⅲ型)采用微创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结果根据Maryland评分标准,采用"L"形切口的58足中,优11足,良35足,可9足,差3足,优良率为79.31%。微创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31足中:优6足,良20足,可5足,优良率为83.87%。结论微创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对软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关节面显露清晰,适用于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较牢固,适用于关节面较粉碎的Ⅲ型和Ⅳ型骨折,但软组织并发症多。  相似文献   

8.
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小切口切开复位、中空钉内固定治疗有移位的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46例53足有移位的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为Ⅱ~Ⅳ型)采用距下关节外侧小切口入路、复位距下关节面、中空钉内固定,Ⅲ型和Ⅳ型骨折均采用同种异体骨移植-患者术后均石膏托外固定4~6周.结果 46例均获随访,时间5~29(14.7±3.2)个月.按AOFAS标准评价功能:优37足,良13足,可3足,优良率94.3%.未发生切口皮缘坏死.结论 有移位的跟骨Ⅱ、Ⅲ型骨折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但Ⅳ型骨折疗效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切口加压包扎对跟骨骨折切口愈合的疗效。方法笔者自2011-01—2014-11诊治45例(48足)跟骨骨折,均用外侧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随机分为加压包扎组和引流组。结果本组术后获得随访3个月~3年。末次随访时功能恢复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定:加压包扎组优15足,良9足,可1足,优良率96.0%;引流组优13足,良7足,可2足,差1足,优良率86.9%。加压包扎组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优良率优于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70,P=0.004)。加压包扎组发生切口皮缘坏死5例,切口裂开1例;引流组切口皮缘坏死9例,切口裂开4例(其中2例钢板外露)。发生伤口裂开患者均作多次伤口致病菌培养未培养出细菌。结论切口并发症与多种因素相关,本组观察切口皮瓣加压包扎对减少切口并发症疗效优于单纯切口引流。  相似文献   

10.
跟骨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微创复位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及微创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103例(103足)跟骨骨折患者分别以切开复位内固定及微创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根据术前、术后及随访的X线及CT影像,对手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03足术后总体疗效优良率为79.61%。L型切口钢板内固定71足中,优9足,良47足,可13足,差2足,优良率为78.87%。外侧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32足中,优5足,良21足,可6足,优良率为81.25%。结论外侧小切口入路治疗跟骨骨折,手术切口小,软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较少。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较牢靠,适用于关节面较为粉碎的跟骨骨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微创切口内固定治疗38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结果 38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18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跟骨B9hler角由术前5. 28°±10. 38°改善至28. 45°±6. 82°,Gissane角由术前98. 73°±25. 36°改善至120. 61°±15. 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时,按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估疗效:优24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89. 5%。结论微创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固,术后允许早期活动,有效减少术后切口并发症,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跗骨窦切口联合空心钉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1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跗骨窦切口联合空心钉(A组,29例)与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B组,22例)治疗。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跟骨的高度、宽度、Bhler角判断骨折复位情况。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估疗效。结果 5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A组10~17(13.19±1.47)个月,B组9~18(13.45±2.80)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的跟骨高度、宽度、Bhler角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A组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骨窦切口联合空心钉治疗跟骨骨折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与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经跗骨窦切口插入钢板内固定与经外侧L形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08例(117足)跟骨关节内骨折被随机分为微创及常规治疗组,微创治疗组59例(64足)采用经跗骨窦切口插入钢板内固定,常规治疗组49例(53足)采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结果 术后均获随访8~28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两组跟骨高度、宽度、长度、Bohlers及Gissanes角均获满意矫正;常规治疗组术后发生切口并发症8足,而微创治疗组没有发生;Maryland足部评分显示微创治疗组优49足,良11足,可4足,优良率93.8%;常规治疗组优31足,良15足,可7足,优良率86.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常规手术方法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比较,采用经跗骨窦切口插入钢板内固定治疗不仅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及获得满意的疗效,而且能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经微创双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60例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根据切口入路不同分为经微创双切口组(微创组)和经外侧L形切口组(常规组),每组各30例。采用t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B?hler角、Gissane角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采用卡方检验对比分析受伤原因及分型,伤口并发症的对比采用Fisher精确检验。 结果两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3±3)月。术前等待时间微创组短于常规组(t=-8.152,P<0.05);手术时间微创组短于常规组(t=-8.473,P<0.05);术中出血量微创组少于常规组(t=-4.582,P<0.05)。微创组术后出现3例(10.0%)切口并发症,低于常规组12例(40.0%)(P=0.015)。而在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B?hler角、Gissane角、AOFAS评分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结论微创双切口入路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微创跗骨窦切口与传统外侧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8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按手术切口不同分为微创组(20例,采用跗骨窦切口)和传统组(18例,采用传统外侧L形切口).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影像学指标、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及切口并发症.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2):1141-1143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有限切口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按Sanders分类法:Ⅱ型26例、Ⅲ型4例。采用关节镜辅助下有限切口撬拨复位,部分取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植骨,接骨板内固定。术后平均随访(11.23±4.07)个月(10~20个月),采用美国足外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无皮肤坏死、感染等并发症,术后X线片复查显示骨折线消失时间为3~6个月。末次随访根据美国足外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功能:优19例,良6例,可5例,优良率83.33%。[结论]关节镜辅助下踝关节外侧有限切口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可减少术中跟骨血供的破坏,达到良好解剖复位内固定,对软组织破坏较少,减少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及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采用跗骨窦切口微创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12-03—2016-06采用跗骨窦切口微创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31例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摄跟骨侧轴位X线片。结果手术时间50~125 min,平均85 min;术中出血量30~120 ml,平均75 ml。其中28例于术后半年可正常下地行走;1例出现断钉,1例出现顽固性疼痛,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骨折愈合时间2.5~5.8个月,平均4.3个月。末次随访疗效按照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评定:优22例,良3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80.6%。结论采用跗骨窦切口微创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具有创伤小、软组织坏死风险小、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联合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联合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26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术后行影像学检查观察骨折复位、固定及愈合情况,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0(12.6±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2(10.7±3.8)周,未发生切口延迟愈合、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骨折畸形愈合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1例SandersⅢ型患者因术后引流不畅出现切口皮下积液,经局部治疗后伤口按期治愈。末次随访时,Bhler角由术前7.2°±3.5°改善为25.1°±6.2°,Gissane角由术前89.6°±2.1°改善为113.7°±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AOFAS踝-后足评分:优16例,良7例,可3例。结论闭合复位联合小切口跟骨接骨钢板内固定创伤小,切口并发症少,能够满足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术中复位及内固定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诊行跗骨窦小切口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9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跗骨窦小切口空心螺钉内固定急诊手术。记录跟骨B9hler角及Gissane角、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活动度,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20(13.95±1.85)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切口裂开、感染、皮缘坏死、螺钉松动及畸形愈合等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10~20(12.21±1.54)周。B9hler角及Gissane角术后、末次随访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踝关节背伸20°~26°、跖屈35°~43°;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疗效:总分72~97(89.47±5.65)分,优11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18/19。结论 急诊行跗骨窦小切口结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切口小,并发症少,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跟骨外侧改良L形和U形切口入路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19例(141足)跟骨粉碎骨折采用外侧改良L形切口或U形切口显露,复位后采用钢板内固定。术后对跟骨进行放射学评估。结果119例平均随访15.4个月。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9.22%。术后Bohler角和Gissane角均恢复至正常范围。疗效根据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58足,良71足,可10足,差2足,优良率91.5%。结论应用跟骨外侧改良L形和U形切口入路均可以充分显露术野,保证骨折的良好复位和固定,减少切口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