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1—2018-01诊治的385例胫骨平台骨折病历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2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为5.7%,其中5例(1.3%)深部感染,17例(4.4%)浅部感染。感染发生于术后4~31 d,平均10.6 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开放性骨折、吸烟史、术前住院时间>14 d、术前白蛋白含量<35 g/L是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围手术期各种因素导致的术前住院时间延长可增加术后切口感染风险,吸烟及营养状态较差会影响手术切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2.
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感染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降低术后感染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9—2015-03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439例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探究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439例中,13例术后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9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折类型(P=0.001)、骨筋膜室综合征(P=0.000)、手术时间(P=0.001)是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开放骨折(P=0.002)、骨筋膜室综合征(P=0.001)是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开放骨折、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Pilon骨折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Pilon骨折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从创伤骨科资料室收集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561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接骨术治疗的Pilon骨折,感染组33例,男23例,女10例,年龄21~69岁,平均(45.50±4.40)岁;非感染组528例,男296例,女232例,年龄16~76岁,平均(43.50±7.19)岁.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饮酒、开放性骨折、骨筋膜室综合征及手术时间纳入可能的危险因素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学方法先采用单变量分析,有显著意义的危险因素再采用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Pilon骨折手术部位感染率为5.88%,单变量分析发现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之间的手术时间、开放性骨折以及骨筋膜室综合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却发现仅手术时间与手术部位感染显著相关(P=0.005,OR=44.92).结论:手术时间是Pilon骨折切开复位钢板接骨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预测指标,而开放性骨折和骨筋膜综合征虽能增加手术部位感染率,却不是Pilon骨折切开复位钢板接骨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马炬雷  徐云钦  申屠刚  李强 《中国骨伤》2017,30(10):896-900
目的:分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5年3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293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99例,女94例;年龄17~80岁,平均47.3岁。将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吸烟、有无糖尿病、骨折类型(开放/闭合)、开放性骨折分型(Gustilo-Anderson分型)、闭合性骨折软组织损伤分级(Tscherne-Gotzen分级)、骨折分型(SchatzkerⅤ型/Ⅵ型)、是否有骨筋膜室综合征、ASA分级、麻醉方法、手术时机(急诊/择期)、手术时间(≤150 min/150 min)、手术切口入路、是否联合入路、内固定部位等纳入可能的危险因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分析其相关性。结果:293例患者中,术后发生感染12例,感染率为4.1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折类型(χ2=14.496,P=0.001),骨折分型(χ2=4.560,P=0.033),骨筋膜室综合征(χ2=15.631,P=0.001),手术时间(χ2=11.233,P=0.001)是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开放骨折(χ2=9.696,P=0.002),骨筋膜室综合征(χ2=9.119,P=0.003)是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开放骨折、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对开放骨折患者进行彻底清创,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并发单间室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采用外固定治疗及50例采用切开复位单或双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其中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6例。结果5例早期切开减压二期清创行骨折内固定及植皮治疗,切口一期愈合。1例单间室骨筋膜室综合征胫前肌及伸趾伸拇肌全部切除后导致垂足垂趾。骨折一期愈合,内固定钢板无松动、断裂。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可并发单间室骨筋膜室综合征,需要严密观察每个间室张力变化,以防发生不可逆的肌肉、神经等组织坏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固定术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对30例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11~19个月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均未出现切口感染、骨髓炎、骨筋膜室综合征、固定松动等。骨折愈合时间11~28周。完全负重9~25周。术后1 a膝关节HSS评分76~99分。结论微创钢板固定术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确切、切口小、骨折固定稳定性良好,有利于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7.
曾桂平  柯文  方忠 《骨科》2020,11(4):341-343
目的 探讨影响Sanders Ⅱ~Ⅳ型跟骨骨折病人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发生切口皮缘坏死的非感染因素。方法 收集2012年6月至2017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新鲜单侧闭合性Sanders Ⅱ~Ⅳ型跟骨骨折术后出现切口皮缘坏死的83例病人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术后无皮缘坏死的85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受伤至手术时间、Sanders分型、切口缝合方式、烟酒史、基础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非感染因素,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切口皮缘坏死的影响因素。结果 受伤至手术时间<7 d、吸烟史、糖尿病、缝合方式是Sanders Ⅱ~Ⅳ型跟骨骨折术后切口皮缘坏死的独立影响因素。受伤至手术时间<7 d病人发生术后切口皮缘坏死的风险是受伤至手术时间≥7 d病人的3.002倍,吸烟病人发生术后切口皮缘坏死的风险是不吸烟病人的2.012倍,糖尿病病人发生术后切口皮缘坏死的风险是非糖尿病病人的2.001倍,采用单纯间断缝合或垂直褥式缝合病人发生术后切口皮缘坏死的风险分别是采用Donati-Allgower缝合病人的1.998倍和1.925倍。结论 Sanders Ⅱ~Ⅳ型跟骨骨折术后切口皮缘坏死的非感染因素中,受伤至手术时间小于7 d、吸烟史、糖尿病是危险因素,切口Donati-Allgower缝合是保护因素,临床中需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小切口长钢板胫骨骨折内固定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小切口长钢板内固定术式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对胫骨骨折小切口长钢板内固定术式组43例与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组(胫骨内侧面置钢板)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比较。结果胫骨骨折小切口长钢板内固定组在术后肢体肿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胫前皮瓣坏死率、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上与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胫骨内侧面置钢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胫骨骨折小切口长钢板内固定术式符合微创原则,术后恢复较快,临床可行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并发膝关节僵硬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此类患者术后并发膝关节僵硬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纳入自2015-01—2018-10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16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分为膝关节僵硬组与膝关节未僵硬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并发膝关节僵硬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预测列线图模型。结果 16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有33例并发膝关节僵硬,发生率为2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过度肥胖、合并膝关节周围损伤、合并皮肤软组织损伤是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并发膝关节僵硬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绘制列线图模型,结果显示过度肥胖为13.4分,合并膝关节周围损伤为97.1分,皮肤软组织损伤为10.8分。结论过度肥胖、合并膝关节周围损伤、合并皮肤软组织损伤将增加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并发膝关节僵硬的风险。采用列线图模型预测此类患者术后并发膝关节僵硬风险与实际发生风险一致性良好且具有较好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观察封闭负压引流(VSD)联合持续灌洗治疗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01—2016-12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396例髌骨骨折,术后14例出现感染,采用VSD联合持续灌洗治疗后获得满意的效果,并分析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4例治疗17~27 d后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未复发,细菌培养阴性,切口愈合。1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14个月。末次随访时骨折均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合并基础疾病、粉碎性骨折、开放性骨折、有张力性水泡、未使用层流手术室、纵形切口、术中侵入性操作、手术时间≥90 min、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均是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较大、合并基础疾病、骨折类型、软组织损伤、未使用层流手术室、切口选择不当、术中侵入性操作、手术时间过长、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12-2018-01间在新郑市人民医院接受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的90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45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L"形切口,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小切口。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跟骨骨折采用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创伤轻、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双切口内外侧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Ⅴ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2003年1月~2008年1月应用双切口内外侧支撑钢板治疗SchatzkerⅤ型胫骨平台骨折31例,男18例,女13例;平均35.1岁;闭合骨折23例,开放骨折8例。手术利用前外侧和后内侧切口切开复位双侧支撑钢板内固定(取自体髂骨植骨),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9个月(24~108个月),31例骨折均获得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1个月,无切口感染、坏死,无深部感染、钢板外露,无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及内外翻畸形愈合等。术后即刻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与术后1年的度数比较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年按照改良的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评分71~97分,平均87.5分。[结论]双切口降低了软组织的并发症,术中可直视下精确复位关节面,双钢板提供了坚强内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双切口内外侧支撑钢板治疗SchatzkerⅤ型胫骨平台骨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1月~2006年7月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51例(4例是双侧)跟骨骨折,本组有48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结果]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的评分标准(满分100分),评定术后功能为53~98分,平均84.8分,结果优良;术后切口愈合不良9例,切口愈合不良率18.7%,包括皮缘部分坏死5例、切口窦道形成2例、皮缘部分坏死伴浅表感染1例,钢板部分外露1例.[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必须高度重视软组织的处理,从术前、术中、术后给予合理的处理,才能提高切口愈合率.  相似文献   

14.
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切口坏死是临床最常见的并发症[1]。2008年6月~2012年6月,我科分别采用改良切口及传统切口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笔者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得出改良切口较传统切口能明显减少切口坏死率的结论,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比较微创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收治84例胫骨骨折,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另一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84例随访12~18个月。平均手术时间方面,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平均切口长度和骨折临床疗效评价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微创钢板内固组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结论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在手术创伤、骨折愈合情况、疗效评价方面,均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关节镜辅助下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关节镜技术结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42例患者术后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4个月。术后未发生关节感染、皮肤坏死、下肢静脉血栓和骨筋膜室综合征等早期并发症。对患者均进行6~18个月的随访,根据膝关节功能Rasmussen评分标准评价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良率为95.23%。随访期间未发生内固定物断裂、松动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切口小、患者痛苦轻,优良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钢板固定术和经皮复位外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3月至2005年5月,根据软组织损伤程度,分别采用双钢板固定植骨术或经皮复位有限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33 例.结果 术后33 例获得随访,随访8~26个月,平均16个月.参照Merchant评分,优16 例,良12 例,可5 例,优良率为85%.结论 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应重视软组织损伤程度的评估.软组织损伤较轻者可采用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植骨术,软组织损伤严重者应行经皮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术.采用适当手术方法,可减少软组织并发症,使骨折固定长期的稳定性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柱理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10-09—2012-10诊治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8例,均择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开放性骨折急诊仅行清创缝合。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骨折复位后的骨缺损采用植骨填充。结果 28例均获随访8~35个月,平均24个月。骨折均于术后6个月内获得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疗效根据KSS评分标准评定:优13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9.3%。1例开放性骨折术后出现切口局部坏死,经换药后愈合。2例腓总神经损伤于术后6个月内恢复。结论根据三柱理论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三柱骨折,提高了固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可有效减少软组织并发症,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正笔者于2014-09诊治左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但钢板断裂1例,报道如下。1病例报道患者,男,61岁,职业矿工,于工作时受伤导致左跟骨骨折,在本院行左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同种异体骨植骨,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术后4周拆除外固定后复查X线片显示内固定稳定,骨折复位良好,术后3个月复查X线片无异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钢板固定术和经皮复位外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3月至2005年5月.根据软组织损伤程度,分别采用双钢板固定植骨术或经皮复位有限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33例。结果术后33例获得随访,随访8~26个月,平均16个月。参照Merchant评分,优16例.良12例,可5例,优良率为85%。结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应重视软组织损伤程度的评估。软组织损伤较轻者可采用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植骨术,软组织损伤严重者应行经皮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术。采用适当手术方法,可减少软组织并发症,使骨折固定长期的稳定性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